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标题:
山里汉“织”就速递大网
[打印本页]
作者:
煎饼
时间:
2006-12-30 14:02
标题:
山里汉“织”就速递大网
近日,上海市闵行区一位姓薛的女士接到其在广州女儿的电话,说是家里的钥匙被锁在屋内,要求妈妈把备用的钥匙快速寄去。薛女士马上拨打了申通速递的电话,不一会儿,业务员就上门把钥匙装入封套,第二天她的女儿就收到了钥匙。目前,在全国县、市级以上的区域,申通速递已建立了300余家迅速、准确、安全、方便、周到的服务机构,成为国内最大的民营速递网络之一。速递业务小到一把钥匙、一部手机,大到批量的货物等等,从业人员达4000余人。公司总经理陈德军,原先是桐庐县歌舞乡潘畈村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
谈起申通速递业务的发展,陈德军说:“申通速递走过的是一条艰辛的路子,创业史足足可以写一本书。”21岁那年,陈德军到杭州一家印染厂打工,其间得知妹妹在帮别人送包裹,从杭州送到上海,做到上门服务,收的费用比邮局便宜许多,客户特别喜欢这样的快速投递。起初,陈德军没有想到干这行能赚多少钱,但他认为速递是一项刚刚兴起的行业,就与妹妹、妹夫一道干上了。
创业初期,陈德军每天一大早要上门接快件,然后乘火车到上海。当时,他在上海连歇脚的地方都没有。送货要乘公交车,冬天冷、夏天热,跑错冤枉路更是家常便饭。渐渐地,业务费有了一定的赢余,他就先在上海设申通速递业务点,购了几辆自行车,不再乘公交车。有了自行车后,再增添小面包车,每增加一个点,陈德军就要回家乡带几个小青年来帮他一起干。山里出去的小青年,灵光又吃得起苦,申通速递业务很快以上海为中心,向南京、厦门、广州、北京、天津、郑州、石家庄、西安等大中城市辐射。
一个山里汉子,花了10年时间,使申通速递遍布全国,造就了一张“申通网络”,除了靠卓越的实干精神外,还有就是领头人本身人格的魅力。陈德军宽待员工是出了名的。上海黄浦分公司有一位业务员,在一次接业务过程中,利用抽芯开票的方式,将一部分业务费落入自己腰包中。事情查实以后,按常规要除名,但陈德军一句话也没有训斥,而是讲清事件的后果和危害,从开导入手,使这位员工深受教育,发誓痛改前非。一天深夜,这位员工发高烧,危及生命,陈德军得知后,立即亲自驾车把他送到医院进行抢救,转危为安。打那以后,这位员工感到在陈德军的公司里干有奔头,工作更发愤,后来,他当上了分管10多位业务员的小组长。平日里,陈德军经常与员工拉家常,从中沟通,增强向心力。目前,仅歌舞乡就有200多位小青年加入申通速递。桐庐东辉乡的郑江发自己做了多年的生意,钱没有赚到,还蚀了本。后来加入申通速递,起初当业务员,随着业务的发展,网点的增加,他又当上了上海虹桥申通速递分公司经理,凭着对申通速递业务的满腔热情,从几辆自行车发家,如今有了小货车,速递业务日益壮大,每年盈利上百万元。
申通速递业务量大了,每天有近10万件业务在申通网络上“走”,面广且情况复杂。陈德军舍得投入,他聘请了一批计算机工程师和有技术专长的专家组成申通速递网络,总部设IT部、查询室、话务室、电脑房、操作部等管理机构,确保速递遗失率内控在二万分之一。
速递业务同样面临挑战,你不去占领市场,“洋速递”就来争高低、决雌雄。国内和国外的几家大公司都意欲与陈德军的申通速递合作。陈德军和他的伙伴们正加紧做大“蛋糕”,将在上海建一幢遥控全国各地的申通速递网络中心大楼。
陈德军富了,但他没有忘记自己是大山的儿子,是农民的后代。去年8月,乡里造小学教学楼,他一出手就拿出10万元捐款。
欢迎光临 下沙论坛 (http://bbs.xiasha.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