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论坛(EC通行证)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QQ登录

QQ登录

下沙大学生网QQ群8(千人群)
群号:6490324 ,验证:下沙大学生网。
用手机发布本地信息严禁群发,各种宣传贴请发表在下沙信息版块有问必答,欢迎提问 提升会员等级,助你宣传
新会员必读 大学生的论坛下沙新生必读下沙币获得方法及使用
查看: 282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浙江理工大学:求知求实创新创业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前天 09:23
  • 签到天数: 227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0 10:55: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浙江理工大学地处民营经济非常发达的长三角经济圈,前身为浙江丝绸工学院。据不完全统计,学校历届成功创业校友在几千人以上,主要涉及丝绸、服饰、纺织、印染、机械、贸易等领域,杭派服装中60%以上由该校毕业生创办或是担任总设计师,如红袖、女性日记、薰香、秋水伊人、水芙蓉、玫瑰香舍等。近几年毕业一年内自主创业的学生每年有30- 50人,约占1%,除以上领域外,还涉足网络、咨询、培训等。</P>
    / {* C7 }; I; U% ~<P>&nbsp;</P>
    + C* B# ?- I! Z<P>  2005年钱江晚报以“大四学生自主创业身价超300万”为标题整版报道了浙江理工大学当时的大四学生吴立杰自主创业的事迹,此后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也跟踪报道了这位工作未满两年便已拥有上千万资产的校友,“这个成功案例为我们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和投身创业增添了无穷的信心。”浙江理工大学党委学工部副部长、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徐颖云说。</P>
    5 d* ?3 C1 B( A$ M% I. u) x" ]<P>&nbsp;</P><!--advertisement code begin-->1 m+ p* n; \2 f9 _) ~  Y; r0 j  J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js/advertise_in_news/adv_14000000.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c3 g1 O6 l9 x6 U7 t! b2 S
    <!--advertisement code end-->0 m% P3 s# T" K" R! s$ O) w0 M1 U
    <P>  记者:浙江省堪称民营经济发展的“摇篮”,浙江理工大学在专业特色方面也具有适合创业的因素。能否从地方经济的发展特点和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学校的自身特色谈一谈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背景和基本情况?</P>) P! z" X7 o' _$ e$ ^6 J" B
    <P>&nbsp;</P>
    ' h6 @* v9 M) j& t4 ]" \7 u, S  |# X% ~<P>  徐颖云:浙江理工大学是一所理工科为主、纺织服装为特色的综合性地方高校,有110周年的办学历史, 80%以上的生源来自浙江本地, 90%以上的毕业生选择在江浙一带就业。对于这样一所地方教学研究型本科院校来说,我们一直都在思考要不要提倡学生在校期间或是刚毕业就创业,所以早在2002年教育部在全国9所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试点工作的时候,我们就尝试设立了20万元创业风险基金,让学生申请,我们给每个项目3千到5千的经费支持,成功了还钱,不成功就不还,毕业后又成功了就还,还可以加倍还,扩大基金。当时学校有一位大三的学生就是在这个基金的支持下走上了创业之路,创办了全球最大的乐器网站。但总的来说成功者为数不多。近几年,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对于本科院校来说,不管是否鼓励学生在校期间或是一毕业就创业,但创业教育却是必须尽快补上的一课。尤其是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的浙江,经济发达,民营企业特别发达,又是一个与我校专业背景非常吻合的纺织服装大省,同时浙江还有著名的义乌经济、温州经济,到处蕴藏着创业者的机会,需要大量的创业型人才。因此我们的使命就是为地方经济服务,为地方经济输送人才,地方经济需要大批创业型人才,那我们就要培养这样的人才。</P>5 ^/ U  Y0 V$ w! i6 c: n
    <P>&nbsp;</P>
    4 T! Q8 B( Z# ^5 i/ {* r/ F. h<P>  从我们学校的角度,我校服装、纺织、IT专业、工业设计、装潢设计、染织设计等专业特点让很多学生在毕业时或是毕业一段时间后自然走向了自主创业,而且我校又有经济管理学院作背景,学校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也确实涌现出了一大批创业成功人士,所以我们不一定能够直接培养出大企业家,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能力,增强创业观念、弘扬创业精神、引导创业实践。尤其是如今又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创业能力又是就业能力中最具优势的,通过创业教育让学生以创业的精神去就业同样具有现实的意义,或是与许多创业成功者一样,让学生在毕业后参加工作的过程中,当有创业机会来临的时候,能够敏感地捕捉住机会,并让大学期间所受的创业教育助其自主创业一臂之力。所以,我认为大学生创业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创业教育因此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P>
    " k* M/ o9 w8 N. D3 S<P>&nbsp;</P>
    8 g. e7 q, y1 s<P>  记者:有一种观点认为大学生不适合创业,因此高校没有必要加强创业教育。能否请您谈一谈浙江理工大学在创业教育方面的基本理念?</P>
    & N/ L$ H# u- X; B5 c3 O/ H3 W, f<P>&nbsp;</P>$ m* q% T# O  W& R! N. g- A) _
