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论坛(EC通行证)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QQ登录

QQ登录

下沙大学生网QQ群8(千人群)
群号:6490324 ,验证:下沙大学生网。
用手机发布本地信息严禁群发,各种宣传贴请发表在下沙信息版块有问必答,欢迎提问 提升会员等级,助你宣传
新会员必读 大学生的论坛下沙新生必读下沙币获得方法及使用
查看: 7740|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明清民间木雕造像的鉴藏与投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6 15:1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8 13: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年来,明清铜鎏金造像在艺术品市场上颇受青睐,价格高涨。而与此同时期的民间木雕造像则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其实,民间木雕造像纯属手工工艺,想象奇特,造型生动,制作亦较为复杂,且由于材质问题,留存数量日益减少,更由于此类造像包蕴了大量宗教、民俗文化信息,故它们也具有较高的鉴藏价值与潜在投资价值。. p/ K% B* @8 b9 f# F# J2 E0 q) E
    9 W5 i4 `& t, s( I2 K6 H8 F2 A
    一、      明清民间木雕造像兴盛的原因* J: X" c3 A. Q
    汉代时期,佛教传入中国,本土的道教也已滋生。此后,历经魏晋、隋唐、
    / O5 u" @. P2 Y8 k1 Z9 O两宋,伴随着宗教尤其是佛、道两教的发展,中国的宗教造像行为长盛不衰。著名的云冈、龙门等石窟,其宗教与艺术意义影响深远。民间的造像行为虽然不像政府或宗教组织那样规模宏大、组织规范,但也同样受到了造像传统的影响;其二,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间宗教最为繁盛的时期。各种宗教相互影响并派生出诸多支流,尤其是流派众多的道教,此时已构建了完备的神仙体系,又有本土宗教的优势及长生超脱的“疗效”,在民间宗教中影响最广。这些别有法术的神仙真人和佛祖菩萨自然成了人们信仰的对象和造像的原型;其三,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统治阶级虽然企图用理学来钳制人们的思想,但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日趋繁荣,带有资产阶级萌芽思想的民俗文化也自然地在发展。追求财富,及时行乐的同时,人们也不会忘了企求神灵“对自己”的永远眷顾与保佑。因此,明清时期的民间木雕造像有一种传统造像民俗化的独特现象,即造像多属个人、家庭行为,造像开光过后多供奉在私人家里,而非一般常见的社会公益行为。家庭造像的普及使得明清民间木雕造像更显兴盛。% i0 U4 O) X6 H
    5 ], x+ d0 F# y2 Q
    二、     明清民间木雕造像的类别与审美
    8 y& {' A9 u9 {2 ]8 u明清民间木雕造像多为保佑家庭平安、兴旺、聚财等而制,并带有一定的宗* n$ J5 u. e, @# l" w
    教信仰色彩,从大的类别上来分,主要有佛、道两类,其中尤以后者居多。
