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论坛(EC通行证)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QQ登录

QQ登录

下沙大学生网QQ群8(千人群)
群号:6490324 ,验证:下沙大学生网。
用手机发布本地信息严禁群发,各种宣传贴请发表在下沙信息版块有问必答,欢迎提问 提升会员等级,助你宣传
新会员必读 大学生的论坛下沙新生必读下沙币获得方法及使用
查看: 36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卖了两头猪 买来了水泥沙子 76岁桐庐老人发誓修古道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3 天前
  • 签到天数: 237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0-30 09:49: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4 E  @& E3 I/ ?
      桐庐县砖山村,盆地地形,群山环抱,从高处看就像一条龙盘绕山间,岭上取名龙皇岭。
    ; ?  ]% w+ A# b. Y* [' x5 Q
      自古出山一条道。村民们以前想去印渚镇或分水镇赶集、卖货、探亲访友,只有唯一一条古道。岭上三棵大樟树,遮阴蔽日,过往村民常在树下歇脚避暑。山道1米多宽,嶙峋陡峭,石块丛生,村民每次走路过都小心翼翼,时常摔跤。

    ) w4 n; _5 D6 H# k/ ?
      20世纪80年代,分水公路修通,通了汽车,开车不到一个小时就可到分水或印渚,龙皇岭山道渐被废弃,以往门庭若市如今偶有三两人走过,形同废弃。

