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论坛(EC通行证)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QQ登录

QQ登录

下沙大学生网QQ群8(千人群)
群号:6490324 ,验证:下沙大学生网。
用手机发布本地信息严禁群发,各种宣传贴请发表在下沙信息版块有问必答,欢迎提问 提升会员等级,助你宣传
新会员必读 大学生的论坛下沙新生必读下沙币获得方法及使用
查看: 292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雨中访乌镇》

[复制链接]
吴艳蓉 该用户已被删除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3-1 00: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吴艳蓉" [5 @! i, l2 Q8 ^; `$ k
  去年盛夏周末,几位同窗好友相邀踏访乌镇。5 b. ~  O/ v4 }* X) c0 m* C
  那日清晨,天阴得有点忧郁,途中就断断续续地飘起雨丝。一进检票口,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天然的江南水乡诗意水墨画,只见那幽幽的石板路、柔柔的水巷、蒙蒙的雨雾,倒映在涟涟水波中的石拱桥和在矣欠乃的桨声中若隐若现的白粉墙青黛瓦……霎那间,沉浊多年的心境澄明起来,恍如进入仙境。曾闻有人游山会“山醉”,游林会“林醉”,我今日游水乡,却已“水醉”了。
6 b% ^( v2 s% a" T, D6 T, f5 f4 _  已愈千年历史的乌镇,位于浙江北部京杭大运河之畔,跟江苏省苏州市的吴江县仅一水之隔,旧称两省三府七县的水陆要冲,历来交通便捷,商业发达,素以水乡古镇著称。只见曲折绵长的车溪市河如一幅宽五十米的水乡风情画,自南向北浓抹淡描地勾勒出古镇小桥流水、枕河人家的韵味。依水两侧连亘的明清风格屋宇,白墙黑瓦,整洁有致,恰似水乡女子丰腴臂膀,将河水轻轻环绕。鳞次栉比的古民居最高也不过是二层楼的建筑,间或有数小铺子夹在住户之中,也含蓄做着各种旅游纪念品的买卖,并没有破坏大体观瞻。依然生活在镇上的居民,小心地呵护着镇上的每道风景,且与古镇融为一体,使古镇焕发盎然生机。2 C! a% U6 F- t
  我们沿着长廊漫步,俨然穿越历史时空,成为明清古镇人。时雨点骤急,不由喟叹先人的排柱廊檐,让我们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乌瓦粉墙间炊烟袅袅,不经意间,两扇斑驳的雕花木窗嗄吱一声推开,往河里丢下一吊桶,旋着提起满满一桶水,让人想起茅盾在《大地山河》一文中描述:“……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可以用吊桶打水……”有人端着紫砂茶壶,悠闲地靠着廊柱赏雨,凝视着一街的漉漉,一街的静谧;有人撑着一把花伞,兀立在石桥上,俯瞰潺潺流水,和水面无数圆圈四面连续的图案。纺纱老婆婆有节奏的踏板声,蓝印花布作坊前高高架起的在风中摇曳的染色布,饮一杯刚刚酿成的“三白酒”;尝一块又糯又香的桐乡特产姑嫂饼,听一段民间小戏“花鼓戏”唱段……一切都有声无声地叙说陈年往事,延续着千年历史。( z5 \9 u) b, y
  乌镇多桥,有“百步一桥”之称。放眼望去,被薄雾笼罩的车溪市河上横跨一座座风格迥异的桥。有古朴威严的单孔石拱桥;有秀美巧趣的砖砌洞桥;有几十米长的钢筋水泥桥;有短仅盈丈的小桥,依水而筑,与连绵廊屋浑然一体。众桥中最值观赏的是建于明正德年间、重建于清同治年间的西栅的两座单孔石拱桥,这两座石拱桥一爿横跨西市河,南北走向,名仁济桥,一座东西走向,名通济桥,两座桥成直角相连,任你站立哪一座桥边,均可透过桥洞看到另一座桥身,故有“桥里桥”之美誉。站在南面河岸遥望,交错的双桥苍凉而空灵,倒映水中的半圆桥孔与桥体殷实的半圆,虚实相连,合成一轮满月,秀丽迷人。
, M5 F; R' F4 T1 k1 ^; C* z' a  已近午时,雨仍越下越大,天色昏暗,一些饭店陆续挑亮印有“客栈”字样的长型灯笼,飘出一支支悠长梦幻般的民谣。好友几个始觉饥肠辘辘,找寻依水的小楼一角,点了几样特色小菜,菜倒烧得清淡精致。饭罢,品茶小憩,推窗望去,蒙蒙雨雾似纱,笼罩一切,遥望对面倒映水中的青灰色的古桥,悠悠坐对,淡极如无。9 H1 p6 c8 d  v' \1 Z9 X0 z
  见骤雨淋漓,毫无歇意,遂谢别店主,继续雨中跋涉,衣衫渐湿,踏着幽幽石板路上的水渍、泥絮,犹如一首晚唐的律诗,毫无缘由的美。怀着微妙的心情,来到观前街西段的修真观,创建于宋代的修真观与苏州玄妙观、濮院翔云观并称江南三大道观,据说茅盾小时候常来此游玩———只见山门正门上方挂一特大算盘,下方两边书对联一副:“人有千算,天则一算”暗喻人算不如天算的哲理。修真观西侧,面对观后街,就是乌镇名门萧仪斌之宅院,人称“萧家花园”亦称翰林第,乃清代高官夏同善的外婆家,夏同善为报娘舅栽培之恩,将御赐“翰林第”匾额挂在萧家厅上,故得名。整座宅院厅楼密接、厢廊幽深,楼旁设园,园边建厅,集传统民居与庭院园林于一体,设计十分巧趣。与翰林第隔一街之遥的是位于观前街中段的一代文学巨匠茅盾的故居,是一幢四开间两进深砖木结构的古老清代建筑。整座楼房坐北朝西,结构严密、庄重古朴,大门上方高悬着陈云同志题写的“茅盾故居”匾额。门厅中放置着茅公握笔沉思的半身铜像,他那凝视远望的表情,展示了文学巨匠“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的逼真形象。茅盾的童年是在故居度过的,如今故居及其陈设,再现了其童年时代的原貌。置身其中,面对林林总总的实物,见小天井内茅公亲手所植的棕榈和天竹在雨中萧疏,让人陷入对故人的无限感思,不禁吟起“也是月去风尘路,秋雨漫打落花园”的诗句来。
/ }# B+ q6 f2 r, x* ~- Z2 ~  离开乌镇时已是傍晚时分,回首烟雨迷蒙的古镇,忽闻悠扬的萧声响起,我幽幽地说:“雨中水乡古镇,宜于吹萧。”于是箫声又起,与潇洒雨声,矣乃的桨声相和……+ c( W2 g/ r8 L, I/ W
    推荐去乌镇前,咨询的乌镇旅游信息网http://www.okwuzhen.com
4 Y8 B% m0 w0 r, T0 i5 ^
( Q# |: c9 {+ O% Y; g$ d买了块扎染的小头巾,3元,很便宜,看到别的小妹妹扎着很好看,呵呵~. e% ^) Z; I9 v( l  ~$ J