    8 u8 n) ]8 |/ Q2 `唐宋以来,许多君王对道教均宠爱有加,诸多民间道人因有传奇法术而被朝廷封为“天师”、“法王”、“真人”等。明清社会上下对本土道教的信仰热情有增无减。随着道教神仙体系的进一步完备及民俗文化的发展,民间诸神也多被纳入道教天地。所以,在道教类造像中,除太上老君、吕洞宾、真武祖师、张公法王、三清天尊(元始天尊、道德天尊、灵宝天尊)等外,最多见的是财神、关帝像。财神造像的大量出现最能反映封建社会后期在资产阶级萌芽思想发展过程中注重实利、崇尚金钱、强调私有的民俗风尚。财神造像有文、武之分。文财神的原型多是春秋时期的范蠡(民间俗称“陶朱公”,亦被尊为中国商人鼻祖),因其善于经营,并乐于布施,故广受民间爱戴,并被尊为文财神。其基本造型是面露笑容,执元宝端坐(图1),也有干脆以一大元宝作底座的(图2)。武财神的原型是秦时的赵公明,其骑黑虎,守丹炉,又吃了张天师的仙丹,故别有法术。《封神榜》里,赵公明被封为财神,手下还有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伸,并主管“迎祥纳福”,故广为百姓喜爱。其基本造型是一身武装,长髯瞪眼,坐骑猛虎,左手执元宝,右手执鞭(图3),也有坐着元宝,脚踏猛虎等造型(图4);如果说,财神造像是民间自发行为的话,那么关帝(关圣帝君)造像则有政府引导因素。明代嘉靖、万历二位皇帝信奉道教,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帝”,清顺治九年,政府又敕封其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自此,关帝庙在全国开花,家庭供奉关帝也蔚然成风。这合乎政治需要,因为倡导关公的忠义是历代帝王收揽民心的重要意识手段。关帝造像多内穿铠甲,外披战袍,有右手上指者(图5),也有双手撑膝(图6)等。  z% g+ ?% p* b$ u0 K# a
    佛教造像除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外,最为常见的是观音菩萨造像。四大菩萨之一的观音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最受中国百姓信仰。明清民间木雕观音可谓形态万千,有闭目安坐(图7)的,有执经卷(图8)的,有结跏趺(盘腿而坐,脚背放在股上,佛教徒坐法)禅定印(八指互叠仰上,拇指对接)坐于莲花宝座的(图9),还有拿净瓶,单盘脚坐等。值得一题的是其中的送子观音,纯属民间所为。在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中均未见送子观音,三十三应现身观音等说法中也都没有送子观音,而到明代以后,半跏趺坐,怀抱婴儿的送子观音形象在社会上广泛出现,反映了时人在私有思想影响下,传宗接代,承袭家业,子孙兴旺的民俗文化。
    ' N9 e' a6 N8 _' r1 z# y% \( k$ L还有药王造像(图10)(原型是神农、扁鹊等),一手执药钵,一手拿灵丹妙药,反映了百姓对健康平安的祈求。一般均把药王归为道教人物系列,但佛教中也有药王菩萨(药师佛)一说。
    1 i- e1 i( `7 ?5 w- W- ~此外,民间还多有福、禄、寿星造像,土地公、土地婆阴阳之神造像(图11)以及祖宗供像等,另有一些天神造像(图12、13),也反映了时人护家祈安的愿望。
    9 I6 G( j+ g% Z: Q古时宗教多被统治阶级利用,为其教化民众,征服天下,巩固统治服务,而
    , s" l4 E9 K1 ^7 R0 s& \' u; u明清民众造佛像是保一方或一族、一家的平安,或直接出于升官发财的私利需求,因此,它们充满了浓郁的民俗文化气息,给人的审美感受也别具一格:
    8 k3 y3 k  O. f& @% T首先,这些造像有着浓厚的民俗情趣。明清民间木雕造像在特定的民俗文化的影响下,往往将神仙“人”化,生活化。这与石窟造像及政府、宗教组织造像的庄严肃穆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它们更具生活情趣,更具亲和感;其次,这些造像造型率真,形象生动,充分发挥了民间艺人无拘无束的艺术原创力。由于是纯手工制作,故其神情、动作多有差异,少有雷同。同样的造像原型,在不同时代、地区及艺人那里,往往会出现造型、服饰、动作等诸多自然而灵动的变化(如前文图示);再次,由于此类造像至少也有上百年的历史,又因木质难以保存,且加上常年供奉的烟火熏燎,故多有残破、剥落现象。但正是这种历史的痕迹,使其别有一种沧桑感。加上其表面自然的烟尘色(或烟香味),颇易令人产生顶礼膜拜的情怀;另外,此类造像使用的木材不象金属那般生硬、刺眼,经尘封过的木料别有一种内敛、深沉感,历史气息浓郁。同时,木料本身的文理也颇耐玩赏。
    ) U1 ]; T, }/ c3 P0 L) r: i$ w* Z2 e3 W4 n
