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呼韩邪单于后王昭君
似乎所有红颜都薄命。 惊世骇俗的容颜生在平民家, 似乎就是不幸的开始。 8 D7 L l5 m2 ]) h, c' l 昭君和亲,毁了一个弱女子的终身,换来了中原的安宁。 2 s8 t: w& M2 _( f. U 红颜依旧,却隔着漫天的黄沙。 雁叫声声,是你的伤心。 思念着家乡的山明水秀,却终不能如候鸟一样回到你来时的地方。 当红颜被黄沙遮盖,只有那琵琶,声声依旧。 那是你的怨恨,也是我的伤心。+ t) K% `6 T9 y- B汉武帝皇后陈阿娇
( _* |0 T: B; r3 T6 n 长门事,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摸鱼儿》 辛弃疾. R4 v) E+ _" k. n齐宣王后钟无盐 8 A8 O3 O6 w* A2 J % D* l& x; A8 @$ o4 }5 o2 O 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四大丑女之一,却成了现代版《钟无艳》里的妖艳女子,而齐国王后的身份更令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她的丑陋举世无双,而她的才华也举世无双。 + g; L) c2 n: X6 F: D 如果说美貌是仍何女子一生孜孜以求的东西,作为一个奇丑无比的女人她应该是不幸的。 7 Q E: I& ]4 `* ^ `- P 这个来自河北无盐县的丑女钟离春,传说“四十未嫁”、“极丑无双”。 5 g5 @- r0 ~, c3 G; R' E" k 如果没有她,齐宣王只是一个不理朝政、花天酒地、败坏国家的昏君。 可正是因为有了她,齐宣王才没有继续的堕落下去,齐国也没有过早的衰落。 她给了齐宣王当头一棒,她的诤诤谏言使齐宣王幡然醒悟;她尽心尽力的辅佐使齐国国力大增,一时成为“千乘之国”。 3 o2 v1 g9 w, c* y) t$ k 于是,她成了皇后,母仪天下,仍何美女都无法撼动她的地位。 原来,外表的丑陋真的不是那么重要。 : B4 N# P1 b5 ?# N 心灵的美才是仍何东西都无法遮挡的。吴王夫差妃西施
2 m+ V1 n+ G5 N, n* F: X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 P8 h) B& n3 A% }7 U/ n- E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 0 H6 } @$ k7 C- A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 c; x2 E4 r" S# ~" \% l* ^3 H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西施》 李白魏文帝皇后甄洛 5 Q1 m/ ]0 Y, Z& y
还记得那篇著名的《洛神赋》吗?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那是子建为她写的。纵使她已死了千百年,那份情随着那篇文章永世不灭。清太宗皇后博尔济吉特
