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论坛(EC通行证)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QQ登录

QQ登录

下沙大学生网QQ群8(千人群)
群号:6490324 ,验证:下沙大学生网。
用手机发布本地信息严禁群发,各种宣传贴请发表在下沙信息版块有问必答,欢迎提问 提升会员等级,助你宣传
新会员必读 大学生的论坛下沙新生必读下沙币获得方法及使用
查看: 6180|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中国商人20万赎回“端午节”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30 1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韩国公司10月13日抢注传统节日中文域名
6 j8 j4 S( c( S! s
) M- l) j2 o& _( p1 T6 y( E ) Q# @0 n1 B- w! L* ]$ ~( e0 O" l, C# X/ W7 K, a9 z, W8 E& Q$ |1 p6 |: Q
2 s3 o% j9 Z) t! v( X
; Z2 p1 G: i1 J% p0 f' A: i4 H

  在韩国“流浪”一个多月之后,“端午节.cn”这个顶级互联网域名终于在上周五回到中国,代价是3万美元。尽管神秘买家已声称愿意无偿捐赠该域名,但域名流浪事件让“中国传统文化遭遇流失危机”的老话题再次显得沉重。 # s4 i+ V" Z% @' M/ C( c) n1 y9 t3 m

280元注册20万元卖出 # ?4 }( H4 i( K6 R4 v

  互联网世界里,“端午节”这个概念今年曾有36天不属于中国,这一过程背后隐藏着中韩两国的申遗之争。 2 j- ^1 G9 W9 p$ R

  就在联合国即将于年底前公布“端午节”文化遗产归属权结果的前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传出消息,韩国某公司秘密出击,抢先将“端午节.cn”这一中文域名收入囊中,抢注时间是2005年10月13日,注册期限为一年,注册者信息显示为“Yun Hee Co,Inc,R.O.K.” + j$ g( O$ s( p* u* {7 |4 c

  这已是韩流第二次袭击端午节。去年中国端午节时,媒体就爆出韩国率先申请“端午节”为该国文化遗产的消息,激起我国民众强烈反响。最终,韩国方面有所妥协,称其申请的只是“江陵端午祭”而非“端午节”,并提出由中韩共同申遗的解决方案。今年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最终决定是否批准韩国申遗的请求。但无论联合国最终公布情况如何,在互联网上,“端午节.cn”很可能将指向韩国网站,而非中国。 % N+ e: G) m/ _/ J" M/ S

  中国传统节日的网络尴尬,在一个月后突然出现转机。11月18日,域名投资界传奇人物姚劲波以3万美元赎回了“端午节.cn”,并让该域名指向了中国。但那家韩国公司仍然值得快乐,因为他们当初注册“端午节.cn”时,“成本”只有280元人民币。 + [9 @0 F0 ~6 T. `) y, H5 w

中国买家愿意无偿捐赠 * [4 o c7 E7 Z7 ~; P; q

  此番赎回“端午节.cn”的初衷,究竟是投资还是应用? 7 P) j+ q" m( C a

  可以庆幸的是,姚劲波似乎不是一位纯粹的投机者,如果条件成熟,他愿意无偿捐赠给地方政府,但具体地方还无从确定——因为中国内部对端午节的归属权也有争议,江苏苏州、湖南岳阳、湖北秭归都在就“端午节”向文化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S( Q( R' k) k1 ]- {# B

  据了解,姚劲波原为域名注册公司万网的副总裁,在姚离职前夕的11月8日,上述韩国公司通过注册信箱发来域名出售委托书,声称“公司战略转变,暂时无法对该中文域名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进而委托万网全权负责“端午节.cn”的转让业务。 & i) h* T7 m8 ? g; `( q% P- F

  “得知该域名要转让,第一反应就是我要把它买下来!当时的想法很单纯,就是不能让这种传统文化流失海外。”姚劲波表示。最终,该域名于11月18日成功转回了国内。记者昨天访问“端午节.cn”,果然发现指向了姚劲波新近自立的“58同城分类网站”。 3 f0 D# \. y; U9 R, D9 P8 T; j& R

  但姚否认将利用“端午节.cn”去提升自己门户网站的人气。“我目前尚未有完善的利用计划,只是暂时将该域名指向58网站,”姚劲波明确表态,“如果岳阳、秭归等相关政府部门,能对‘端午节.cn’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我将无偿捐献出该域名,也算是我多年域名投资之后对社会的一点回报;如我国能率先保护端午节的中文域名,以‘端午节.cn’建立一个有关端午节的中文官方网站,这将实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5 u- {, I t) j( d

记者手记 + O* N$ p! `8 _, x) ~$ }

中国传统节日 ! @1 ~, g$ n( ]

网络保护缺失 4 g. o c3 W2 S4 r; B2 m) s

  “端午节.cn”的颠沛流离,只是冰山一角。种种迹象表明,韩国对我国的文化攻势已不止大规模输出影视剧、网络游戏等那么简单。此前有香港专家分析,韩国大有通过类似《大长今》等文化产品来与中国争夺儒家文化正统地位的味道。而在韩国媒体上,“以中国文化开拓中国市场”的言论也此起彼伏。 - X* f+ `8 L* w

  与韩国狂热的文化输出相反,中国传统文化输出长期呈现“逆差”。正如知名作家朱大可描述的那样:“人们已经看到,‘元宵节’被用来推销糯米汤圆,由此逐步退化为‘汤圆节’;‘端午节’被用以推销粽子,由此逐渐演变成‘粽子节’;中秋节则被用来专门进食月饼,结果退化成了‘月饼节’。” , M6 [0 g, s3 {5 \' U4 I b2 g/ M: M

  失去了对传统的敬意和温情,中国的民俗节日在现代化和城市化中日益凋零,而这种文化缺位通过互联网被成倍放大。CNNIC发言人刘志江昨天对记者表示,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互联网也是一块广袤之地,全球已经有超过1.3亿的网民使用中文上网,与拼音或英文的域名相比,中文顶级域名更能凸显中华传统节日特点,然而中秋节、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目前都分散在国内不同投资者手中,如果大家能联手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中华文化品牌网络保护体系,对提高互联网上民族凝聚力、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 n. O& f6 K3 [5 X/ |3 f! f/ P) p

  晨报记者 张旭光 - f) s% C9 Q0 Q C( k- Z

9 F# J+ v3 F$ B/ y

4 A( K$ H L% W, M/ c; `

5 m( b& d$ b* }4 P+ i3 Q- `

% _7 |3 l% Y2 X$ m3 ]+ s$ b# i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转发到微博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下沙大学生网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