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户从未签到
|
中国求职学第一人何竟源:大学生找工作不只是大四的事( b/ f" R- A( o$ @2 F
) Y/ [6 f3 O6 V$ ?8 V; j" `# U; X
, n- o( J- r# Q8 M9 y: E以下是摘录于2007年12月20日《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
! R" C% m9 Q. r5 L0 l从11月2日到现在,我已经在求职的路途上奔波一个多月了。在这段时间里,我总共向40多家企事业单位投过简历或提出申请,然而大多数单位都在简历筛选阶段就把我PASS掉了。也曾有机会进入笔试、面试环节,但最终还是一次次被拒之门外。我深切的体会到:找工作不只是大四这个阶段一时的事情,而与自己整个大学生活的规划和前期的职业定位等都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有机会重来,我一定在前3年好好为自己积累“资本”。
% \* g8 k* E+ ?* f/ K找工作之初,虽然我网投了很多单位,但只有交通银行一家给了我复试消息。原因是,简历上个人奖励这一栏我几乎没什么可填的,而用人单位通常根据这些奖项来判断一个人的能力与素质的高低。4 q( Y5 ]" H$ t; ?8 n
后来我争取到了安踏公司销售岗位的面试机会,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法学本科生,我没有营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销售能力方面受到HR的质疑,加上回答问题时我没有控制好语速,手势过多,条理不明,给HR留下不太好的印象,最终败北。6 {. }5 x) Q6 ]: z& L
回想起来,读大学3年多,我很少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大一时很茫然,想去尝试一些东西,但没有胆量,总怕失败。结果,班干部、学生会干部、协会干事我都没有竞选,社会活动也没有参加。虽说加入了5个协会,可是我唯一做的就是等别人把项目做好后,自己去观看,根本没有动手锻炼。大二考四级,大三考六级并准备考研,大四时放弃考研决定去找工作。这个过程中我看似没有闲着,但基本上是在随大流儿。周围的人在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没有有意识的为以后的就业准备真正可用的条件和素养,致使专业知识掌握很一般,英语口语不流利,表达能力存在欠缺,做项目、做课题的经验缺乏。由于没有清晰的目标和意识,考研也没有结果。
% ^) ]/ S+ F5 r" Z* z7 F而今大学生活已接近尾声,我才猛然意识到,曾经总觉得很遥远的就业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如果当初就有紧迫感,就能为今天的求职进行定位,并有针对性的去弥补自己的欠缺之处,去创造自己所不具备的条件,大概就不会出现今天的尴尬了。而扪心自问,用3年多的时间去准备这些应该绰绰有余了。我终于明白了:找工作要尽早准备,大学生活应该有意识的去经营,切不可沉迷于每天上课、考试及格的程式化生活中。丧失感知和反省。(小沈讲述李石平整理)
) v' e: c ~ G+ `8 f. e; f' r2 o% N% @7 w9 j
上面的描述影射的其实是无数大学生的共同经历,大学生求职找工作真的应该提前着手准备。最少在一进大学校门时就要开始职业规划,学业规划,做好求职准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