大玉儿。 她是来自科尔沁草原的女子。 她送走了自己的丈夫, 又送走了自己的儿子。 ( t2 y0 B4 a3 N9 i" @' _. {8 ?# g; } 最后辅佐了一个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 她是那样的坚强,那样的能干,以至于人们有时候都会忘了她曾经是个女人。 # @) A# T- E: r6 X9 J/ o7 e 所有的电视剧都说她真正的爱人是多尔衮,事实是不是这样只有她自己知道。 但她真的是下嫁给了多尔衮。 2 ?' } W' e+ f; v* Y7 V 如果这个男人真的是她的真爱,那她应该至少曾经幸福过吧。在那黑暗的政治漩涡里,作为一个女人,难得的幸福与甜蜜。# r4 u: G( U$ |- j- e Y$ M% Y汉文帝皇后窦皇后
2 f( y7 _# G7 C( q: b 窦皇后原是宫女,被派往代国服侍当时还未即位的汉文帝。她为汉文帝生了五个子女。后来成了皇后。但是她不受宠爱,后来因为生病,又瞎了一只眼睛。她没有显赫的家世,因此在后宫中并不争宠。当时最受宠的是慎夫人。 . r* b9 ~: F' Y, s1 S5 J; f( z 窦皇后真正风光的日子,是文帝去世后。她当了太后,干预朝政。甚至要求汉景帝传位给梁王(梁王是太后最喜欢的小儿子)后来,她在宫廷之争中失势,孤独地老死。" e# f) g# z" o3 ]8 X1 ~& w吐蕃松赞干布大人文成公主 9 p( d- s( p+ X6 P. `+ Z t" ]+ V& f
又一个著名的和亲故事。 只是这个故事的女主人公似乎一直生活得很幸福。 她被当作神一样的受人爱戴。 $ N! N' [1 N' f: m2 m/ N 她的夫君为她造了一座宫殿, 至今我们还看见它巍峨的屹立在那里。 % N7 U) U- ^- V" u 那个地球上里苍天最近的地方,曾经生活着一个快乐的公主。南朝陈后主妃张丽华 ; `' a8 ^& [, z* Q3 i5 C
这是个典型的江南女子。 3 ]% ? d& Y: H+ X+ ~( L 发长七尺,光可鉴人,眉目如画。 那首著名的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便是为她而作。 # b. d# M0 M1 v B. i. B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 l& h% h) O9 z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 m2 x9 O8 |1 N% k- I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 D4 Y9 u1 {, Q/ q 何止是陈后主,就连杨广,这个隋朝的未来皇帝都被她所吸引。 . ? `/ s% X- [4 O! G% Z$ g 只是,高颖斩了张丽华。 W7 d! f$ W1 v" n 因为她的绝世美貌,“昔太公蒙面以斩妲妃,今岂可留张丽华”。 + d' z* T1 T+ l# @# m7 B! p/ F 杨广终究是没能得到她。 他开凿运河,三下江都,是否是为了怀念这个他未曾得到的红颜呢?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x! C' n/ Z+ e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b0 L( u5 X9 @5 p, \$ M ——杜牧 南朝虽亡,但张丽华留下的风流韵事,至今仍惹人玄想不已。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啊,几许风流随风而去。/ G7 X0 D) n5 [# w汉成帝皇后赵飞燕
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 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汉宫曲》 ' q S1 `2 s( Z1 w7 @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 Z- X( U" M( M u ——《摸鱼儿》 辛弃疾( U; x$ _$ k( Y2 W& t南朝齐废帝妃潘玉奴
