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标题: 80后涌现“毕婚族” [打印本页]

作者: 煎饼    时间: 2010-2-25 11:21
标题: 80后涌现“毕婚族”
毕婚族:为什么一毕业就要结婚?+ M- }& Q: }! w4 q
  今年中大经济系毕业的苏非找工特别辛苦。
+ S0 e. L& C: J; {6 F/ J  以前外贸专业是个热门,但金融危机后,这个专业成了重灾区,很多同学都找不到工作。“眼看明年毕业的大四师弟师妹们已蠢蠢欲动,压力真大,早知如此,不如像我们的系花那样,一毕业就嫁人算了。”4 O+ T+ B& e7 i' }5 C( B
  苏非男友得知后心领神会,表示要娶她,最近她也松了口,有意进入毕婚族了。
4 j8 Z2 v: F* V; B, `3 p1 [5 u. L8 W& i
9 L) b8 Q; l) g- l6 s# d. M( L- m3 a
  关于毕婚族,有关专家认为,评价它不能绝对化,要因人而异。人进入社会先立业后成家,个中奋斗固然相当艰辛和自豪,但没有必要人人都奋斗。就是说,没必要把挫败看成是必经之路——如果你还有别的出路的话。毕婚族里的大学生们带着些许校园出来的单纯,又染上一些社会功利色彩,她们拒绝接受就业压力,认为马上结婚至少能拥有相对平静的生活,做个全职主妇也不是她们的错。7 w6 b4 I. W8 L6 x' Z8 X
  毕婚族为什么一毕业就结婚呢?著名网评人牛刀认为:一是她们做了许多尝试,工作的确不好找;二是现在是低成本时代,即使勉强找到一个工作,薪水也是非常低的,往往专业还不对口。所以,要有熬过这三五年的打算。
6 Q0 x- a2 V5 L( D1 A" k! f  牛刀称他有一帮有男朋友的女生博友,专门组建了一个群叫“毕婚族”。其实在网上百度一下,毕婚族早已存在。牛刀在他的博客上说:“这真的是一件好事。这两年结婚在家,开个网上商店,相夫教子,等中国社会解决了经济问题再走向社会开始打拼,也许机会要多一些。”
# L1 q2 y. W# V3 X  他甚至非常具体地开出“药方”:“她们首先在生活观念上要非常前卫,尤其是不能增加家里的生活成本,不能对房子问题提出过多要求。如果一定要买房,太偏,尽管价格要便宜一点,但上班不方便,影响先生的工作;方便一点的地段,房价又奇高,平时供房压力太大,而同等地段,房租却是可以承受的……”
2 z# T4 U. M$ e2 K( Z# T$ I9 w  无疑,80“毕婚”已成族,但它是否成为一种时尚呢?家长们各怀心事,有喜有忧。也许未来的走向只有90后才知道。(记者 邓燕婷)
1 J( y, M6 U' q& [! |8 \6 ?  杂志旁白
- m4 g, ^/ V$ W' L% K1 ~. t  复古路线的“曲线就业”% ^. _3 C$ J1 S/ W+ h9 i
  近日,某市一名女大学生在网络上晒出了自己的择偶标准如下:“一张文凭、二国语言、三房一厅、四季名牌、五官端正、六六(落落)大方、七千月薪、八面玲珑、九(酒)烟不沾、十分老实。”
8 m) B8 a3 M" y  穿吊带裙低V领的女大学生华丽转身,单在婚姻方面选择“复古路线”,靠婚姻谋出路的功利性梦想,被社会戏称为“曲线就业”。$ N$ @8 L: c  B7 ?9 Y6 u$ ~
  在大学受教育后,毕业嫁作他人妇,日本就曾鼓励这样的模式。在有条件的前提下,也许这是一种不错的社会分工。男人一心扑在前沿挣钱,女人安心管好家园。而且,受过教育的主妇生下来的孩子品种好,质量高,因为每个妈妈都是每个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可以推断大学生主妇对整个民族的下一代成长贡献巨大,功不可没。但基于当前我国的GDP和GNP,相信目下“毕婚”在中国不会成为热潮,它只是一种现象,只是个别同学的一种需要性选择。
) r2 F: z4 P, b2 H* g, a7 z  H9 D  网上一份调查显示,59.3%的大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当“毕婚族”。其中,经济因素占很大成分。虽说一些大学毕业生的爱情是在大学校园里经营的,这种爱情经过几年的考验,已到了“成熟的季节”,他们毕业就选择结婚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双方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选择早婚对男女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不管是经济能力、物质条件、社会舆论,无一不在考验着他和她。除非双方父母支持。又或者只是女毕业生嫁给已有经济实力的社会人。
