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论坛(EC通行证)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QQ登录

QQ登录

下沙大学生网QQ群8(千人群)
群号:6490324 ,验证:下沙大学生网。
用手机发布本地信息严禁群发,各种宣传贴请发表在下沙信息版块有问必答,欢迎提问 提升会员等级,助你宣传
新会员必读 大学生的论坛下沙新生必读下沙币获得方法及使用
楼主: 夏天的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细数功绩情爱:中国后妃百图[需要加精的帖]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8-6 17:57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41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1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越三主后樛氏 7 @+ e* e. c# U; Q赵陀原是先秦的都尉,与任嚣一起最先率兵进入岭南。任嚣任南海尉,赵陀任龙川(今南海)令。秦二世时群雄并起,天下大乱。病危中的任嚣急召好友赵陀商议,认为岭南地广物丰,有险可守,完全可以自立为王,以保一方百姓。赵陀采纳了任嚣的意见,发兵扼守横浦、阳山、湟溪三关,自立为王。汉高帝一统天下之后,赵陀接受汉“南越王”的封号,为汉的外藩。 ) D- z8 W/ e; L4 b, X$ C0 W) C第五代南越王赵兴的母亲樛氏是他父亲婴齐在长安为人质时娶的。赵兴接位后,樛氏为母后,即上书朝廷,要求将南越为内诸侯国。汉武帝接受了赵的要求,改南越为内诸侯国。- `, n6 ` z5 z% `

    南宋光宗皇后李凤娘 2 {0 H9 I7 S, I3 G$ Q南宋光宗皇后李凤娘善妒,光宗摸了一个宫女的手赞其香软白皙,李凤娘将之斩下放在食盒里献给光宗,光宗当场吓晕

  • TA的每日心情

    2020-8-6 17:57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42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1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赵刘曜皇后羊献容 5 e+ y- V2 i+ n) l, O% P
    1)羊献容:西晋羊玄之女,泰山南城(今属山东)人。永康元年(300年),晋惠这司马衷贾后被废,她继为皇后。此后数年,西晋政局动荡,她多次被废立。永嘉五年(331年),匈奴汉国攻破洛阳,她为汉中山王刘曜所得,不久即被封为王妃。光初之年(318年),刘曜成为汉帝,第二年迁都长安,封王妃羊献容为皇后,羊子刘熙为太子。皇后再嫁仍当皇后,中国历史上只此一例,其魅力可想而知!
    : w* [* f4 a8 ~# I% ~' Y1 }# O9 ?2)夫妻本是同命鸟,一人的不幸,会招致另一人的不幸,在男权社会中,丈夫对妻子,尤其是这样。历史开了个玩笑,把白痴晋惠帝推上台后,不但他自己连遭不幸,他的妻子们也连遭不幸,在八王之乱中,贾南风以专权被杀,第二个皇后羊献容如玩偶似地被几立几废,最后又因亡国改嫁敌酋。
    . M- j0 ?6 n5 G5 [贾南风被赵王司马伦矫诏赐金屑酒服下身亡后,大臣孙秀推出了自己势力系统的羊献容,没权力、没主意、更没办法的惠帝被迫接受了,把风冠戴到了她的头上。她皇后之位还没坐热,成都王司马颖和长沙王司又争斗起来,司马又势弱兵败,附于他的羊氏父亲羊玄之成了罪人,司马颖逼惠帝将她废为庶人。朝臣陈眕等讨伐司马颖,恢复了她的后位。河间王司马禺页起,派将军张方进驻洛阳,又夺去了她的凤冠。惠帝被逼迁长安;朝廷重新让她入主中宫。张方不依,再度将她废黜。司马禺页为彻底排除异已势力影响惠帝,斩草除根,以羊氏屡为奸人所立罪名,逼惠帝下诏将她赐死。诏书一封连着一封,均被大臣刘暾等扣下。司马禺页遗人捉拿刘暾,刘暾带着羊氏逃往青州(治今山东淄博北)。惠帝还都洛阳,迎羊氏复位。羊氏喘气未定,又被洛阳令何乔秉张方令而废。直到张方尾大不掉,被主子司马禺页派人暗杀以后,羊氏才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被抬上了皇后之位。
    ; E$ X- V! s: x& \0 H命运坎坷得不能再坎坷的羊献容,并没有否极泰来,不久白痴丈夫死了,照说她将更上一层楼,升为太后,但她无此福份,继位的是皇太弟怀帝,她仅被尊为空头的“惠帝皇后”,移居别宫。
    0 ]! b! t0 d% C  U如果晋室强大,羊献容也许就以此终天年了。由于八王之乱,晋廷日益衰落,北主半璧江山陷入汉国开创者、匈奴贵族刘渊手中,他的侄儿刘曜攻进洛阳,覆亡了西晋,羊献容成了他的战利品。这个在晋室中受尽耻辱的女人,在更大的亡国耻辱中,又遭受了亡国奴的耻辱。 , Z/ _4 I3 ^/ r' S& l
    羊献容命途之大起大落,起落无常,真正是政治风云的晴雨表。这在中国封建史是个典型。
    $ A9 f0 E9 z' H4 r) m- L
  • TA的每日心情

    2020-8-6 17:57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43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1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舜帝二妃娥皇、女英 . D$ @( J6 t" U 四千多年前,尧见舜德才兼备,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刻苦耐劳,深得人心,便将其首领的位置禅让给舜,并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为妻。后来舜帝巡视南方,娥皇、女英追踪至洞庭湖,闻舜帝死于苍梧之野,二女便在君山泣血而死,从此君山的青竹浸染了斑斑血泪。楚人哀之,将洞庭山改名为君山,并在山上为她俩筑墓安葬,造庙祭祀。其实墓也简陋,墓前立有大书“虞帝二妃之墓”的墓碑。墓前有石级,石级下一条用麻石铺砌的甬道,两旁石碑上刻二妃画像和历代诗人的佳作:北面是屈原《离骚》中的《湘君》、《湘夫人》篇,南面则是唐宋乃至近人的咏叹诗词,盛唐之李白、常建、刘禹锡,清代的赵嘏,直至近人鲁迅也有“不知何处吊湘君”之句。墓前一对望柱,高近3米,上面刻舒绍亮题写的一副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湘妃墓周围多斑竹,竹上有斑斑点点,仿若泪滴、据说是二妃投湘水前哭舜帝洒上的泪滴。唐高骈有诗咏“虞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云水间。当时血泪知多少?直到而今竹尚斑。”% S, O! {4 B/ g# \5 G- L- M0 l

