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论坛(EC通行证)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QQ登录

QQ登录

下沙大学生网QQ群8(千人群)
群号:6490324 ,验证:下沙大学生网。
用手机发布本地信息严禁群发,各种宣传贴请发表在下沙信息版块有问必答,欢迎提问 提升会员等级,助你宣传
新会员必读 大学生的论坛下沙新生必读下沙币获得方法及使用
查看: 298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学教育,谁在为你哭泣!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0-15 01: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学教育,谁在为你哭泣! 0 y+ E- W( E% `, L
近年以来,至从大学生伤害动物事件以前,到现在频繁出现的跳楼、伤人、谋杀事件屡见报端,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象牙塔内的学子
5 z% V0 H$ P5 G& s1 j到底怎么了?大学教育的目的何在?是一个专业的证件考取机构还是一个育人修身的学堂?大学教育中的某些失败究竟该归咎于社会还是自身?  
, I- {/ ?+ G( I" w   首先是校园的贫富问题,记得在这一点上面,2004年9月23日南方周末曾经作了简短的评论,校园学子的贫富导致攀比之风,似乎每个校园都存在,
& ^- j* p5 q, S9 p完全是不争的事实,每当开学甚至假期来临,贫富的分化即特别的明显,学生逐渐分为了两个互不来往的群体,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无疑是社会,
" O+ m+ ?( h- ~: T社会上横行的铜臭之风已经完全渗入了象牙塔,它已经不再纯洁,有句话叫“社会一打喷嚏,大学就会感冒”,其实大学在社会面前成为了一面镜子,
3 m$ Q/ w  ~* H/ w; }  L镜子映出了每个社会中的人以及众多人的丑态。现在大学逐渐在形成一个危险的逻辑,那就是“不管你的成绩如何优异,至少我现在比你富有。”
$ j: s8 T  Z# P/ V; N" S8 @这个富有,仅仅指的是金钱,却早已经忘了好学生应该具备专业知识,修养道德品质,人文思想沉淀的根本。 * B. F2 U& d4 v5 K  r1 @
  其次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至从马加爵的事件出现以后,大学的心理教育的讨论似乎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媒体、大学校园。随后各大校园的心理教育," R+ I* |, x% A- _
心理疏导机构才逐步建立,心理学专业在我们国家历来是不受重视的专业,但愿能够尽早完善心理治疗体系,心理学在我国还是属于不被太多人熟知的一个- E% r" O/ x+ x+ W
专业,因为通常一个专业在国内流行,必然会有一个光明的“钱途”,于是象心理学此类较为抽象的学科发展举步为艰,而且从理论运用到实践并被人所接受,
# L/ v4 r! v! ]+ b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最后,希望大学生心理教育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走个过场,将心理学的只是尽早运用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而不尽停留在书本上
4 q2 J1 t, k; O' [3 w$ J) Z6 W被灰尘所覆盖。
+ S# p- a, `* [& C: I% k7 S7 }  另外,大学教育造就学生健全人格也迫在眉睫。人一生总的算来,接受学校教育一共16年,即小学6年,初、高中各3年,大学4年,在16年之中,除了2 y4 ]4 l. P. B. A6 b4 O
大学4年相对自由以外,但是仍然逃不掉的依然是“考证”,因为大学生面临的是一个压力大的社会,才进入社会生存与发展便受到挑战,优胜劣汰的
. Q; ]$ f0 q4 n& D自然法则虽然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但是部分大学生人格的缺失仍然会导致社会的负面影响,于是,放在大学面前的重要课题便是,大学教育如何在4年时间- `6 a- ~& s' J1 w
中塑造健全人格的大学生。
8 s2 N2 q0 H4 I& F- r* J3 [$ G  所谓健全人格,即做人的资格,性格和品格的系数总和。即有有理想,并有追求理想的信心与行动。在专业知识方面,专业素质、学业成绩只只是一部分,
2 ~$ y# ^' k! `5 ?! n, c7 b* y属于智商控制范围,而人格的魅力应该说来自于情商,学意识、正直、诚信、谦虚的品质与待人接物的能力都是健全人格必不可少的部分。 ) }+ k  d) M5 z# H2 n# v( j- J$ Z  Y
  记得以前看过几则新闻报道,说是某大学的学生将小动物放进微波炉以及用硫酸泼熊事件,这根本就是道德,人格缺实的显现,我们的大学教育总是努力8 G& k" K: i/ B( L* |3 S
的否定自己,而采取国外的教育方式,放弃儒家之学,道家之理,拼命的追求4级6级,其实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家,传统的东西依然有很深厚的基础,伦理道德% V2 g" A: b" y7 [9 z/ |
