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论坛(EC通行证)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QQ登录

QQ登录

下沙大学生网QQ群8(千人群)
群号:6490324 ,验证:下沙大学生网。
用手机发布本地信息严禁群发,各种宣传贴请发表在下沙信息版块有问必答,欢迎提问 提升会员等级,助你宣传
新会员必读 大学生的论坛下沙新生必读下沙币获得方法及使用
查看: 8727|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议浙林院与浙科院组建“浙江科技大学”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1 11:3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建议浙江林学院、浙江科技学院组建“浙江科技大学”,另建议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位于小和山高校园区)加入。2 X( X! ~, k7 ^! j

" `# P/ h9 ^  g5 Q! y+ J) o. H9 ]1、现在大学合并更名非常普遍,干脆俗一点,建议浙江林学院与浙江科技学院组建“浙江科技大学”。
( c% Y3 W9 G) d7 c" L2、小和山和临安也较近,可以分设两大校区,本科教育设在临安校区,研究生教育设在小和山校区。另外,另建议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位于小和山高校园区,可以作为中间人)加入。2 y6 ]' o6 o/ T1 W6 w
3、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4 L) V& X0 j& O" a) b3 z0 C浙江林学院
  `0 H3 g, E. |' W5 s$ H' y优点:浙江林学院办学悠久,有50年本科教育历史,具有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具有副教授评审权。经近半个世纪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一所涵盖农学、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医学等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现任院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齐生教授。, F; w3 T* Y. ^) O# R
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浙江省政府特聘教授1人,高级职称280余人。进入省政府"151"人才第一层次、第二层次及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7名。现有43个本科专业,有重点学科、重中之重、省重点实验室等等。校园面积2300余亩,具有全国最漂亮的校园之一。
" f4 }3 P  W" Y缺点:校名、地域(杭城高校大都搬出,劣势稍有减小)、更名去“林”将遇种种阻力。9 `- b- `+ |& o6 \
浙江科技学院# Q/ j" Q1 ^2 P2 {8 u
优势:浙江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集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6大学科门类为一体的多学科全日制本科院校。学校坐落于杭州小和山,具有杭州的地理优势,校园占地1450余亩。具有35个本科专业。校名具有一定无形资产,更名科技大学有很大关系(但目前实力不够)。% s1 S. ~/ k" U# E
浙江科技学院引进了德国的教育体系,具有一定特色。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中德合作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院校。1985年,浙江省和下萨克森州签定协议,共同建设学校。1990年,中德两国政府正式换文,开始两国政府级合作建设学校的项目。从2000年开始,学校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等签署了“中德2+3联合培养本科生”的协议,每年选拔近百名学生到德国深造。这些学生符合条件者,学校与德国合作大学分别授予学位证书。
0 e3 p7 I5 L. M1 p4 o7 a4 Q1 R4 a缺点:为刚升格的本科院校、无硕士授予权、无重中之重、离更名大学还有很长历史。
6 ^: q1 f" v8 S% g! n
+ l' ?9 D% v0 H6 j# F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E6 r  M! g+ t6 j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位于杭州市小和山高教园区,研究方向与地理位置刚好是浙林院、浙科院的中间纽带,是一所综合性省级林业科学研究机构。主要从事森林资源培育、竹林、经济、森林生态、森林保护、林产化工、森林食品、园林花卉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下设院综合处、科研处、开发处、林业研究所、林产工业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所、竹类研究所、林业信息与标准化研究所、竹子资源与加工利用中试基地、后勤服务中心、浙江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园林绿化工程公司、实验林场等机构。全院现有在职职工108人,退休职工84位。在职职工中有9位研究员(正高),15位副研究员(副高);10位"省15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31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含在读);12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位林业部和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人员,1位全国星火标兵、1位省星火计划先进个人。: o' \* P4 r; p/ W1 {* x; E/ P
  建院四十年,共完成科研项目400项,共取得科技成果16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项,部省级奖励86项,国家专利10项,国际专利金奖1项。在林木良种选育、竹类资源开发、活性炭技术、森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1997年在原林业部首次公布的全国55家省级以上林业科研院所综合实力考核中,我院名列第17位。
2 y8 D$ M' H- P+ A1 a- }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曾经与浙林院合并过。
- z  r3 o2 s" e% Q
- I: s& j+ H9 w5 G4、教育部有关更名工作流程介绍: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大学更名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组建大学,即两个以上的院校组建新的学校。只要组建完毕,不受时间限制,经专家评估,随时可以报批;二是更名大学,即学校在原来基础上直接更名。对于这种情况,教育部规定,必须按照规定程序和步骤进行申请报批。" _2 R. K, B9 h$ Y: @
按照规定,教育部的更名工作是西部地区和其他地区分开进行。一年西部地区学校,一年其他地区的学校,相互交替,循环进行。2003年西部地区,2004年其他地区,2005年西部地区,2006年是其他地区。2 S* ]. z$ s6 j2 j
按目前情况来看,教学评估的要求越来越高,指标体系越来越全面完善,专家评审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据最近了解,升格为大学的指标体系也是一样,基本指标方面,有的说是100位教授,还有的说可能提高到200位教授。对被评估的学校,只有得到优秀,才有资格提出升格为大学等等。对高校更名的要求会越来越严、越来越高。
. X" X" Z9 o- x4 S" C9 y8 W, P* {因此,建议浙江林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力争在2006年前组合,2007年组合筹建,2008年前正式成立在浙江省具有一定实力的“浙江科技大学”。

