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标题: 广州数万人遭“滞婚” 只因集体户口不能结婚 [打印本页]

作者: 煎饼    时间: 2010-5-12 11:15
标题: 广州数万人遭“滞婚” 只因集体户口不能结婚
有些集体户口不能结婚
广州数万人遭遇“滞婚”
或将尝试“投亲靠友落户”
  他们或许已经摆了喜酒,接受了亲朋好友的祝福。在外人看来,俨然诞生了一个小家庭。然而,他们还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正式夫妻。他们大都来自外地,半“踏进”广州大门,落户在广州各大人才市场,成为集体户口中的一员。2 q2 I; N. S  w& o; r
  从落入户口的那一天起,他们就成为“滞婚”一族,通往婚姻殿堂的路显得颇为曲折。由于结婚后必须迁出人才市场集体户口的硬性规定,数以万计的人逐渐成为潜在的“滞婚”人群,据2007年9月的统计,有十万人之多。“房子”成为他们开启婚姻之锁的万能钥匙。(文/记者 杜安娜 图/记者 黄澄锋)
1 M5 u8 k% |) G  今年4月,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示,正在与户籍管理部门协商,力图多渠道解决集体户口结婚难的问题,或将尝试“允许挂靠集体户口的人通过投亲靠友落户”,户口迁出后就可顺利领证结婚。+ B% w; v4 c/ d5 }: z
煎熬:结婚的路,还有多漫长?
  天涯上,一篇名为“集体户口无法结婚”的帖子被高高顶起,发帖人“PSYG”表示自己的遭遇“囧事”可谓是集体户口无法结婚的“升级版”,请求网友们献言支招。
8 d( k2 A% E( `% w0 O9 ^( Q6 S  他是一名外地人,大学毕业后在广州上班,因为所在单位没有人事权,由单位统一办理落户在人才市场,成为集体户口的一员。市区令人仰止的房价,让他只能把眼睛投向郊区的便宜房。“前段时间买房子,阴差阳错下,买了广佛交界的房子,房产属于佛山。打算结婚,但发现集体户口无法结婚,如果要结婚,必须一个月内迁走。”
* [2 Q, u# {/ Z! Y6 ]& y# O  U, R  他只剩下这几条路可走:1.再攒钱,在广州市区买套有户口的旧房子。(然而,这估计还得好几年才有可能,还要在房价不要继续涨的前提下。)2.把新买的房子卖掉,再在市区找房子。(这个估计也没那么快,卖房再买房,劳心劳力,并且还得亏钱。)3.等佛山的房子弄好(年底交楼),把户口迁到佛山。(这个估计也得一两年了,而且到时候再把户口迁回来,也没那么容易。)4.把户口迁回老家(这个估计最快,但来回办理的成本太高,而且每使用户口一次都要劳师动众)。5.从人才市场把户口卡拿出,去结婚,据说民政局会在卡上盖章。手续办完后把卡丢了,然后报失,不晓得能不能蒙过人才市场。(这个有风险,而且即便结婚成功,将来生小孩仍然需要开证明,到时候谎言就不攻自破,只是缓兵之计。)
0 ?1 J- g  L3 y  D% U- L& Z" R& |  此帖一出,网上献计的人蜂拥而至,有人模仿帖主笔法诙谐回复到:1.起诉人才中心,他侵犯了你的婚姻权,违宪的。但这耗时耗力,又得罪人。2.如果不嫌麻烦,不想要这个广州集体户口,那就把户口落回原籍,重新回到你爸妈的户口本上。等办妥了,再把户口迁回你佛山房子那里。3.最后的最后,才是考虑重新买一套广州市内的房子,然后落户。帖主回复到:比较来比较去,还是暂时不结婚了好。9 l! e: i3 h. h4 U
辛酸:为了结婚穷尽心思
  每一个集体户口的“滞婚”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辛酸史。- ?0 q+ ~% |1 ]  c
  有一个“滞婚”人士出“怪招”,“我的户口也是在广州的人才市场,就硬拖没拿证,直到后来考上研究生,户口迁移到学校才解决问题。”: |3 D# ^, Y6 N! H6 g# \( K" e
  还有人忽悠一招:“我也遇到同样的问题。你可以'山寨'一张户口卡拿去结婚登记,盖了'已婚'章也不怕,原件就还给人才市场(上面完好无变化)。后来把户口迁到杨箕的一个公司才解决了问题,户口挂在那间公司,可以办理结婚登记,小孩的户口也可以落在那里,不过费用比较贵,第一年要1700元,以后每年还要480元。我现在在郊区买了房,准备把户口迁走。”1 [4 a+ O* t4 `$ ^( W8 ~& m
  有网友晒出她的经历:“以买房、办护照之类的理由把户口卡拿出来去结婚,现在户口还在人才市场。现在小孩都生了,户口也上在他爸爸那里了。我的户口页上还是未婚。”$ H- i5 r5 Y) U5 A0 h' N* ]
  在人才市场的指点之下,大多“滞婚”一族们都要经历这样一连串“幻灭”:迁户到配偶户口?配偶单位会表示不接受无劳务关系人员的户口,此路不通。迁回原籍?原籍所在公安部门未必接受,现在把户口从广州迁出外地并不比从外地迁入广州容易,两地奔波的成本太高,况且户口“牵一发而动全身”,此路不通。迁到直系亲属户口?关键是没有。租赁户口?需要征得房屋产权人的同意。去公安部门开户籍证明,拿户籍证明去办结婚证?这个证明也只是个复印件,而在办理婚姻登记时,民政部门要求拟结婚人员出具户籍资料原件。此路不通。买房?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作者: 煎饼    时间: 2010-5-12 11:19
衍生:催生“搭户”行业的兴起
3 g: ~  u! d% K$ X3 }; ]8 I
7 `* o) ?, J  K, `, s% ?3 h9 [  “滞婚”人群直接带动了“搭户”生意的兴盛。. |% t( [. B: X* z' {2 N
. b$ P$ _4 {# Q; Z! x% @
  所谓“搭户”,就是代办广州人才市场集体户口“搭户”转入亲戚或朋友户口手续(市内迁移)。“搭户”形式有集体户“搭户”入个人户、集体户“搭户”入集体户。搭个人户,需要自己提供亲戚、朋友,否则只能代搭在其他公司的集体户上,可以结婚。
9 j  w; S* U6 f- k9 X& X" ~
) a* q0 O8 {+ t( e1 J  “需要这个业务的人最多,因为集体户不能结婚的问题现在很严重。”天河一家人力资源公司的负责人介绍。* m0 M3 a: J+ }/ V3 X

