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在民俗里,大家都会选择在这一天剃头,以期许鸿运当头的吉祥预兆。 在下沙,大伙儿喜欢去哪儿理发?工友李大伯给我们爆料:在18号大街与23号大街交叉口,有个老哥,经常在这里帮人理发。 “我在下沙呆了3年,每次都是找他理发,”李大伯说,“这人不仅态度好,而且只收我5块钱,我们工地上的人基本上都是在他这儿理发。” 临街开杂货店的曹老板,也几乎天天能碰到这位理发老大哥。 老大哥长什么样,曹老板给我们形容了一下:“他理了个寸头,人看起来有点胖,整天都笑呵呵,蛮和蔼的。” 蹬车做生意,哪里热闹他就去哪里 前天,在18号大街与23号大街交叉口,记者正好遇到这位老大哥。当时,他正在给人理发。 老人姓张,现在已经64岁,来自安徽阜阳。 和高档理发店里的发型设计师相比,他的装备要简单很多:一包理发工具,一小桶清水,一个架着脸盆的脸盆架。对了,他还带着一只老式的收音机。 没客人的时候,他就打开来听听。遇到高温、暴雨天气,老张就呆在家里不出门,也用这只收音机打发时间。 老张一个人住在江东一带,每天早上8点,他就骑着自行车翻过九桥来下沙。这条路线,老张来来回回已经骑了13年,这期间他骑坏了8辆自行车。 但这么多年来,他却一直没有个固定的据点。每天,他只是不停地在下沙的大街小巷中穿梭。只要哪里人多,他就在哪里停车,摆好理发工具等客人上门。 有时,他一天会在好几个地方晃悠:“像昨天,我上午在保利东湾,下午在18号大街,后来还去了6号路工地。” 蹬车13年,去得最多的,还是工地。老张笑着说,“因为工地人多,老老少少的,哪儿来的都有。” 现在,他平均一天可以做十单生意,“生意好就晚点回家。没生意么就去找老乡聊天。”老张笑着说。 13年没涨价,老客户一个电话他就到 老张动作很快,基本上3分钟就做完一单生意。价格也实惠,剃一个头才5块,男同胞还可以免费刮胡子。工地上的工友们,都喜欢来老张这儿理发。实惠,也不耽误打工。 老张为人也亲切,他经常笑,笑起来的时候,眼睛就眯成一条线,还会不自觉地用左手摸自己的头;他也很健谈,咔嚓咔嚓剪头发的几分钟里,都能和客人聊上几句。 所以,他的回头客有一大堆。 比如在18号大街附近一家公司做保安的马师傅,这天他正好遇到老张,便让老张给自己剃个头。只见老张拿起“小包车”(一种老式的剃头工具),用了2分钟,就把他的头发剃了个光,然后还帮忙剃了胡子。“我每隔半年就找老张来剃个头。”马师傅说。 但他们又是怎么找到老张的呢? “他们一个电话,约好时间,我就过去。”老张说。 手机是儿子8年前给买的,但老张不识字,所以只会接不会打。“他们先拿我手机打他们电话,存了号码,以后要剃头了,就给我打电话。”老张说。 遇上客人少的时候,他就会骑车去萧山机场,虽然来回要4个多小时,但那里客源多,去一趟,能剪上四五个头发。 一个人住在下沙,他最想念家里的4个孙子 老张这门理发手艺,是他和老家的师傅学的,不过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在来下沙之前,老张与老伴靠在家中种地过日子。那时候,家里的三个儿子都还没娶媳妇,日子过得也算凑合。直到孩子们陆续娶妻生子,家里吃饭的嘴巴越来越多,日子开始过得紧张起来。 后来,孩子们都去上海工地打工,留下老张夫妇带着四个孙子。 为了养活孙子,老张重操旧业,在老家给人剪头发,但左邻右舍都出去打工了,剪头发的人不多。而且赚得钱也不多,每次剪个头发只能收到5毛或1块。所以老张琢磨着,要不也出去打工。 后来,老张就跟着老乡来了这里,而老伴在老家带孙子。 到现在13年过去,理发的价格一直都没有涨,连理发的工具还是从老家带来的老家伙。它们平时就靠老张定期上油来保养。 每次理发赚来的钱,老张都会仔细放好,到月底寄回家。在下沙这么多年,为了节约钱,他只在过年的时候才回一趟家。 想家吗? “想啊。”老张叹气道:“有哪个做爷爷的不想自己孙子的。” 每次想孙子了,他就拿出在老家时和孙子拍的照片“解解馋”,“再熬个几年,等孩子们都出头了,我就回老家去享福了。”老张憧憬着。 / T4 y8 o0 v- @- g2 y'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