8 ~8 r* O* y1 l. M) x' S
$ E2 @: L$ j2 |& j0 _2 x
- _" ^9 V8 v! d' C1 `# o6 w- U( G8 Q; i

* c* e. J0 t( \6 f- u3 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2 9:02:14编辑过]

' v  p. w9 S7 o* 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转发到微博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06-1-19 19:04:0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 偶从来不隐晦自己的来历

8 z6 R# L8 Q5 C- R3 d/ d. t6 O3 I

鄙人是林苑的 大家现在都知道了吧 哈哈

2 E1 ^- v9 T+ ?- @4 Z2 F

望大家多多支持我哦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06-1-19 11:5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wangyong1078在2006-1-18 17:02:01的发言:
楼主貌似是我们林学院的
: w6 {* I6 q' O/ m& g3 ?

你哪里的很明确哦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06-1-18 17:02: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貌似是我们林学院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06-1-18 16:55:00 | 只看该作者
反对啊。。本来商大。。财经和杭师合并为什么不成。。。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06-1-18 14:37:00 | 只看该作者

GOOD IDER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06-1-17 10:55:00 | 只看该作者
没个帮着帖顶下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26 13:2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14
    发表于 2006-1-17 10:51:00 | 只看该作者
    别再骗人了。。。我们浙江的高校没几个是实货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7:19:00 | 只看该作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7:17:00 | 只看该作者
    浅谈浙林更名
    # @* w1 W; X8 e( |8 }  N林家铺子 : G$ h! K7 \' I8 T
    全国原单独以“林”命名的高校大约有十所,现基本以大学规格设置了,老牌的有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跟其他高校组建更名的有吉林林学院(北华大学)、西北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福建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内蒙古林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等;直接更名的有中南林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现在只剩下浙江林学院和西南林学院了。目前浙江林学院已基本具备大学体制设置条件,准备2008年前更名为大学。
    1 V0 S* ]9 {  U4 H/ Z浙江林学院本身存在校名、地域的硬伤,受“林、临”约束,给学校发展长期带来了束缚。如果学校能更一个好名,也许能将弱势转化为优势,更好的促进学校发展。同类高校也存在相应的问题,如中国农业大学的校长曾经想去掉“农业”2字;福建农林大学在福建省具较强实力,但招生分数并不高,准备更名福建科技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花大力气在长沙设立校区,弥补缺陷。
    % _* d; V& O& `( W学校更名升格,最重要的有一条,更有利于学校的快速发展,其中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更名较为成功,更名后招生分数明显上升,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就是很好的例子。浙江丝绸工学院除了学校自身发展的内因外,与更名理工大学是息息相关的,若更名为浙江纺织大学,我想不可能具有今天的发展势头。( \3 H2 y4 T) ~! N: \7 @
    如果浙江林学院保留“林”升格较容易,如更名为浙江林业大学、浙江农林科技大学、浙江林业科技大学等等,但这样更名对学校发展几乎没什么变化,若哪一天浙江其他高校都升格大学后,带“林”大学几乎没什么优势,甚至又会陷入困境,招不到好的生源、引进高素质人才难、出大成果难、学生找好工作难等等,最终造成恶性循环,对学校发展肯定不利。 ; e9 j8 Q  ?3 D8 T, g4 y3 M. Z
    本人觉得校名字数不宜太多,校名字数4-6字最好,不宜超过6字,这样简洁明了。根据心理学分析,校名太长给人感觉比较垃圾的,超过6字学校全名一般不容易记住,而且一般不是什么好大学。我国名牌大学校名一般4个字,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等,另外6个字数也较常见,如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等。 ) }4 C: A! Z& h9 o
    鉴于浙江林学院更名,现提以下几个校名,并进行分析:) a5 u6 P# K9 S8 F1 n& ?& ^6 Q; f% e& V
    1、华东环境大学
    ; C/ C. Q" o4 ]3 Y如果能更名华东环境大学最好,对学校发展将有很大促进作用,但难度很大,但并不是不可能,在华东地区定位环境、生物、生态、农林的高校几乎没有,在这方面较强的高校也没有。如果申请华东环境大学成功,学校发展不可估量,学校领导将永载史册。# F8 x5 x" H1 }$ h; m# ?
