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论坛(EC通行证)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QQ登录

QQ登录

下沙大学生网QQ群8(千人群)
群号:6490324 ,验证:下沙大学生网。
用手机发布本地信息严禁群发,各种宣传贴请发表在下沙信息版块有问必答,欢迎提问 提升会员等级,助你宣传
新会员必读 大学生的论坛下沙新生必读下沙币获得方法及使用
查看: 22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道探秘2013第一站:经堂下古道回顾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21 12:2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16 23:18: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 i% o4 |/ H. K2 C- v( |$ r7 s

    , e2 W5 R3 q- w6 D- }$ a6 l) ?: m8 X. }/ W
    这次活动是我们杭州煤气登山队与云和湖部落的一行60人,我们踏上了这条有最美驴行线之称的经下堂古道。

      c& i  @" Q: f) W$ j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在茂密的林荫之下,踏着千年的古道,伴着潺潺的流水,我们寻觅千年的古佛居处。千年古刹“经堂下”海拔800余米,处于高山之巅,庙址属云和地界,北邻松阳,西行龙泉,处于三县分水山脉的屋脊。四周极目,惟余莽莽,每当雨天,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界。古刹虽处于高山,而庙址却位于平洼之地,左右青龙,白虎分明,山环水抱,玄武来龙绵延起伏,前望朱雀秀丽挺拔,煞是一番风景。
    古庙至今仍供奉观世音菩萨,相传此庙修建于东晋时期,菩萨曾经荫佑处州一方。在民国年间,车马稀少,水路难通,在庙址的下方二里许,就是松阳通往云和、龙泉的古道,商路繁华。“经堂下”香火旺盛异常,缘化三县,当时化缘得钱无数,乃筑石板路造福一方,东至松阳石仓,南至云和渡蛟,长五十里,均为当时的佛荫之路,至今除水库淹没和公路建设损毁外,尚存有完好的石板古道。

    # i& N/ y2 v  U3 [# u4 A3 o) n  Q% k" p1 j3 u

    6 q) t4 s5 c' U: ?
    + g5 l, [+ B. G  |, s
    0 x+ j- M  J4 `; G3 o, P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桃子坑村,一听上去就和桃子是分不开的,而村子名字的由来当然也是和桃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据说,在很久以前,桃子村附近有一个因溪水长期冲积而形成的小坑,溪坑沿岸昔日有很多桃树,因此村以坑和桃得名,不禁让人想起陶渊明笔下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不,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世人无不在处处寻找那片桃花源,而真正的那片桃花源,其实就在身边,就在自己的心里。

    - Z* B+ T7 G% t2 w% K" u6 {4 R5 o. h; i; o

    ( U9 `& ~4 \. ?, }7 X& U7 G" b; _3 J/ n
    , Q/ o0 O+ n8 ?9 s" x/ M  ]* n
    兰蓬下村,就坐落于“经堂下”古刹的山脚下,它的名字本身记录了汀州人迁徙的历史。清嘉庆年间,王姓汀州人来此开基创业,种植靛青。靛青又称兰草,一种草本植物,其叶、茎发酵后呈深蓝,可用来染布,经久不退。该村因而得名兰蓬。有走过的驴友说:至高处,放眼远眺,群山尽收眼底,在巍巍群山之巅,令人心旷神怡,穿越古今,恍如隔世,如此美景,只有身临其境者,方可领略。
    8 ~* z( r) n4 W' m: J& X
    . D" w: e/ M; q2 m2 \" H
    ) L1 W: z  L9 h2 v9 Q* u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转发到微博
    关闭

    下沙大学生网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