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论坛(EC通行证)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QQ登录

QQ登录

下沙大学生网QQ群8(千人群)
群号:6490324 ,验证:下沙大学生网。
用手机发布本地信息严禁群发,各种宣传贴请发表在下沙信息版块有问必答,欢迎提问 提升会员等级,助你宣传
新会员必读 大学生的论坛下沙新生必读下沙币获得方法及使用
查看: 211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调查称85.3%公众感觉生活负担比十年前更重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3-20 16: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是我的感觉错了,还是他们算错了?”当记者告诉老张,根据相关统计,这几年物价上涨不大,甚至一些年份还有所下降时,他一脸困惑和不解。 + k7 M: T, w" a
, ~5 k/ e |' x5 o5 H; M- t

  “水电煤气,蔬菜大米,孩子上学,看病吃药,哪一样不在涨?怎么说没怎么涨呢?”41岁的老张有一个孩子,正上初中二年级。这几年,随着孩子升学,老张家的生活开支也不断增加。虽然也涨了些工资,但老张还是感觉生活的负担比以前更重了。

4 [, @. l; Z% h* @! }

; }: L8 d+ x! U

  很多人与老张有着相同的感受和不解。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有7625人参与的调查显示:一方面,78.8%的人认为和十年前相比收入增加了,而另一方面,85.3%的人感觉自己的生活负担比十年前更重了。

7 L' [' K$ b2 {3 ^

$ T5 @9 B; ~5 Q. d9 p& z

  记者看到,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1996年到2005年这十年间,物价上涨幅度并不大。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涨幅远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涨幅,甚至在1998年、1999年和2002年中,价格还出现了负增长。

# B! A( |' y H# A$ |8 k+ K

7 W- H! Y1 \( d& G. h1 ?

  为什么人们的收入逐年增加,统计数据显示物价上涨也不大,可公众却感觉生活负担更重了?

1 _/ A" W4 a9 s1 B% J: ?) l

7 l, U y) `& y1 f, x- v

  对此,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指出,在我国,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一些学者依据宏观数据做出的分析与一般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有很大距离,有的时候甚至是南辕北辙。通常来说,不是民众的感觉错了,而是由于宏观数据的计量方法出现了问题。物价的问题就是如此。

2 r% `( g8 y- a {1 e3 A

9 l5 E1 ]/ g. J* |, w

  据了解,CPI统计标准是20多年前制定的。20多年过去了,中国经济,特别是居民的消费结构与消费产品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往食品在CPI中的权重达三分之一,而目前所占比重十分微小;卫生医药用品、教育、电信等消费所占权重,与实际消费情况完全不成比例。尤其是近几年上涨很快的住房消费,计算CPI时,“依照国际惯例”并不包括在内。

" w: J+ U& a( R2 z& V0 `$ ^5 Y

! O. _% X- A% h, M8 T

  孙立平指出,这就是为什么在统计数据显示物价低迷的时候,很多人感觉的是生活负担的沉重———因为有几类大宗且大家都要消费的商品的价格有了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比如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等。

8 @5 E2 ^" T. Q7 a. P5 h

. a* ]/ j, E% ?2 M: T2 z" i' r1 h

  本次调查结果印证了他的观点。调查显示,人们花钱最多的三方面依次是住房、教育和医疗。与此同时,公众感觉这些年上涨最快的恰恰也正是这三方面。

9 [& T: @' \# U' P0 ], W" u) U

. m8 I1 e; l3 X2 m \. J5 |. u

  据《市场报》报道,一般认为,房价与家庭年收入的比例在3~6倍之间比较正常。然而在国内,这一比例甚至达到了10~20倍。

* z, k' q+ X/ l/ e

) c6 W/ j+ m$ ~) W: t

  国内一家杂志(《个人理财》)在全国37个有代表性城市所做的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家庭购房平均要花掉其13.4年的收入,温州、上海、杭州等地的居民购房,甚至需要花费超过20年的家庭收入。

- @: f+ ?3 v4 u" }' R

/ ?: b6 w% Y7 [6 {4 j. l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孙继业指出,20年前,大学每学年的学费只有200元,现在已经冲上5000元大关,增长了25倍。一名农民辛辛苦苦13年的收入,才能供得起一个孩子上大学。

, F1 L3 t& j7 k% i5 J

! E0 m: m J) {( R8 k8 I3 Y. w0 V# P" T

  来自卫生部的统计数字显示,上世纪80年代,全国一年的总体医疗费用为143.2亿元,到2003年上升到6623.3亿元,20多年增长了40多倍。与此同时,在总体医疗费用中,需要个人支付的比例,也由21.2%上升到55.5%。

. ?) l. R L( m$ r9 ^6 ^1 y

0 _2 M n$ i# I9 S; h; w

  正如一些媒体在评论中指出的,住房、教育和医疗,已经成为加重人们生活负担、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新“三座大山”。银行中高达14亿元的居民储蓄,也多是老百姓为应付这些问题所准备的。本报调查显示,在谈到“你为什么储蓄”的问题时,排前五位的依次是:应急、教育、住房、养老和医疗。

7 o. f" k8 f: R0 t. `! R1 Z

5 w, n: n& s3 \% E. [, I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仅仅靠居民个人储蓄,显然是不现实的。可喜的是,对于这些直接关系到民生的问题,政府并没有回避。近几年来,在平抑房价、治理教育收费、医疗改革等方面,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S& Y* _( u. K% m5 A

在3月14日举行的全国人大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就表示,最痛心还没能够把人民最关心的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各方面问题解决得更好,但是“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

3 O9 j9 l e9 H: m6 S8 k, Y0 i

5 ]. ^' J( {6 P/ k' o

  今年两会刚刚结束时,一名新华社记者在央视《新闻会客厅》节目中表达了这样的愿望:“这次两会我们可以说是把社会上关注的热点问题扫了一遍,教育的、医疗的、住房的。我们希望明年这些热点能够减少一些,有些能够弱化一些,不要让这些热点问题不停地热下去。”这,应该也是亿万公众的愿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转发到微博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06-3-20 17:30:0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中国特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06-3-21 11:41:00 | 只看该作者
都进贪官的腰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下沙大学生网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