! u7 {4 L, H+ z* } 何谓“步步生莲花”,就从此女开始。 “三寸金莲”中国男人一种变态的审美观。 4 f8 B. j- u6 \8 @* o! J 一个荒淫无度的皇帝,一双美足,给中国女人带来了无限的灾难与痛苦。 她有一双美足不是她的错,他爱上她的美足也不是他的错。 # y1 f: J( y* r" G* b; v, h9 o. l 袭了这种变态的审美观,并强加于他人头上,就是世人的错了。汉高祖皇后吕雉 & [" p" A# [4 I- e! v8 r5 p $ Y# O. @# z- j/ r c% o. n }7 c 一个残暴的第一夫人。
她在未央宫害死了韩信,又使人诬告彭越谋反,灭其宗族。 她将她的情敌戚夫人砍去四肢,挖去双眼,割去鼻子,割掉耳朵,药哑嗓子后扔入厕内,取名为“人彘”。 她将自己的外孙女嫁给儿子为后,使他们结成了一对怪异的夫妻。 这一切都很怪异,好象是一个任性的女孩在那里胡闹。 可她不是女孩,她是一国之母。 : T, W1 V p8 s7 @+ |) @0 H 对权力的欲望使她越走越远。$ X3 t/ Z, H- p, k2 r$ Q清顺治帝妃董鄂氏 , k8 J1 f2 Y9 R3 e- l" Y3 Q
" V+ w$ F# y( \! M) ?7 Y 天妒红颜,天花夺去了她的生命。 8 W: \. m. \' P0 L 因为她的死,皇帝伤心欲绝几乎要出家。 可是,她还是死了的好啊。 ; C% q0 ^) @2 g 在充满政治生活的宫中,爱情永远都是不重要的。 像他们这样的异类,还是在天上作一对神仙隽侣吧/ \: I) B1 O' P R汉成帝妃班婕妤
& v! N; L+ Q. i4 [9 ? 她曾被世人比作楚庄王的樊姬,德才兼备。 $ ]& _' G* X2 C 如世人能预见未来,亦会把她比作后世的长孙皇后。 只可惜,她遇人不淑。 & M! G0 G9 {# D- l" V0 W- f/ E 她是樊姬,可她的夫君决不是楚庄王。 她是长孙皇后,她的夫君却决不是唐太宗。 0 P, e4 E5 D7 t1 g n) J 所有的怜爱宠与幸都随着那身轻如燕的舞女入宫后就此嘎然而止。 山盟依旧情已逝。 长信宫中,孤灯映壁,房探风冷。 " W% s9 y# g( }7 t0 t 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意夺炎热; 弃捐荚笏中,恩情中道绝。 ——班婕妤 她爱的男人终于死了。 / J ]( e! \3 u1 N 当繁华过尽,天子与常人一样躺在冷冰冰的墓穴里时,只有那个曾被他拋弃的爱人,他的婕妤,在他的陵园里陪着他一生一世贴完再转
这边人多啊
清乾隆帝妃伊帕尔汗 0 y- M: e8 E7 E0 W4 W 那个来自回疆的美丽女子,那个传说浑身散发着麝香味的传奇女子。 ' S4 |& m' K" Y3 Q! u8 o 你的美丽如同天山的雪莲,纯洁无瑕。
你迷人的香味如同草原的牧歌,悠悠扬扬,飘荡在空旷的草原上,等着我们去寻觅芳踪。 我们又何必去考究你到底是平民女子出身的香妃,抑或是在清宫中生活28年的容妃,还是金庸小说里天真无邪的香香公主。 我们只要记住,这个世上曾经有个你,美丽而充满传奇。: A7 f. k2 ]% _逊帝宣统皇后婉容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后。 9 r8 s6 K. @) I/ |, f3 i( o% p; q 算不上是天姿国色吧,却也是个美人胚子。 自古红颜多薄命,她也不例外。 