    <P>  徐颖云:我们在创业教育上的基本理念是:以思想教育为先导,激发学生创业意识;以能力培养为抓手,传授学生创业本领;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改善学生创业环境;以创业基地为载体,强化学生创业实践。</P>( I% ^9 \/ z! Z- E* n% l
    <P>&nbsp;</P>" T( s3 O6 Q1 A. k3 Z4 Q" b, o
    <P>  创业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事业,大多数国家小企业的比例占99%以上,但3 至5年内新企业成活的比例却在10%以下,在成功创业校友寻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创业成功的校友有85%以上比较集中地是在就业5至6年后进入创业大军并获得了较顺利的进展和较大的成功,所以我们在全校的《创业教育》和《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这两门公选课中确立了两个理念:第一个理念是我们创业教育的目的绝不仅仅只是为了直接培养企业家,而是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了提高未来企业家队伍的素质、为了就业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第二个理念是我们并不一味地鼓励和怂恿所有的学生在校期间创业或一毕业就去创业,而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充分掌握环境、做好足够准备、理智选择创业。我们大学生在校创业实践的模式既不是模拟公司也不是全真公司,而是结合专业或科研由学生自发组织或是在教师带领下创造具有孵化意义的工作室,工作室的骨干如果条件成熟会在毕业时走上自主创业,工作室就由后面的同学传承。所以如果说上海连续五年每年一亿元对大学生创业的投入代表了上海市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一种政府引导作用,那么我们的创业和创业教育可能就是地方经济环境影响和高校推动下的学生自主型的模式。我们希望的创业教育的效果是让一小部分学生进入自主创业大军,让一部分学生在毕业3 -5年有一定资本积累后能敏感捕捉住创业机会,让更多的毕业生以创业的精神投身就业,合适的时候开始并成功创业。</P>
    + m( z+ o7 J, ^% ]' d<P>&nbsp;</P># C$ V' D' v4 l" n) U6 H
    <P>  记者: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具体措施有哪些?</P>& i" L5 o+ i& ?
    <P>&nbsp;</P>% A3 `% H, _  q2 x) e. c2 `
    <P>  徐颖云:我们学校历来秉承“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为进一步弘扬“求知求实,创新创业”的优良传统,学校有针对性地把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重视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技能的培养,推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一大批校友也正是通过发扬创新创业精神,在许多领域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P>$ D! m# x2 `; E7 X
    <P>&nbsp;</P>$ \' x/ P% M/ }. @$ M2 x. o
    <P>  对于本科学生,我们提倡在校期间从高年级开始,依托学校科研以技术型专业型项目为主,而生存型的创业实践则依托勤工助学创业中心去实现。首先,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了《创业教育》、《公司法与公司制度》、《企业领导方法与艺术》、《区域经济学》、《行政管理学》、《企业营销与媒介策划》、《网络营销》、《顾客心理与市场营销》等十多门经济管理公选课,在本科生中开设了《大学生KAB创业教育》课程,在面上让更多学生接受这方面的知识引导和给予;其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专门有2 个学时是创业教育专题,大四年级的报告讲座中有2次以上是创业教育内容,特别是校友创业史报告;第三,我们非常重视挑战杯,挑战杯的科技和创业计划大赛以及创富大赛是我们很关注的一个途径,创富大赛是我们的特色,已举办3 届,挑战杯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连续多年全国获奖;第四,学校设立了创新学分和第二课堂学分,暑期社会实践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建立了上百个实践、实习、就业基地,建立了科研导师制和创业导师制,在制度上对创新创业给予了保障;第五,依托经济管理学院我们创办了创业强化班,已经有三期招收办班,与优秀生考研强化班一起成为优秀学生群体的摇篮,在点上对近百个学生给予了创业知识层面更多的教育,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第六,组建有三个与创业相关的学生社团:就业与创业协会、未来企业家协会和KAB俱乐部,协会有上千人参与,开展了大量“企业家进校园”和“学生进企业”活动,在浓郁创业氛围和创业群体活动的组织上起到了较好的作用;第七,在全校就业工作“十一五”规划里已明确要在“十一五”期间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更名并实质性成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下设三个工作室和两个服务中心,其中一个工作室就是创业指导工作室。</P>
    4 l% y  l& r( T  @, F<P>&nbsp;</P>
    5 m. s7 P8 X& `& w1 B1 b<P>  创业教育第二方面是基地建设。首先是生存型的创业中心是学校在学生宿舍生活区营业用房创立的勤工助学创业中心,经营业务包括销售代理、教育培训、宣传策划、电子商务等,培养了一个学生创业团队;学校创业中心的工作室,主要以制造企业为依托,如8平米童装设计室和极地阳光广告设计室,都对外接单设计业务;依托学院的主要有染织工作室和设计工作室,如服装学院依托教师科研,以电脑或手绘图案设计为主业的染织工作室,如艺术设计学院的新概念工作室和原创空间工作室等,我们有一些学生在社会上的创业就是从这样的工作室起步的;为树立榜样作用,我们还在就业指导中心专门开辟了一个成才楷模室,正在收集并展出脚踏实地艰苦创业成功校友的事迹,作为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载体。</P>
    2 g6 S$ ]6 m" m2 m& [<P>&nbsp;</P>
