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标题: [原创]:接触朝鲜 [打印本页]

作者: 冬冬累了    时间: 2003-6-28 19:21
标题: [原创]:接触朝鲜
“大家可以请往这边看……”睡意朦胧中听到导游小王的声音,躺在大巴上的我挺了挺身,顺着他指的窗外望去。“我们已经到中朝边界了,这条江就是图们江,江的对面就是朝鲜了。”我揉了揉眼睛,图们江远没有我想象得那么宏伟,江面才二十几米宽,并且出奇地平静,而对面朝鲜的农村则更加幽静。“那里就是朝鲜吗?”大巴顺着沿江公路一直开,而我就带着这么一个疑问一路望着对岸。除了树木和零星的农舍,我的眼睛几乎无任何收获,耳朵倒是从那个朝鲜族的导游那里获得了不少信息。印象最深的就是关于朝鲜人偷渡中国的情况,在图们江的枯水期,几乎每天都有朝鲜人偷渡到中国。由于中国和朝鲜接壤的地区正好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语言也能相通,朝鲜男的过来干苦力,女的则大多嫁给东北的林业工人。自然,偷渡是不允许的,偷渡者被中国方面抓获,就遣送回国。但将他们遣送回去,对他们来说就是灾难:在珲春的本地人亲眼看到过人民军把大人小孩用铁丝穿过锁骨,一串串地拉到树林里枪决,现在政策宽松一点,但就算不被处决,也会遭受非常残酷的惩罚。这让我们听得有些心寒。随后,小王又不厌其烦地讲了一大堆在朝鲜的“不准”,我们一开始也没在意,而在后来进入朝鲜后,我们才终于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8 ~& {/ O; r" |
% b, y# q6 A& G6 ^) a4 H7 O8 Y, P
朝鲜,一个神秘的地方。在中国百姓的眼中,那里很穷。在某些西方国家的眼中,那里很恐怖。对我而言,那是一块神秘的土地,是一个蒙着面纱的故事。去过朝鲜的东北老板先前告诉我们,说朝鲜是中国过去的翻版,尤其是像我这样的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应该趁此良机感受一下曾经中国的“红色年代”。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社会主义的朋友们一个个离我们而去,只剩下我们的这个邻居还在坚守着社会主义这块阵地。现在的中国也已经远不是30年前的那个样子,而且也再不可能回到从前的样子了,但朝鲜却能给我们一个沿时空隧道回溯到30年前的机会:亲眼看看一个封闭的,经济上还不发达的,个人崇拜达到无以复加程度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到了珲春的海关时,我拿手机颇为得意地发了个群组信息,告诉所有的朋友,我将穿越时间隧道,去感受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了。
6 ~+ R  D8 }% E7 g! x3 `2 i' L6 t+ w, r' `5 p: E  q
在中方办完签证,一辆过境专用的大巴将我们送到朝鲜那边的出境口。连接圈河口岸的是座铁桥,据说是二战时日本人建的。让游客们首先感到有趣的是,桥的一边漆得刷亮,另一边则锈迹斑斑。不用说,刷亮的自然是靠中国的一边。“不会吧,用不着这么抠门吧!”车上的一个中年男子不禁发出了感叹,随即引发了一连串议论。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字就是“穷”,真那么穷吗?我就带着这个大问号连同一大堆小问号踏上了朝鲜的国土。
+ F. Z4 ^; p" L8 n' C
% E- v5 X8 C4 x首先接触到的朝鲜人自然是边哨的士兵,表情严肃得近乎冷血,比起刚才的中国同志,少了许多亲切。对我们进行例行检查的军官们则更是严肃,手里拿着简易金属探测器在我们身上探来探去。也许是中国人身上钥匙、手表、饰品、硬币之类金属性质的小玩意太多,军官们手里的仪器一个劲地响个不停,但是他们并不太在意,或许已经是司空见惯。他们只是表情严肃地端详着我们的脸,然后示意我们把东西拿出来看一下。只要配合他们一般都顺利通过了,毕竟只是程序化的工作,但我坚信他们的一丝不苟是绝对真实的,他们认真地履行自己职责的情形,让你感到一种国家权力不可争议的威严。
