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论坛(EC通行证)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QQ登录

QQ登录

下沙大学生网QQ群8(千人群)
群号:6490324 ,验证:下沙大学生网。
用手机发布本地信息严禁群发,各种宣传贴请发表在下沙信息版块有问必答,欢迎提问 提升会员等级,助你宣传
新会员必读 大学生的论坛下沙新生必读下沙币获得方法及使用
查看: 177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澜沧古茶08新品★濮人砖★1kg普洱茶砖

 关闭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26 15:4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澜沧古茶08新品★濮人砖★1kg普洱茶砖特价:90.00
【 名  称 】澜沧古茶08新品★濮人砖★1kg普洱茶砖
! H: P+ n. ]4 q- P* O: ]. O【 规  格 】1公斤/砖, S, m: T' J7 m" F3 s. ^9 N
【 工  艺 】生茶: ?: v! e4 I' b: e% t1 ]- s
【 价  格 】90元/砖
* y, C9 c) O$ P2 t6 X3 F" ]【生产日期】2008年
1 @# s$ }9 \9 p9 H" O【产品详细】- M" T+ \* D' _
     "濮人茶"采用的普洱茶,位于云南澜沧境内,生长茂盛的森林茶园,距今有1800年的茶树龄,茶园分布在海拔1500米的森林中,是古老悠久的普洱茶重要源产地之一,其茶味霸气十足,香气独特。
# {' Q5 c6 G" m* Z" u/ N. {    本品选用古代濮人开发种植的乔木茶为原料,经高位蒸压干燥而成,茶条肥硕,香气浓纯持久,汤色黄透亮,滋味爽适甘醇。- V. a4 n7 U: U. d& B
    选料:本品选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细嫩匀齐。) `" ~* J) ~! Y
    香气:幽香高长,持久。7 k$ U4 Q/ A+ b* k: v
    汤色:橙黄,油润透亮。
7 h4 P" b3 z; G; {, y( o- o5 I, X    滋味:醇厚滑口。' D$ d/ Y% K+ n! R. j/ @' G& ~
    叶底:柔软均匀。
8 {4 b% W8 Z  Y    <个人评价>:高长持久的山野之香是这款茶一大特点,突出的香气伴随着整个冲泡过程,仿佛被包裹住了全身,让人非常满足。回甘稍缓、淡淡清甜,强烈的生津会让口腔一直湿润。此茶在7泡之内,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口感逐渐饱满。耐冲泡也是它一个优点,9泡之内的汤色相差无几。同时豪迈沉稳的茶气配合持久的幽兰香,一刚一柔带给人全新的体验。此茶送礼、收藏都是不错的选择。
. H( z9 O0 s- f
, a+ s- c0 J- i% |3 S3 B1KG的大砖与茶名很相配,强壮而憨实。这款茶的包装很特别,除了一层棉纸外,还有竹壳包装,竹壳上烫上去的八古,让人耳目一新。
1 Z1 [4 o9 r0 j1 U/ P$ C' U
1 y" c+ C+ z4 [9 c/ X2 `, j/ B1 K' G2 o1 `
不客气的说,土色土香的外表可以算是古茶公司今天包装最好的一款茶了。. n5 W3 M& _( v& ^; q* d
8 i4 y+ V6 a& ~; f& D
+ H2 y" V9 \# J  ^5 y: j) p
4 ]/ Q( ~- ?9 M; {+ ?. \; S
9 N7 n- L' ]1 M( P
漂亮的砖型,可以看出古茶公司精致的做工。1 W, {# k# {. }) ^
1 T2 }* D, i! ], {1 B; r4 A* J- |

