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论坛(EC通行证)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QQ登录

QQ登录

下沙大学生网QQ群8(千人群)
群号:6490324 ,验证:下沙大学生网。
用手机发布本地信息严禁群发,各种宣传贴请发表在下沙信息版块有问必答,欢迎提问 提升会员等级,助你宣传
新会员必读 大学生的论坛下沙新生必读下沙币获得方法及使用
查看: 18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四代大学生的消费账单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4-20 21:25
  •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3-28 13: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1世纪的大学生 <br/><br/>  讲述人:庄子蒙,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大三学生 <br/><br/>  我2004年从广东来到北京上学。我们一年的学费加住宿费共8000元。每到开学的时候,我爸就一次性给我卡里打1万元,交了学费和住宿费后,剩下2000元就是生活费了。我什么时候钱花光了,就再向爸爸要。 <br/><br/>  刚到北京的时候,觉得一切都很新鲜,喜欢到处逛。第一个学期,光逛街和买衣服就花了1000多元。那时候,每个月的生活费都在1000元以上。后来,我有意识地节省一些,每个月的开销在800~900元。 <br/><br/>  平时在学校食堂吃饭,每天花13元左右。周末宿舍同学聚一次餐,每人20元。这样,我每个月吃饭的钱就要500元。我平时爱吃水果,一次会买10元左右。 <br/><br/>  我爱看杂志,每个月都会买十几元的杂志,有时候,有人来学校推销一些二手书,我每次会买一两本,大概10元一本。每个月还要办上网卡,一个学期得花100多元。 <br/><br/>  系里或学校会在周末开party,每人每次20~30元,我一个月会去一两次。另外,我还比较喜欢旅游。前年寒假前夕,我去了哈尔滨,去年“五一”去了承德。不过都是跟同学一块去的,去了住同学家。自己就出点车费。 <br/><br/>  寒暑假我都会回家,基本上都是坐飞机,来回一趟就得花2000元。不过有时候也坐火车硬座。 <br/><br/>  我也赚过钱啊!大二的时候,我把自己曾经买的杂志都拿来出租,5毛钱一本。但后来觉得不好意思了,就不再出租了。一共只赚了20多元。还有一次,我从广东带了一些小饰品拿到学校卖,那次赚了400多元。不过,其他的兼职我就没做过了。我爸常对我说,读书的时候就全心全意读书,多学点东西。 <br/><br/>  我在今年9月份搬出来住了,因为想过一段时间独立的生活,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但是房租每月900元,我觉得有点贵。现在,我自己做饭,每个月200元就够了。其他没什么大开支了。 <br/><br/>  这样算起来,我一年要花两万元左右,至今一共花了5万多元。真是惭愧。不过,我这种消费在我们班只算中等的。以前“十一”我都会去北京郊区逛逛,观观光,可是今年因为一次交了三个月的房租,为了省钱,也就没出去玩了。 <br/><br/>  1990年代大学生 <br/><br/>  讲述人:陆女士,1994~1998年就读于四川大学,现为证券公司职员 <br/><br/>  我是1994年考到成都去上大学的。那一年我们学校是第一年实行并轨收费,与现在动辄成千上万元的收费标准相比,那时的收费还不算过分:每学年学费800元,住宿费400元。 <br/><br/>  当时同学们都非常有节约意识。我们学校附近有个特别大的批发市场,每学期开学的时候,同学们都会三五结伴,到批发市场去,把牙膏、洗发水等一学期的生活用品采购齐全,能省下不少钱。 <br/><br/>  当时学校的伙食也很便宜。荤菜一般一份也就1.2元,素菜一份几角,如果没有什么其他开销,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就100~200元。 <br/><br/>  不过大学中的伙食,难免荤少素多,很难满足胃的需求,有时候我们也会想办法打打牙祭。学校门口是一条小吃街,街边的小店各种川味小吃品种繁多。馋了的时候,我们就会花上一两元,把自己吃得心满意足。 <br/><br/>  当时娱乐生活还比较贫乏,也就是周末在校园里花上一元钱跳个舞、看一场电影。 <br/><br/>  学习装备也不像现在这样全副武装,当老师的,最多也就是有一个数字传呼机。