1 L) A" B& _4 e9 v; ~; X  e4 K3 Z0 w下午去了乌镇的老街---西大街,是条没有开发的街,正在拆迁,要建二期工程,现在感觉跟乌镇完全不一样,倒是很象小时侯老家那边的感觉,不过现在全拆没了~
! R, G; t' p3 n3 a) G" y- ~; u# k# H6 F% K" c$ }
黄昏的乌镇~
( g- h0 P, }1 _8 _6 d8 h5 o5 g( \# y  p
黄昏的乌镇~2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转发到微博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05-3-4 14:58:00 | 只看该作者
喜欢第一张!
1024 该用户已被删除
3
发表于 2005-3-9 00:17:00 | 只看该作者
喜欢第一张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5-10 09:53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4
    发表于 2005-3-9 21:13:00 | 只看该作者

    同上和上上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6 15:1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5
    发表于 2005-3-10 16:50:00 | 只看该作者

    平了点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05-3-26 12:53:0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第一张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5-4-1 21:19:00 | 只看该作者

    美女啊~~~美丽的地方啊

    我要去~~~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05-4-6 10:07:00 | 只看该作者
    " c$ s7 W* A2 O# k4 G

    平了点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05-4-6 20:27:00 | 只看该作者
    还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下沙大学生网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