少年逊帝只是在她的照片上轻轻一圈,就圈定了她的一生。 4 |- L% T9 t3 { 在她生命的最后一段,她疯狂的抽食着大麻,肆意的放纵着自己,这是她对这个时代还是对自己命运最后的抗争? 4 x! B! v- j. V9 T 为什么?为什么偏偏会是她? 已经是最后一个了,为什么偏偏让她挨上? + Q1 L/ F8 b; x) M2 r! N2 \ 为什么要用她的血和泪,来给这几千年的帝后制度画上一个红色的句点? K- v) I* f8 O( \3 n4 L; a% R 傅仪也会想吧,为什么偏偏是他来当这最后一个皇帝? 这就是命运的安排,他们两个谁都抗争不过。 5 m/ h: u' \5 k9 w% b; [! Z5 N 她抗争不过那个时代也抗争不过她的命运,如果命中注定了她的悲哀,她唯一能做的反抗就是毁灭自己。北齐后主高纬的贵妃冯小怜% X3 W5 k. d4 C, _ [ }
冯小怜是南北朝时代北齐后主高纬的贵妃,高纬是个标准的纨绔子弟,好色之徒,但自得了冯小怜之后就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她了。连上朝与大臣议事时也要把冯小怜抱在膝上。周军攻打北齐时,高纬居然说:“只要冯小怜无恙,战败又有何妨!”高纬灭国后,向周武帝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乞还冯小怜”。高玮被杀后冯小怜被赐于了周武帝的弟弟代王宇文达。宇文达见而奇宠,原来的代王妃李氏被小怜挤兑得差点活不下去。 未久宇文达被杨坚所杀,杨坚把冯小怜赐给宇文达正妃李氏的哥哥李询。这时冯小怜已被认为是不祥之兆,受尽屈辱后被迫自杀。 小怜是个可怜的女子。看画中的兵马隐现,暗示当年北齐后主高纬只为了她那一句“太黑了,我看不到战争的场面”,而下令退兵停战,以致于延误了军机。后来亡国后,小怜作了北周皇帝的弟弟宇文达的小妾。一日弹琴时弦断了,她念出一首诗:“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时怜。欲知心断绝,应看膝上弦。”然后自杀。北齐武成帝皇后胡皇后 0 h6 E* W0 b* f0 Z
北齐武成帝高湛的皇后胡氏可算是个少有的荡妇。高湛继承帝位后,胡氏以长广王妃册立为皇后。高湛强奸嫂嫂李祖娥,常常宿在昭信宫,胡皇后不耐宫闱寂寞,同高湛的亲信随从、给事和士开勾搭上了。和士开唇红齿白,翩翩有风度,又弹得一手好琵琶。高湛知道后,非但不责怪他,还有意成全他们。和士开善使一把铁槊,胡皇后说她也想学槊,高湛便命和士开教她。胡皇后与和士开眉来眼去,乘机调情。两双手摸来捏去,高湛只顾饮酒作乐,视而不见。 和士开为巩固地位,讨好太子高纬,劝高湛作太上皇,说这样可以进一步纵情享乐。高湛便让位于太子,从此深居宫中,一味淫乐,三年以后因酒色过渡过度而死。 高湛死后,胡太后和和士开的关系正式公开化,许多大臣不满,上奏和士开,而高纬年少昏庸,怕得罪太后,也不敢怎样。而和士开则排除异己,日益权重,封淮阳王。一班趋颜附势的大臣纷纷向他献媚,一时间,胡太后的姘头成了北齐王朝的大红人。 然而高纬的弟弟,琅琊王高俨却是个敢做敢为的人。他知道胡太后的妹夫冯子琮与和士开不合,便与其谋划,在深夜,埋伏士兵与神兽门外,次日和士开上朝时将其抓获,并派心腹杀死了他。胡太后知道后又悲又气,然而高俨拥兵三千,屯于千秋门外,连皇帝也不敢把他怎么样。但这件事以后,高纬认识到高俨的能力,十分不安,便秘密地谋划将其杀害了。 她是个寂寞的人。丈夫作了皇帝后,霸占了他的嫂子,冷落了自己的妻子。胡皇后便与别人私通,后来当了太后,也一直是面首不断。后来北齐亡国,据说她沦落猖门。5 b8 t& \! w/ e0 h; y北魏文成帝皇后文明皇后
