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论坛(EC通行证)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QQ登录

QQ登录

下沙大学生网QQ群8(千人群)
群号:6490324 ,验证:下沙大学生网。
用手机发布本地信息严禁群发,各种宣传贴请发表在下沙信息版块有问必答,欢迎提问 提升会员等级,助你宣传
新会员必读 大学生的论坛下沙新生必读下沙币获得方法及使用
查看: 21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道探秘第二期:仙居蟹坑岭古道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21 12:2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6 16:00:4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8 f; l3 B6 z0 n* t* C

    4 y9 |* {: K4 f; g, [8 K
    & i/ d* t) J# r2 H$ c  |
    , F+ H$ Y! l& \9 `/ A: ]! T9 U
    一、【古道介绍】
    6 {1 a8 G* ^  ^: m" M: V: Z( X0 c: {3 {4 h
    仙居山势南北对峙,群峰连绵,唯独中西部的韦羌山系独树一帜,与南北山势大相径庭。韦羌境内削壁千仞,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神秘蝌蚪崖,巍巍天柱峰,向相而立,分别代表人文自然双绝,为仙居山水之精华,历朝历代无论高隐圣贤还是山野樵夫都百“读”不厌。
    韦羌山范围:据古称,沿革一般以韦羌溪流域而论,包括淡竹全境及周边一部分均属于韦羌山系。自大青岗龙潭头至白塔茶溪汇入永安溪,水路约一百里,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至今,民间仍有“韦羌溪,九溪十八弯”的说法。
    蟹坑岭古道南通永嘉,北经桐江书院及皤滩古镇连接苍岭古道。从桐江书院往南走,过板桥水库,就踏上了蟹坑岭古道,路不怎么陡峭,路面不宽(大约不到1米宽),由鹅卵石铺砌而成,是古时候的官道、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古道中间有凉亭(也叫路廊),尚存清光绪年间的记事石碑,铭刻了当时每家每户铺设路面鹅卵石的各户包干长度。大约有二百多户,根据实力最多的一户为十丈,最少的为一丈。相信很多附近人家都能找到自己先人的名字……
    在蟹坑岭南麓中段,朝西的一悬崖上大约离涧水10米高、长2米、高1.5米岩框,发现一处摩岩石刻,游者站隔岸路边,凝目以视能辩明若干字迹。据光绪仙居县志载,蟹坑岭《摩岩诗》:绿林锁雾气潜消,铁骑追风将独豪;端要摅忠期报捷,不须怀古事登高。史载,诗出自元朝方志道,石刻由下叶村民间艺人叶纯完成(摩崖石刻并无跋文全文,现已深藏于棘刺之中)。
    桐江书院,被称为“江南第一书院”位于皤滩乡山下村与板桥村之间。千百年前,晚唐诗人方干隐居于此,直至他的第八代子孙方斫开建此书院,从理学家朱熹做而论道,到状元王十朋前来求学,从“文公访道地,殿元受业家”的辉煌至蟹坑岭文化古道的兴衰;从方志道摩崖石刻的豪情诗句到千年古道的前朝碑记;从满怀对先人的崇敬之情进位孜孜探索元朝摩崖诗文石刻的真相。

    # i, ?! F& }# e8 t

    ' [3 _6 ~5 J/ F/ b: Q- S
    0 ?+ `4 k3 G+ b
    8 h0 i6 }  B  x1 u& }/ L
    * {2 c, i8 q; ~2 I9 T
    让我们继续背上行囊,踏着青苔石阶,翻越崇山峻岭,去感悟千年历史中的璀璨文化。

    & S3 h5 E' S6 T* w4 w) ^9 u% k

    1 K' z  ?( ^2 |1 p; I$ \4 ?8 i1 v4 `8 w; J$ @. o
    ! A7 s. g2 H' t2 [6 E! h( `
    2 v: {5 u9 j4 _/ d: M7 K

    ) g% h3 p1 M* O8 f8 D8 e
    1 _- O. O4 ]* d- Q

    2 n( t- C2 [9 \+ P5 U* B2 l: G4 V/ ~
    + w  V& T9 h- ~7 I0 q5 s
      y, p& V3 j. k4 w8 D" }% {' }& {  A8 d! }) b
    * G) x$ g8 N+ J, s! Y

    2 g2 Z- |6 ~+ _; h4 n: V. A! T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转发到微博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下沙大学生网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