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论坛(EC通行证)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QQ登录

QQ登录

下沙大学生网QQ群8(千人群)
群号:6490324 ,验证:下沙大学生网。
用手机发布本地信息严禁群发,各种宣传贴请发表在下沙信息版块有问必答,欢迎提问 提升会员等级,助你宣传
新会员必读 大学生的论坛下沙新生必读下沙币获得方法及使用
查看: 23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跟谁姓成了一个问题 父姓传统遭遇挑战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29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29 09:0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天,小杨决定,孕育第二胎。二胎姓之争,终于尘埃落定。“如果二胎不是随我姓,我也不打算再生了。”她说。  打听了一圈,周围生二胎或打算二胎的还真不少。可每个二胎家庭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同的故事,或喜或悲。而起因,恰都是随父姓还是随母姓的定夺。
    " y' p" n6 H2 m8 F# X: A  80后是独生子女的一代。他们已相继成家立业。孕育二胎摆在面前。二胎宝宝跟谁姓?在平等观念与自我意识都比较强烈的80后面前,这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G/ n1 ?1 z9 {, }+ b: ]8 [- h
      为了决定“二宝”跟谁姓1 g& W' X6 ~) Z
      差点改了“大宝”的姓
    ' }0 k! y* G! w7 i& |" g! {3 X8 i# S6 K  结婚之初,小杨和老公根本没打算生第二胎。但生下女儿后,小杨的父母有了想法:“再生一个吧,现在双独可以生两个。这样一来,第二个可以随我们姓,也有个延续。”
    ! o! w' ]2 g9 ]% o+ [2 n! ]$ O  为了实现父母的心愿,小杨跟老公提了此事。老公虽没立即表态,但也说了一些顾虑。如果第二胎是一个儿子,那“我的爸爸妈妈,总会心里有疙瘩吧。”
    ! K$ L  R! t" I6 J  小杨想了好几天,无奈之下,出了这么个主意,“如果是儿子,那就跟你姓。再把女儿的姓,改过来随我的姓。”( f8 g; f5 a" o. w
      最初,老公并未不赞同。也许,是思来想去觉得不合适。过了一段时间,他对小杨说:“如果改女儿的姓,她长大之后知道了,不好。对她是一种伤害。这样吧,我跟爸妈去商量下。”
    , E) A) C+ M3 y, H4 F  又隔了一段时间,老公向小杨反馈了。“爸妈说,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生二胎的也多。两边都姓,两边也都开心。生吧,不管性别如何,都跟你姓吧。他们都是我们的孩子,也都是爸妈的孙子孙女。”
    6 y( L/ Y0 f- B: ~1 {$ I  听到老公这么说,小杨长吁了一口气。“毕竟,他是独生子。没想到,老人家能这么通达。”她高兴地讲。
    % N/ O( v6 c7 [+ f( @% }. z: ^1 m: ]  故事% O8 P; M( E! O) P8 P: ?/ T
      孩子跟妈姓可以得财产$ F4 \: B! l* P
      丈夫难认同导致离婚
    ) n8 m, d8 H, Z' h, W( ?( f  可小黄,就没有这么幸运。因为二胎的问题,他和妻子结婚3个月后,离婚了。这段往事,至今令他不堪回首。
    ' D  J! z# f$ W; B* [- p1 w  他与前妻相恋多年后,结婚。终身大事解决了,话题自然转移到了生宝宝上。小黄和前妻都是独生子女,双方父母希望他们能生两胎。而他们,也都愿意。
    * o) }+ g* [+ n2 P* Y- I# h  可这时,问题出来了。女方的妈妈说:“跟我家姓的孩子,以后可以分到我的财产。不跟我姓的那个,一分钱也得不到!”