    5 i; C% N7 o# p! ]" W  ~
      76岁老人孟祥德不甘心它就此废弃。一个多月前,他开始动手整修这段古道。

    ( R* S8 _& @2 N  `5 i' |: J
      老人面色红润,不善言谈。他跷起二郎腿,双手交叉抱住膝盖。穿一件深蓝色工装外套,胸前有些褪色,领口大开。两条胳膊上混着泥色,尤其袖口那一圈,更是浓厚。墨绿解放鞋其中一只磨出一个洞,整个鞋裹着一层粉干的泥沙。门前射进一束光,照在他黝黑、布满老茧和褶皱的双手上。
      “我76岁了,再拖下去就没有机会了……”老人说。
      他告诉我,小时候就喜欢看人砌石垒坝,看了10多年,慢慢也学会了。20多岁开始出门,建房修桥造坝为生。
      “我这一辈子,一大半都靠着古道进村出村。公路开通以后,这条古道虽然不用,但经常有游客村民从古道爬上去看上面的大樟树,路不平,时常有人摔跤。今年正月里,一个小女孩摔了一跤,她妈妈埋怨说,这个村也太差了,路这样都没人修……”
      孟祥德当时听到这句话,嘴上没说,心里很痛,生了坚决把路修好的决心。
      中午12点,孟祥德热了昨天的剩菜:剁椒鲫鱼、自家腌的咸肉、梅干菜。盛好饭,狼吞虎咽吃起来。
      86岁的邻居孟章根来了。得知孟祥德自掏腰包修古道,他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还主动去拉来了72岁的孟金茂。
      吃完午饭,孟祥德、孟章根、孟金茂,三个加起来将近240岁的老人,继续他们的修路工程。
      “现在上山的台阶已经修好了,就剩给两边的沟灌水泥了。”孟祥德说。
      我顺着这145节新修石阶,爬到半山坡,岭上两棵大樟树,枝叶繁茂,一阵山风吹来,神清气爽。
      我身后的孟祥德点上支烟,望着龙皇岭背面通往印渚的路——这是他接下来打算修的下坡路。
      “小时候,这棵大樟树还没这么粗,枝条还没那么高。我和几个小朋友一起坐在枝条上面,像荡秋千一样,有趣得很。那会玩的东西几乎没有,这里以前还有个亭子。旁边围起来有六个竹子,我印象很深,我们七个人转圈圈,抢六个竹子……”
      老樟树在他眼里早就不仅仅是一棵树了。他说小时候,两个小朋友在树枝上使劲荡秋千,回来后肚子同时出奇疼痛,怎么都看不好。后来村里老人知道,让大人带着他们去拜拜大樟树,嘿,上了几炷香,孩子肚子就不痛了……虽说有些迷信,但这些往事和这条路对他来说,承载了很多年的友情亲情和记忆。
      这是出村的唯一道路,父母出门买油盐酱醋各种日用品,都走这条古道出去。这条路也是他孩童时的期盼之路。每次父母只要出门,他和三个兄弟,就会憧憬父母会带来什么好吃的。
      “每次父母出去,我们都在亭子里等着,每次看到他们拎着袋子,都要凑上去看看,有没有买糖、饼干给我们。即使没有买,看到父母回来也很开心的,都要拉着他们赶紧回家,做饭给我们吃。”说到这里,孟祥德笑了。
      父母回来得晚了,路边的亭子也成了孩子们的“候亲亭”。
      一次,母亲回娘家,父亲出去修水库,天黑都没回家。他实在等不及,爬古道去龙皇岭的亭子里,左看看右看看,等着父母回家。迟迟等不来,竟靠着柱子睡了过去。再醒来,是母亲拍肩膀把他叫醒的,“怎么不在家等着!跑到这里来干吗!”母亲嘴上责骂,但孟祥德看见母亲眼眶红红的,分明是心疼。
      孟祥德转过身,看着自己修了一半的古道,又抽起一根烟,讲起自己年轻时候。
      那是他20多岁体力最好的时候,每次走过这条路出村干活,都很开心,想着这一次可以赚多少钱,每回做完工回来时,远远看到亭子,看到两棵大樟树,就知道家要到了,父母兄弟等着他一起吃饭。
      他说小时候特别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可是没有钱。一个孩子唯一能挣钱的方式,就是和父亲一起挑柴去村外卖。父亲是个内向的人,不太会说话,但对儿子的疼爱是无声的。“看我挑得吃力了,他就自己停下来,搬几块柴到他的箩筐里。和我说走得慢一点,他先去村里,马上回来帮我挑……”
      一年大年三十,天寒地冻,父子俩挑着柴卖完回来,父亲在水塘里捉了好几条鳗,给全家加了顿大餐,那是他人生里记忆最深刻的一道美味……
      “其实这条路我早就想修了,小时候就想修。以前一直想着,如果能开条隧道,或者修修平就好了,父母也不会那么累……记得有一年堂哥去世,我去奔丧,走得太急,踩到一个石块,摔了好大一跤。”孟祥德说。
      修路的另一个原因,是父亲。他父亲生前参与修建了好几个水库和水塘,为村里做了很多贡献,就是因为这个才积劳成疾,很早就去世了,作为儿子理应做些事出来。
      今年猪肉贵,孟祥德卖了两头猪,赚了1万多元,他花6000多元买了水泥沙子。家里养蚕一年能赚3000多元,老伴帮人家组装圆珠笔,大概一个月能赚1000元一年能赚1万多。
      造石阶的石头,都是孟祥德和儿子儿媳还有其他村民,去五里外的河岸边挑选来的,光用车就拉了10多趟。挑石头也有讲究,要表面光滑一些的。
      现在上山的路铺好了,孟祥德花出去6000多,还欠着工人工资2万多没付。“毕竟人家要吃饭,有的人虽然说帮忙,也总要给一部分钱的……”孟祥德现在愁的不仅是这笔钱。还有另外一笔钱,因为下山的路更长,可能还需要三四万。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孟祥德为什么要修古道。有人说现在公路都通了,干吗还要去修荒废的路,这不是吃饱了撑的么?有这些钱,吃点喝点不好么?
      老伴和孩子们坚决支持修路。“要是买东西吃把钱花掉,我会很心疼的。可是修路造桥,是好事啊,造福大家啊。钱花了,路一直在那里的,没钱可以再赚嘛。”孟祥德的老伴说。
      小学文化的孟祥德还写了首诗,念给我听:
      千年至今行狭道,
      走亲访友双脚跑。
      货物流通用肩挑,
      宏立大业看今朝。
      劈山填塘架高桥,
      祖国各地通大道。
      祖孙后代乐逍遥。

    / O5 }' E9 g. |! u- ]$ R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转发到微博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下沙大学生网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