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N- Z" I4 A8 x3 i# `; C<p> 近十年来,我买房卖房几次。不是炒房,只是通过买卖,不断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p><br /> 5 h* w) e0 z% [0 ~1 [2 n8 M& l M; C3 A8 m 5 P. t# G, M1 o1 _( X5 q; e* S2 ?6 e$ T5 Z0 ~ ]1 Q, G; S+ i# ?$ N
+ s% B% W9 J [, P/ g/ j
<p> 我们结婚时,真可谓一穷二白。我在学校就已结婚,毕业后,单位还未分房,只能住在单位提供的一间8平方米的招待所房子里,孩子也是在那里出生的。幸运的是,不久后,我们赶上了福利分房末班车,拿到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房子。</p><br />1 u# I+ F P3 E1 x5 S! y' w
- l7 _( n! Y( L4 T9 Y+ f1 H, k 2 _# x2 |, o* i- g8 b; Q% X c' V M, u2 v
<p> 到2000年,孩子逐渐大起来,房子也变得有些局促,这套房子肯定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决定买房。当时市区的房价在三四千元一平方米左右,如果买一套130平方米的房子,需50多万元。我的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不高但也不算低。但50多万元对我们来说,也算是遥不可及的大数目了。</p><br />$ b, R, b) W* w4 o1 B+ b6 w
) A* A/ l- D( J 3 a# B ~2 x+ D8 V: P$ N& ^8 Q* Q4 X
<p> 和现在一样,当时大家也都认为房价过高,肯定会跌。很多人认为,正常的房价应该在2000元一平方米左右。但我不这么认为,我知道,从长期来看,房价肯定还会涨。于是,从2001年下半年起,我们开始关注楼市。</p><br />9 S/ ~/ E2 z. e; g( E
7 j$ e0 m: R6 ?) A
9 R) w4 r: I" _: o0 e& d$ F$ h( b* O 0 ^4 W8 d" J$ ~- J, C5 x9 K<p> 我知道,市区的房子我们肯定是买不起的。况且那时正赶上楼市热起来,城西、江边等一些区块,虽然很偏,但电话打过去,好像没有一个楼盘有剩房的,感觉房子非常紧俏。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临平有一个楼盘开盘,马上赶过去,终于订了一套。过了年,我们终于凑够了10万元首付款,买下了我们的第一套商品房,开始了每月还贷之路。</p><br /> 4 \4 B6 v5 T) l9 U/ n0 C# _1 I a2 i5 d) L5 V9 z
9 Y) S3 U8 e M5 g
4 _% ?' ~. |8 c) G5 `' O1 i4 G: u1 t+ _* u/ l, L
' K0 e' e$ X, L$ V
<p> 购房感言:“最大的改变就是觉得自己终于有了家了,心里感到特别踏实。”</p><br /> ( ?+ V5 x* h1 D5 m, r B ( f: w& E+ ?& B; \4 a2 |$ g* F8 g9 A9 f$ G, g1 v0 |3 ]7 A- N) W7 R
& T; M @3 k6 g
<p> 2001年,张勤因为考入浙大,成了无数新杭州人中的一员。研读建筑专业的他,对于住房有着自己的理解。</p><br /> * e6 y5 A4 K/ w8 P7 X7 w9 S j6 u. L! e, T: _ 8 F* \: M7 D" r" m9 w 1 l; q8 ?3 Y6 _<p> “每个房子都承载着一个家,每个人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都在这个舞台上演。”张勤说,“正因为如此,我认为每一个房子都是有生命的,每个建筑不只是设计师和工作人员居住理念的表达,还是平常百姓的心灵家园。”</p><br /># h8 W! Y1 W6 }% D
5 W# h2 s/ ]5 i5 ^ O, t% |3 o! Z* ~ D5 P7 V/ `- V t) p% T
<p> 大学四年,张勤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住房具有的巨大增值潜力。在张勤的印象当中,从2001年开始,杭州的房价每年每平方米的价格都增加1000元以上。特别是近两年来,房价简直称得上暴涨。与此同时,杭州人的生活也变得更加戏剧化。</p><br />) K( Q; }3 d# d
. S9 Y/ _( S7 \( p% `# w( ~& Z3 y5 R " e# [4 M3 v% `; b- g+ ~7 s* P( x5 {1 J+ [! n9 k
<p> “当时我还住在阿姨家,当时有人到家里来,一个劲地强调,买房吧买房吧,等房价涨了就能大赚一笔,”张勤回忆说,“就是在这样一种气氛的感染下,我和阿姨去看了不少楼盘。”</p><br />" h; x Q! Y( ?2 X- \! h; L! C
0 W7 X/ @/ T3 l8 y
5 M2 d; d9 P. ^$ ~3 g' x: z9 b9 b# I: M
<p> 在房价上涨最快的2007年,听到有人转手一套房子大赚一笔,对张勤来说已经习以为常。</p><br /> # e% S i" ]9 ~' O+ i " u$ d1 ^0 M! t! e }$ C; ~9 ` $ S# ]- _- @. c2 L: h! f3 } : G) I0 Y$ d. }& g7 w/ g<p> “尽管如此,也有一些人因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我身边就有同学,因为无力承担高房价,最后没有留在杭州发展,”张勤说。</p><br /> 6 ?, |4 M0 S$ J {9 F6 c$ e( G
5 ~8 O. V( v. A, v 6 y, a# d6 \" g) c: D<p> 看着楼市节节攀升,张勤也开始担心房价上涨的幅度超过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于是,2004年底,临近毕业的张勤在父母的支持下,在市中心买了一套130平方米的公寓。现在,张勤用自己的收入支付房贷,加上单位的公积金待遇比较好,并不觉得有很大的经济压力。</p><br /> ; T( i7 A/ `/ o. f 6 N6 _* `" V' K7 t2 ?3 @. t; b8 z. J8 {$ \. E1 L: S& t$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