      A0 G, z6 f, r5 `  听到这个要求,小黄顿时傻眼了。“这是不是有点过分了呢?不管跟谁姓,都是她的外孙、外孙女啊。我跟爸妈,有点接受不了。”小黄有点激动。
    , u# C* i0 g8 m) F7 |# v- D$ N  其实,这不仅仅是跟谁姓的问题了。小黄觉得,这样的观念有些极端,他无法接受。无奈之下,小黄提出了离婚。4 h# p8 ?5 }0 u" x2 R  B7 L+ Y- B
      “结婚之前,这个问题一定要谈清楚,最好能订个婚前协议。别像我这样……”小黄声音渐低,他不愿以这种方式体悟这条经验。3 g6 M& X& o* k) l9 \
      故事
    8 i5 m# ?( X/ f( t& J, X  婚前协议里' r$ ~8 Z* I3 [2 o
      加了一条“跟谁姓”
    , o/ ^0 q: u3 m6 l  小黄的“经验”,小赵与老公小谢早已明白。
    / L" v: T5 y, ?9 V1 o: E  结婚前,小赵便抛出二胎跟谁姓的问题。“解决后顾之忧吧,就怕结婚之后意见不合。”她笑着说。5 n) d+ j4 |2 @" `4 b8 B
      为二胎争姓,“也是想了父母一个心愿。”小赵说。她知道,在父母心里,一直有个遗憾,“我是女儿,没法传宗接代。所以,他们就特别想我生两个,一个跟我姓,无论男女。”更何况,“本来男女就平等,法律也没规定孩子非得跟爸爸姓呀?”小赵理直气壮地说。' R; @( H8 L3 h. D
      这些,让她下定决心,跟小谢“摊牌”。答案,令她稍感意外,“婆婆也挺开通的,他们说,女孩子也挺好的。”他们还认为,“只要我们俩商量好就好,毕竟之后是我们自己过日子。只要没有矛盾,幸福就好。”1 W1 ]) V% u8 e* D* Y6 ^
      就这样,婚前协议算是定下来了。“头一胎跟他姓谢,第二胎跟我姓赵。”
    7 X* f, \% ?' `! ]: M/ B" I  现在,可谓皆大欢喜,小赵两胎都生了儿子。大儿子已念大班,小儿子刚满4岁。更令她高兴的是,“婆婆和妈妈,并没有更偏爱跟自己家姓的孩子。”
    - o+ d' b6 ?' h: n! G2 i  谢姓的大儿子,由外婆一手带大。那时,“婆婆有事,没法照顾。”赵姓的二儿子,“由婆婆一手带大。”因为,“我妈妈当时身体不太好。”
    ! J. @0 L1 Y& ]9 T" U  [小调查]6 l3 e6 o7 U% S; q7 J
      生二胎的家庭里
    - D( `& [7 r+ U% O  20%“二宝”跟妈妈姓; s; T0 e1 U3 J3 n7 E$ E! [
      “学校生二胎的家庭,多吗?”连问5所学校(3所幼儿园和2所小学),得到的答案,惊人相似。“多啊!总能听到说,谁家有两个孩子。”老师们回答。3 b3 R( \7 E& q1 n* \2 j. H
      那么,“其中一胎跟妈妈姓的,有吗?”继续问。得到的答案,仍颇一致,“还是有一部分的。”
    ; _; j, m$ r0 ^( U8 {+ c  杭州滨江区的一所民办幼儿园,其中一班共34名孩子,7户家庭有两胎。在这7户里,又有2户的其中一胎跟妈妈姓。) j. M1 L$ G( d9 g6 m
      杭州城西的一所公办幼儿园,园长说,“很多两胎的,跟妈妈姓的也不少。但具体的数,我没统计过。”在她所知的家庭中,“一般出于公平,两边都会姓。”不过,“长辈更在乎跟谁姓。”2 m: E& w9 O) F
      一所位于杭州蒋村街道内的幼儿园,园长说,“有70%的家庭有两胎。”这么高的比例,源于当时的“农转非”政策。“即便双方不是双独,即便头一胎是儿子,都可以生两胎。”园长解释。在这70%里,“约有20%的二胎跟妈妈姓。”她说。
      ]4 F3 P$ a+ u& w4 f  杭州拱墅区的一所公办小学,一个34名孩子的班里,2户家庭有两胎。其中一户家庭,有一胎跟妈妈姓。
    6 G/ s8 v) r# _+ l  杭州城西的一所民办小学,“约有50%的学生家长生二胎。”一位老师说。其中,“有百分之二三十,跟妈妈姓。”她表示。
    8 |# P$ T, ?0 ^" a9 w7 R5 ^% d  [专家]
    # o+ A1 W; _/ O7 B; R2 R  长辈的参与,令问题复杂化4 |  i: B# W: r
