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论坛(EC通行证)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QQ登录

QQ登录

下沙大学生网QQ群8(千人群)
群号:6490324 ,验证:下沙大学生网。
用手机发布本地信息严禁群发,各种宣传贴请发表在下沙信息版块有问必答,欢迎提问 提升会员等级,助你宣传
新会员必读 大学生的论坛下沙新生必读下沙币获得方法及使用
查看: 4641|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三角高校联盟有实质动作(取自理工教务处网站)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2 20:4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 x- ~0 ?3 b, T$ ~- M% p

关于选拔优秀学生赴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

; b! t5 g0 O- _0 _/ i) I3 e2 {

高校进行短期学习的通知

4 _ E9 O- Q; Y

教务[2005] 113号

. f$ l N% \5 b) \) n3 K

H, [4 J- X" ]- Y+ v$ T* p0 C

各学院:

! i3 i$ P: ?% R$ j+ ?

“长三角高等教育合作优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是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和我校合作研究的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招标项目”。该项目计划于2006年上半年起,建立“互换交流生短期学习制度”。我校拟在部分本科专业中选拔若干名优秀学生,作为首批交流生赴相关学校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学习,请协助做好推荐工作。有关事项如下:

/ N: W; z, H: h, G F

1.交流生申请基本条件

6 f2 Y5 M* R1 {2 X

(1)面向本科三年级学生。考虑到名额有限,本次选拔面向2003级应用化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

# ^4 Y1 L- j5 y9 e

(2)品学兼优,前两年学业成绩排名位于本年级该专业前三名,成绩突出、在省级及以上的学科竞赛获奖者或已列入学院优秀生培养对象的优先。

; [/ u7 u! X. ^/ y6 ^1 r

2.推荐程序:

" J1 B) x# b! _$ B2 s) S) a

学院通知符合申请条件的学生,以学生自愿为原则,填写申请表(见附表),经学院审核、签署意见后报教务处。每个专业限报2名。具体入选名单、交流生接收学校由教务处和有关合作学校商定。

5 M7 T2 }, X, X5 O7 i0 O

3.补充说明:

N1 h+ m- v/ F$ d0 w9 X

(1)交流学习时间: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x- v4 @1 |# O: Q+ E9 J& h

