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导师”和“大学生创业导师式投资人”,这是杭州大学生创业为全国贡献的两个具有开创意义的词汇。不久前,这两个词汇更是成为了团中央书记陆浩提出的大学生创业“杭州模式”的精髓,开始向全国推广。 下沙高教园区是浙江最大规模的高教园区,集聚了来自全国各地十万余大学生,目前在这里,自主创业的氛围愈来愈浓厚,对于做自己的“奶酪”,创业者们也显得底气十足。 大学城里,每到天色微暗的时候,浙江理工大学生活区门口的学林街两侧,就开始陆陆续续摆满各式地摊,百米长的街道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这些摊主多为周边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他们用自己部分的生活费,从四季青等批发市场淘来低价的小商品,再卖给别人赚取差价。由于投入少,回报高,摆地摊成为大学生初次尝试“经商”的首选。 而在夜市之外,格子铺这种新模式在下沙高教园区也越来越风靡。导报记者粗略统计,在下沙高教园区,包括杭州首家格子铺“格墙有尔”在内,已有大大小小不同规模的格子铺十余家。 在一家叫做“格子森林”的格子铺里,店员透露近百个格子九成以上都已有人租了。“大部分都是学生,他们热情很高,一有空就会来店里看看自己的格子,货物更新也很积极。”店员说,一般每个月都能收回租金的本钱,有些货源较好的格子一个月则能赚到上千块。 面对越来越庞大的大学生创业群体,我认为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还是需要社会更多的介入和支持,要靠“多部门、多系统的协调合作,政府出政策、高校出知识、企业出钱,共同构建创业扶持体系”,让大学生创业更有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