    三、     明清民间木雕造像的制作与鉴定; i; [% R3 [' S; W/ H  i' ?
    明清民间木雕造像多取材于樟木,也有用杨木、杉木等雕凿的。其制作工艺6 _/ j8 P- U* s8 W! l
    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9 C. g/ ^- Z, d制胚:根据构思,先用圆雕法,大刀阔斧地在木材上粗凿造型。2 F  j" B- {) q" `- _+ ]
    细雕:在粗胚基础上,对造型进行深化、细化,尤其对人物的脸部表情、手足动作予以细心雕凿。采用浮雕、立体雕甚至透雕手法。在基本雕凿成型的同时,一般在造像背后均要开凿一个(也有两个)带盖的方孔或圆孔(图14),以便让供奉者放入五谷杂粮(祈祷食无忧)、中药(祈祷身体健)(图15)、锡箔碎片(一般祭祀常用)、铜钱(祈祷发财致富)(图16)、经符(写上供奉者地址、姓名、供奉神佛名、祈祷愿望、开光时间等)(图17)等物。经符用于在造像完工后选择吉日盟誓祀祷,也即民间所谓给神像“开光”。彼时神佛就附在造像上,时刻保佑供奉者了。所以,佛像背后的小孔阁也被称为“神灵”。+ k. g* h. w2 I" g5 O% s0 o9 C; c
    刮灰:由于木纤维较粗,故经细雕后造像还有坑凹不整处,便用石灰腻子对之进行细部填补。- W; S7 x9 a1 n0 y4 |; u
    铺纻:这一步骤并非每个造像都有,它是在刮灰的基础上,再在造像表面敷一层薄薄的苎麻纤维,以求更为细洁,并利于上漆绘彩。$ }! a2 f5 _; ~( a( ?& [6 a+ q
    贴金:这一步骤在清中期以前的造像上多见(清中期后,多用泥金替代),即在刮灰修整后的造像表面贴上金箔,即民间所谓“佛要金装”。
    ) I' p7 z" m" J5 U9 t. ]髹漆:在贴金或不贴金的造像表面涂上土漆(一般多为红色)。: K: c# t+ B; z6 \) L% o
    绘彩:在底漆基础上,用各色油彩(也有用泥金的)对造像进行美化,包括对造像脸部的描绘。这在清晚期以后最为流行。: [( e, `) @/ h( ~$ j
    其他的,还有给男性造像配以胡须,有的大型造像用玻璃弹子作眼珠等。
    2 x  W2 p2 G3 l要注意的是,不是每尊造像都涵括以上所有的制作工艺,铺纻及其后的几种制作工艺也并非绝对是一个时期独有的。我们要抓住典型特征,也得根据实物,综合、辨证地进行客观分析。
    # U; T, p9 K( `4 r* y综合明清民间木雕造像的制作工艺及审美特征等因素,其真伪及年代鉴定依据主要有:/ C5 u0 ^, E0 {9 M2 e$ K
    1、造像背后小阁子若未经打开,则直接取自里边的经符最能真实地说明该造像的制作年代。但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造像背后的小阁子均被他人撬开过,往往缺失经符。若小阁子明显被打开过,但经符仍在,也得根据造像种类及相关特征予以核实,以防经符是真,造像是新制赝品,或经符标明时代久远,而造像实际年纪不大。另外,小阁子多开成长方形,若是圆形的,往往是清中晚期以后的造像(但并不等于清中晚期造像就没有长方形阁子),明早期的一些造像背后的阁子也有正方形的。
    ( O3 _! t$ A+ k% a: {' l1 m2、一般来讲,从明早期到清晚期以至于民国时期,造像制作有由简趋繁的整体特点,即越靠近后期,制作越繁琐,雕刻、描摹越具象。从审美特征来看,就是相对而言,有个从“写神”向“写形”的变化过程(这从图9、10、11的观音造像中可以明显看出)。所以,相对地,越是精雕细作,越是注重写实的造像,其年代离现在越近。6 i  J4 ^! g1 _& |
    3、与上一点相关的是造型。一般地,明代造像整体较为古拙,清中期以前的造像也不时有夸张、写意之作,但清中期以后的造像则有逼近真人的特点,比较强调比例、细节,但艺术灵气不足。时下市场上也有明清民间木雕造像的仿品,但造型总有“现代化”特点,即注重造型比例,强调肌肉骨干,虽然雕得是中国古代人物,但却用西方雕塑手法,丝毫没有民俗情趣。
