下沙大学生网 发表于 2009-8-15 21:18:06

毕业生就业率近七成? 代签——就业率背后的暗疮

<table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20 align=center><tr align=center><td><img border="0" src="http://www.zjol.com.cn/pic/0/03/06/77/3067779_355451.jpg"   /></td></tr></table>

<p>  



张正与广东佛山一家公司签订就业协议了,那是他的老家所在地。但签完字后,他与这家公司的关系也就结束了,第二天他还得继续出门应聘。这是他***工作单位,他无非是通过***关系说服领导与他签就业协议,以向学校交差。</p><br />



<p>  此后不久,网上就出现了“被就业”一词,这是极富智慧的网民们在2009年的一大创举。</p><br />



<p>  但浙江高校中“被就业”现象似乎并不明显,更多的是像张正这样通过各种途径找一家公司“代签”就业协议的。套用“被就业”一词,可以称之为“主动被就业”。这种“主动被就业”甚至延伸出一批中小公司,打着教育咨询等名义,专为大学生提供“代签就业协议”服务。</p><br />



<p><strong>  与一群学生的对话:</strong></p><br />



<p><strong>  “代签”成了很多人心知肚明的“潜规则”</strong></p><br />



<p>  像张正这样的人不止一个。</p><br />



<p>  陈文新是中文系毕业生,现在正在杭州一家事业单位实习。就在一个多月前,这家单位进行了一次招聘,陈文新没上。她知道没什么机会了,但在找到更好的去处以前,她打算在这里先干着,就当积累经验。</p><br />



<p>  但在学校里,她赫然已挂在就业人员之列。在来杭之前,她签了一份就业协议,和她表姐夫的伯伯开的一个小厂签的,那家厂搞机械生产,与她的专业完全无关,她也不知道那家工厂究竟在什么地方。</p><br />



<p>  在一家理工科院校读书的金泉一直打算自己创业,但筹备的公司目前还没有注册好,他找到以前认识的一个学长,“他已经毕业了,开了一家小公司”。金泉让学长“聘用”了他。</p><br />



<p>  用这群学生的话说,“代签”成了许多人心知肚明的“潜规则”,甚至一些辅导员也成了“代签”的“操盘手”。</p><br />



<p>  关林就是在辅导员的介绍之下成了一个同学家族企业中的一员。“我们班不少同学都是通过介绍,挂靠在一位在校生家族企业中的。”</p><br />



<p>  陈文新说,在她们班里,有一名学生党员专门负责催交就业协议。在全班同学的努力下,她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46人中有45人已“就业”。</p><br />



<p>  但她自己做了一个统计:45人中,有11人(包括她自己在内)的“就业途径”和她一样:有2人是班主任帮忙找代签单位的,有7人是通过亲戚找的(包括通过亲戚的朋友找的);有2人是自己通过朋友找的。</p><br />



<p><strong>  有人公然打“代签”广告揽生意</strong></p><br />



<p><strong>  一份就业协议只“卖”150元</strong></p><br />



<p>  有需求就有市场。</p><br />



<p>  一些打着教育咨询、人才服务名义的公司,公开在网上打“代签就业协议”的广告,还有一些直接将宣传单发到毕业班寝室,这使得假协议的诞生更为便捷。</p><br />



<p>  赵嵘学的是艺术设计。在杭州他没什么熟悉的亲戚朋友,但他很轻易地就在学校论坛上找到一家代签协议的公司搞定了“就业”。“我已经忘记那家公司的名字了,就记得花了180元。”</p><br />



<p>  在物美西子阳光星城,一家教育咨询类公司的工作人员报价,代签一份就业协议,费用150元。</p><br />



<p>  问:“我不用过来上班吧?”</p><br />



<p>  工作人员:“不需要……你想过来上班是不可能的。”</p><br />



<p>  问:“如果有人来抽查(就业协议的真假),会不会被查出来?”</p><br />



<p>  工作人员:“这边代签的都会有档案的……要是抽查的话,我们会说你在这里工作的……毕竟签的还是比较多的,这块还是会做得比较到位的。”</p><br />



<p>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除了就业协议,他们还能代签劳动合同,“就是费用比较高,要(交)1600元。交了钱,你(虽然)不是这里的员工,但是你能落户杭州了。”</p><br />