    宋英宗皇后高氏 3 J$ S) r! {* f6 q" Q, Y% z英宗的皇后高后,曾祖是宋将高琼,她也是曹彬的外曾孙女(仁宗后曹氏,是宋大将曹彬的孙女)。1085年,高后的儿子宋神宗病危,群臣奏请高太后垂帘听政。神宗十岁的儿子赵煦继位,是为哲宗,因其年幼,高氏以太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 % x# z. H- ?9 S$ a高太后政绩平平,主要是支持司马光废除宋神宗的新政,在她的幕后推动下,新政尽废;但高太后自觉抑制外戚高家的举动却是值得称道的。

  • TA的每日心情

    2020-8-6 17:57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44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1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仁宗皇后曹氏 + v: \* Z1 k2 H" i" [+ {曹氏(1016-1070),真定(河北正定县)人。宋仁宗赵祯的皇后。性慈俭,重稼穑。$ F" G4 f+ U; h+ i 仁宗第一位皇后郭氏,公元1033年,刘太后死后,仁宗以郭氏无子为借口,废郭后为尼,幽居长宁宫。十八岁的曹氏奉诏入宫,第二年九月,册为皇后。 $ g6 Z- ^, Z0 d \; k+ m" t: d3 v 曹皇后出身将门 熟读经史,善飞白书(书体之一),谦谨节俭。她亲自带领宫嫔们在苑内种植谷物,采桑养蚕。 . S) I/ n+ N# g4 |( ]- B+ Z公元1048年间正月,仁宗宿于曹皇后宫中。至半夜,一阵杂乱的响声将他们惊醒,仁宗要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曹皇后,劝不可轻动,免遭毒手。曹皇后把内监宫人集中起来,分别把守宫门。并亲手为每人剪下一绺头发,叛乱平息之后,以发为记,论功行赏取水防火。杀退了叛逆者临危不惧,应变有方,指挥若定,不愧为将门之后,仁宗大为佩服。 1 a j% U3 Z: V% \: ?9 q 仁宗生三子,均已早夭。后因急于生子,以致纵欲过度 身体衰弱。早些年,曹皇后将濮安懿王赵允让第十三子赵宗实接进宫中抚养。当时宗实四岁,但始终没有立为太子。公元1O62年八月,三十一岁的宗实为皇太子,赐名曙。次年三月,仁宗驾崩。赵曙进宫即位,是为英宗,尊曹皇后为皇太后。 ( O$ r& u+ ?! H7 k f* d$ c8 {英宗即位不久生病,无法料理朝政。皇太后于内东门小殿垂帘听政。 英宗病情好转后,曹大后即撤帘归政。 ' G$ p X* T6 U' g9 M 公元1067年,英宗病逝,其长子赵顼(xu须)即位,是为神宗。尊曹太后为太皇太后。神宗重用王安石变法,革除许多弊政。曹太后认为"祖宗法度不宜轻改。"予以反对,但神宗没有采纳。公元1079年,苏东坡以"乌台诗案"下狱,由于曹太后出面求情,苏东坡方才免于一死。同年冬,曹太后病逝,终年六十四岁。谥号为"慈圣光献皇后",葬永昭陵。

    唐肃宗皇后张氏

  • TA的每日心情

    2020-8-6 17:57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45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1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高宗皇后王氏 & W+ P# t3 ^$ N. Y 王皇后(628?——655年),并州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罗山令王仁佑的女儿,母柳氏。唐高宗李治的皇后。 3 g+ F. o, ^- m* n王氏出身名门望族,祖母同安长公主,为唐高祖的妹妹。李治封晋王时,纳王氏为晋王妃,约在公元642年,李治年15岁,王氏年约15岁。643年,李治立为太子,封王氏为太子妃。649年,太宗死,李治继位为高宗,立王氏为皇后。! b& p0 M7 v. J 王皇后没有生育,宫中只有宫女刘氏生皇子李忠和萧淑妃生皇子李素节,刘氏位微而无宠,萧氏位较高而得宠。王皇后经过一番衡量,拟收李忠为养子,并立为太子,以巩固皇后的尊位。萧淑妃则想立李素节为太子,为自己争宠增加政治资本。王氏怕萧氏争宠,知道高宗正缱绻已出家的武媚,暗中令武氏蓄发,召之人宫,献给高宗。这位武媚就是后来的武则天。$ A5 F! Q6 R+ ?& @ 武氏入宫后,得到高宗的重宠,使萧淑妃失宠,王皇后自以为目的已经达到了。她真没有想到,武氏是王皇后更大的竞争者。先是以巫蛊案逼高宗废去王氏后位,被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谏止;复以诬王皇后杀死武氏所生的小女儿为罪名,于655年(唐高宗永徽六年)废去王氏后位及萧氏妃位,皆贬为庶人,打入冷宫囚禁起来。武氏仍不解恨,改王氏为蟒氏,萧氏为枭氏。- O* ]1 L: R7 }! b 过了不久,高宗因思念与王氏和萧氏的旧情,行经所囚禁的地方,只见留下一个送饭的小洞,看不到人,便大呼说:“皇后、淑妃安在?”王氏泣答:“妾等得罪,废弃为宫婢,何得更有尊称,名为皇后?”只向高宗提出将此冷宫改为“迥心院”。(《旧唐书·后妃传》)武氏知道了,大怒,令对王、萧二人各杖一百,截去手足,浸于酒中,名曰“骨醉”,数日后,王氏被折磨死,时年约28岁。史称“废后”。

    辽景宗皇后萧燕燕 9 J [4 p0 E5 b7 x) h. W3 M萧燕燕,汉名绰。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 6 m- `+ r* z- u$ }2 ]4 r 公元969年,耶律贤即位为景宗,封萧燕燕为贵妃,旋册立为皇后。景宗因长期患病,由萧皇后代理军国大事。979年,宋太宗赵光义攻打辽南京(今北京),辽南院枢密使韩匡嗣子韩德让代父守南京,他坚守待援。萧皇后命名将耶律休哥、耶律钭轸救援。于高梁河(北京西直门外)大败宋军,史称高梁河之战。 + b1 G8 F+ T1 n8 N3 V' J982年,景宗死,长子耶律隆绪即位,是为圣宗,尊生母萧皇后为"承天皇太后"(即京剧《四郎探母》中杨四郎岳母的原型)。因圣宗年仅十二岁,萧太后奉景宗遗诏摄行国政。 ]# k( k9 g- b2 `" X 986年,宋朝遣曹彬、潘美、杨继业将兵分三路伐辽。萧太后带圣宗亲至前线督战,于歧沟大败曹彬,死者数万,西路军乘胜击败潘美,并于朔州俘获宋骁将杨继业。继业拒不降辽,绝食三日而死,后人以其事迹编演成(杨家将)故事。# R9 n9 S( O3 I4 O2 | 1004年,萧太后和圣宗率军南下,直逼澶州城(河南濮阳市),威胁宋的都城。经过和谈,辽来订立"澶渊之盟",此后,两国之间不再有大的战事,萧太后原有个情人叫韩德让,当上皇后以后萧燕燕始终不忘旧情。景宗死后,她二人同帷同车,如同夫妻,这在当时契丹族的风俗是不奇怪的。但她为了得到韩德让的专宠,毒死了韩德让的妻子李氏。 p2 e% Z# B+ n$ I 公元1009年,萧太后病死,终年五十七岁