    3 |% i' H; P8 @/ t4、造像外表油彩也是重要的鉴定依据。一般地,朱漆涂金、泥金涂绘或彩漆浓重(图18、19)的造像多是清晚期以后的;有贴金现象的,大多在清中期以前;明代造像表面也多施有红蓝彩绘,但因年代较久,不易尽显。尽管有的造像外表油彩剥落严重,但其细缝或暗凹处多有古旧的油彩残留,这也是鉴定新旧的细节。要注意的是,有些赝品多用现代油漆、彩料,或故意在油彩晒干后用器物使其不自然地刮落,或用电烙铁烙上炭痕,以达到作旧牟利的目的。) z% d7 F# a3 t: I0 b: b
    5、明清民间木雕造像往往会因为刻凿者所处的时代不同给同一原型的造像人物刻以不同的服饰装饰,这也为我们的鉴定提供了依据。如前所述,衣饰繁琐、浓艳的往往是清中后期造像。明代造像的服饰一般均有明代特征,清代尤其是清后期的造像多有“旗装”打扮的(图20),有时连观音都不例外。
    0 N0 G2 p# g, K8 W# w: ]6、造像应当供奉,故明清木雕造像往往因常年烟熏而多有淡雅且悠远持久的烟香味。仿品有时也对此作旧,但由于是速效而成,造像烟熏味过于浓烈,但不持久,造像表面的烟熏痕也过于浓重,缺乏自然层次。
    / C: q+ d) B$ K7、明清木雕造像大多雕法流畅,又经刮灰、铺纻等工艺加工,且饱经岁月,故线条起伏、转折处自然柔和。而新仿品则往往刀法生硬,转折刻板,手感生涩。
    6 i- z8 C. K$ L0 g8、此外,还得注意以下仿旧作赝法:老料新作,即木料是老的,但系新近雕凿;曝晒熏蛀,即在仿品制作完成后,故意使其被日晒雨淋,烟熏虫蛀。对于这两种作伪,若综合前述鉴别要点(如造型、工艺等)还是不难鉴定的。另有用树脂等化学材料制成的仿品(有的为增加重量,内部还特意置入金属),用硬物刮划没有木质感,表面色彩也浓重呆板,且造型“现代化”,多有雷同,属机器批量生产,也易鉴别。2 x! `  o: U* z9 d) {
    " [2 p& K& R2 |5 l( e- g
    四、     明清民间木雕造像的投资与保存
    ! I3 A3 {+ ]: ]/ B6 W+ D" S  I目前,明清民间木雕造像在收藏界尚属“冷门”,价位较低,但其投资潜力
    * P# c$ {; p+ u, ?却不容忽视。+ Y7 d5 h* L0 U4 I4 `" r
    首先,如前所述,明清民间木雕造像至少具有宗教与民俗双重文化内涵。这些造像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特定时代下的文化产物,是中国造像艺术民俗化的生动遗存,它们从一个独特的角度为我们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S, n7 o/ ?3 ]9 t  \
    其次,这些造像系纯手工制作,想象奇特,造型灵动,少有雷同,充分显现了古时民间艺人的艺术创造力,有着古朴、隽永的独特审美价值,绝非现代工艺可比;其三,明清民间木雕造像按不同的寓意形成系列,且多有商品经济思想影响的因素,其中的财神造像就颇符合市场经济背景下现代人的需求,而观音、关公、吕洞宾、药王等佛道人物也广受国人喜爱,太平时期更希图得到这些神灵的佑护;其四,时下场所装潢多强调文化品位,家庭装修也有一股复古的潮流。明清民间木雕造像古意浓厚,文化内涵丰富,或供奉,或摆放,既能在紧张的现代生活之余寄托“怀古之幽思”,又能祈求平安,可满足多元文化精神需求;其五,由于这些造像取材木料,加之年代久远,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被人当“烂木头”处理,故其存世量日益减少,尤其是那些品相完好,造型灵动,制作精湛的造像更不多见。所以,当市场认识了这些造像的真正文化价值后,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看似廉价的饱经沧桑的木雕造像必将有良好的收藏、投资发展空间。
    % B4 J# v% U- A* |至于这些木雕造像的保存,主要应注意不要用水冲洗,不要用硬刷子磨刷表面,否则,油彩剥落,包浆尽失,实为遗憾。也不应将造像至于阳光强烈或潮湿处,以防木材开裂或腐烂。最好用软毛掸除造像表面尘灰后,用拧干的吸水棉布予以轻擦(注意防止布纤维钩起造像表面材质),旁置樟脑,也可配以玻璃罩。有条件的也可将造像置于佛龛,需要的时候用瞳灯映照,则更具别样的文化情怀。6 c9 o4 q8 P- ^: e. J% i2 }# q

