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昨天 10:28 |
---|
签到天数: 237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月雅苑是下沙一个普通的住宅小区,不过只要细细打听一下,就会知道里面许多房子被附近高校的大学生租了下来,当作了“工作室”或者公司。他们或从事IT业务,或经营商贸买卖,甚至开出了房屋中介机构……他们已经成为下沙正悄悄崛起的“淘金一族”。<br/><br/> <br/><br/> 下沙商机学生先觉<br/><br/> <br/><br/> 在杭州人眼里,下沙非常偏远,但随着各大企业在这里投资、高教园区的落户,大大小小的商机也渐渐浮了出来,而尝到这头口水的除了企业,还有不少是在这里念书的大学生们。<br/><br/> <br/><br/> “现在住在下沙的总人口大概30多万人,其中一半是大学生,各类商店、饭店、娱乐场所都是围绕着大学开设,主要消费人群也是大学生,没有谁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的需求了,与其等外面的人来投资,还不如让我们自己做。”在下沙某高校就读金融专业的叶军给记者分析了一下“形势”,“现在下沙有很多创业机会是适合大学生的,除了开设传统的服饰店、餐饮店等店铺外,还有不少围绕着大学生的商机,比如电脑维修、网络网站业务、学生公寓、宿舍家政服务、网上商店等等,只要能找对路,不用投资很多就可以做起来。现在很多大二、大三的学生就是这么做的,等到毕业后,已经完成了最初了资本积累,就可以自己开公司了。”<br/><br/> <br/><br/> 四个人十万块一个公司<br/><br/> <br/><br/> 昨天,一个名为“典积”的网络公司在民族文化节上举行了剪彩仪式,还接到了第一笔业务,而公司的四位老板——黄绍园、曾立鹏、雷开上、蓝海东,正是浙江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大四的学生。<br/><br/> <br/><br/> 说到自己投资开公司,四个人都认为,是个“水到渠成”的结果。从大一刚进学校开始,四个人就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未来企业家协会”(学校的一个社团组织),而且在不同时期都担任过会长。“既然念了‘经管’,当然都想过自己创业、当老板。”曾立鹏说。<br/><br/> <br/><br/> 由于蓝海东有扎实的IT技术,一开始,大家就选择了建网站,于是下沙学生圈子里流传出一个针对大学生的休闲网站——蓝色海岸。“当时大家还没想要发展到开公司的地步,只是针对下沙学生缺少休闲网站的情况,自己开一个网站填补空白。”公司的“执行总监”黄绍园向记者介绍了公司的成立过程,“渐渐的,我们意识到网站如果单一发展,很难解决资金积累、盘活问题。所以我们开始围绕网站,拓展业务,推出了‘一卡通’,凡是用这个卡都可以在与我们有联系的商家享受打折优惠,这个举措不光为我们吸引了学生人群,还直接吸引了来我们网站做业务的商家。现在,我们网站的业务量越来越大,除了网站建设业务,还有平面设计等等,所以考虑成立公司,我们四个人一人投资2.5万,就有了现在的‘典积’。”<br/><br/> <br/><br/> 据说,由于有之前网站的基础,刚成立的“典积”公司,旗下已经有了几十个人的销售队伍,全部都由下沙各个高校勤工俭学的学生组成。“他们是我们请来帮忙销售‘一卡通’的,我们除了收取一定差价以及成本费外,其余都归销售人员,这样他们也可以赚取一些劳务费,做得好的人一个月可以赚三四千元。”对于自己公司的成绩,“市场总监”雷开上非常自豪。<br/><br/> <br/><br/> 学生“炒房团”收购了院长的房子<br/><br/> <br/><br/> 和黄绍园他们不同,项骥则是和同学合伙开了个“工作室”,专门负责炒房。<br/><br/> <br/><br/> “下沙有很多房子都是别人买来投资或者出租的,我和其他十几个同学就看准了这个市场,一人投资五六万,买了一批下沙的毛坯房,装修好后,或做公寓,或做商铺,或做厂房,出租给别人,赚取当中的差价。”从小就有生意头脑的项骥说起投资经商来头头是道,“我们之所以选择炒租房,而不是买卖房产,一来是资金问题,二来是因为下沙租房的人比买房的人更多,而且商铺、厂房的需求今后会更大,所以这方面是有利可图的。”<br/><br/> <br/><br/> “现在社会竞争大,很多学生在大学就开始创业,很大程度上是种实践锻炼。既然我有这个资本,当然也想再试试自己的能力,房地产是利润比较高的一块,商机不能错过,所以就和同学合作进行。”<br/><br/> <br/><br/> 他的辅导员告诉记者,当初项骥和同学开始“炒房”时,可是壮志雄心,“一进寝室就看到他们贴在门上的标语——垄断下沙房产。现在,学校好多老师买的闲置房都被他们‘收购’了,就连学院院长的房子也是。不久前,他们还租下了附近小区的整栋房子,打算装修好,出租给附近院校的学生作为学生公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