  • TA的每日心情

    2020-8-6 17:57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46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1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朝梁元帝妃徐昭佩 : \, _+ I& D# [4 H8 @徐昭佩是南朝梁武帝第七个儿子萧绎的偏妃,萧绎当时为湘东王,手握重兵镇守江陵。徐昭佩在素蝶向林飞,红花逐风散,花蝶俱不息,红素还相乱的江陵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女人。“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典故就出在她的身上

    南朝宋孝武帝皇后王宪姬& C2 g% M; U( |" T3 {- B( O

    南宋度宗妃杨氏

  • TA的每日心情

    2020-8-6 17:57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47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1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宋高宗皇后吴氏 ; w! s" t Q$ |0 u

    南宋理宗皇后谢道清 " B: H5 i \: Q4 j 谢道清(1210~1283)南宋女政治家。临海人。宰相谢深甫孙女。17岁入宫为通义郡夫人,19岁册立为皇后,57岁尊为太后,65岁又尊为太皇太后。时恭宗5岁,经"大臣屡请",随恭宗垂帘听政。谢道清胸怀豁达,顾全大局,50年间后宫一直和睦稳定。开庆元年(1259)忽必烈首次渡江攻打鄂州(今武昌),理宗准备迁都南逃,皇后首次参与朝政,以"恐动摇民心"劝谏皇上,说服众大臣,并率先尽力俭省,以资军需。咸淳十年(1274)忽必烈第二次进犯,京城官员怕死,太后命令朝堂告示:凡坚守岗位的,尚书省记上一功;叛国逃亡的,由御史查明情况上报。号召全国起兵勤王。后元军临城迫降,太后誓不出走避难,沉着安排宋室后嗣,升任文天祥为右丞相出城谈判,谈判未成文天祥被扣留,元军进入临安城,太后等被掳往大都,挂个寿春郡夫人虚衔,7年后病故,享年73岁。 : W& E* k* i6 J1 H- ^1 G

  • TA的每日心情

    2020-8-6 17:57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48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1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唐后主皇后周娥皇 ) J+ y% C* x( E' c5 q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的儿子,从小聪悟好学,能诗能文,书画文章无所不精,琴棋歌舞也很在行。他在兄弟中排行第六,本不是皇位的法定继承人,但他一出世,就深得祖父唐烈祖的疼爱。后来,几个哥哥相继夭亡,他便以嫡长子的身分被立为太子。善于吟风弄月的李煜对政治一向没有兴趣,虽然他面临宋兵压境、山河破败的局面,他却只顾同周娥皇一起夜夜弹唱歌舞。皇城金陵绮靡成风,宫廷深院弥漫著亡国之音。 ; o% ]$ F/ a/ Z. L/ n6 `! B 这位周娥皇本是李煜父亲唐元宗的宠姬,她不仅容貌美丽,能书善文,而且深谙音律,弹得一手好琵琶。中主李□觉得她与太子李煜很匹配,就把她赐给了儿子。李煜爱娥皇的娇美,更爱娥皇的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李煜登位之后,对她恩宠有加,册封她为国后。岂料他们婚后的第十年,这位国后突然卧病不起。开始时,李后主对她关心备至,亲侍汤药,盼望她早日病愈;随著周娥皇的病情日趋恶化,李煜的心也渐渐冷淡下来了。 ! ^7 t$ Z; b9 u# | 李煜早把感情转移到了周娥皇的胞妹身上,两人卿卿我我,龙凤双飞,很快就册封为新国后,称之为小周后。 6 `' R( @2 i( s7 T 小周后比之周娥皇,虽然更加年轻漂亮,但才艺却相差一大截。李煜和她谈书画,她心不在焉;李煜邀她共歌舞,她又跟不上节拍。好在她擅长下棋,李煜便丢开自己的爱好,同她终日消磨在棋局上。大臣们再三苦苦劝谏,他表面上接受,也装模作样地召集大臣们进宫议事,但不出三天,又照旧躲进小周后的寝宫。经常通宵达旦地歌舞宴乐,而不以治国守边为意。平时还常动用国库,大量招募僧人,大兴佛事,他自己也穿上僧衣,诵经拜佛,祈求佛灵的保护。他还替自己取了一个「莲峰居士」的佛号,并在皇城里修建佛堂,请了不少的僧人尼姑居住,每天都要和小周后去佛堂里朝拜。

  • TA的每日心情

    2020-8-6 17:57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49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1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雍正生母--孝恭仁皇后9 r3 [/ d/ F2 D( }; m" l; z* I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生于顺治十七年,满洲正黄旗人,为护军参领威武之女。初入宫侍康熙帝,于康熙十七年(1679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即雍正皇帝。十八年十月十三日册为德嫔,时年二十岁。十九年生皇六子胤祚。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封为德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九女;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恂郡王胤禵。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雍正帝即位,德妃晋为皇太后。诸臣为皇太后上徽号,她执意不允。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二日皇太后病,雍正帝亲至永和宫,昼夜侍奉汤药。二十三日丑刻(深夜一点至三点)孝恭仁皇后崩。皇后梓宫奉安于宁寿宫,雍正帝于苍震门内设倚庐缟素居丧。倚庐为古代遭丧者所居,倚木为庐,于中门外东墙下起庐,先将一根木头放在离墙五尺的地上,上立五根橡木斜倚在东墙,以草苫盖之,南北两出口也以草帘屏之,向北开口,里外不涂抹灰泥,即草棚。雍正帝时年四十五岁,每日赴母后梓宫前上食品三次,哀号不止,群臣莫不感泣。皇太后死于康熙帝大丧期内,五月二十六日恭移皇太后梓宫,安奉在寿皇殿。六月二十日总理大臣等官会议,恭请四后同祔圣祖庙,尊谥并加"仁"字。雍正帝谕旨:"朕惟母后升祔太庙,大典攸关,欲伸臣子之孝恩,必准前代之成宪,务得情理允协,乃可昭示万年。"诸王大臣等引据宋朝太宗、真宗四后祔庙之礼,雍正帝以此为例,谕旨:"恭惟孝诚仁皇后元配,宸极,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继位中宫。孝恭仁皇后诞育联躬,母仪天下。按先儒耐庙之仪:一元后、一继立、一本生,以次并列。今母后升祔位次,当首奉孝诚仁皇后,次奉孝昭仁皇后,次奉孝懿仁皇后,次奉孝恭仁皇后。如此庶于古礼符合,而朕心亦安矣。 1 s- ~, t0 V( `9 Y* v2 z! G雍正元年九月初一日,葬孝恭仁皇后于景陵。孝恭仁皇后终年六十四岁。全部谥号为: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 TA的每日心情

