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北大学子丁思仪一直在关注各航班的机票价格。尽管学校早就开始鼓励学生提前返乡,并提供送站服务,但因为坐火车要转车,得接触很多人,她就将返乡时间定在了13日坐飞机回家。 11月下旬以来,全国各地不少高校发布“可以请假返乡”的通知,很多大学生就纷纷开始踏上提前回家的归途。 那么,大学生的返乡之路究竟是否畅通?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如何提供更好的保障? “我抢到了最后一张车票” 11月28日,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信息发布平台“燕园学子微助手”发布了一则“暖心送站服务”通知,表示为离校返乡学生提供暖心送站服务。 随着各地的疫情防控形势变得复杂,11月下旬以来,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地多所高校决定提前放寒假,让学生自行返乡,原定课程也改为线上教学,尽量不影响之后的课程进度和期末考试。 各地高校和政府,正在联手努力让学子们的返乡之路畅通起来。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为返乡学子安排了从学校到火车站和机场的大巴,乘坐大巴前,还会给每位学生发一个N95口罩,以及抗原等一些防疫物资。哈尔滨等多地政府也为大学生返乡增开动车航班,提供点对点闭环转运等保障服务。 就读于天津某高校的李晔,原本一直在请假和不请假间犹豫不决。他在社交媒体上刷到不少学生被连夜要求返乡,因为临时买不到车票又不能留在学校,只能滞留在火车站或机场,“我们学校允许小部分没有条件回家的同学可以留在学校,但也担心一旦封校会影响大家回家,所以对大部分学生还是鼓励返乡。” 12月8日,听说学校有同学抗原疑似阳性后,李晔终于下定决心返乡。不少同学的航班被临时取消,他幸运地抢到了最后一张回家的火车票,而以往从天津到河北邯郸的票一直都是很充足的。下了火车之后,没有人要求他出示健康码或核酸,也没有落地检,一切像是回到了疫情前的样子,“唯一不同的是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厚厚的口罩,气氛比较压抑。”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孙敏选择了和同乡同学一起由父母开车来接:“我们也考虑过是不是几个人拼个顺风车,但价格波动实在太大了。从上海回天台,动辄要六七百元,差不多是以往的一倍。父母对司机也不是很放心,最终决定还是自己来接。” “防控要求似乎每天都在变” 除了难抢的车票和随时可能取消的航班,各地不同而且多变的防控要求,也是大学生们返乡道路上的难题之一。 燕山大学学生叶鸿是较早回来的那一批。11月24日,他从河北省秦皇岛市坐动车返回家乡青田。由于是从中高风险区回来的,叶鸿提前进行了线上报备,“下车后就有专人专车来车站接我。现场填完信息后,就去酒店进行7天医学观察”。 酒店环境不错,一日三餐都由工作人员放到门口。因为是学生,整个隔离也没有要求收取费用。 不少学生在交流中发现,各地防控要求似乎每天都在变化,甚至一天变化好几次。 12月2日,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李寄南搭乘最早一班从北京到昆明的高铁回家。前一天,她在“昆明健康宝”上申报了返乡信息,确认当时政策的要求是居家“三天三检”。 居家“三天三检”即将结束的那一天,李寄南接到了疾控中心电话,说同车厢有一例阳性病例。隔天,疾控中心的专车开到了楼下,接走了李寄南。 当时的政策是“5+3”,即五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12月7日,李寄南看到了国务院发布“新十条”的新闻后,当时就咨询了防疫工作人员,是否可以结束集中隔离。“他们态度很诚恳,说国家政策是7号出的,云南这边肯定也要开会研判,再层层下发文件,暂时还按老政策执行。” 返乡的大学生们经常发现,回家时间的不同,面临的政策措施也有可能不同。返回同一个地区,一天之隔,就有可能从集中隔离变成居家隔离。 8日,李寄南结束了隔离准备回家。她看了一眼云南疾控中心的网站,政策已由“5+3”改为了5,但她还是自主进行了3天的居家隔离。 “我们总会回归正常的生活” 在很多高校开始组织返乡的同时,浙江多地教育局发文,欢迎学生返乡。近日,衢州、温州、丽水、杭州淳安、嘉兴海宁等地教育局纷纷面向返乡大学生发布公开信,表示“已做好了迎接你们平安归来的充分准备”,并随公开信给出了联系登记报备的渠道和防护措施建议。 清华大学学生吕哲就是在那个时候决定回家的。 12月5日,下了飞机后,他让父亲用酒精,对自己全身上下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消毒”。 到家后,吕哲接到了社区的转运电话——同航班有人检测呈阳性。他“挣扎”了一下,询问社区是否可以居家隔离。对面的工作人员思考了一阵子,告诉他居家也可以,但是包括同居人在内,全家五天都不能出门。 隔天上午,社区来装了门禁,告知了解禁时间。临走前,社区人员又叮嘱他,可以点外卖,只要不外出就可以,“感觉家乡还是挺温暖的。” 随着多地陆续落地“新十条”,疫情防控措施正在不断明确起来,如四川明确省外返乡人员无需报备,山西、上海等地不再要求省外人员 “落地检”。不少学生开始期待返乡路的进一步畅通,开始由“隔离政策攻略”转向“沿途疫情防范攻略”。 月底才放假,浙江海洋大学学生于可囤了不少中成药,甚至考虑过要不要穿防护服回家。于可的家乡在黑龙江双鸭山,从舟山回老家,即使一路顺利也要花上起码一整天,辗转于高铁、飞机、大巴之间。 “往好处想,今年回家的机票也许不用那么贵了。”于可说,前几年,她曾经因为疫情航班临时取消,差点露宿街头,“我们总会回归正常的生活。”
& k# w# Y8 l8 l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