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刘阳齐紫剑
- A: |( B! I$ f/ u0 _' I; q7 H. |$ U: o( H' G: I6 j& q
. f2 t* q2 f# I( o
失去48公斤级金牌,李卓没有掉眼泪,只是在说“自己不会放弃时”,眼睛里有隐约闪动着的泪花。 . C, l1 z r! _' p4 g& m' ^! Z
女子48公斤级是本届奥运会举重比赛的第一块金牌,也是中国举重队力保的首金。从未在世锦赛上夺得冠军的土耳其选手塔伊兰超水平发挥,以210公斤夺冠并且打破世界纪录。李卓在后两次试举中均告失败,只能眼睁睁地把金牌拱手相让。
3 L4 s' w2 l3 x- s
. @3 m: W( `& g' m* V) j9 x ) z. {3 ~9 p& T- E/ a0 c
在国家队,人人都说李卓是个懂事的姑娘。 " u+ Y5 V# E% o. _# T
中国代表团抵达雅典那天,李卓推着一个巨大的行李车从机场走了出来。上面有一个标着她名字的旅行箱,其余的大包小包则是替举重队拿的食品、杂物。李卓帮着工作人员把行李送进大巴,在希腊灿烂的阳光下,她瘦小的身躯显得格外坚毅。 . \ b2 Q: t2 B7 `! {/ v9 ~
李卓23岁,14岁那年开始学习举重,分别获得过2002年亚运会冠军、2003年和2004年亚锦赛冠军。中国女举人才济济,李卓是在激烈的竞争中从国内选拔赛上脱颖而出的。 : l# X+ E" p9 j
李卓早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就是该级别的佼佼者。按照国际举联的规定,每支队最多只能派出4名女选手分别参加4个级别的比赛。出于战略方面考虑,中国队当年放弃了奥运会48公斤级,李卓原本期待的奥运金牌梦还没来得及多想就破灭了。 - a+ I0 u- l/ w# g% K5 q
回首这段往事,李卓异常平静地说:“我练举重这10年是很顺利的,其实没去成悉尼对我不算是打击。如果没有这段经历,说不定我早就退役了。”
) C0 _* e8 t9 y, a7 L 再次与奥运会金牌失之交臂,李卓没有哭,她平静地说自己技不如人,不过她已尽力了。不过她坚定地说:“我不会放弃举重,这条路我还会拼下去。” 6 [" z, x) o8 \3 W2 v! s2 B: T2 z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卓家住辽宁铁岭,父母都是老实的工人,早在几年前就双双下岗。为了全力支持李卓在北京的国家队训练,他们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懂事的李卓以前经常把国家队发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寄回家,后来手头宽裕些后就每月给家里寄钱。“给他们寄钱他们也舍不得花,”李卓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