    2020-8-6 17:57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50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雍正帝皇后钮祜禄氏 : B  W  C; n" L' L8 A& T% f( o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生于康熙三十年(一六九七年),满洲镶黄族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十三岁时入侍雍和宫邸,为雍王胤祯之侧福晋。9 C" g1 }9 w' `7 Q$ J5 i) ^
    雍王登基为雍正帝,先封钮祜禄氏为熹妃,进而晋为熹贵妃。雍正元年八月,雍正帝密建皇储,将弘历名字书写好,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弘历二十五岁即帝位,根据雍正帝遗命,母以子为贵,封熹贵妃为皇太后。
    8 m% v7 R6 d- D. V! N( s8 m  J乾隆帝视其为国母,有言必遵,有一次大后偶然提及顺天府东有废寺当重修,乾隆帝立即遣员拨款修盖,并告诫宫监,今后有事应事先看出,不应让太后劳神指派。乾隆在位期间三次南巡,三次东巡,三次巡幸五台,一次巡幸中州,以及谒东陵,猪木兰,皆奉陪太后同行。平日与其左右不离,遇万寿节必率王大臣行礼庆贺,六十、七十、八十庆典,一次比一次隆重。特别是太后八十万寿,年已六十的皇帝还彩衣蹈舞,承欢膝下。使太后享尽了人间的“福、禄、寿”。《裕陵神功圣德碑文》中言乾隆帝“事孝圣宪皇后四十二年,晨昏问侍,扶掖安辇,极尊养之,隆祝厘让,善至于终身。”乾隆四十二年正月,八十六岁的太后驾薨,举国致哀,尊徽谥号定为“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安祺宁豫孝圣宪皇后”,葬于泰东陵。
    8 H3 N5 x) g6 D6 J# H& X' J" n其实在她之前,雍正还有一位皇后--乌喇那拉氏
    ; p2 E% E+ `& _+ I! d7 q3 g雍正只有一个正式皇后,姓乌喇那拉氏,是内大臣费扬古的女儿。6 o/ V2 u; f9 n1 C
    这位皇后少年时代即入宫侍奉,当时康熙帝很喜爱她,作主将她许配皇四子,为雍亲王的正室嫡福晋。雍正元年被册为皇后时已届中年了。雍正帝同她相亲相爱,可惜她死于雍正九年九月。死的那一天,雍正帝异常伤心,他自己大病刚好,想亲自去为皇后合棺送行,大臣们竭力劝阻才作罢。于是下谕旨道:“皇后自重髫之年即侍奉皇父,与朕结合,四十多年孝顺恭谨始终如一。我因患病多时好容易痊愈,若亲临丧事,恐怕会触景生情过度悲伤,致使旧病复发。我未尽到夫妇间的礼数,心中很是难受,但大臣们劝我说,明代也没有皇后丧礼皇帝非亲自莫祭不可的规定,因此,我今特今皇子们朝夕奠祭。”言语中流露出莫大的哀痛。! E( u+ E1 E* F% ?
    乌喇那拉皇后谥号“孝敬”,与雍正帝合葬泰陵。 继承皇位的皇四子弘历(乾隆帝),是雍正帝的熹贵妃钮祜禄氏生的。熹贵妃在乾隆朝被尊为皇太后,于乾隆四十二年才死,死后被谥为皇后。
    , d5 E2 ?- z/ _' H# ^
  • TA的每日心情

