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论坛(EC通行证)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QQ登录

QQ登录

下沙大学生网QQ群8(千人群)
群号:6490324 ,验证:下沙大学生网。
用手机发布本地信息严禁群发,各种宣传贴请发表在下沙信息版块有问必答,欢迎提问 提升会员等级,助你宣传
新会员必读 大学生的论坛下沙新生必读下沙币获得方法及使用
查看: 10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游户外] 雪花啤酒古道探秘第56期回顾:宁象古道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21 12:2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27 11:57: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周末,雪花啤酒古道探秘走进宁海许家山的石器世界
    苍凉古道上演“爸爸去哪儿版”
    用双脚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和淹没在荒丛中的历史,一天行程动辄都在一二十公里以上……你是不是以为雪花啤酒古道探秘只是适合大人的毅行?当然不是。上周末,雪花啤酒古道探秘躲开杭州的雾霾天,走进宁海宁象古道,而当天活动最小的一位参与者“小蝌蚪”,今年虚岁只有六岁。
    石头村许家山
    没有一个人姓许
    宁象古道是从前象山县通往宁海的主要官道,现在保存最完好的路段在宁海许家山路段。许家山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乾隆时期,这是浙东现有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屋古村。
    “到了许家村,就是回到了石器时代。”领队的介绍果不其然。刚到村口就迎来了一处石头砌成的墙壁。石屋建筑群依山而筑,从东往西一排接一排渐次升高,每两排石屋之间自然形成一条条南北走向的巷道。村里的巷道狭窄而悠长,路面用石板和碎石铺成,虽略显高低不平,但很有古朴苍凉之感。两边墙上苍苔斑驳,一些藤蔓随意地垂挂下来,就像画家笔下不经意间划过的几抹墨痕。
    走进民居,大家发现村民的很多家具竟然也是用石头做的,石凳、石梯、石窗……
    村里的老人介绍道:“村子虽然叫许家山,但村里并没有一个姓许的,只有叶、张、王、胡四个姓。”至于为什么,连上了年纪的老人也不知道原因。
    在许家村,大家随意就能看到延续数百年的传统生活方式:黄牛耕田,家家自制番薯粉、番薯烧酒,用的是自编的竹器,村里还保留有宗祠,用于家族祭拜……领队介绍,现在来许家村的外来客很多,很多是摄影、绘画和建筑方面的专业人员,“陈逸飞遗作《理发师》中,新四军营地的拍摄地就是这里。”
    六岁的小队员
    一路“十万个为什么”
    “除了走进石头的世界,其实每个季节许家山的风景都不一样,一年来四次也不会多。”领队说,他自己就已经走宁象古道很多次了。
    当天参与活动的队员中,一对父子特别引人注意——爸爸陈建林带着虚岁仅六岁的儿子陈宇杭,一同参与了这场需要以脚力取胜的探秘活动。
    “爸爸,这是去哪儿啊?”……“走古道。”
    “什么是古道啊?”……“就是古代的人经常要走的路。”
    “晚上我们吃什么?”……“吃你没吃过的农家饭,很好吃的。”
    一路上,小男孩简直就是“十万个为什么”,大家给父子俩取了可爱的绰号——“青蛙爸爸”和“小蝌蚪儿子”,还有人说“这就是‘爸爸去哪儿’嘛。”
    “第一天差不多走了10公里,都是他自己走完的。”“青蛙爸爸”说,他根本没想到儿子能撑完第一天的徒步,“带他来吃点苦,用这样的方式来认识自然,体会什么是坚持,比书面的灌输好太多了,大家都可以来试一试。”

    # ?+ w* l& y+ m/ p# c4 s6 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转发到微博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下沙大学生网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