    浙江林学院定位2013年建成以生物、环境类学科为特色,理、工、文、管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2020年成为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定位较准确,具有全国最漂亮的校园之一,并处于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学校软件、硬件基本吻合,目前学校通过建设生态校园、循环经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立环境科技学院等等,具有一定亮点,而且这方面具一定优势。
    7 v: ?7 A6 p0 J0 i. ~另外,“华东环境科技大学”,字数8字太多,感觉也较拗口,要不“环境大学”,要不“科技大学”,因此建议以“华东环境大学”申请。1 }, l0 @0 e1 l/ L' \
    2、浙江环境大学
    9 N9 s3 H- Z& o. ^/ k* a; F如果“华东环境大学”申请失败,建议启用“浙江环境大学”。就如杭州商学院更名情况,华东工商大学失败,最终浙江工商大学。因此,“浙江环境大学”可能性较大,比更名“华东环境大学”容易多。
    9 J$ L; ]( A% g' }另外,“浙江环境科技大学”,字数8字太多,感觉也较拗口,要不“浙江环境大学”,要不“浙江科技大学”。如果哪一天浙江科技学院升格为浙江科技大学,那浙江环境科技大学算什么?因此建议以浙江环境大学申请。  g& {( E9 Q& E# ~
    若申请“浙江环境科技大学”,以后肯定会引起争端,伤了和气,要不干脆与浙科院合并组建“浙江科技大学”,对大家都有好处,详见帖子“建议浙林院与浙科院组建浙江科技大学”,省得大家以后更名这么辛苦。7 d5 @( T4 @% p
    3、浙江科技大学 . }0 W% _; C2 V3 i2 f
    根据福建林学院的经历,先与福建农业大学合并为福建农林大学,目前正准备更名为福建科技大学,给浙江林学院更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目前浙江已有浙江科技学院,杭州应用技术工程学院于2001年更名浙江科技学院。因此考虑到各方面因素,建议浙江林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浙江林业科学研究院合并,组建具有一定实力的“浙江科技大学”。) C0 Y8 c  o! _3 d0 |1 c" Z
    也许有很多人反对,说这两个高校没有任何联系,说合并存在很多行政、技术等等理由,但我想全国有那么多毫无关系的高校都能合并,并且都能解决问题,最近温州大学、温州师范学院合并成立温州大学,就是很好的例子,难道浙林院、浙科院就合并不了?而且全国高校合并是大趋势,高校将设置更加合理,优势互补,更具有竞争力。, V4 M, O* G* j. S; F# }
    浙林院、浙科院、浙江林业研究院地域较近,存在一定的联系。以“浙江××学院”命名的本科高校中,只有浙江林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浙江中医学院、浙江财经学院,均为省属本科院校,浙江林学院与浙江中医学院、浙江财经学院学科设置差别较大,与浙科院学科设置较近,因此,浙林、浙科合并组建“浙江科技大学”可能性较大。' ]- ^0 U9 k! R% u" ]
    如果对学校、学生等都有好长的事情,领导有这方面考虑,特别是两校领导有这个想法并有积极态度,对大家都有很大好处,而且合并更名比直接更名容易,并能解决很多硬性指标问题。只要组建完毕,不受时间限制,经专家评估,随时可以报批。
    # U& I1 o+ t4 [) b如果这个建议能实现,在浙江省高校中必将有较强的竞争地位,发展势头绝对不亚于浙江理工大学。
    2 q) r" X% w% K2 R* w1 W4 Y4、吴越大学
    * J; d" |) Z/ B8 W: B# V学校地处临安,是钱王故里,学校老校区位于钱王陵旁,具有一定文化氛围,临安是南宋古都呵呵(那时杭州名为临安而已),因此更名吴越大学有一定联系。9 |6 d' b3 y9 H8 Q5 B
    目前很多高校向综合方面发展,以这方面高校命名高校如长安大学、江南大学、长江大学、东华大学、南华大学等等,杭州师范学院准备更名钱江大学,但由于有点象民办高校,给人很陌生,不知所措,不是很理想。5 \1 M% p( a- r6 x3 `
    但“吴越大学”具有一定优势,给人有点气势磅礴,具有一定文化内蕴并有点创意,比江南大学、长江大学、钱江大学等好听,有点象燕京大学(已消失)、金陵大学(已消失)、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的味道(不好意思,有点攀高了),如果学校能打造好,通过全方位提升,成为名牌也不是不可能的。
    : ]7 m" N' L& b7 O' Q5、带“农、林”命名 3 n8 e; `1 _7 O  H8 E+ a
    (浙江农林科技大学、浙江林业科技大学、浙江林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等)
    : V; A  o% R9 g: T; m2 P. K$ F浙江林学院经半个世纪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一所涵盖农学、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医学等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经过风风雨雨发展到今天,还更名带“林”大学,肯定会遭到全校师生、校友的一致反对。
    2 L9 p; `, m" S( Q4 c/ Q学校更名去“林”,将会遇到种种阻力,如果处理不当,最终学校领导迫于压力,可能被迫更名为带“林”大学,如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就是一个例子。
    7 s( g, ~( I* \! \' _这就看学校领导的能力了,怎样在更名博弈中,在各方面中寻求平衡,这也是领导艺术的表现。如果最终为带“林”大学,肯定是个败笔,肯定会遭广大师生鄙视,甚至背上“太无。。。”的骂名,希望这种情况不会在浙江林学院领导身上发生。
    + Y6 P$ O) U5 }综上所述,本人浅谈以上五种方案,为了学校发展、更加民主,希望大家回帖表态支持哪种方案,或说说自己的观点,给浙江林学院更名出点力量。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06-1-16 16:0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刹那公子在2006-1-13 12:19:43的发言:
    8 b% B* S U7 N3 {4 r- {" n