& M/ u- _; b% f6 I+ S* g/ W" o% n
2 [; H' G  Y* G出了关卡,我们坐上了朝鲜方面安排的中巴车。在图们到珲春的途中,导游就说过,朝鲜对外国人的警戒是极高的,旅游车一定要乘朝鲜的,司机和导游也必须是朝鲜人,所以旅行社的导游小王到了那边就变成名义上的领队了。最令人生畏的是随行还有个记者,名义上是朝鲜某报的记者,但实际上是安全局的情报人员,也不知究竟能从我们身上发现什么。当然,你只要没什么阴谋,潜心观光旅游,人家自然不会对你怎么样。待到大家准备就绪,中巴车开动了。
, T$ @: ^- i3 A6 R' w" E
2 u# z: A0 g; i; H3 ?“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朝鲜,我是本次旅行的导游,我姓安,大家叫我安导就行了……希望能陪大家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坐在最前面的朝鲜导游终于开口了,并且以标准的中文迅速折服了车上每个中国人,以至于有人问他是不是常年在东北和朝鲜间来来往往。自然没这回事,朝鲜对于本国人员出入境的管理是极其严格的。中巴车沿着山路开始了颠簸,在中国山区的颠簸与在朝鲜的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了,简直就像坐在游乐园的海盗船上。由于正值夏季,树木茂密葱郁,而又少见人烟,整个山林显得幽静而恬静,使我有种久违的感觉。安导长着一张典型的朝鲜族的脸,一米六七左右的身材(在朝鲜属于中等身材),干净的白色T恤衫,看起来比先前的那些军人要和谐多了。或许是他一口标准的汉语使大家喜欢上了这个朝鲜小伙子,大家热切地与之攀谈。安导先是用朝中两国语言唱了首朝鲜民歌,然后就滔滔不绝地并且是颇为自豪地向我们介绍朝鲜的社会主义:朝鲜是计划经济,人人有工作,不存在失业问题;朝鲜是无税收国家;朝鲜实行三免费:教育、住房、医疗全民免费。从一岁进托儿所到大学毕业,不仅免学费,而且连书包、文具、校服等皆由国家统一发放。住房(包括农民的住房)也是由国家统一建造并无偿分配给民众,而且免租,水电气不论用多少,均按工资的2%扣除。年轻人结婚前与父母住在一起,结婚时可领到7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住房,以后随着人口的增加还可以调到100~120平方米。朝鲜不实行计划生育,七个以上孩子的母亲被称作英雄母亲并受到奖励。住房大小按人口数量分配,领导与群众若家庭人口数量相同,则住房面积一样,楼层、朝向的好坏,同等条件下劳动模范优先;当我们问及医疗免费会不会出现“猫腻”现象时,导游十分肯定地回答:不会,因为每张处方须经三位以上医生严格审查!朝鲜一般人的工资为每月100~200元朝圆,领导只拿本单位全体职工工资的平均数。但生活必需品价格十分低廉:大米4分钱一斤,公汽、地铁采用一票制,仅需1角钱可达沿线各站……听着安导的津津乐道,令我们不禁联想到我国的教育、住房、医疗三大消费的逐年上涨令人难以承受,羡慕之情油然而生……当然,好的方面也似乎就这些了,而后我们看到的一切都给了我们不需要羡慕的充足理由。) `1 @8 h2 V. B; h
; P" r; r" \% [! t( ?( ]