    2020-8-6 17:57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51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1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乾隆帝皇后乌喇那拉氏 , U* `9 {1 Y: _
    清高宗弘历的两位皇后。乾隆皇帝二十五岁登位,做了六十年皇帝,又做了四年太上皇,享寿八十九岁才死。这位风流天子坐享前辈挣来的清福,六次下江南巡视,大肆铺张。他的两位皇后富察氏和乌喇那拉氏的死都同巡幸有关。然而他对两个皇后之死的态度却是截然相反。 % v% L: k6 T6 ^) i+ S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乾隆皇帝为了替他所宠爱的皇后富察氏分忧解愁奉着皇太后钮祜禄氏和皇后两宫的銮驾,以东巡为名,浩浩荡荡来到山东,谒孔陵,祭泰山,凡名胜古迹,统统去游览一番。然而富察皇后总是无法解怀,一意悲悼着近几年先后死去的两个儿子。路上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在她眼中却成了惨红愁绿,分外触动愁肠。不巧,她在船中因受了风寒,大病一场及至气息奄奄,昏厥了好几次。乾隆帝慌了手脚,忙下令回京,但是刚走到德州,就不行了。皇太后来看她,她只模模糊糊说了:“谢恩”两个字。临死前,她不无幽怨的目光盯着乾隆帝,落下了一串伤心的眼泪。 这幽怨的眼光使乾隆帝痛彻心肺,他又伤心又歉疚,对着皇后尸体号啕大哭。自与皇后大婚二十二年来,帝后间一直夫唱妇随,相亲相爱。仅仅因为乾隆的一时糊涂,做了一次对不起皇后的事,夫妇间才有了隔阂,尽管皇帝使尽温柔功夫使皇后与他和好如初,但这种使人伤感的刺激已长留在皇后的心中了。皇后一死,乾隆帝失去了一位美丽温柔的伴侣,不由他痛悔交加…… 富察皇后是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的女儿,雍正五年,雍正皇帝替儿子选定她为正室嫡福晋,那年,弘历才十七岁,封宝亲王。即位后乾隆帝立即册封她为皇后。 * }3 ]' P" s5 S! l/ i1 |4 J
    富察氏温情脉脉,很得丈夫宠爱。她为人恭谨俭朴,不尚奢华。平时,只是采摘一些通草绒花戴在头上作妆饰,从来不戴什么珠翠宝石。逢到年节,她亲手用鹿羔的毛皮做成荷包赠给乾隆帝,仿行清代祖先当年在关外的遗制,表示不忘本的意思,所以更得皇帝的敬爱。多年来,帝后间倒是心心相印,从来不曾红过脸。 有一年,乾隆帝下令改造畅春园、长春馆以及圆明园,将三处并为一处。当园工告成后,乾隆帝奉着皇后到园中游览,又命皇后率六宫妃嫔、宗室命妇、公主福晋等入园随同玩赏。 这天,圆明园内春光明媚。随着帝后迤逦入园的美妇们,锦衣绣服,珠环翠绕,个个打扮得似天仙一般。一行人来到堂前,先向太后磕头,又向帝、后请安。乾隆帝坐在龙椅上,向人群看去,忽然发现有一位贵妇人尤其出众,眉如黛山,眼如秋水,面如桃花,腰如细柳,他不免惊羡万分,暗想同这美人比较,六宫粉黛黯然失色。又觉有些面熟,不知她是哪家眷属? 一会儿,轮到这位美妇上前了。她请罢了安,皇后便站起身,与她握着手,说:“嫂嫂这晌身体可好?”原来,她就是皇后的亲嫂子,内务府大臣傅恒的妻子。 这时的乾隆帝,恰似灵魂出了窍,糊里糊涂跟着太后出宫,一路上也无心观赏园中美景,老想着跟在皇后身后的美人,不时又回首去看。那位傅夫人似乎觉着了皇帝的多情,也有意无意用眼光去迎接。 从那天以后,乾隆帝常常想念着傅夫人,有时不免长吁短叹。皇后问了他几次,他都搪塞过去。 过了几天,又逢皇后生日。乾隆帝兴奋起来,禀明太后,下旨于千秋节这天宫中大张宴席,为皇后祝寿。又到坤宁宫去向皇后道贺,并说:“你生辰这天,何不召你嫂嫂入宫畅饮一天?”皇后答道:“她自当会来,何必去召?”乾隆帝又说:“前香游圆明园,我看你们姑嫂之间很是亲热,何不乘此机会留她在宫中多住几天?”皇后听了,点点头,没有作声。 到了千秋节这天,坤宁宫内外热闹非凡。文武百官祝贺之后散去,乾隆帝信步走进坤宁宫,又接受聚集在这里的六宫妃嫔及公主福晋的拜见。皇帝举目注视,果然傅夫人站在上首,仿佛比那天园中见到时更加美艳。宴饮开始后,风流皇帝雅兴大发,要大家依次联诗,每人说一句,说不上来就罚酒。接着又热热闹闹行起酒令来,你一句我一言,你一盅,我一杯,挤成一片。这位傅夫人本不善于饮酒,连饮了几杯之后,不免粉面含赤,心族晃荡,坐不安稳了。乾隆帝见她已经醉了,把侍宴的宫娥唤过一旁,叮嘱了几句,将她扶去别宫休息。 众人稍事休息,重新入席再饮。只是忽然不见了皇帝、皇后命宫人去找,未找到,也无暇顾及,继续招待客人。等到酒阑人散,仍不见皇帝的踪影。皇后心下奇怪,又命宫人去看看傅夫人怎样了。过了好久,才见这名官人回报说:“傅夫人所住宫室门户紧闭,不便入内。”皇后联想前情,心中明白了几分。 第二天早上,乾隆帝仍出宫坐朝,傅夫人起来后去坤宁宫向皇后辞谢。皇后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微笑着说了一句:“嫂嫂恭喜!”傅夫人顿时脸红耳赤,不敢抬头匆匆地告辞而去。 自从这天之后,皇后对待皇帝就不象从前那样温柔多情了,有时竟向皇帝投来一种艾怨的眼光,使皇帝心中很不好受。因羞愧,他不象以前那样常去坤宁宫了,皇后也就更加疑心皇帝对她的冷漠。皇后本来有个儿子永琏,已由皇帝按家法秘立为太子,但不幸生病夭折,乾隆帝百般劝慰,要她再生嫡子,一定立为皇储,并追封永琏为端慧皇太子。过了几年,皇后又生下一子名永琮。恰在此时皇后心情不好之际,永琮又出天花死了。皇后受不了这般打击,哭得死去活来。于是,乾隆帝为了安慰皇后才以东巡为名,奉皇太后以及带了皇后出京游览,谁知就此同皇后永诀了。 乾隆帝带了大行皇后灵枢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在长寿宫设立灵堂,丧礼格外隆重,除为皇后服缟素十二天外,还亲自作祭文《述悲赋》,抒发自己的哀思。乾隆帝充分发挥这方面的才华,写得足够地哀婉悱恻,令人读后柔肠寸断。然而有谁能知道帝后之间这段难解的纠葛呢? 皇后生前曾为自己讨过谥号,那是皇贵妃高佳氏死时,乾隆赠以溢号“慧贤”,皇后便说:“我死之后,以‘孝贤’二字称谥号,可以吗?”至此,乾隆帝便按照她的遗愿,谥号“孝贤纯皇后”。
    4 @" F7 u+ C  F4 z3 k乾隆十七年将她葬于孝陵(清世祖顺治帝陵寝)西侧胜水峪后面。随即在这里开始建造乾隆自己的陵寝裕陵。另外,还格外加恩于皇后母家,封皇后兄长富文为公爵,傅恒为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可谓“外家恩泽古无伦”,到了顶峰。 过了一年,皇太后把乾隆帝召进慈宁宫,对他说:“皇后去世,已满周年。六宫不可无主,须选立一人册为继后。” 乾隆不语,太后又问:“六宫妃嫔,哪一个最使你合意?” 乾隆答道:“嫔妃虽多,但没有一人能及得上富察氏。” 太后说:“我看娴贵妃不错,她侍奉皇儿多年,未有过失,人也端淑娴静,就册立她为继后罢。” 乾隆一听,虽然有些不愿,但他奉事太后一向孝道,何况自己也选不出一个合适的人来,便勉强答应下来。第二天下诏,册封娴妃乌喇那拉氏为皇贵妃,统领六宫事,并不马上册立为后。直至富察皇后三周年过后,才正式册立那拉氏。 乌喇那拉氏是住领那尔布的女儿,在弘历为宝亲王时,便成了他的侧福晋,乾隆帝对她不甚喜爱。生了两个儿子,永璂和永璟。永璟早殇,永璟被封为贝勒。 乾隆三十年,弘历生了一场病,两个皇子永璐、永琪接连病逝,更使他愁怀难解。大臣和珅建议皇帝游幸江南散散心,乾隆帝便恭请皇太后一起去。太后建议道:“江南有苏杭,不亚于天堂胜景,前次南巡,皇后未曾随行,她已正位多年,也该让她去玩耍一番。”乾隆帝虽不甚愿意,但母命难违,只得答应。 一路上看山玩水,好不惬意。到江宁地方乾隆帝对和珅说:“上次南巡,匆匆忙忙未及在此畅游,听说秦淮河登上画舫游览一周,其味无穷,何妨一试?”
    4 M; n$ j* h4 A: ^0 ~# z第二天,君臣二人换上便服,登上了一艘大船,船上等着多名美人,都是江南名妓,乾隆帝左拥右抱,饮酒谈笑快乐异常,直到第二天还恋恋不舍,不肯离去。至晌午时分,两名太监及侍卫十几人奉太后命,摇着船来找皇帝,这才登岸回到行宫。 在离江宁去杭州的途中;皇后与皇帝争吵起来。原来乌喇那拉皇后自册立以来,一直受到皇帝冷淡,心中很不高兴,这次秦淮河上的事,由太监传入她的耳中,她忍不住就同皇帝争了起来,说以天子之尊,竟然押妓荒嬉,有失体统。乾隆帝本就厌弃她,自然没有好话,皇后竟发脾气把头发剪了下来。(还珠三里竟然是真的?)
    & A9 p( A% G& o2 V满洲人的风俗最忌剪发,皇后的行为大大触怒了皇帝,盛怒之下,乾隆帝令她立即返回京师。自己奉养大后在杭城逗留几天,怒气未消,也不愿久留在外,匆匆回京。 从这以后,帝后之间视若仇人,乾隆便不再上坤宁宫来。皇后积郁成疾,拖了大半年,到乾隆三十一年七月病死。病危时,乾隆帝竟无情地离开皇后,去木兰游玩,连最后一面都不见。 乾隆帝回来后,又下诏旨说:“皇后自册立以来虽无失德之处,然而奉皇太后南巡时,竟不尽孝道,不遵礼法,举动乖张,类似疯迷,回京后便一病不起。论其行为,即便废黜亦不为过份。朕现仍然存其名号,格外优容,但其治丧典礼,不必按孝贤皇后的仪式办理,只可照皇贵妃之例行事。” 满族大臣为皇后的丧礼力争,乾隆帝就是不听。
    % e* N$ a6 R- I1 f) A# ~直至乾隆四十三年东巡时,有一大臣名金从善的劝皇帝考虑立储、册后两件大事时,乾隆帝回想起来,还怒气冲冲。从这以后,他便不再册立皇后  g7 `- S" x# o1 U7 r
  • TA的每日心情