    / N) z7 j8 @  a. o<P>  记者:具体而言您觉得学校所开展的这些创业教育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P>& k8 z9 ?! K; l" d4 `/ ^: d
    <P>&nbsp;</P>: U$ Y) H8 [  q3 b- c( A/ F  b# y
    <P>  徐颖云:最显著的效果就是,经过创业教育实践,近几年我校毕业生在毕业后即创业并以较快速度成长和成功的校友明显增多,如纺织品艺术设计创业工作室负责人赵月萍作为新闻人物被《今日早报》整版报道; 05届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办的下沙网是下沙点击率最高的网站;06届信管毕业生成功创办了千易网络有限公司,并在上海、舟山、温州开设了三家分公司;今年即将毕业的电子商务学生已注册创办主要以大学生为客户群的杭州典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这些成功案例为我们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和投身创业增添了无穷的信心。同时在校学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的热情也更加高涨,校园里成功创业者的讲座和报告、《创业教育》和《 KAB创业基础》公选课总是人满为患。</P>$ z: K0 u9 p7 e2 T
    <P>&nbsp;</P>
      {$ f/ ?3 I+ U! `" A* ^, n. f0 S<P>  记者:在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是否有发现一些问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或者是学校在创业教育方面还存在不足?</P>
    ! |' P% u. U* Z6 O8 C<P>&nbsp;</P>% U; c  w5 D( A9 w# O7 a
    <P>  徐颖云:我认为不仅仅是我校,可能现在的创业教育者和大学生都存有两大误区,第一个误区是认为加强创业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尽快创业,最好在校期间创业,最迟毕业时能有很多人选择自主创业。第二个误区是创业教育者比较多地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对创业艰难和学生受挫心理的教育明显不够,殊不知刚起步的小企业成活率有多低,没有经过严格论证的创业其失败率有多高;大学生比较有创业激情,却对自身能力、环境、资源等认识不足,容易冲动多于谨慎,激情多于理智,受挫伤的机会可能就会比较多。我们一些校友也反映,在校期间接受的创业教育对于创业实践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在校期间所接受的创业知识比较多来自书本、课堂,最好有比较多的企业家走进高校的创业讲坛和创业沙龙,同时最好能在就学期间接触到比较多创业失败的案例。</P>& w$ F9 v* e- t& E
    <P>&nbsp;</P>2 k5 i. E. y- T/ T# W7 v# q6 E! y& u9 j
    <P>  记者:在浙江理工大学,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关系如何?</P>
    % Q! x# Y' }2 A1 u8 q  w( u<P>&nbsp;</P>' M3 ]4 t2 n% N3 j0 w/ }4 t
    <P>  徐颖云:大学生职业指导正在越来越朝着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个性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而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主要职能也将从以前的就业管理、就业服务为主转变为以就业管理、就业服务为基础的对职业生涯指导、就业指导、创业指导、就业研究的深化,生涯辅导的目标是让学生树立规划的意识、教给学生方法、提供学生信息支持,组织社会化的过程,整个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过程就是组织社会化、促使学生成为职业人的过程,创业教育在其中恰好充当了促进社会化进程的作用,因此,我们对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工作充满信心,更充满期待。</P>. P; _# Q) f. x3 `! [" n$ S
    <P>&nbsp;</P>& `) F( ?9 a+ E  P$ X5 }6 [  T
    <P>  在浙江理工大学,创业教育由校就业指导中心、经济管理学院、校团委共同参与,目前,全校面上的创业教育任务由校就业指导中心承担,被包含在就业教育里面;创业强化班主要由经济管理学院实施;学校的挑战杯、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由校团委组织实施。校就业指导中心打算在“十一五”期间将可以纳入就业指导的创业指导单独成立工作室的目的就是为了强调创业指导的作用。目前学校校长办公会议已经通过打算筹建创新创业学院,等组建以后,学生创业教育的大部分任务可能会由这个学院来承担。但它始终还是就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function: content() parse end  0ms cost!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转发到微博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09-4-10 12:07:08 | 只看该作者
    在这个学校几年下来,感受远没有这个徐某人所说的。我们只是一批炮灰,为这个学校的崛起做垫脚石。但是是否真的能崛起,就不是我们所能知道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09-4-11 23:09:49 | 只看该作者
    理工啊理工。。。有蛀虫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09-4-11 23:57:36 | 只看该作者
    ) w! w. N7 b# K% A3 h7 A
    JB现在很有热情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09-4-12 00:03:25 | 只看该作者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8 R) g4 \6 q6 D6 d8 e7 U我们便是在曲折中迷失的一群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下沙大学生网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