(2)交流学习方式:交流学习期间,学生全程参与合作学校对应专业的课程学习。我校对学生在合作学校取得的课程成绩及学分予以承认,可抵充相同或相近课程学分。

' B% s. A" m E+ a. k

(3)学生综合测评、评优等仍回我校原专业班级进行。

) f* m6 m* A$ t, C/ V# b! }

(4)当学期学生住宿费、学费由学校与有关学校直接结算。

8 X% O/ O1 B' m$ X0 ~8 M2 C

1 I- }& r2 b7 [. j/ C8 _- F

请各学院做好组织推荐工作,并将本学院交流生申请表于本周四(11月3日)前交教务处231室徐宇清老师处,联系电话:86843061。

/ K2 n7 g; X3 n

, P3 z% `! m+ h: ]( j- i

教 务 处

- Q" I9 k: t Q# @$ Y; G0 Y

二○○五年十月三十一日

% f: t4 D3 r8 A" Y6 R9 P

% K. d* B* a% t

# E; [" @3 S7 x1 _

主题词:优秀生 交流 选拔 通知

; c9 T4 `" s _) |% S

送:各学院、学生处

: O* a f! u4 T# w

浙江理工大学教务处印发 2005年10月31日

# g* P: v( r2 ^) k* V. s' u

5 ^4 w5 h( }9 O) r8 \

0 P+ \: ^. {' s' h$ b0 @

" @0 |. i. V1 U# }! m

$ \8 ~9 }7 |3 o

% r1 h5 V" n4 {2 l! m4 V( X

1 y2 f2 \ u" A3 K

2005/2006学年“长三角六校互换交流生”申请表

+ H2 P. O; r0 W; g8 Z0 L + m1 ^9 V( O- E3 ^7 y/ I4 }0 V0 K6 g9 \; T* o6 l. i J( W: V2 U& [: C1 \. Q, X' m5 \' U" [+ q: {0 r: q2 t& y6 T& F6 f, S) X# b! X. Z' g' B/ H+ N& D h2 k! Q) J! }+ [8 r, }6 P8 ~. Z4 L# _- B# y0 T* f: z/ ?6 P, @2 N' O5 X4 f( H7 V1 U1 v' @ y3 g/ p, z C8 _* T1 Z. I4 J9 I7 U. L: o# H& }) I2 u: R) C' x9 l' s# C9 e/ Z: c; Z' q8 T2 m* a/ H; z8 \. Q/ q1 D" ?. S8 H, _: p( Z/ Q4 G" z6 Y$ ]) R9 m1 O3 }$ i
# ^/ @* B0 g8 `. y( U3 d

姓 名

/ G5 K* S8 x) {& ~$ B* U

( N# s! B# V% a' _+ v

是否已列入优

7 X# w; x) _( z- z0 _. W2 s/ R9 E( ^

秀生培养对象

1 r) W# F" U* p, W! d8 h+ B

* w' y' l6 N' L

专业/班级

+ X7 n/ N( F5 D4 t2 A

, U4 m6 x/ d* A( X7 n/ G

联系电话

8 k7 p0 B4 @$ ^2 F" E! Q

: d( ~/ Y- V6 m8 S V8 [9 N

大学期间曾获奖情况

- b5 ]- L0 T. b7 R

0 P6 d7 Y: r# t" X- ], [

' n. B$ |3 \% _" b* Z. V1 o' @4 t" L

" O0 F8 |% j; K1 N( u

8 I$ j9 E) e1 K2 s4 N& b% H+ Q

学院推荐

S' t$ v9 N; J7 N+ D% D

意见

. ^+ g% m/ u8 {4 E7 L4 g

q9 n, G: Q2 |( A7 W

" c* |, A' M: ?: X

* p) ?& W Y0 a9 B9 @5 y

学院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3 b2 J4 K; k ?( {. n( v/ a* O5 j5 _7 O m

7 T+ R4 {3 h& @

( ]/ R& K6 ?* j. K( p! H7 Y. D# Y

) \. |. u- m0 E ^# l3 C3 U& a- @

2005/2006学年“长三角六校互换交流生”申请表

( I) g4 F' a3 B, s, [ , e9 L* c4 I) @3 O2 E o& x' _ a! j0 U/ j M$ @+ w1 `+ z8 p1 T2 k' T9 u9 c- d' u0 Z5 W6 R& W/ @; r3 S% q& r) H) n# l$ u; R- A/ M/ |1 U$ b% s8 v# h/ ^9 Q$ r: n0 T% s$ F! d9 f; {' o2 [# }3 u% P4 D8 B' L# |7 a- d1 \& V/ _( \( o, Q& A& M" y6 B: g( f+ F8 h, R% b: ` C) C5 M$ T2 t9 V3 ^5 l$ k# `9 Z: E" D7 D: F$ v3 y) X/ j0 w: W/ w W# s% U' l5 m* s9 J' k! G0 N Q! H, p$ z0 l$ C* ?/ R' ~* L. x8 F5 Y. `3 b* g8 Y# ^ o
% f/ _4 q* y# U2 H6 O0 ?