4 l6 R; R5 O/ ~3 Z7 ?3 h1 D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搭户”越秀的价格是5000元,而“搭户”天河的价格是3000元。一般5~10个工作日就可以办好所有业务,办成功后收钱。
: I; v0 e; Z2 s/ V3 |- C3 `# ?+ ^% k' B" p1 O. ~
  他介绍,“如果找不到这种亲朋好友挂靠的,还可以代办挂靠在某个公司的集体户口下,这样就可以结婚生孩子,小孩也可以落户(但没学位)。一次3000元,以后每年交500元的管理费即可。”
) @$ Q$ G2 X" N# I$ Q& {. g4 y3 h# \7 T: l! k- P
原因:几十万人搭户难管理  L: x) P+ O9 |4 ]# d# e

/ N+ U) B. \. F8 `2 u3 o: X+ v  人才市场是这样操作的:外地人员达到广州落户标准,办理完手续并获人事局审批后,可把户口放在人才市场。不过,落户者须签保证书,保证结婚后把户口迁走。虽然人才市场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开出户口证明,但“结婚必须迁户口”协议在双方自愿签署的前提下。如果不签,人才市场就不会同意进行户口代理。
( \$ W6 N9 f* [* w+ y! C' d% A0 T/ J  G+ P$ K
  南方人才市场人事代理中心工作人员刘钧说出了人才市场的苦处:户籍由公安部门管理,集体户籍人数过多给公安部门造成太大压力。“我们有几十万人搭户,计划生育是国策,我们有生育指标。集体户口人员结婚后的计划生育难管理,容易出现漏洞。”8 J- U  b; D! P/ k

' w3 L9 ~5 c. A3 q+ u" o  而公安部门户籍管理部门和计划生育部门则表示,他们并没有出台“集体户口不允许结婚”的规定。
- U# R' H) P& {" ?) w; |' Z, z
0 b7 G7 ^- e" y$ a& `; y0 O  广东省社科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梦琴分析道,集体户口不允许结婚的直接原因是户籍管理与计划生育管理捆绑在一起,后者的严格管理自然限制了前者。8 O( ^8 I. P0 s7 ~+ K4 H9 f

! F( V1 i# d& _, |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教授谭建光说,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原有制度没有改革,二是新问题的不断出现。“我们一方面鼓励人才流动,要人有归宿感,但旧有的户籍制度却限制了人才的流动和创新。后来出现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个人户口所在单位的问责,又给户籍管理下了'紧箍咒'。”; f& U. a% G/ L

  |0 ?3 G' m6 T: Y解决:投亲靠友政策或实施' \  w" V" C! M# ^- k
/ A; q4 F2 S9 V3 |. v
  “地方政府应该做出一些行动,比如说,可以投亲靠友。他们既然已经半只脚踏进了广州,就应该允许他们进来。”刘梦琴说。
8 }) O/ W9 h) X" i
7 I; i: j( i& X( A* C+ e6 P  上个月,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示,正在与户籍管理部门协商,力图多渠道解决集体户口结婚难的问题,或将尝试“允许挂靠集体户口的人通过投亲靠友落户”,户口迁出后就可顺利领证结婚。# e2 q) }! Y: O0 {# [

1 N) }6 z0 s0 F: r8 H; f  然而,郑州市2003年的失败尝试让人记忆犹新,当时政策允许外地人员以“投亲靠友”等方式办理户口,但一年之后却以“暂缓人口激增带来的城市压力”为由,踩了“急刹车”。原因是此类户籍改革无力承担附加在户口上的诸多福利。
) e/ S+ k7 {: U; M; G, p0 K) O4 J+ O; T- F1 v3 X( [
  那么广州此举能否奏效?
9 M7 E) V* _% j3 k! }. a  T7 B9 Y) V
' x; C2 Y/ ^% ]" L$ V: `5 D2 Y0 b  谭建光说解决这个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靠户籍制度改革的推动,户籍改革本身并不复杂,但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相关社会经济政策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错综复杂,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出现,计划生育政策也会做出一些调整。最终达到动态平衡。”




欢迎光临 下沙论坛 (http://bbs.xiasha.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