<p>  毕业两年多的刘奇也开了一家教育类公司,算是半个圈内人。</p><br />



<p>  “盖一个就业协议的章对公司来说没什么损失。当然他们也很谨慎,一般只留QQ号码。他们也知道这属于弄虚作假。”</p><br />



<p>  刘奇的合伙人入行时间更长些。他说在2002年-2005年时代签业务最火,“那时一份就业协议不仅可以应付学校,而且可以顺利落户杭州。”但2008年之后落户政策改了,必须要签订劳动合同并交纳社保才能落户。所以现在签就业协议只能暂时应付学校而已。</p><br />



<p><strong>  浙江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到底是多少?</strong></p><br />



<p><strong>  一说68.1%,一说51%</strong></p><br />



<p>  根据提供代签服务的中介公司及学生们反映,每年五、六月份是“寻找代签”的高峰季节。按照惯例,在6月底或7月初毕业生离校前,会有一次阶段性的就业率统计。</p><br />



<p>  如果砍掉“代签”的,真实的就业率到底是多少?</p><br />



<p>  一位刚刚毕业的学生干部笑称,有的专业至少要在学校公布的数据上砍掉百分之二三十。</p><br />



<p>  对此,有两组数据可以参考:</p><br />



<p>  一组发布于2009年6月25日,据中新网消息,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人士表示,今年浙江省应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68.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01%。</p><br />



<p>  另一组来源于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MyCOS)。这是一家来自民间的教育数据咨询公司,连续第三年出《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了。</p><br />



<p>  根据麦可思的调查,2009届大学毕业生7月底的全职工作签约率为49.5%。比2007届、2008届的55.8%、52%略低。</p><br />



<p>  其中浙江截至7月底的就业率为51%(最高的为上海60%,最低的为宁夏40%)。</p><br />



<p>  需要注意的是,麦可思按照劳动经济学的就业率定义,只认同已经签约的全职工作者才算就业。排斥了读研、留学及入伍人群。</p><br />



<p>  据悉,为准确掌握2009年省内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省教育厅将委托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在全省106所高等学校(含教学点)和研究生培养单位中的全体应届毕业生中,进行就业率抽样调查。</p><br />



<p><strong>  专家意见:</strong></p><br />



<p><strong>  以就业率定高校专业生死不合适</strong></p><br />



<p>  在学生口中,我们多次听到“辅导员很急”这句话。学生告诉我们,辅导员的压力来自上层。有学校甚至以签“军令状”的形式,要求学院或系一定要完成多少就业任务。</p><br />



<p>  据悉,目前高校发展与毕业生就业情况挂钩的项目多达十几项,尤其是招生计划、专业设置、高校评估、经费核拨等,这些对于高校来说就是“命门”。</p><br />



<p>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认为,将就业率与专业设置、招生规模挂钩,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学专业设置的市场导向,却无形中成了高校造假的推手。</p><br />



<p>  “目前就业率由各高校自行统计,由教育部门核查,这其实给就业率的造假提供了空间。可以想见,如果就业率直接影响学校的收入及专业的存亡,那么一些高校势必会在就业率上做文章。”</p><br />



<p>  他认为目前人们对就业率的认知中存在一个误区:把就业率看成衡量学校办学好坏的唯一标准。其实国外对大学评价的标准是多样化的。比如对社区大学来说,就业率很重要,但评价哈佛等学校就不会用就业率,而是用校友捐赠率。</p><br />



<p>  “以就业率定高校专业生死,不仅在短期内推动了就业率的造假,更严重的是长此以往,会伤害到基础学科的发展。</p><br />



<p>  “比如历史、哲学,这些学科社会需求并不旺盛,但对国家和社会来说十分重要,不能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可最近几年来,不少高校已经大幅缩小基础学科专业的招生规模,而把招生计划投向就业门路不错的学科专业,这将直接导致基础学科领域后继乏人。”</p><br />



<p> <strong> (本文中所涉及学生名字均为化名)</strong></p><br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毕业生就业率近七成? 代签——就业率背后的暗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