    1 l: L6 N6 m+ H- v[注]本文所用图片均系摄自作者个人藏品6 i0 j4 |+ O3 n8 g1 R  X+ A
    ---------------------------------------------------------------------! z2 J$ n: Q7 W: ^

    3 w7 ^. T1 |) V7 J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8 13:53:29编辑过]

    $ P" D- o0 G9 i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转发到微博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6 15:1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2
     楼主| 发表于 2005-1-8 13:15:00 | 只看该作者
    图1文财神造像1(清道光).jpg/ h# D! r) e- O4 I& ]8 G
    1 x3 W0 q+ W5 G4 K: [' t8 t
    ) K- z; z( t$ o$ B
    图2文财神造像2(清晚期).jpg7 D: x' y* H. z9 n" W
    2 Z7 D9 @9 T2 r& Q( L+ w9 g7 \
    图3武财神造像1(清中期).jpg
    + o/ ]2 J5 \( {5 r6 }. w  E + A. k" u, m2 a$ N2 k3 U
    2 p0 R3 b. f7 q
    ) y4 B, _& G- W8 b, B8 @4 y1 C
    图4武财神造像2(清晚期).jpg
    4 k4 ^6 N+ t5 S  L. M& W( V. Q$ z, K* T, g' i5 i. V
    + }/ e6 S4 _9 U4 f

    0 y- J# c! w" f8 w. v% J" k% L8 g. B 图5关帝造像1(清中期).jpg5 \) f* H( y* }- }) `6 M+ a3 l0 l

    # x9 ?, q8 N$ M. B3 V8 r4 Q2 B" m, t1 q0 N; G# H; o$ M
    图6关帝造像2(清中期).jpg
    : e& U& g( L* @2 e  Y
    , y  p* F: L6 p9 y9 J图7观音造像1(明早期).jpg, V; J8 z9 ^1 [, p: ]4 D8 i1 L
    0 ?; `4 w4 M* Q4 b* x  j
    " N( p3 v+ t8 v, {, }8 m! k3 d' I* X
    图8观音造像2(明晚期).jpg0 s6 G1 ]8 W# m% A+ ?; ^  N  A& b

    # n/ A5 d/ H$ H$ H( q
    ( N% _. ]4 T7 b8 G, ]% p* S: H图9观音造像3(清晚期).jpg9 p# x/ X* }" A7 d0 `

    nL95BJU3.jpg (28.91 KB, 下载次数: 13)

    [原创]明清民间木雕造像的鉴藏与投资

    [原创]明清民间木雕造像的鉴藏与投资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6 15:1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3
     楼主| 发表于 2005-1-8 13:16:00 | 只看该作者
    图10药王造像(明中期).jpg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6 15:1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4
     楼主| 发表于 2005-1-8 13:19:00 | 只看该作者
    图11土地正神造像(清乾隆).jpg
    ! X. `* j" J; `4 z3 T* i图11土地正神造像(清乾隆).jpg
    ; g. U" _6 _5 A7 d5 W图12天神造像1(清中期).jpg
    . w* s8 z: ]* l$ {& Z" W  |9 p! ]
    ! z; a  k$ \' j2 M* C# D ( O/ m1 j) T* K% T. k
    图14造像背后的凿孔.jpg
    ! b0 j$ j  F) x$ C9 m7 j4 v图15置入造像背后的中药.jpg   `6 S, x8 n' I" [/ @0 W3 v6 z
    图16置入造像背后的铜钱.jpg
    ) T  h2 y* ?9 K- e4 b图17置入造像背后的经符.jpg
    6 ~* _8 t3 g% a4 _6 z. w图18泥金涂绘关帝造像(清晚期).jpg
    1 F& k% Y! t% J% N图19彩绘天神造像(民国).jpg
    2 x* C7 _  e7 v/ l5 C图20旗装服饰造像(清晚期).jpg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6 15:1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5
     楼主| 发表于 2005-1-8 13:43:00 | 只看该作者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6 15:1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6
     楼主| 发表于 2005-1-8 13:53:0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个人研究~~~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5-1-10 20:05: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本来就是学这个的呀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05-2-1 23:34:00 | 只看该作者
    <>汗~扎发到这里来了?</P>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下沙大学生网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