车行驶了大约两个小时,我们终于能望见我们的目的地——罗先市。或许是靠近城市的原因,山路边多了许多庄稼。同行的东北人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因为朝鲜地里的庄稼只有中国这边的一半高。光看那玉米,东北的一个玉米能抵朝鲜的三个。“这种玉米还种哪!”有人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但一路望过去的都是这么大小的。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朝鲜的农民了,实在有些惨不忍睹,矮小的身躯,黑黝黝的皮肤,破烂的衣着,和以前看到的那些描写贫困地区的纪实片差不多。安导自然也注意到了我们脸上微妙的变化,但除了缄默他又能怎样呢?事实胜于雄辩。沿着蜿蜒的山路开到山脚下看到的一块盆地就是罗先市了。/ f" Y" Q% `4 Y% {4 \3 B; b

# I, R8 _) ]$ [* f9 F. Y; S  O  _“真像回到了过去。”望着窗外的景象,60年代初出生的舅舅转向我,不禁感叹到,“好好看看吧,我像你这年纪时的中国就这副样子。”而此时的我早已睁大了眼睛,看着许多我从未看见过的景象。朝鲜的楼房远看上去有点歪扭,让人很不舒服。看仔细了,才发现不是歪扭,而是建筑材料的问题。据说朝鲜的楼房是用轻体块作为主要建材盖成的,楼的外表凸凹不平。可能由于建筑材料的匮乏,楼体的外部没有罩面,而是漆了一层白灰,且窗户的四边处理的不是很直,所以远看就像危房了。实在难以想象,住着不是水泥钢筋混凝土筑成的房子也能算安居吗?惟独让我们眼前一亮的就是当地的学校,学校的楼房比起那些居民楼来要牢固美观多了,这可能与朝鲜对教育的重视有关。关注最多的自然还是人,首先看见的是一张张文革时期的脸,以及由这些脸所表现出来的麻木、坚毅和刻板。相对来说,孩子们更可爱些,俨然一种“祖国的花朵”的表情。$ R/ ~2 `$ H5 r& v3 O5 O) @* h

3 `3 }; T- _" @5 K中巴车先将我们送到旅馆,安置行李。我们下榻的旅馆比起周围的房屋来说要好多了,听小王说,旅馆是以前苏联人建的,住的是苏联过来的技术专家,苏联撤走技术队伍后,这里就成了专门接待外国游客的场所。正门上方写的几个朝鲜文,翻译成中文就是外国人旅馆。走进房间看看,基本设施还算齐全,但充其量也只等同于中国最普通的那种旅馆。整个房间里的唯一能用的电器就是一个陆地电扇,中国八十年代比较流行的那种。还有一个摆设的电视机,看外观就像苏联产的,笨重的外壳,只能设八个频道,估计也是有些年代了,打开后什么都看不到。钻进卫生间一瞅,洗手盆、抽水马桶之类的都是中国牌子的。来到隔壁舅舅的房间,电视机竟然收到了频道,里面放的好像是部革命片。据说,朝鲜只有一家电视台“平壤电视台”一个频道,而且在晚上十点半就结束了,周末增加“万寿台电视”和“青少年教育电视”两个频道,节目除了听不懂但能看懂的政治新闻就是充满激情的革命歌曲,要不然就是热血沸腾的革命电视剧。总之,都是高唱赞歌、确保与党中央高度一致的节目,听得我直露汗颜。由于朝鲜的家庭电视机的普及率很低,所以看电视并不是朝鲜主要的大众娱乐活动。最普及的大众娱乐活动是看电影,电影院普及率很高,平均每人每年看10部电影左右。一部新电影放映后,要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
1 L: ]0 e' G# S
, A0 X  ?6 G: M8 h* d, Q9 K马不停蹄,稍作休息后,我们便前往罗先市的海滨。罗先市地处咸镜北道东北部,距中朝、俄朝边境线各50公里左右、离图们江入海口不远,紧靠日本海。据安导介绍,这座海滨城市由罗津市与先锋郡合并成立罗先市后,已被国家列为特区,直属中央领导。这里虽然是所谓的经济开发区,但看起来并不红火,投资办企业、开酒店、商店的数量不多,又多来自中国东北。在去海滨的途中,安导一看见中国投资建的楼房就指出来,其实他不指,我们也是一目了然。
4 r7 W$ P+ b! t( V
8 Y- V7 F% c+ t0 S5 N, t5 Y来到海边,感受到的是另一番情景,首先那个“穷”字在我们脑里暂时离开了,眼前是和可与三亚亚龙湾相媲美的海滩,同时游人稀少,没有人满为患的感觉。沙滩、海水、周围的人和山,一切都显得那样和谐,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在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如此优美的旅游胜地,不开发实在是种浪费。0 v4 v6 F( z8 }6 J$ D1 X