3 K$ m" W' Z" `6 U4 h  所以,四成想做毕婚族的人里,估计多为女生。她们想法务实,暂时找不到老板,就先去找个老公。至于结婚生子后还要不要出来工作,那么长远的事,变数多多,回头再说。
7 H0 h5 h* T( B! L; a3 Q/ T毕婚族,6 p, C$ s! x0 \9 s$ I
  数字的悖论
$ d/ W9 J3 Y- L+ F2 y' [  2008年,中国青年报联合搜狐教育开展一项调查(1897人参加),结果显示,有26%的人选择“是‘毕婚族’或者打算成为‘毕婚族’”,也就是说,每4个被调查者中,就有1个是“毕婚族”。  }0 t, L" U/ u. N
  调查同时显示,59.3%的人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当“毕婚族”。其中,经济基础薄弱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有33.3%的人表示“还是要先立业后成家”。+ s/ X$ F; L+ V  i0 p7 y
  昨日,笔者就此访问了南昌大学环境工程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胡老师。胡称,他的学生25%左右会在毕业两年内结婚,而有固定情侣关系的学生数字要翻一番。他说,这两个数字近年都在增长。
7 o! S. H2 p! y  同样曾在南昌大学担任过专职学生辅导员的冯老师说,前几年,“毕婚族”的现象还较少。2006年,她班上毕业的200多个学生,当年结婚只有3人。冯老师说,这跟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就业状况都有关系,可能过两年就业状况一好转,大家也就没时间没心思这么早结婚了。% `7 l/ j2 W6 D0 C/ K0 `
  另一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主要城市的初婚年龄一直呈增长态势,2007年上海居民男性结婚初婚平均年龄为28.64岁,女性结婚初婚平均年龄为26.43岁,相比2006年晚了近半岁。2006年北京初婚年龄男性为28.2岁,女性为26.1岁,仅次于上海市位居全国第二位,均比上年有不同增长。
) o! N; {1 V" q* Z& z6 v# y  f  既然晚婚潮流越来越无法逆转,毕婚族的增长看来也只是一个数字上的“悖论”。毕婚虽然不一定都是在不理智的情况下所做的决定,但想要拥有一个幸福健康的家庭,必须要正确理解婚姻,拥有正确的婚姻观,这可能不是一毕业就能够全部准确把握的。+ X5 Q& v; |2 u% p- X  D" B, @
  漂泊开始
$ n9 `+ k; O. N  先给心安个家
) Y) T5 l) x7 s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不结婚,我们的爱情死无葬身之地!”“毕婚族”的这句豪迈口号来自当年清华大学的论坛。
+ ]; c! D. K7 @4 c! Z3 c3 W9 @  身边越来越多的“毕婚族”仿佛一夜间冒了出来,一步从大学校园直接迈入婚姻殿堂,初涉社会的他们,一段路走得九曲回肠……
作者: sheng104    时间: 2010-2-25 11:28
这个很正常啊,人跟随时代的脚步在进步嘛
作者: qq78352533    时间: 2010-2-25 15:31
早结婚早安待, E0 H* u" f# r8 K# y6 K
4 i0 U" r1 E. G# Y! `" c+ i

0 Z! K& R8 X7 `4 J/ n" T+ R6 U# T$ h/ X% t( }  s

3 D5 z# J  K" I7 H
# b, e* [1 Q# ^9 B# o% K% _) d% S3 z; \# Z) G( ?' G
" S# d  b, l: l

* ~% F  A' `" ]. v4 N* h3 N* p6 C6 |: Z2 m6 q7 G
0 \5 Q% ~0 A* m
: a6 z( \1 U" E! S# w! t' c$ p
噩梦结束了!法术被破除了!再见,亲爱的卡雷!杭州搬家杭州搬家公司杭州三替搬家公司杭州搬家公司乐民搬家杭州搬家电话杭州家政杭州家政服务杭州搬家杭州搬家公司杭州家政杭州家政服务杭州电脑维修杭州笔记本维修.
州家政服务杭州搬家杭州搬家公司杭州家政杭州家政服务杭州电脑维修杭州笔记本维修.
作者: 1224msf    时间: 2010-3-4 13:17
哦~~
作者: 123935830    时间: 2010-3-4 14:55





欢迎光临 下沙论坛 (http://bbs.xiasha.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