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户从未签到
|
多年前弟弟的一次小规模的离家出走,让我对老妈唠叨的杀伤力有了深刻的了解。虽然长大后独自在外时分外想念妈妈的碎碎念,但是我想那也是因为没有真正的每日听到,也就是所谓的距离产生美感。其实在家庭教育中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那就是妈妈对孩子不断地叮嘱,不断地提醒,不断地督促。其实,这种唠叨在教育中起不了什么作用。 一个人唠叨,首先是自己不相信自己,对自己讲出去的话,做了的事,由于不放心才会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再就是,个性属于软弱和紧张型的人特别容易唠叨。, v( Z, B% c, O- V- a' S% m
逆反心理反映了当代青少年的特点,因为进入了青少年阶段以后,比如说孩子的小学期是幼年期,到了18岁已经就是一个成熟期。小学阶段有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依赖性,但是到了18岁以后往往想走向独立。青少年阶段就是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的阶段。9 `+ y v8 C5 W0 P- o/ q3 w
他们要自我发展,但是知道还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他们认为自己会有很强的自制力,想干出一番名堂,但是也知道,由于知识面的缺乏,还要去继续学习与奋斗。" H/ V! a1 Z8 Y1 `+ V7 m
在这样情况下,青春期青少年有一种闯荡的特点,当然还有一种自闭的特点,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同龄的孩子,而不愿意告诉家长。
6 P1 h; p) n2 @* l( X 所以当家长过度询问和建议,即使是正确的,但由于他们的逆反心理在作怪,嘴上的也是持反对意见的。
+ {& u3 e/ y; b) m4 e( W4 L% n. \ 这样产生的青春期逆反心理,这应该是青少年阶段正常的心理状态。# e8 Z; f5 W8 o" |5 }. V8 f, U
所以,家长不必惊慌,只要孩子没有什么过激的言行,或者突然改变以往的生活习惯和交往人群,就不要过度频繁的唠叨。
- U. u! c7 {2 ^: a* C1 `8 q/ e 对待青春期孩子一些超前的社会观,家长尽量多与孩子沟通并予理解。
" D4 `# ^* V+ S 少唠叨,多指点,用让孩子佩服和赞同的观点与之交流,那么孩子的一切你必然了解于自己心中- V- C# _8 D* P1 r" o+ t%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