    2020-8-6 17:57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52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1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咸丰帝懿贵妃
    ; B% P+ C; ?* B1 e& a' ~慈禧生于1835年,死于1908年,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安徽徽宁池太广兵备道惠征之女。咸丰元年大选秀女,叶赫那拉氏中选,二年五月九日入宫,时年十八岁,封为兰贵人。四年十一月封那拉氏为懿嫔。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未时,叶赫那拉氏生穆宗同治。于储秀宫,第二天便晋封为懿妃。七年正月封为懿贵妃。咸丰帝驾崩,懿贵妃二十七岁,同治帝尊她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
    3 W( l( b! r( a# ?) ?7 ?公元1908年10月22日,慈禧太后因疾病身亡,卒年74岁。1909年月十月初四日,葬入清东陵的普陀峪定东陵内。
  • TA的每日心情

    2020-8-6 17:57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53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1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光绪帝皇后叶赫那拉氏
    % Q  \& A6 `) @, ^  M清德宗叶赫那拉皇后(1868-1913), 满洲镶黄旗,慈禧太后之弟桂祥之女,1889年被册封为皇后,比光绪皇帝大三岁,慈禧临死,为培植叶赫那拉氏的势力,规定国政交摄政王载沣,但事必须禀询她方可,慈禧死后,她不顾国库空虚耗费百万两银子办丧事,她残忍狠毒,贪权横行毫不逊色其姑,辛亥革命爆发后,她起用袁世凯镇压革命,后在袁世凯胁迫下,只好接受清帝逊位条件,1913年病死,与光绪合葬与崇陵。
  • TA的每日心情

    2020-8-6 17:57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54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1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光绪帝珍妃他他拉氏 W9 I. K3 c$ q; [$ @7 I 珍妃——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礼部侍郎长叙的女儿,清光绪帝载的妃子,性贤德,有才貌。! m; C9 d3 z- c# N( ~1 Q 他他拉氏出身名门,少时拜翰林院编修文廷式为师,粗通文史。公元一八八八年(清光绪十四年)与姐姐同时应选入宫,姐姐封瑾嫔,后晋封为瑾妃;她封珍嫔,后封为珍妃。 L% y5 T9 ~" P% N1 A8 J5 U3 K2 k 珍妃姐妹是西太后授意入选的,初入宫时西太后对她俩尚不错,珍妃喜欢书画,西太后派内廷供奉缪嘉惠教以书法和国画,她才思敏捷,书画有长进,尤擅於画梅和篆书。 " Y9 G9 G4 f& M; Q光绪帝由於与皇后关系不好,而珍妃的思想、爱好与他很接近,很快地便得到光绪帝的眷宠。珍妃本应居於景仁宫,常与光绪帝住於养心殿,这当然引起皇后的嫉妒。珍妃喜欢拍照又喜欢女扮男装,西太后认为太轻浮,皇后乘机进谗言,有一次,她通过太监把一只男人的鞋子放入景仁宫,妄图诬陷珍妃有奸情,珍妃有一件衣料与经常入宫演戏的名伶的衣料相同,皇后也从中诬陷,使珍妃受『廷杖』。在皇后的搬弄是非之下,珍妃与西太后的关系日渐恶化。 9 l4 r d r$ K 公元一八九四年(清光绪二十年)中日战争爆发,珍妃的堂兄弟志锐与文廷式上书,弹劾李鸿章妥协投降,他们通过珍妃影向光绪帝,促使帝党主战,李鸿章通过后史杨崇伊进谗言,诬称文廷式支持珍妃夺嫡取代皇后,反对西太后听政,支持光绪自主朝。结果,珍妃姐妹以『交通宫闱、扰乱朝纲』的罪名,降为贵人,一年后才恢复妃号。 + g. T. U! [% I 公元一八九八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珍妃通晓大义,支持维新派,力促光绪帝变法维新。西太后对她更恨之入禺,后来西太后发动政变,再次垂簾听政,捕杀维新党,把光绪帝囚禁於瀛台,把珍妃幽禁於皇宫景祺阁的冷宫中。 - A- ~. C0 E3 z# f% [# `$ {& N2 Q 公元一九○○年(清光绪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西太后挟光绪帝准备西逃,称要把珍妃同时带去。珍妃表示说:『国难当头,我不走,皇上也不应该离开京师。』西太恶狠狠地说:『你死在眼前,还捐说什麽!』令太监把珍妃推下院内一口八角琉璃井中。光绪帝下跪求情,西太后骂光绪帝受她狐媚,强令太监执行。 ; W; K7 V+ q: l% m& m公元一九○二年,西太后挟光绪帝回京,为了洗脱自已逼死珍妃的罪名,竟说珍妃为了免遭洋人奸污,投井自尽,给珍妃恢复名举并晋封为皇贵妃,令人收葬於西直门外田村。公元一九一五年,迁葬於光绪帝陵寝崇陵旁的崇妃圆寝,溥仪追她为『恪顺皇贵妃』。