姓 名

7 j3 o/ ^# P& l6 c

( W U* O% R( f9 R7 `

是否已列入优

8 T% o7 _' g! m+ F' e8 C* v

秀生培养对象

, `, [- G; y1 Z2 [$ X

* X3 J* L8 [7 N) j3 g2 g3 `

专业/班级

$ V8 D) D% O3 ]: h- _6 @/ K

& o) ~# W- _# S# S+ ~$ Z' K

联系电话

: [! T; W9 W4 N6 O+ M9 a

* h! J/ i3 Q# S( M) k+ Z7 p) I

大学期间曾获奖情况

4 U V& q6 O# z$ H

* @' ]( p5 l- Y! Q* `

4 H: ^- {* }7 c& R, l: w; U1 n$ e8 _

- a2 U! O: R0 x4 N3 d

2 m; U6 g q M- O

学院推荐

$ w5 {, r- ` H! u T7 b! n

意见

6 o8 P, N# H4 w6 M6 S1 l7 \( U: T

- s/ X B- a. z1 o" Y; l1 e' e u

% F% }9 `. G i# ?5 ^$ P

; a/ k) x \' l6 }5 [4 g

学院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O$ J2 K3 [! q* _% o+ e

% B, G& u- Q% n7 q$ k( R- V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转发到微博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 20:45:00 | 只看该作者
不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虽然不算长,但是我们这样的学校和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的差距不是一点点,我想很多人还是愿意去名校见识一下的,毕竟是个体验。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05-11-5 10:03: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学校不比东南大学差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05-11-6 16:0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I]wei[/I]在2005-11-5 10:03:58的发言:[BR]

我们学校不比东南大学差的

% a! b, \0 m* u" q7 b' D# p) }$ U ( o0 _+ `' |& E1 z3 f' I这人有意思!! d+ Z( Z8 M. M2 o 8 |3 ?2 S- ~% m+ v & a' R; u% U1 j9 x$ H + {: x4 b) J( m- [8 `' ~, K3 k+ w1 _( w& L& q( S 东南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可授予博士、硕士、学士学位和审定教授、副教授任职资格及自批增列博士生导师的高校。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主校区位于四牌楼2号,是六朝宫苑的遗址,也曾是明朝国子监所在地,千百年来书声不断,学泽绵延。 ! Z3 f2 {4 _' e4 [% o 东南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素有“学府圣地”和“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美誉。东南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1921年经近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先生竭力倡导,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正式建立东南大学,成为当时国内仅有的两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之一。郭秉文先生出任首任校长。他周咨博访、广延名师,数十位著名学者、专家荟萃东大,遂有"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东大以科学名世"之誉。1928年学校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设理、工、医、农、文、法、教育七个学院,学科设置之全和学校规模之大为全国各高校之冠。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文理等科迁出,以原中大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在中央大学本部的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1988年5月,复更名为东南大学。2000年4月,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与东南大学合并办学,南京地质学校并入东南大学。, V) x3 |4 q( T5 M 东大百年,是不断探索办学、育人之道的百年,积淀了优良的历史传统。从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理念,到“民族、民主、科学”的南高精神;从国立东南大学“止於至善”的校训,到国立中央大学“诚、朴、雄、伟”之学风,为发展科学、振兴中华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激励着每一个东大人去创造辉煌的业绩。 ! H5 K5 W J2 P6 f东南大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创业发展,如今已成为一所以工为特色,理、工、医、文、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现有教职工6000多人,其中正、副教授1500多人,博士生导师300人,两院院士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9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4人,国家“十五”863第二届领域及主题专家组成员5人,在全国高校中连续两届排名第二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专家顾问组成员1人,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7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3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71人。 ; Q* d w8 F# w1 @6 n( _东南大学办学条件优异。学校设有国家级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基地具有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计算机硬件应用实验中心和EDA实验中心等)、计算中心、现代分析测试中心、电化教育中心、工业发展与培训中心等教学实习基地,并建立了网上远程教育系统,实现了教学科研手段的现代化。学校图书馆面积3万多平方米,藏有各类图书资料227万册。 $ ^5 O9 j* t: q) \* M- m, t$ |近年来,学校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1个一级学科在2002-2004全国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名列全国前十名,其中6个一级学科位列全国前五名。目前,学校拥有60个本科专业,151个硕士点,8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9个江苏省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5个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并以此为依托形成了一批重点科研基地。 0 S# s+ _+ w. y6 u3 _: }- V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东南大学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996年通过“本科教学优秀学校评价”,是全国首批获此殊荣的3所高校之一。2003年成为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之一。2004年有9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名列全国高校第四,目前,全校共有10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现学校共有40多个院、系,全日制在校生26000多人,其中研究生8500多人。另有非学历教育研究生2000多人。2002年被批准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与社会力量共同投资兴办了东南大学成贤学院。2004年,成立吴健雄学院。该学院依托学校的重点学科,汇集学校一流教师,享用学校一流资源,采用分级导师制,是东南大学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特区”。 * [6 B5 b/ Q. D: a' Y东南大学校园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建成于1930年的大礼堂,已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是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举办各种会议和大型活动的理想场所。当年吴健雄就读的“健雄院”和新落成的吴健雄纪念馆交相辉映,不仅展示了华人科学家在世界科学领域中的尊崇地位,还将激励一代又一代年轻学子发奋努力,勇攀世界科学高峰。耸立在四牌楼校区的六朝松,古劲苍笼,傲骨峥嵘。千百年来,人们围绕这棵古松,嗟叹兴咏,留下许多趣闻逸事,是海内外校友心目中母校的象征。它旁边的“梅庵”,是为了纪念东南大学最早的前身两江师范的督学、清朝大书法家李端清(字梅庵)先生而修建的,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此成立。1923年落成的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的老图书馆,典雅端庄,比例匀称,构图秀丽,入口处爱奥尼柱廊及墙面装饰细部极为精美,是国内近代建筑的优秀作品。承载着东南大学德智体三育并举办学思想渊源的体育馆于1923年落成,该馆外形简洁明快,内部设施俱全,配套功能堪称当时国内高校之最,除了作为师生体育健身之外,学校的诸多重要活动亦常于此举行,英国哲学家罗素、美国教育家杜威、印度诗人泰戈尔等,均曾在此作过讲演。 ! Q+ ^" S% a8 a, X9 b! } a4 J 东南大学以“科教兴国”为己任。学校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重大战略高技术研究,已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高新技术研究和辐射的重要基地。2004年东南大学科研经费达到5.35亿元,位居全国高校前列。申请的专利数连续多年在全国高校中保持领先。在2003年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评估中,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名列全国第八。 ) q. j& z& V/ p: `* u7 b# S东南大学是我国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大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交流活动更加活跃,已与美国、德国、日本、瑞士、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韩国等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1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邀请包括杨振宁、丁肇中、莱恩、沙巴克等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一大批国际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访问。+ ?$ B1 v* a! q1 ] 今日的东南大学将秉承百年优良传统,励行“止于至善”校训,凝心聚力,集成创新,团结奋进,沿着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发展道路,努力推进创建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实践,力争在本世纪中叶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 a' B6 Y' a0 a- W4 ]' M1 {2 Q (2005年6月16日更新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6 13:29:00 | 只看该作者
东南大学是很拽的,老兄,连浙江工业大学都和东南大学差距不小,所以有志向的理工大三的好学生要抓住机会,像我们这一辈是赶不上了,所以我进学校的三年多时间里,理工大学一直在成长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05-11-16 15:23:00 | 只看该作者
理工的发展还是不错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5 20:45:00 | 只看该作者
各位03的同学,有被选中的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05-11-25 23:4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wei在2005-11-5 10:03:58的发言:
. Z, i( v3 |' x: I, [0 w& X