冯太后(公元441-490年),北魏文成帝的皇后。 冯氏的祖父冯弘、伯父冯跋是北燕国王,其父冯朗在北燕灭亡后降魏,官至秦、雍二州刺史,姑母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左昭仪。后来其父因罪被杀,她随姑母人宫。 公元452年,文成帝即位后,封十四岁的冯氏为贵人,十八岁立为皇后。同年,立两岁的儿子拓跋弘为皇太子。按照"立子杀母"的规矩,拓跋弘生母李贵人被赐死。冯皇后抚养拓跋弘,待太子如同亲生。) D. i1 W# J7 ?$ r, o9 u/ ^ 文成帝死后,献文帝拓跋弘即位时,年仅十二岁,尊冯皇后为皇太后,由丞相乙浑总揽朝政。乙浑图谋篡位,冯太后用计把他逮捕杀死。从此,朝政由冯太后一人裁决。 随着献文帝慢慢长大,母子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公元471年,十八岁的献文帝被迫禅位于五岁儿子拓跋宏(即孝文帝),自己做了太上皇。但他仍统兵南征北伐,这本身就使冯太后感到威胁,而且他还杀了太后的男宠李奕,于是冯太后于公元476年,将年仅二十三岁的献文帝毒死。 献文帝死,冯太后以太皇太后身份再次临朝听政。杀了一批政敌,重用一批有改革思想的人,进行一系列改革:颁行班禄制,整顿吏治,统一度量衡,推行"三长制",实行均田制。改变了鲜卑族的落后局面,为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的繁荣打下基础。 / [: c# n, c( T$ | 冯太后的生活也比较俭朴,不好华饰,但她却好男宠,并把这当成是笼络权臣的手段。就连南朝齐国派来的使者刘缵也被冯太后留宿宫中,在床帏间解决边境问题。 不论如何,冯太后都不愧是北魏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 v* A$ {6 q4 X! a 公元490年九月,冯太后病逝,终年四十九岁。谥为文明太皇太后,葬于永固陵。 文明皇后即大名鼎鼎的文明太后冯氏。12岁入了北魏皇宫,深受当时的太子宠爱。后来她作了皇后,24岁时当了寡妇。在熊熊烈火中,她欲跳进去与丈夫一起死。后来被内侍救出来了。这一救,也成就了她在政治上的伟业。 她先辅佐献文帝,在朝政上很有业绩。后来献文帝长大后,难以控制,文明太后干脆毒杀了他,另立小皇帝,就是孝文帝。她又辅佐孝文帝,支持他改革朝政,政绩斐然。 有一次,她吃饭时,发现饭里有一只蜻蜓。孝文帝大怒,要杀厨子。但冯太后却不以为然地说:“没有必要为了这样一件小事而动怒。”" r- N# J4 S7 |2 {* {6 y 当然,她也有面首,估计当时有地位的女人,身边都会有男人吧。后来,冯太后在49岁那年病死。无论怎么说,她都堪称是一个伟大的女人。北魏孝文帝皇后冯润
文成帝后冯太后的侄女。公元490年,太和十四年九月,冯太后病死。是年孝文帝23岁,他开始全面推行改革。一是迁都洛阳,二是禁止胡服,三是语正中原,四是“不杀太子母”。改革遭到了大多数朝臣贵族的一致反对。孝文帝一边力排众议,一边身体力行。他率先改姓为元(以纪念元郁)。又制作一套汉人冠服,赐给德望最高的皇叔祖安定王拓跋休。然后,颁令天下“三十岁以上的听其自便,三十岁以下的,一律改习汉语和中原正音,官民改穿汉人衣冠,概莫能外。否则一律重罚,朝官违禁罚其俸。”皇后冯媛拒不说汉语。太和二十年七月,孝文帝忍痛将其废为庶人,安顿在瑶光寺。2 `; j# c# Y' R2 V6 S3 E) W 冯润也是个很有手段的女人。她的小名是妙莲,所以画中有一朵莲花。她入宫后深受孝文帝的喜爱。但不幸的是,她很快就染上重病,不得不出宫,在庙里出家养病。 在她出宫后,孝文帝在文明太后的安排下立了冯润的妹妹冯清为皇后。但是孝文帝一直没有忘记她。三年后,冯润痊愈后再次进宫。这次,她不择手段,干脆逼走了妹妹,自己当皇后;又毒死了高美人,把她的儿子拿过来抚养。 在孝文帝出征打仗时,她又与别人私通。同时逼迫孝文帝的妹妹彭城公主嫁给自己的弟弟冯夙。彭城公主一怒之下,赶到前线,把冯润的丑事告诉了孝文帝。冯润见事情败露,干脆想杀死孝文帝,不料事情又败露了。 即便如此,孝文帝仍然没有杀她。直到孝文帝病死在回军途中,才留下遗诏,赐死冯润。孝文帝死时,才33岁。楚庄王妃樊姬