还是约束我们的重要思维,而酒神精神我们却又学的那么的蹩脚,不伦不类终于导致了畸形心理的诞生。所以,常会看到这种情况,一个人受了多年的教育,
* g0 n; g, _5 K8 v2 p$ |- ]甚至取得了博士学位,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有崇高理想和爱国热情,却不懂得做人的基本的道理,甚至品质恶劣,缺乏起码的公德。这是我们的教育产品,
2 Q% Y% u- Q0 n$ q; y6 W反映的正是教育的缺失、人格的缺失。 ; Y9 Z4 V" X4 Z5 c+ w
  “考证教育”当休亦!我一个朋友毕业之时,取得了双学位和6级的英语证书,在和她谈话之中,似乎她根本不太担心自己的就业前景,更是将月薪预计
& e; v' E3 ~7 S到2500/月,当时我劝她,只要有合适的单位就一定尽早签定下来,而她总是说我在开玩笑,后来在屡次的招聘会中总是铩羽而归。逐渐体会到了在大学校园内,; ^2 d% s( Z9 S
自己不过是考证的机器。
: |3 n  v  ]  j) V9 Y. [  其实大学教育,在于基础知识的积累和人文精神的积累,而非考证的机关,对于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已经在国内遭到了多年的攻击,却依然如故,究其原因,7 u3 C9 Y/ \/ |; D" R  j
应该是由于社会对学历的“高消费”所导致,我国从文化大革命以来,经历了知识份子是“臭老九”到知识得到尊重,成为第一生产力一个漫长阶段,. j8 a1 u6 k; Z  r" e! ~- h! [6 C
而国内的应试教育却又狭隘的把“知识”等同于了文凭,却非个人能力。另外一方面,考试经济同样成为了人们利益追逐的场所,数不清的考试名目,
2 }7 i; K! u# h+ R看不懂的资格认证,学而无用的证书文凭充斥大学校园,每项考试的报名费,资料费,补习费总体算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知不觉“考证教育”& @4 n% [8 x8 y4 e
里面也成为获取利益的肥肉。在这里,我想用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了一句名言用来结尾,“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未来。”
8 p; e- s; x# q4 r+ E9 I7 a  大学教育就是高消费,人们都在说,现在读大学是高消费,一年的学费动辄几千,加上学生的生活费估计会上万,以05年为例,某校本科学生年费用0 r! [  n; Z  e
共为4000左右,光是一个4000多足以将许许多多贫困但是成绩优秀的学生拒之门外,然而数不清的大学城却在全国各城市频繁修建,似乎这俨然成为了一阵风,1 \3 `0 ~/ Z7 l( d% H( Y$ t9 G
大家都在讨论怎样把大学建筑物修建的更漂亮,却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清净读书的地方,并不需要酒店一样豪华的学校。% d( w- }1 ?; \2 i5 v1 [2 R7 z
教育消费概念的诞生对于国内的教育来说无疑是具有很严重的后遗症的,这和黄金周一样,在教育上,对教育费用的大幅度提高,也就提高了进入大学的
2 J! W6 f* o! E# E* Q7 Z+ Y3 G“门槛”,而这个“门槛”却是从经济上面进行的限制,并非从学习能力,知识水平上面进行挑选。 6 P0 s3 M8 Q% E
  另外,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是应该得到提倡的,但是这样的资金投入却非来自于学生的高额学费,据说在国外,教育的费用都是相当的低,2 \. n: b+ _: z  B) R
因为公民作为纳税人,应该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而不是自己付出昂贵的代价去学习,因为,受到教育的大学生最终服务的也是国家,如果我作为一个大学生6 ~# i4 ^6 e* q: p) h3 m" ]
的家长,那么我愿意接受高税率,因为这远比大学无止境的教育高消费投入来的更透明。
1 z2 v# v: n4 X# U& W  说到最后,大学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套用英国教育家亨利?纽曼的一段话“大学教育是一种伟大而又平凡的手段,它旨在提高社会的思想格调,
0 {2 `" h& Y' ^提高公众的智力修养,纯洁国民的情趣,为大众的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为大众的志向提供确定的目标,扩展时代的思想内容并使这种思想处于清醒的状态,  |0 m; r) N( S) }% n- V8 a; h
推进政治权力的运用以及使个人生活之间的交往文雅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转发到微博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05-10-15 21:42:00 | 只看该作者
都不觉得自己在大学里学到什么东西,除了玩了很多游戏……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5 23:06:00 | 只看该作者
虽然大学是有不另人满意的地方,但是我们自己要做好的!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下沙大学生网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