  • TA的每日心情

    2020-8-6 17:57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55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17: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蜀汉昭烈帝皇后甘夫人
    . v) _& S- {. _. `+ m. I* a6 j甘氏(公元188-2O9年),三国汉昭烈帝刘备的皇后。是三国时代著名的美女之一。- ?4 o1 k+ [3 w4 x! @! H8 I! v
    据说刘备命中克妻,他在老家曾 "数丧嫡室"。刘备起兵后,于沛城娶甘氏为夫人。后来,甘夫人随刘备到荆州。生子阿斗(即后来的蜀后主刘禅)。
    / ]6 _" w# l+ n4 y' S2 `1 N# K公元208年,曹军进攻荆州,抛却妻小突围。糜夫人死在乱军之中。赵云保护着幼主阿斗和甘夫人,杀出重围,才使刘备唯一的儿子幸免于难。 * g2 C8 ?7 m# ~% K
    甘夫人曾被多次俘虏,但都能安然脱险,回到刘备身边。刘备曾把一尊三尺高的白玉人放在床头,比喻甘夫人皮肤白皙,甘夫人却劝刘备不可玩物丧志。于是刘备撤去玉人,群僚们称赞甘夫人为"神智妇人"。* a2 G5 ~6 B7 p: k
    公元209年,甘夫人病逝,时年二十二岁,葬于南郡(今湖北江陵县北)。公元222年,追溢"皇思夫人",迁葬于蜀。公元223年四月,刘备病死于白帝城,追谥甘夫人为"昭烈皇后"。八月刘备与甘皇后合葬于惠陵。8 q; Y  A. B% _3 r
    刘备的最后一个夫人是吴氏,吴氏父亲生前的朋友刘焉任益州牧时,把吴氏纳给儿子刘瑁为妻,刘瑁是刘璋的哥哥。但刘瑁短命,吴氏一直过着孀居生活。 : u8 Z/ g$ F/ w% P+ B( \; m! m
    公元194年,刘焉去世,其子刘璋继任益州牧。公元214年夏,刘备兵临益州城下,刘璋投降。此时甘夫人也病死。续娶的孙权妹孙尚香,也离开刘备,回到江东,刘备身边一个妻子也没有。
    ' ]0 {' S! F' c; ]2 ]蜀郡太守法正,把刘瑁遗孀吴氏介绍给刘备为夫人。 2 i/ E+ ~) h, p; R+ j2 H  m
    公元219年,刘备攻取汉中,称汉中王,立吴夫人为汉中王后。公元221年五月,刘备在成都即帝位,丞相诸葛亮持节授玺,册立吴王后为皇后。两年后,刘备因东征死于白帝城。刘禅即位后,尊吴皇后为皇太后。公元245年八月,吴太后病逝,在位二十五年,合葬于刘备与甘皇后的惠陵。* ^3 M+ n2 t8 z* v) _
  • TA的每日心情

    2020-8-6 17:57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56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17: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徽宗妃韦氏 2 a9 G- u" `1 ~* F! s宋徽宗在位二十七年,是北宋政治最败坏的时期。正值此时,金人崛起,灭辽破宋,宋朝百姓固然生灵涂炭,宋朝的后妃,命运也极悲惨。 . ]/ S) Z) W! l3 X3 y* S. T+ E1125年,金兵大举攻宋,宋徽宗匆忙传位给儿子钦宗。1126年末,金兵攻入开封,次年四月,徽钦二帝和皇室后妃及臣众十余万人被金兵押解北上。8 C/ m7 @; l+ K/ i7 H/ | 徽钦二帝被押到位于今黑龙江的极北苦寒之地五国城,徽宗死于1135年,钦宗死于1156年,那已是金主完颜亮在位时期了。 2 r2 Z7 G9 N; M/ ?% U! z北宋亡国,宋朝的后妃们遭到了非人的凌辱,据说被金人强迫做了金人的慰安妇。宋徽宗的韦妃,也就是高宗赵构的生母,被俘时三十八岁,在金朝被金人凌辱十五年,绍兴和议后才被放回南宋,成为高宗的韦太后。她在金朝,还留下了两个宋高宗的有金人血缘的混血兄弟。7 \" p- Y! g: A4 @. ` 韦太后尽管受尽凌辱,总算还回到南方安度晚年,而且在南宋还颇有权势,其他的后妃可就没那么幸运了。