9 I- w$ y$ S, Q. N, x, v+ X* D在海水中畅游一阵后,我们乘车回到市区,逛逛当地的对外商店和农贸市场。此时是接触朝鲜人的最好时机,但和平民正面接触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大街上,最多看到的是军人,棕褐色的军服,显赫的军衔,矮小的个头儿上顶着大得夸张的盖帽。据说朝鲜二千多万人口中,军人就有二百多万。望到我们,他们无不露出严肃甚至有些警惕的表情,仿佛外国的间谍就隐藏在旅游队伍之中。在朝鲜,要区分当地人和外国人实在是太简单了,光凭身材和肤色就基本搞定了。几乎很难在大街上找出一个身高一米七以上的人来,也挺难找出一个皮肤白皙的。穿着上的差异也极其明显,朝鲜人穿着平淡、单一,以白色、蓝色和灰色为主,使身着各色服装的我们在人群中很显得很醒目。这让要钱的小孩有个明确的目标,只要车停到某家商店门口,就有几个穿着破烂、面黄肌瘦的小孩围在车窗外要钱。他们举着肮脏的小手,口中不停重复着三个字——人民币。我惊异于他们的发音如此标准,小王告诉我们,因为常年有中国游客来这里观光,所以要钱也成了这些小孩的一种职业。并且,他们只向外国人要钱,因为朝鲜本国人根本不会给。我塞给了其中一个小孩一张一元的,他顿时露出了欣慰的表情,很礼貌地说了声“谢谢”,并向同伴得意地挥了挥手中的纸币,然后兴高采烈地跑开了。我的“施舍”行为马上被小王制止了,其原因在我下车后立即找到了。我刚下车,一群孩子向我围拢,个个伸长了手臂,随即我的耳朵被“人民币”三个字充斥着。在舅舅和小王的掩护下,我有些狼狈地逃进了商店,才“免遭一劫”,因为商店是对外的,一般朝鲜民众是不能入内的。朝鲜的普通老百姓很淳朴,很友善,这在农贸市场里与其交易中可见一斑。由于物资的匮乏,我也实在想不出能带什么朝鲜的特色东西回国,惟独让我心仪的是朝鲜的羽毛扇子,做得很精致,价格也不贵。市场里的商贩远没有中国商贩的那种世故与刁钻,讨价还价后,买来5元人民币一把的扇子,我还感觉有些不好意思呢,会不会让他们感觉中国人“门槛精”呢?* F/ L! ~5 A7 }, W+ F
. B+ j3 @2 N6 @$ l# U
逛完商店和市场,接下去的安排就是前往当地的少年宫观看当地学生的一场文艺表演。少年宫地处市中心,其对面就是市中心广场,广场干净空旷,只有中间竖着块醒目的大碑,上面写着两行鲜红的朝鲜标语,安导介绍说,那两行字的意思是“伟大的领袖金日成同志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和“21世纪的太阳金正日将军万岁!”。而且据说类似的标语在朝鲜随处可见,我们对此也是深信不疑,安导每次提及两个领导人时无不带上“伟大领袖”和“伟大将军”的头衔。此类领导人神化的情况,我们也不陌生,说到这点,舅舅一个劲地叨念着:“像啊,实在太像了!”由此,我对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个人崇拜也有了更为深刻和感性的认识。其实最好区分中国人和朝鲜人的办法就是--凡胸前佩有领袖像章的,必是朝鲜人无疑。# Q; G8 `) J/ `  i
) Z9 c4 U7 X6 b# g% O& k" }