    这样的话科技借风了

    ; Y4 q2 Y& \) H1 _

    借我们林苑的风啊+ x3 h2 u7 C, c. s! T8 a. y6 x2 @- T1 T

    哈哈 开玩笑 其实强强联手 合并高校是竞争的最大举措$ A; P3 \5 F6 r7 r

    但是希望不要产生负面效应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06-1-15 21:54:00 | 只看该作者
    没话说...改来改去,学校还是一样,没变化...
    5 s; i0 |4 }( Y# G: P/ D杭电就是典型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06-1-15 13:34:00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想我们中国计量学院改成--中国大学 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06-1-15 12:48:00 | 只看该作者

    国人的思想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6-1-13 12:19:00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话科技借风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06-1-13 10:22:00 | 只看该作者
    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06-1-12 21:51:00 | 只看该作者
    分列式大卡解放的撒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09:03:00 | 只看该作者
    建议浙江林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力争在2006年组合,2007年进行筹建,2008年前正式成立在浙江省具有一定实力的“浙江科技大学”。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13:24:00 | 只看该作者
    本科院校设置与调整预测
    ) v# [; M, L3 s( L$ i( r安庆师范学院即将更名为安庆大学
    9 b5 C4 ^3 \& e1 P3 p! C福建农林大学即将更名为福建科技大学
    7 Q* a: M) M) O) V0 A福建师范大学即将更名为福建大学 9 S$ _4 i* |' d% u, h2 q9 \  D: k
    广西民族学院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 % G, ^% M. {  t$ C
    湖北中医学院更名为湖北中医药大学 0 B1 f! L$ c4 L$ ~
    湖南中医学院拟更名为湖南中医药大学 4 e, D" g8 S. _- J* a! N8 @
    昆明医学院申报更名为昆明医科大学 5 b/ D3 c/ C  A2 f' p4 i7 m) x
    辽宁工学院将申报辽宁工业大学 # k6 B% e+ K5 \3 a. @! }# N1 G6 t
    临沂师范学院即将更名为临沂大学
    ) u/ e( a; j  Z/ U9 |! p沈阳化工学院即将更名为辽宁科技大学
    6 n* y$ b9 a# @- h/ z' w, D( u# w通化师范学院即将更名为长白山大学 7 h4 ^3 {2 }2 |6 x, Y3 l6 \% \& Y
    信阳师范学院申报更名信阳师范大学
    1 |5 ~1 U+ u7 [; Y浙江中医学院即将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
    ! k4 o* y* |, i6 H4 L- T) e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更名为山东建筑大学
      ?, B, [3 V* L重庆邮电学院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 " k& b- i+ J. x( i. A
    重庆交通学院更名为重庆交通大学
    3 C. ]6 i2 z  }) O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郧阳医学院、郧阳师范学院、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即将合并为湖北理工大学 ( q" y7 c6 L9 e/ [
    上饶师范学院、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上饶卫生学校筹建上饶大学 ( `, m4 @  ~* K. [7 S: P" G
    首钢职工大学并入首钢工学院
    & j6 R) o- N/ L- i% h四川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并入西南石油学院
    ; K8 E+ \! J" ^/ D) h/ L! _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即将并入南京师范大学 ! M9 T+ u6 ^$ k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即将并入南京理工大学 * Z% {. A3 J+ T+ M5 j" O
