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界别政协委员黄成臣,是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高级工程师。他的提案简洁明了——“还我一片蓝天必须限制小型机动车的使用”。 为什么把矛头对准小型机动车? 黄成臣所在的环境监测站曾和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杭州市气象台等单位合作,对杭州市的灰霾成因做过研究。 杭州近地面PM2.5来源 机动车尾气占比最高为39.5% 研究人员在杭州不同地方采集了PM2.5样品,利用实测与模拟相结合的办法,对PM2.5进行了解析。 结果表明,不同污染物排放源类对PM2.5的分担率存在显著差异,二次硝酸盐的“贡献”最高,分担率达28.1%,其次是机动车尾气尘(21.9%)、二次硫酸盐(19.3%)和二次有机碳(13.7%)。 对二次源根据排放情况追溯到排放源再分配后,研究人员发现,总的来自汽车的“贡献”为39.5%,来自工业燃煤排放的占34.8%。 课题组由此得出,要控制PM2.5,对汽车的有效管理是第一位的。 空气质量指数达到201以上就应该限行 “既然机动车尾气是雾霾的‘罪魁祸首’,为了一片蓝天,我们就应该限制小型机动车的使用。”黄成臣认为。 来自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的数据,杭州主城区目前机动车保有量110万辆左右,整个杭州则有247万辆左右,十年间增长了735%,但道路面积只增长了35%,导致城市拥堵日益加剧。 黄成臣提出两个建议。 第一:修改《杭州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中有关机动车限行的内容,即Ⅲ级预警就启动单双号全天限行。 “目前杭州是I级预警,即AQI(空气质量指数)达到451以上,才实施两个车号的全天限行。我认为从Ⅲ级预警开始,即AQI达到201以上,就应该限行了,而且是单双号、全天限行。” 黄成臣举了兰州的例子。 《兰州市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中规定,AQI指数连续3天达到101(轻度污染)、PM2.5指数达到75微克/立方米,并且预计未来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时,从第4天开始实行小型及微型客车单双号全天限行措施。 “兰州的单双号限行条件尚如此严格,《杭州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中限行的AQI起始值要比兰州高350(451-101=350),改为Ⅲ级预警就启动单双号限行,是最起码的。” 第二:早晚高峰划设“定时公交专用道”,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 “公交运行畅通起来后,选择改乘公交出行的人会逐渐增多,小型机动车的使用量自然下降了。” 限行,就是减排 关于车辆限行,民建的沈肃丽委员也表示赞同。 “限行,就是减排。城市里,除了公交等绿色出行,其他车辆都应该限行。与此同时,还应该鼓励单位和个人购买新能源车。政府部门可在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优惠措施。” 交警部门已拟订了完整的限行升级方案 关于限行,去年底,杭州市交警部门做了一次民意调查。 在杭州限行研究中,交通警察局拟订了工作日期间的四种模式:早晚高峰错峰限行、白天限行、早晚高峰“单双号”限行、白天“单双号”限行,逐步升级。 目前,杭州实行的是早晚高峰各1.5个小时、2个号码错峰限行的策略。两年多过去了,限行要不要升级、范围要不要扩大,是交警部门这次调查的重点。 从结果看,大部分参与调查者认为,目前实施的错峰限行措施成效还是明显的。 昨天了解到,目前交警部门已拟订了完整的限行升级方案。 限行第一种方案:早晚高峰错峰限行的时间各“延伸”半小时,早上推迟半小时,由7:00开始,到9:00结束(目前是8:30结束);晚上提早半小时,由16:30起(目前是17:00),到18:30结束。这样,一天中总共错峰限行的时间,由目前的3小时延长到4小时。 限行第二种方案:白天全天候限行,具体时间从7:00-19:00。 每天限行的车号,规则和目前一样。即:周一限车牌尾号“1”和“9”,周二限车牌尾号“2”和“8”,周三限车牌尾号“3”和“7”,周四限车牌尾号“4”和“6”,周五限车牌尾号“0”和“5”。 同时,外地车辆在限行时间内,将禁止上高架。 年前,交警部门已把这两种方案提交给了市政府,目前就等最后决策和执行了。 据快报记者多方了解,第二种方案实施的可能性较大,即白天7:00-19:00限行。(都市快报)
- f6 d# F$ b1 h3 u) G/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