我们学校不比东南大学差的

4 b2 X7 g x" V

吓死我了,这位兄弟有何更妙的见解拉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05-11-26 01:14:00 | 只看该作者

没想法

) ?3 F( Z2 \$ }- F( u0 S% \

那家伙太自信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05-11-26 14:35:00 | 只看该作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05-11-26 14:37:00 | 只看该作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06-1-3 19:43:00 | 只看该作者
晕啊...刚想吐口水时看到那个仁兄说理工和东大不上下,害的我口水都呛着了..郁闷!!!!
" O5 o9 x0 h9 {) [6 d1 L
0 W' W$ F6 }) h! P7 \. \摆脱点当年高考我考了612报东南大学土木工程都没进摆脱啊 ....
, d8 i; m& e8 P1 \0 [  H. L" O他的土木工程牛着呢,了解的人肯定知道,不多说了。
) m9 A; S, \5 M8 Q请那位兄台下次发言别这样拉。.害死我了.咳个不停!!1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06-1-4 13:53:00 | 只看该作者
ding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06-1-4 18:18:00 | 只看该作者
"理工和东南差不多"...............汗,简直是吹牛不打草稿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06-1-9 15:15:00 | 只看该作者
& j5 k  m7 T$ K0 B7 m+ V
东南大学比我们强的多的多了。晕不知道那位仁兄怎么想的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下沙大学生网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