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自己本身都逃脱不了中国深厚的腐朽的文化压力(我指的是差的那些封建思想),还在追求着一个好听的名字,但我也知道好听的名字背后是有研究经费的差别。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教育性场所,自身追求的价值是带有浓厚传统思想的,能培养出好的接班人吗?这是我的一点思考。第2点,是谁在引导着这样的腐朽思想的继续存在?我想应该是教育部门,因为他以一个大学和学院来区别了大学的性质以及档次,而中国文化中争一个虚有的名声是及其重要的,所以学校不断的改名,不断的为了改名而在思索,也出现了不断的庆祝、、、难道杭州师范学院就那么的难听吗?我好象在看弘一大师简介中就看了一个差不多的名字(好象当时叫作杭州第一师范学校),而改用钱江大学又有什么联想。我想我的想法是空白的。我羡慕的是出现李书同这样长者的杭州第一师范学院,因为它存在是一种号召力,是一种学校文化。
; i$ r, a `8 _还有一堆话想说,但是还是剩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