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2月20日讯(记者 曾福泉 通讯员 柯溢能 王明月)一项市场估价可达千万元级别的专利,山区企业不花一分钱就能用。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浙江激励高校院所主动优选一批合适的专利,免费许可山区26县企业使用,支持山区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月19日,全省共有20所高校的1522件专利向山区26县开放免费许可。 位于仙居的浙江吾梅食品有限公司就享受到了这一红利。日前,该公司获得浙江大学于勇副教授“杨梅汁、果超长期保鲜技术”系列专利的免费许可。“目前免费使用专利的许可合同是一年一签,浙大与我们商定可长期签下去;如果想获得这些专利的所有权,我们还有优先购买权。”企业负责人陈宁说。 于勇长期致力于食品保鲜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曾赴四川开展科技扶贫。几年前,他发现经特定高压处理的杨梅汁有超强的自灭菌能力,无需添加杀菌防腐成分,就能在常规冷藏下近乎无限期地保存。他随即组织深入研究并申请了一系列专利。 “于老师的这项成果对杨梅种植户意义重大。”陈宁说,杨梅采摘期短,不耐贮存,每年六成以上的鲜果未及出售就损失了。 保鲜技术是食品企业的关键技术,相关专利市场估价往往可达千万元。签署专利许可合同后,于勇多次赴仙居,指导企业购买安装设备、优化生产流程。 还有很多山区县企业像吾梅食品一样期待着科技赋能。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根据我省《科技赋能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等政策精神,高校院所的专利可以许可26县企业免费试用,在一定期限后付费转化,高校院所和企业可根据产学研合作实际情况,自主商定免费试用期限。这可以看成是一种科技成果的转移支付,推动成果向山区26县精准转移转化。 浙大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成果管理部部长赵彬说,学校一直在探索支持山区县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途径,《实施方案》等的出台,让学校鼓励科研人员实施专利免费许可有了政策保障。浙大围绕一县一产业,优选了一批高质量专利组合,加快在26县转移转化。 浙江理工大学近期向26县免费开放了第一批50件具有市场应用价值的发明专利,常山纺织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已获得了心仪专利的免费许可。该校与三门、常山、平阳等共建研究院,利用这一平台精准掌握山区县企业需求,深入推介学校专利成果。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加快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转移支付”中的风险补偿机制、收益保障机制和信用支付方式,提升转移转化效率。 6 c' R4 w x3 e8 @ Y N&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