      “现代社会,是一个平等的社会。二胎,分别跟父母姓,这是可以理解的。”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认为。3 v! s9 a5 d5 [/ {0 H
      其实,杨建华经常遇见这样的外公外婆。他们怀抱着孙辈,逢人便高兴地介绍,“这是我孙子孙女”。
    " y$ D7 e, A9 {% w- g9 ^; A  在传统观念里,“代代相传、香火相续”是一种生命延续。而跟谁姓,则意味着延续了谁。女方的长辈,同样如此希望。因此,在二胎有选择的情况下,有一胎跟女方姓,“也同样可以理解。”+ z- U; y% z+ N& j( U( d  o. e$ n# `3 p2 G
      但如果因跟谁姓无法达成一致而离婚,“这就太可惜了。”对于这个问题,双方都该通达,毕竟,“家庭的幸福美满,才是根本。”婚前协商并达成一致,是一种较好的方法,避免婚后再产生矛盾。2 R! K( U9 Q8 F( Z2 g& E
      其实说到底,“取决于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在香港、在西方,冠夫姓已是传统。“这并不一定就是封建,它更是一种文化,达成默认的一种仪式。”杨建华说。  n  N1 e9 U0 q5 v/ T
      对此,杭州社科院社会研究所傅立群也表示赞同,“姓氏本身就是一种符号,跟谁姓,都可以。”生于50年代的她,就跟妈妈姓。“我爸爸,也并未觉得有何不妥。”傅立群笑着说,在她身边,不乏这样的朋友。
    ; [4 C( F1 _5 T5 l  其实,跟谁姓的问题,已不再只是夫妻间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问题”。很多时候,长辈的参与,复杂了问题本身。- H; ?: ]" s1 @, O7 q
      傅立群希望,老人能更理性地看待。“从基因学上来说,三代以后,只有10%—20%的基因还在。你管得了这一代,再下一代,还能管得了吗?”她问道。而且,“遗产的继承,与跟谁姓,一点关系都没有。相关的法律知识,老人需多了解点。”
    4 C3 e5 w7 S  F- k2 G: F8 u  k; |, k/ I  [记者手记]
    ; Q% X3 C* e/ Z  _# x- d# W  在老底子,生四五个娃那会儿,跟谁姓似乎不存在什么争议。跟爸爸姓,是默认的自然。
    ) i, H3 C5 J/ Q* v  走过独生子女时代的现在,又可生二胎。忽然间,“跟谁姓”成了不少人婚前协商的重点议题。0 ]  ^/ A+ |0 f9 h6 I
      这,又是为什么?
    - [; C, E# [7 u# b; E7 D7 O8 h9 K  80一代,是独生子女的一代。他们相继成家立业。二胎,摆在面前。
    6 l9 C  y( M( k$ u: R' M' |* h5 c( ^# M  80一代,又是平等观念、自我存在意识随现代社会成长的一代。
    * k2 m6 e. _: S3 d* J# ?+ E  当这两条线相交,“孩子跟谁”,变成一个问题,提了出来。4 v8 V, ?/ V7 }) l& P( N3 E7 g
      不过,问题本身的解决,并不复杂。“男女平等,法律又没规定孩子跟谁姓。”女方不再墨守传统。她们,更强调自我。而男方的大男子主义,也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里渐渐消减。“一胎跟我姓,一胎跟她姓,也挺公平。”他们认为。
    * e0 r6 Q( G  r" q( B( p  可让问题焦着的是,五十年代的家长参与其中。“万一跟女方姓的是男孩,怎么办?”他们,也有潜在的顾虑。0 x/ ^, Z6 G; f) X- l
      “我们都是自由恋爱,这事只要两人说好就好。其实,最终还不是为了我们的幸福。”有的80一代,这样解决问题。6 @# g, U( {/ n( ^! g
      在他们看来,孩子跟谁姓的最终决定者,是孩子的父母,而不是孩子的祖辈。这又是80后一代成长的“自我意识”。
    2 o1 M# ]6 _5 A) |8 I5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转发到微博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下沙大学生网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