7 E# o, K: A+ ]# l  r2 |压的很紧,虽然才放了一点,但是已经占了大半个杯。
- i# ~. n/ H  \8 l# t
/ M1 T# T/ o( ~0 Z& T  Y9 S( @0 R, W! u' K
橙黄透亮的汤色可以看出内含物很丰富。
+ a4 `  y0 P4 I1 D) _1 U) V* o- W% q  E/ G/ A3 ?* G
2 ~2 L. U4 x/ t9 ]# s+ h+ }2 T- g
从左到右分别为1、3、5、7、9泡的汤色。
  S- `2 _4 G* _, f& H
8 s+ _- W$ N( i+ A! N/ I* K相关链接:濮人对茶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X" X9 X, M* T# c* M. R
    澜沧邦崴古茶树是古代濮人"科学实验"的历史见证,是远古时代的民族文化缩影,是我国珍贵的古茶文化遗址活化石,它的文化内涵具有的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可供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进行广泛研究。 作为野生茶树来说,是自然生态环境下的自然植物,茶树要为人们所广泛利用,则在人工栽培之前,必要经历一个野生采集阶段,人们通过对野生茶叶的利用之后,才能逐渐发展栽培野生茶树,再通过对野生茶树的驯化和野生茶树的自然演变,而逐渐成为今天的栽培型茶树品种。 这个从野生型到栽培型之间通过驯化演变形成过渡型茶树而进行古代·科学实验"的民族就是古代濮人。
+ z* Z* x- l3 C: b) [/ Y0 a. l7 N    云南思普区是历史悠久的普洱茶之乡。 唐代樊绰所著《蛮书》卷七中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 据考,唐南诏时曾设"银生节度"的"银生城",即今思茅地区景东,银生节度辖今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樊绰说的出茶的"银生城界诸山",自当包括有古茶树的今景东、镇沅、景谷、普洱、澜沧、勐腊、景洪、勐海一带。 光绪《普洱府志》载:"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背茶已自唐时"。 其时银生城界附近的景东、镇沅、景谷等地亦是种茶民族布朗族先民和哈尼族先民居住的老茶区。
; y4 X1 A! _( @1 Z/ ^" n/ q/ |4 F    《元史·地理志》载:"开南(今属景东县文井镇)、昔扑(扑子蛮--布朗族先民)、和尼(哈尼族先民)所居"、"至蒙氏兴,立银生府,后为金齿白蛮(傣族)所陷,移府治于威楚,"又说, "威远州(今景谷县)在开南西南,其川有六,昔扑、和尼二蛮所居,""其后金齿、白蛮(傣族)酋阿只步夺其地。 "这说明今天遗留下来的景东、镇沅、景谷的古茶树资源,也是当年的布朗族先民们最先驯化培育出来的。 就以有800年树龄的勐海南糯山"茶树王"来说,也不是如今的僾尼人种的,南糯山的僾尼族老人说,-他们是从墨江(属思茅地区)迁来的,定居已56代人了,当时,山上已有茶叶树,是蒲满族(今布朗族)种的,如以每代18年到20年计算,南糯山的茶园至少已有一千多年以上,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朝南诏时期,蒲满族已在南糯山种植茶树了。 在古代,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的历史总是联系在一起的,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统称思普区、民族同宗、茶树同源、区划同属,是山水相连的普洱茶产茶区域。
$ Z: Q: h+ O, C/ W% _6 F    1975年在勐海县布朗山老曼峨附近山地上,群众曾经挖出一柄磨光石斧,这是布朗族先民曾经使用过新石器的证明。 亦可说是南糯山栽培型茶树是布朗族先民栽种的又一印证,亦可说明它与澜沧邦崴古茶树及其周围的新石器时代濮人同源。 在云南,凡是有布朗族、德C9族分布的地方大都有茶树,除思茅、澜沧、景东、景谷、墨江、普洱、江城和版纳州勐海有布朗族外,还有临沧、双江、云县、镇康等处有布朗族,这些地区均是云南大叶种茶的主产区。 现在云南产茶叶最多的凤庆县,是元明时期蒲人、蒲蛮主要居住的地方,蒲人阿悦贡曾被任命为顺宁(即今风庆)土官,风庆的"蒲蛮",也就是古代的濮人。 分布在德宏州的潞西、盈江、瑞丽、陇川、梁河及保山地区的德昂族地区亦有大茶树、野生茶生长。 古代濮人居住过的"仆水"元江县,是玉溪地区的主产茶区。 曲靖地区的富源县,在三国时期(公元220-265),就有浪人迁入居住,现在该县与贵州交界处的十八连山还有不少野生大茶树。 古代濮人为驯化培育传播茶树、为祖国茶文化的发展、为世界文明作出了贡献,我们在民族史研究中应给古代濮人记上光辉的一页。

9 }9 U$ S- q  J- d& q( d4 l
, b! S' A5 H6 h6 J* j8 G7 u5 R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转发到微博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08-11-26 17:07: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下沙大学生网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