一代名妃樊姬,以聪慧贤淑内助樊庄王霸业有成而闻名于世,据传在她的劝谏之下,楚庄王戒淫乐,励精图治、勤政于朝,罢免庸臣虞邱子,启用贤良孙叔敖,终至楚国成为称雄中原的霸主。纵观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自商朝之妲已,下至清代之慈禧,多少宫廷后妃,插手朝纲,祸国殃民。 樊姬实可谓“贤内助”旷古之典范。对此,历代诗人赞誉有加。唐代诗人张说就赞称“楚国所以霸樊姬有力焉”。张九龄在《樊姬墓》一诗中则对樊姬的贤能及其对楚庄王产生的影响与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褒扬:“楚子初呈志,樊姬尝献箴。能令更择土,非直罢纵禽。”北周宣武帝皇后杨丽华
周宣帝荒淫酒色,暴虐昏庸,即位之初,先一口气封了五位皇后,楊坚之女杨丽华便是五皇后之首的“天元大皇后”。# }( F8 g% ]3 q1 Z% B `& A 她只不过是她父亲篡位的一颗棋子。 当她终于恍然大悟的时候,她已经成了隋朝的乐平公主了 就算她把公主的金印砸的粉身碎骨,该发生的都已经发生。 她永远只是前朝的皇后,当朝的公主。9 m$ k# c' K% \ 杨丽华是隋文帝杨坚的女儿,她不过是父亲巩固权势的工具。 嫁给宣武帝后,却不受宠爱。后来,宣武帝死后,她的亲生儿子宇文阐即位,她父亲杨坚辅政。岂料,正是她的父亲,夺了她儿子的皇位。建立了隋朝。; L& V a( `6 U: a6 U! }1 b 她由太后,变成了公主,却终身拒绝再嫁。她心中的情感,又有谁知道?1 ]! X& y. d; U1 M% e5 }+ W9 T2 [喜欢科尔沁的大玉儿
钟情她的忍耐
更偏爱她的才华
东汉光武帝皇后阴丽华
阴丽华美丽贤惠,当时未即位的光武帝有一言:作官当作执金晤,娶妻当娶阴丽华。后来果然如愿。他当上皇帝后,想封阴丽华为皇后,但她却拒绝了,并且坚持要他立郭妃为皇后(郭妃的父兄为光武帝夺得江山立下汗马功劳)。于是,郭妃成了皇后。但后来终被废掉,阴丽华才当了皇后。东汉和帝皇后邓绥 3 a [: Q9 G$ J* v 邓绥出生在东汉四大家族之一的邓家,自小熟读史书,身长玉立。
13岁时,本来可以入宫。但她坚持要给父亲守完孝。她17岁时入宫,她的美貌深深使人动容。但她谦逊有礼,心思慎密,使对她久已怀恨的阴皇后也找不到她的过失。后来,阴皇后因嫉妒和使用巫术被废(其实阴皇后同样出生在东汉四大家族之一,同样美丽动人,曾经也受到过千般宠爱,只是她远不及邓绥聪明),邓绥成了皇后。和帝去世后,邓绥辅政。虽然她崇尚简朴,治国很有成绩,但她手握政权不放,连她的亲叔叔都看不下去。后来,她罢免了叔叔的官职。观其一生,她还是很不错
东汉明帝皇后马皇后( L3 |! l) A4 J6 ?3 o4 ~4 x 马皇后是阴丽华之后的贤后。她的父亲,就是那位说出“大丈夫当葬身沙场,以马革裹尸还葬耳”的马援。父亲死后,她入了宫,当了皇后,却终身没有生育。但她对其他嫔妃的孩 ; H1 x1 W, P- `" g" `! |" l 子都很好。她崇尚节俭,终身荆钗布裙,饮食简单。深受明帝的敬爱。
东汉顺帝皇后梁女内
