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完成商业计划书的时候,发现一家国际著名的民意调查所通过对中国近十年的跟踪调查,对中国消费者和劳动者的心理调查后,得出一些很有意思的结论,我归纳了一下,基本基调是五怕五不理解,对从事经济宏观分析和立足作国内市场的企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且确实观点比较客观。尤其是通过这个调查,也可以使我们更加警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的诸多问题。
一怕与一不理解:为致富拼命工作,想要的生活并不是首选
通过十年的跟踪调查,这家公司发现,68%的中国人是为了致富而拼命工作,这一点和我们经常在和同事、朋友交流共同是得到的结论很相似。不过,类似的话题在白领可能会说:追求成功地感觉,其实这里的成功我的基本理解来看,除了功名,更多的是利益。
他们同时指出,中国人是最具备资本主义头脑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和中国人的资本主义思想相比,资本的概念在中国人的思想中的升华和牢固,恐怕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度的人都无法媲美。
在有了这些野心之后,这家公司也充满了疑惑和不解,对于中国人自己想要的生活—也就是更自由的生活和享受方面,中国人的期望值非常地低,虽然已经得到很多改善和调查数据的提升,仍然是期望值最低的。
二怕二不解:劳动者都是全身心投入,但他们的价值不是创造力和创新力
中国的生产能力已经令世界望而生畏,,充满嫉妒,这家调查公司专门针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试图发现中国劳动文化与强大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很多人认为,中国人把劳动当作一种特权,调查发现,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情况是中国和其他国家一样,劳动者的直接领导者是关键,而中国的经理人是世界上最差劲的,超过60%以上的中国人只不过是为工作而工作,而他们所在的企业也不过是为了支付工资而支付工资,所以中国的劳动者更像是机器人。
劳动者因为上述原因,价值的体现就是双手,而不是创造力和创新力,这一点分析我觉得还是比较有深度,我们企业天天的口号是什么?真正落实的是什么?很值得玩味。
"企业是我家,发展靠大家"。这话很空,什么是家的概念,看来企业领导人、经理人并不清楚,如果是我家的话,我可以随便拿、取、用,可企业仅仅是给我按照劳动发给我应得的工资,怎么会成为我家?所以,值得所有的经理人和企业主好好考虑考虑。
"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这话充满了威胁,威胁我们无偿的劳动,威胁我们必须无偿的付出。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把这一条口号作为经典,似乎把劳动当作一种恩赐和奖赏,这个误区太大了,真需要经理人深思。
三怕三不解:中国消费者有钱了,但并没有形成有购买能力的阶层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中国看起来是世界最大的市场。但市场大小并非由人口多少的因素决定,同样也包括消费者购买能力。美国、欧洲、日本之所以市场巨大,也不是因为人口决定的。尽管中国发展的近十年间,品均收入增加了30%,但人均购买力每年不到1800美元。中国劳动力成本是世界最低的之一,但这也意味着中层阶级的不足,所以,很难形成一个有购买力的阶层与经济消费相适应。目前只有5%的人对自己的收入感到满意,看来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层阶级的培养是一个很关键的课题,中层阶级可以有效拉近贫富差异,起到贫富调和和稳定市场、稳定政治的核心作用,这恐怕不仅仅是政府考虑的课题,也是众多企业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发展中的机遇和集会中本来就隐藏着很多我们不易觉察的深层次问题,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所有人的关注。
四怕四不解:只购买基本消费品,却只注重样式和外观
中国的家电产品普及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和面积最广的,洗衣机、冰箱、彩电、影碟机甚至手机,几乎令全世界各国瞠目结舌的速度进入中国家庭,耐用消费品和快速消费品几乎都是中国人的首选。
通过手机一项就可以发现,在中国,更喜欢的是手机的外观、样式,并不注重功能,同样功能的手机因为外观和样式,几乎没有销量。即使功能强大的产品,因为外观老套也不能有好的表现,这是中国市场很独特的一个现象。
大概也因为这一点,使得众多跨国公司在中国水土不服,也使得中国本土公司在中国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侧面也反映了中国本土公司缺少创新的深层次社会原因。
五怕五不解:中国产品风靡世界,可中国人更喜欢外国产品
在世界各地,当地政府都为中国产品设立进入的障碍,中国商品依旧成为世界首选。可在中国调查发现,中国更喜欢外国的产品。
成本问题恐怕是世界各国怕的源头,也是中国产品长驱直入的最大资本,而中国消费者之所以购买外国产品,原因竟然是对于产品品质和质量的担心,也是国内企业必须深思的一个问题,这样会逐渐把创新力消失殆尽。
欢迎光临 下沙论坛 (http://bbs.xiasha.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