    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即将合并组建西南大学 : J; Y+ f8 p1 E9 b) l) a
    雁北师范学院、大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大同大学
    ; v% [/ W9 F, L: y" c" w株洲工学院、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将合并组建湖南工业大学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13:21:00 | 只看该作者
    希望大家互相了解,加强沟通
    5 J- ]) T; Q* `$ |2 W- G  L1、浙江科技学院+ o1 h% N+ p' P; M# S3 v; l, A
    浙江科技学院学校网址:http://www.zust.edu.cn// K/ ^- F7 P' C9 \8 ^2 d$ [
    小和山论坛浙江科技学院论坛http://www.xhsbbs.com/bbs/index.asp?boardid=26&page=1# y6 K: w- J) c- l% g
    浙江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集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6大学科门类为一体的多学科全日制本科院校。学校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经验,结合中国国情, 正逐步发展形成具有国际化背景的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4 D+ K2 b* o6 q+ b% v+ u" M) a: i
      学校坐落于杭州西子湖畔,小和山麓,山环水抱,茂竹修林,风景优美。校园占地1450余亩。 全日制在校生11500余人,成教学生近5000人。现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轻工学院、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中德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设有35个本科专业。& \$ v) @1 Q6 k: A+ M8 E" s
      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中德合作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院校。1985年,浙江省和下萨克森州签定协议,共同建设学校。1990年,中德两国政府正式换文,开始两国政府级合作建设学校的项目。在项目资助下,学校引进实践型教学模式,建成了一系列具有先进水平的校内实习基地和实验室,派遣了两百余人次出国进修考察。与此同时,包括时任德国总统罗曼·赫尔佐克在内的德国贵宾,以及众多的德国专家学者先后来校访问和工作、累计达500余人次。从2000年开始,学校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等签署了“中德2+3联合培养本科生”的协议,每年选拔近百名学生到德国深造。这些学生符合条件者,学校与德国合作大学分别授予学位证书 。除德国以外,学校还与澳大利亚、英国、法国、芬兰、 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友好合作关系。
    3 o8 W) `8 {  Z1 }$ d  o长期的办学实践,使学校拥有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共有270余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340余人。近年来,学校在不断提升办学水平的基础上,还承担并完成了多项高水准的科技项目和设计研究任务,这些在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为企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0 P. V9 p$ [4 X' k# r7 |" @7 B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通过以网络文化、社区文化、社团文化为主要载体的校园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他们顺利地成长成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建校25年来,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他们中有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服装设计师等荣誉称号的杰出人才。展望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弘扬“求实创新、自强不息、知难而进、矢志发展”的浙科院精神,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国际化背景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作出新贡献!' n: s" e3 }- i3 P& ~9 X

