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论坛(EC通行证)

QQ登录

QQ登录

下沙大学生网QQ群8(千人群)
群号:6490324 ,验证:下沙大学生网。
用手机发布本地信息严禁群发,各种宣传贴请发表在下沙信息版块有问必答,欢迎提问 提升会员等级,助你宣传
新会员必读 大学生的论坛下沙新生必读下沙币获得方法及使用
查看: 31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浙江三所高校入选2017年国家111计划,下沙有杭电!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5-1-24 09:05
  • 签到天数: 240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8-9 15:29: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前,国家外专局和教育部正式公布了2017年度地方高校“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即“111计划”)立项名单,全国共有21所地方强校获批,这也是继2016年15所地方高校首次入选后,再次有地方高校入选111计划。
    ' g/ d* P7 B. l9 d" m* v9 X* \- G# Y* |2 a0 g# I, x* z
    在这份立项名单中,浙江高校就占据了三席,分别是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6 i3 Z$ C# z# d) Q# g

    3 W3 W8 M& ^+ z- F( b: \! \' R2 |下面就是2017年入选“111”计划的地方高校名单:
    3 i$ t: e' @4 u. J, ~6 r
    ) i1 Y7 E: ~) |) n7 ]( D$ t0 n5 G3 b3 J9 R( n5 j5 W) l4 L9 {9 G$ g+ d
    8 `. n) h3 }% \; u

    , l+ W& f  \$ O& m
    " J+ }9 c: K6 g% Z) f+ _; p那么,何为“111计划”?& J6 ]! R0 @# p2 k
    4 O% N- @8 _1 H' F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旨在推进中国高等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该项目从2006年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实施,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从世界范围排名前100位的著名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优秀人才,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建设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每一个“111计划”引智基地的建设周期为5年,每年度支持经费不低于180万元。
    % r0 o* p9 ]: Z, `- K2 S* [
    7 i& N0 r6 B8 S- f0 j- W9 ?0 w6 F该项目原遴选范围为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国务院侨办、中科院等所属“211工程”和“985工程”的中央部属高校,2016年首次面向地方高等院校开放,共有15所地方高校入选。3 q/ Z% Y8 {# v" ~4 M
    6 e' `% ^) @/ E* V9 Z% {& t
    继2016年后,2017年共有21所地方高校入选111计划,入选高校基本都是实力强劲的省属重点大学,包括济南大学、上海大学、天津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福州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西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 其中,上海大学、福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四所高校本次是第二次入选111计划。
    . q9 w8 J1 g- k- Z0 I$ \" K' b: {  e2 G
    8 D7 e$ f1 ~( k6 d' v6 ?
    3 p) m6 S2 C5 d. B/ `
    “111计划“面向全国地方高等院校开放,而且经费不菲,势必将促进入选地方高校的人才引进工作,一定程度上缩小与985高校等中央部属高校的差距。5 Z1 n0 T; x6 \; H2 M" K. }* \
    4 q4 L' c4 J6 Z( k$ r6 r' E

    + s! t3 q4 \) N7 ?0 p( d) c) X% b
    绿色制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浙江工业大学

      @3 v* n& X& @8 Q3 S9 i' F
    “绿色制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项目以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和浙江省药学A类一流学科建设为支撑,针对绿色化学制药、生物技术制药和天然药物(含中药)开展研究,整合国家和省级多个科研平台资源,基地现已有围绕绿色制药领域的顶级研究团队成员22人,其中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和荷兰等国家的一流专家学者11人、外籍院士1人、非华裔专家9人,形成国际一流的研究队伍。

    0 v& X  I7 g! m5 Z1 W
    基地已建立中俄机械化学联合实验室、离子通道药物研发实验室及国际协同创新中心波兰分中心。基地针对制药领域的国家需求,瞄准绿色制药技术国际前沿,为我省乃至全国制药产业的转型升级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与智力支撑。“绿色制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的立项建设,将进一步提升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促进药学一级学科建设。
    - V+ y8 }, Y# ^1 W; F* z4 x  J
    ' j' Q$ X& k! k' v: p, g' m
    信息物理系统感知与控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 y0 T# Q5 e0 N
    “信息物理系统感知与控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由浙江省特级专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薛安克教授牵头建设。基地依托学校优势特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由澳大利亚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杰出教授Brain Anderson和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特聘讲席教授Ian Petersen共同领衔,聚集了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研究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学院院长Alexey Bobtsov教授及研究团队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法国巴黎第五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科技大学等一批信息、系统与控制领域的优秀青年学者。

    2 |6 ]" ]1 ?3 d) W/ f: l
    基地的建设目标是引进本学科若干位国际顶尖专家和智力,打造一个具有真正国际影响力、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物理系统感知与控制”国际协同创新群体,培养若干位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水平的中青年优秀人才;围绕信息物理系统感知与控制,在多智能体系统、网络化系统、非线性自适应控制、智能感知与信息融合、机器人与无人系统等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若干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成为我国在信息物理系统感知与控制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方面原始创新的一支中坚力量和战略高地。

    ( w+ w1 g, t' x  ^$ v7 X* P
    9 D. i1 @+ ]/ J5 p) ^' M: c6 x1 J1 J9 }; E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下沙大学生网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