安导向我们介绍,像章是哪里都买不到的,只能由当局颁发给公民佩戴,而公民必须经过像章颁发仪式才能得到。少年儿童没有,他们佩戴的是队徽或团徽。这种铁一般的规定和仪式,使得任何外国人根本不可能得到朝鲜领袖像章。回过头来说那场演出,它是专门为中国旅客表演的,除了歌舞就是器乐演奏。每个学生都表演得一丝不苟,充分显示出朝鲜民族能歌善舞的本色。尽管不知道他们具体在唱些什么,但从歌曲激情的旋律和演员投入的表情来看,毋庸质疑,是革命歌曲,朝鲜特色的夸张表情让我看得有些目瞪口呆。舅舅在台前尽情地按着相机,而我则呆坐在座位上,思忖着,究竟是什么力量可以在人的孩提时代就注下如此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呢?台上的那些孩子,究竟是幸福的还是可悲的呢?在中国人看来,这恐怕是一部民族的悲剧,而作为一个朝鲜人,他们又是怎么想的呢?这点我就不得而知了。中国在沉睡了二、三十年后终于觉醒了,而这个国家到现在还仍未有一点觉醒的迹象,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只是历史的重复罢了。演出结束鼓掌时,我的心绪是很复杂的。
6 g9 w! S! J* H( j- d! f  K' i( G/ R' P
晚饭是在另外一家涉外旅馆吃的,一进门就是金日成父子的巨幅画像,向这样大大小小的画像在朝鲜的各种场所都能看到。因为罗先靠海近,晚餐的菜主要以海鲜为主,而且烹调技术和国内相比显然逊色许多,苦了我们这群口味挑剔的人;朝鲜人热情推荐的特色菜——朝鲜泡菜,让中国的游客吃得频频皱眉。这不得不让我想起小王在出境前一再叮嘱的:“朝鲜食物品种少,你们要多带吃的东西。”幸亏我们还是有准备的,回旅馆后又吃了一顿自己准备的夜宵。夜晚的罗先大街肯定会让大多数中国人望而生畏。因为到了晚上,街上漆黑的一片,难道没有一只路灯吗?面对大家诧异的眼神,安导还镇定自若地解释到:“因为朝鲜电量供应紧缺,为了保证居民能点上电灯,路灯一般是不开的……电力供应到晚上十点就断了……”听到这句,车里的许多人按捺不住了。“哎呀,十点就断电,这怎么行啊!那我们怎么办哪!”安导连忙解释:“大家请放心,我们住的旅馆是不会断电的。”一路上望见许多朝鲜人的家里只点了一个白炽灯,黯淡的灯光下,人们究竟在干些什么呢?这样的生活也能算安居乐业吗?回到旅馆,我洗了个澡,然后站在阳台上观望整个城市。由于工业不发达的缘故,环境倒是因此得到了相应的保护,旅馆后的一片水草地里,蛙声起伏不断,月亮悬挂在高空,天空是那样的皎洁,这样的夜晚寂静而又深邃,不失为又一种享受。
1 a) B6 c* B* F) Q$ ]' H# {
9 [/ }5 v& ^% x3 W) y5 _晚上,我做梦了,回到了中国的那个灾难年代。正在我被大字报淹没的那个时刻,我被响亮得过头的广播声叫醒了。我自然听不懂朝鲜语,但广播员激昂的嗓音足以使人了解其大致的内容。前一天听安导提到过,全国只有一个广播电台,朝鲜的收音机的接收频率只能有这么一个,因为多波段收音机会听到敌人和平演变的声音。看看手表,才四点,也就是当地时间的五点左右。我的天,天天这么放广播还让不让人睡安稳觉啊?拖着惺忪的睡眼来到阳台边,眼前的景象使我惊呆了。街上满是大人和小孩,都在认真地打扫街道,天下着小雨,但似乎丝毫不影响他们劳动的高涨情绪。我第一次深切地领略到这种比宗教更狂热的领袖主义所折射出来的魅力,它着实震撼了我。或许我始终难以理解这种精神动力,但我不得不对这个民族表现出来的勤劳本质肃然起敬。3 O- g! A4 v; G% d

, Y9 }  q6 Y+ e) Q1 O+ ]+ X3 o) }) S上午八点,用完了简单的早餐后,我们又前往海边。这次首先参观的是靠近海岸的皇家娱乐大酒店。这家大酒店是一个香港老板投资上亿元建成的,高十二层,建筑面积有数万平方米是罗先市最漂亮最宏伟的建筑物,同时也是朝鲜仅有的两家五星级宾馆里的其中一家。而这里更出名的是里面的赌城。据说赌城是朝鲜人的“禁区”,不仅一般的朝鲜群众不得入内,连旅游团的朝鲜导游也不得入内。一进大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个富丽堂皇的大厅,透过另一边宽敞明亮的巨型陆地窗,能望见整个海滩和涌动的海水。一切都成了另一副模样,给你一种错觉:你现在身处的是韩国,而不是朝鲜。舅舅和朋友进赌城随便玩了一圈,我则在地理位置绝佳的窗前尽情领略这异国风光。) _9 O0 ~/ D2 A" h3 X" t