    5 h/ P$ x: R( s7 [% V, g) R. X
    0 k* t/ @" t/ L, l8 R2 g. R 3 F8 w: u- A0 o2 K
    2、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7 ^8 u; |& a: h4 K
    http://www.zjforestry.ac.cn/index.jsp$ V" m! r) U2 D/ I* D9 ~9 a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位于杭州市小和山高教园区,是一所综合性省级林业科学研究机构。主要从事森林资源培育、竹林、经济、森林生态、森林保护、林产化工、森林食品、园林花卉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下设院综合处、科研处、开发处、林业研究所、林产工业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所、竹类研究所、林业信息与标准化研究所、竹子资源与加工利用中试基地、后勤服务中心、浙江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园林绿化工程公司、实验林场等机构。全院现有在职职工108人,退休职工84位。在职职工中有9位研究员(正高),15位副研究员(副高);10位"省15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31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含在读);12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位林业部和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人员,1位全国星火标兵、1位省星火计划先进个人。
    ; p, [; Q. A8 t3 ?  Y% n) A# u; U  建院四十年,共完成科研项目400项,共取得科技成果16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项,部省级奖励86项,国家专利10项,国际专利金奖1项。在林木良种选育、竹类资源开发、活性炭技术、森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1997年在原林业部首次公布的全国55家省级以上林业科研院所综合实力考核中,我院名列第17位。
    4 g. r/ E! m0 P6 U  Q+ p6 V. X* z$ d  为了使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我院衷心希望与各生产单位、各界同仁及海内外学术友人加强科技合作,共同为科技兴林和加快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做出更大贡献。* B; C( g5 F& ?( T0 J5 |* g) Q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曾经与浙江林学院合并过。
    1 n; U  |+ i* t" e: u7 ~- Q
    7 G: q0 k8 D+ K" N+ R3、浙江林学院0 A. ?* B: a% M: F
    浙江林学院http://www.zjfc.edu.cn
    1 b* w! p; y4 i5 ?, Z浙江林学院野风论坛http://www.yefo.net/bbs/index.asp
    * K+ _. k2 D' \& [浙江林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浙江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经近半个世纪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一所涵盖农学、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医学等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以本科教育为主,具有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现任院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齐生教授。 9 h9 |7 ^  v, M) S+ J5 s& Y6 ?
       学校座落于杭州西郊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临安市,交通便利,办学条件优良。学校现有衣锦和东湖两个校区,校园面积23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6万余平方米。衣锦校区为省级"文明校园",有"花园式学校"的美称;东湖校区依山傍水,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4 L5 R  m2 Y( l1 Y' r4 ~. e5 w  e1 e! R   学校设有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环境科技学院、工程学院、园林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旅游学院、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食品与药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林业干部管理学院、体育军训部等16个教学单位。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为民办独立学院。现有37个本科专业,其中林学、木材科学与工程、园林等3个专业为省重点专业。森林培育、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林业经济管理4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d2 \7 U" U! C( \6 j0 R- A' _
       学校拥有32个科研院所,1个 省属高校创新基地(重中之重学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校级重点学科以及现代森林培育技术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木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林木良种繁育基地、省级林特业科技培训中心和省级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近5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700余项,申请和授权国家专利12项,获国家级及省部级成果奖37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00篇,出版著作123部。一批科研成果转化后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年荣获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现已被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化学文摘》、英国《CABI文摘》等国内外重要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2004年连续第4次被《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综合性农业科学类"和"林业类"核心期刊。
    5 w+ ]9 A1 F6 p9 A+ G" ^   浙江林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浙江省政府特聘教授1人,高级职称250余人。进入省政府"151"人才第一层次、第二层次及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7名。
    ) j6 T& }7 \3 k# T2 U$ H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10余所大学建立了联系,开展合作办学,进行合作研究。聘请多名外教驻校任教。学校面向全国22个省市招生,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4500余人。学校坚持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意识,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我校毕业生素以实际操作能力强、适应面广、综合素质好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2004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5.07%,已连续四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2 |$ H/ U; H: U9 o  D4 j
       学校规划到2013年建成以生物环境类学科为特色,理、工、文、管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2020年成为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4 j9 f9 y" x- e7 c8 s( c1 d
    关闭

    下沙大学生网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