宿舍里没有固定电话,一幢宿舍楼,只在传达室里有一部电话,传达室的阿姨在楼下用喇叭叫人接电话是那时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br/><br/>  要说最奢侈的东西,应该是一辆花几十元买来的旧自行车。这基本上是每个学生都必备的,因为校园太大了。除了在校园里骑,外出办事,全都*它,经常是一骑一个小时,从来不觉得累。伸手打出租车,那是从来都没有想过的,现在回头想想,大学四年竟然一次出租车都没有坐过。 <br/><br/>  本着开源节流的原则,我们也会在学习之余找一些兼职的工作,不过当时的机会不像现在这么多。我当时挣到的第一份钱是给参加烟酒糖果会的企业散发传单,一天30元钱,干了3天,腿都快累软了,但拿到90元钱,觉得特别值。后来,我又找了一份家教的工作,一个小时10元,一个星期两次,一次两个小时,在当时来说,这应该是一份相当不错,也相当稳定的收入了。我干了一年多,直到进入大三,开始学习专业课程,时间紧张后才辞掉。 <br/><br/>  再加上我的成绩一直不错,每个学年都能够领到数目不小的一笔奖学金(大概800元左右),到毕业的时候,我的存折上竟然还存下了1000多元。 <br/><br/>  1980年代大学生 <br/><br/>  讲述人:田先生,1982~1985年就读于郑州大学,现为郑州某中学校长 <br/><br/>  我们上大学那会儿都挺穷的,从农村来的学生多,所以整体消费水平都不高。 <br/><br/>  学校每个月发23元,这几乎是我的全部生活费,平时没有特殊事情,基本不向家里要钱。 <br/><br/>  吃饭是大头,占了生活费的大部分,每顿饭最多也就吃3毛钱,一个月下来大约花20元左右。每个月剩下的钱攒起来就用来买点衣服、生活用品,还有课外书籍什么的。闲了的时候,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也会相约去看电影,那几乎是我们惟一的娱乐方式。 <br/><br/>  当时我们也没有什么经济头脑,都没有想过勤工俭学,就*那点补助生活。学校设有奖学金,如果谁想买点什么奢侈的东西,就只能拼命学习,努力拿到奖学金。那时我最想要的就是一台收音机,当时家境稍好一点的同学就有这种奢侈品。但是光从生活费里省,不知道要多长时间才能攒够钱。于是我就刻苦学习,大三下学期,我拿到了最高奖学金70元,当时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第二天就花50元买了一台收音机。 <br/><br/>  大学期间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到各地去旅游,但这在当时看来很不现实。大三,我咬牙掏了几十元钱去南京长江大桥转了一圈,那时我就许下心愿:以后工作了,游遍祖国名山大川。 <br/><br/>  1970年代大学生 <br/><br/>  讲述人:夏女士,1978~1982年就读于复旦大学,现为大学教授 <br/><br/>  当时我们的生活费还不是国家给,要自己从家里带,所以大家都挺节省的。我每个月大概花30多元,这包括了吃饭、买衣服、买书,偶尔也买一些小零食和小饰品,说是饰品,其实也就是一条纱巾、一块手绢什么的。平时在学校吃饭特别便宜,一个月下来也就吃十几元吧。 <br/><br/>  我记得当时我们也有老乡聚会,不过形式很简单,每次都是在食堂里吃,AA制,一碗面条或是一碗馄饨就够我们高兴半天的,不过几毛钱。大学期间最奢侈的一次应该是毕业时,我们寝室出去聚会,在上海的红房子西餐厅吃了一顿西餐,每个人花了几元,为这顿我们几个节省了好几天呢。 <br/><br/>  我比较喜欢看书,所以买书的支出在我的生活费里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大概每月15元左右吧。衣服不经常买,因为那个时候都不富裕,我也没有收入,一个学期也就添置一两件衣服,四五十元吧,这在我们班里属于普遍情况。 <br/><br/>  那时候同学们谁也没有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都是只花必须花的钱,其他奢侈品应该说几乎没有。当时班里有一个女生戴了一块手表,其他人都特别羡慕,我当然也特别想要,毕竟女生都多少有点虚荣心。于是我就每天从生活费里节省,到大四的时候,我终于也戴上了一块手表,花了120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转发到微博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下沙大学生网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