7 o5 m2 H/ }* g1 p5 J出了大酒店,我们登上附近的琵琶岛。因岛屿形似琵琶,所以取名琵琶岛。让人颇为失望的是,上了岛后竟然找不到任何旅游项目,匆匆地拍了些风光照片后我们便赶往下个目的地。接下去的节目倒是听上去就颇为撩人:出海观光。穿上救身衣,坐上快艇,我们就出发了。让人感觉有些不顺的就是,开快艇的司机竟然是个军人,这是国内任何旅游场所都不会出现的情况。眼前的这个军人比起路上的那种要魁梧许多,一米七五左右的身高,笔挺的军装,威严十足。或许开船的技术过硬吧,我们也只好这样安慰自己了。沿途的景色一直很美,周围的半岛和岛屿都散发着异样的魅力,而最让人兴奋的是在一个小岛边上,我们看见了成群的海狗。据介绍,那是海狗的一个栖息地,看海狗已经被开发成为这里一个主打的旅游项目。憨态可掬的海狗似乎也不怕人,在我们不远处的水中优雅得游动,姿态万千,博得游人阵阵喝彩。然而,正在大家看得正欢时,风云突变,一会儿就风雨交加了,我们当然是得尽快返回。耳边已经不断的是海风呼啸的声响,我们撑起的雨伞似乎快支持不住了。快艇的速度加快了,我望见头顶上有和风雨搏击的海燕。,海面早已打破了先前时的宁静,搞得我们的船大幅度地摇晃,船上浸了不少水,几个胆小的游客有些惊惶失措。无意间我注意到了那个开船的军人,他似乎是很熟悉了这种环境,尽管船颠得厉害,他依然抓着方向盘很稳地站着,他头顶没有任何遮挡物,雨水浸湿了他的军装,但他的背影还是那么坚定,我想此时他的脸上应该还是保持着镇定的。经过一番折腾,我们终于回到了岸边,个个落荒而逃似的跑回了中巴车里。) b" y4 N) _" Z& ]% t& H4 }- Z, o
9 G" g2 P" _2 f
午饭后又去参观了渔民和农民的住宅,没多大感受,因为选出的两座民房是专门用来供外国人参观的,实在缺乏真实感。而我的朝鲜之行也由此接近了尾声。我们的汽车再次经过罗先市区时,我尽力地望着窗外的人和物,仿佛我来朝鲜是个梦,而现在,我的梦就要醒了。时间隧道仿佛又打开了,我不得不从从前回到现在。又是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回到了圈河口岸。我们纷纷和安导握手道别,许多人还开玩笑地说到:“等到朝鲜改革开放后,到中国来玩。”这个人朴实的朝鲜小伙子意味深长地感慨道:“那是当然了,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那么一天哪……”面对渺茫的前途,安导心中究竟会存在几分真挚而热切的期望呢?& y4 R; ~4 o) g# G

+ i! a+ g: N- m6 x# M回国时的签证手续相对简单了许多,没等多久我们就踏上了祖国的领土,亲切感油然而生。带去的所有问号,带回来时都已经变成了惊叹号。此时在我脑海里陡然鲜明的是“中国特色”的字眼,在社会主义前面多了这么一个定语,却创造了多么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切身感受了差距后,我们才真正明白了其意义之重大。出了海关,拿到手机后,我立即发了个群组消息:邓小平真伟大!
作者: 栖风芷水    时间: 2003-6-28 21:06
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终于有人来了
作者: 冬冬累了    时间: 2003-6-28 21:16
看你这里比较冷清,过来捧捧场。这篇文章近8000字,我可足足写了三个小时啊!
作者: 栖风芷水    时间: 2003-6-28 21:47
还有就是我到现在都还没有斑竹权限
1 C, R( h) K( l4 y  U  a另我的版那么多图片天啊!!b1
作者: 冬冬累了    时间: 2003-6-28 22:14
去和老大说一下,他会改你为斑竹的
作者: 栖风芷水    时间: 2003-6-28 22:30
疯狂贴图中
作者: 冬冬累了    时间: 2003-7-25 18:11
小栖,给我也加个精嘛!j1




欢迎光临 下沙论坛 (http://bbs.xiasha.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