  • TA的每日心情

    2020-8-6 17:57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57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17: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隋文帝宣华夫人陈贵人 * }- U/ V8 y& }# }
    宣華夫人陳氏,本應是南陳公主,可是因國破家亡,輾轉間成了隋朝妃嬪,可是厄運\一直伴隨著她,致使一代佳人鬱鬱而終。 / m& h' d' T7 q  p4 T. @, U
    陳氏原是南陳宣帝之女,陳後主之妹。生長於建康皇宮中的她,本應享盡人間富貴,可是,陳後主不理政事,寵愛張貴妃等後宮佳麗,致使北方的隋朝皇室有機可乘。結果於隋開皇八年﹝公元五八八年﹞,晉王楊廣領軍兵渡長江,直抵建康,南陳皇室不戰而降。陳氏與眾皇族女子全數發配隋朝後宮。 9 ^- z1 X" J+ v9 _0 O9 j# x+ j
    當時,隋文帝之妻獨孤皇后善妒,不許文帝立妃嬪以及親近諸後宮佳麗。陳氏在隋宮中又生活了幾年。後來獨孤后病逝,文帝才開始無所顧忌的遍幸妃嬪,其中,陳氏獲封宣華夫人,另一美女蔡氏則為容華夫人。 $ d4 F9 r3 k( I, k" h1 A9 M
    這時,隋文帝已垂垂老矣,政事也委之於太子,亦即從前被封為晉王的楊廣。楊廣本是文帝次子,表面孝順有禮,實際上卻是個心機深沉之人,他首先獲取了母后獨孤氏的喜愛,然後又挑撥離間,使獨孤皇后對太子楊勇愈來愈不滿。後來更利用苦肉計,令文帝與獨孤皇后以為太子意圖毒殺楊廣。於是楊勇被廢,楊廣如願以償被立為太子。
    + ?& T% l% o9 z可是楊廣不安於室,不僅急於要當皇帝,對父皇的兩位新寵更是虎視眈眈。仁壽四年﹝公元六零四年﹞,文帝病重,宣華夫人與容華夫人都侍立在側。文帝見她們一直侍奉自己沒有休息,趕緊讓她們更衣小憩。宣華夫人離開仁壽宮往更衣時,遇上了太子楊廣。楊廣見父皇病重,眼前人又是如此絕色,便恣意妄為上前非禮。宣華夫人哭喊著,好不容易才掙脫了楊廣的糾纏。她衣履不整的趕回仁壽宮,向文帝哭訴楊廣的無禮。文帝聽後自是大怒,悔恨當日廢楊勇而立此忤逆之子,本來他打算召大臣前來商討廢太子一事,可是,宮中早已遍布楊廣的爪牙。結果,文帝病重身亡,也有傳說指楊廣知道父皇打算廢太子後便先發制人殺了久臥病榻的文帝。
    / [' w( b& r0 C4 e; J; b, C: [文帝駕崩,宣華夫人的惡夢才剛開始。就在文帝病逝的這一天,楊廣派人送了一個金盒予宣華夫人。宣華夫人與宮人們都很驚恐,害怕楊廣對當日非禮一事加倍報復而下詔以毒酒賜死眾人。可是當宣華夫人打開金盒時,卻發現不是毒酒,而是一對同心結。
    0 r) k7 n1 f. N- I8 V宮人們知道並非賜死,都感到十分欣慰,可是宣華夫人卻不這麼想。楊廣恐怕是不會放過她了。在眾宮人的請求下,宣華夫人勉強收下了同心結。當夜,楊廣便迫姦了宣華夫人。當時同樣被楊廣強佔的還有容華夫人蔡氏。
    2 F9 Y) p! A! d! g2 Y8 f  Q/ N只是,這一切都瞞不過楊廣的嫡妻蕭氏。結果,蕭氏在宣華夫人面前痛斥楊廣姦淫父妃的罪狀,又威脅他若不送走宣華夫人,便把這醜聞公諸天下,迫得楊廣只好把宣華夫人送到遠離禁宮的仙都宮居住。但他對宣華夫人念念不忘,不久又把宣華夫人迎回宮中。 9 g+ l. K; i$ x. m6 k8 t0 E
    但宣華夫人心裏實在不願以身侍奉父子二人,以致終日鬱鬱寡歡,回宮一年多便病逝,終年二十九歲。( r! p  E& G" ~; Q! ?# v
  • TA的每日心情

    2020-8-6 17:57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58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17: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隋炀帝皇后萧氏 / e- f" O# Y2 M6 P6 @& D+ f 隋炀帝萧皇后是后梁孝文帝萧岿之女,约生于天宝五年(公元566年)。因为生日是在阴历二月,江南习俗认为不祥,寄养在六叔萧岌家里。不久,萧岌夫妻均故去,她又被贫穷的舅舅张轲收养,在民间长大,并亲身劳作。 2 Y0 o% U; b# A( i: D6 p1 s$ c 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文帝杨坚为14岁的晋王杨广向后梁求选晋王妃。但宫中几位公主的八字全都与杨广不合,于是萧岿将萧皇后从舅舅家接回来,一合八字,竟然大吉,于是选为晋王妃。萧皇后美貌有德行,很得杨坚和独孤皇后的喜爱。杨广对大他3岁的萧氏也十分宠爱和尊重。 & S, J2 M$ p8 P+ `1 N+ X+ [ 隋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杨广被立为太子,萧氏为太子妃。仁寿四年(公元604年),杨广弑父篡位,即皇帝位,册封萧氏为皇后。 杨广骄奢淫逸,萧皇后曾作《述志赋》劝谏,杨广不为所动,萧皇后从此对杨广的行为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杨广游江都时,有宫人告诉萧皇后说外面大家都要谋反,萧皇后却无动于衷,只是说:“你自己去报告皇上吧。”杨广听了宫人的报告却大怒而斩之。后来,又有人告诉萧皇后说,宫廷的禁卫们也要造反。萧皇后却说:“事已至此,无可救药。不用报告了,否则也只不过让皇上更烦恼而已。” 0 a; r: d. I3 Y; D1 w$ o% f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宇文化及杀杨广于江都,船载萧皇后、宫人和珠宝西归。不久,宇文化及又被王薄所杀,萧皇后被窦建德接入军中。同年,李渊称帝,建立唐王朝,封萧皇后八弟萧瑀内史省内史令。 0 m0 Y! w F9 G' E, a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八月,嫁入突厥的隋义成公主从突厥派使者接萧皇后入突厥。萧皇后携孙杨政道、侄孙萧嗣业共赴大漠,寄居突厥长达10年。 % G$ l& e7 A' J1 R. N# A0 x 公元627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萧瑀任左仆射,后迁晋州都督、太常卿,长子萧锐尚李世民长女襄城公主。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李靖破突厥,迎萧皇后、杨政道回唐,时萧皇后已64岁。李世民对这位表婶颇礼遇,赐良宅,留居京城。 $ }; t) r5 I- Z4 Y6 n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萧皇后以82岁高龄病逝于长安。李世民下诏恢复她皇后封号,以皇后礼仪出殡,送到江都与杨广合葬。

  • TA的每日心情

    2020-8-6 17:57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59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17: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穆宗皇后萧氏 0 @6 M& v/ B' }1 E& b9 X- M

    元世祖大皇后察必 & ~; o! b3 ~9 F2 X: t

  • TA的每日心情

    2020-8-6 17:57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60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17: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元顺帝皇后完者忽都* s  W2 O' @; S: T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下沙大学生网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