梁女内是梁商的女儿,据说立她为皇后,是顺帝取决不下,抓阄的结果。但她是个很有才德的女子,曾经劝说顺帝不要只宠她一个。后来她作了太后,辅佐朝政。她没作什么坏事,倒是她的哥哥梁翼飞横跋扈,劝倾朝野。甚至因为八岁的小皇帝说了他一句:“真是个跋扈将军!”他竟然毒死了小皇帝,另立新君。% b, c! i4 m8 U; V+ b( S 这位新君就是刘桓,是梁翼和梁女内的妹夫。后来发起了宫廷政变,梁家满门抄斩。幸好此时,梁太后已经去世了,没有亲眼所见。汉高祖妃戚夫人
戚夫人是刘邦在战争中认识的。她能歌善舞,又年轻貌美。因此深受刘邦宠爱,也让吕后嫉恨在心。戚夫人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如意。刘邦常说:“这个孩子像我,甚和我心意。”因此,萌生了废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改立如意为太子的想法。; {8 }, J- n0 D2 E; o/ v 不过,吕后毕竟心计颇深。她求张良帮忙,为太子刘盈请来了四位号称“商山四皓”的老人。刘邦见了,十分惊讶,问他们:“朕曾经请你们出山,你们不肯,现在怎么肯帮助太子了?”四位老人回答:“太子仁厚,礼贤下士。我们甘愿为他效命。”刘邦回去后,无奈地对戚夫人说:“太子羽翼已丰,请来了商山四皓帮忙。废不掉了。”6 l" A1 T$ g8 n9 J0 K 后来,刘邦去世后,吕后干政。她罚戚夫人作奴隶,剃去她的头发,让她穿上粗布衣服,去舂米。戚夫人便歌道:“子为王,母为奴。相隔三千里……”吕后干脆连她的儿子赵王如意也一并毒死了。& P6 U; U } A5 Z 戚夫人的下场更惨,被吕后灌了哑药,熏聋耳朵,挖去眼珠,割去四肢,割去舌头,然后扔到茅坑里,叫她“人彘”。连吕后的亲儿子刘盈见了,都不忍心,吓得脸色大变,大叫:“这不是人做出来的事!我是你的儿子,我没脸再掌管天下了!”于是,此后,刘盈果然不理朝政,吕后就名正言顺地开始处理朝政。 戚夫人在茅坑里爬了三天,死去了。汉景帝皇后王娡
王娡是个幸运的女人。她原先嫁给金家,只因为算命的说她可以当皇后,她的母亲便执意逼她离开金家,把她送入宫中,果然成了美人。生下了刘彻。' F t8 ?4 f, | 当时最受宠的是栗姬。但她偏偏太骄傲,得罪了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馆陶公主曾想把女儿阿娇嫁给栗姬的儿子,也是当时的太子。栗姬却拒绝了。馆陶公主转而把女儿嫁给刘彻,就是刘彻少年时许下的“金屋藏娇”的诺言。于是,馆陶公主站到了王娡一边,天天在景帝耳边说栗姬的坏话。 景帝原先想立栗姬为皇后,便试探着问她:“如果我死了,我的孩子,你帮我照顾好吗?”栗姬居然不明白景帝这话的意思,她生气地回答:“我不是保姆!”景帝大失所望,渐渐冷落了她。 后来栗姬和她的儿子都被废了,刘彻被立为太子,王娡成了皇后。王娡是宫廷之争的得益者。2 y+ Z1 Q4 {; z; T' ]汉武帝妃李夫人' f2 M; K, B3 X 李夫人生得云鬓花颜,婀娜多姿,尤其精通音律,擅长歌舞,却不幸沦落风尘。她的哥哥李延年,能作曲,能填词也能编舞,算是一个天生的艺术人才。她的弟弟李广利则是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浪荡子。后来都因她的裙带关系,李延年被封为协律都尉,李广利则贵为贰师将军海内侯。
当时李延年是汉宫内廷音律侍奉。一日,李延年率为汉武帝唱新歌:$ ^7 ?- r6 [' f, }. u/ f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使人难再得。 汉武帝却问道:“果真有如此美貌的佳人吗?” 李延年立刻推荐了自己的妹妹。于是,李夫人进宫,立刻受到了宠爱。 汉武帝自得李夫人以后,爱若至宝,一年以后生下一子,被封为昌邑王。李夫人身体羸弱,更因为产后失调,从此,萎顿病榻,日渐憔悴。 色衰就意味着失宠,然而李夫人却颇有心计,自始至终要留给汉武帝一个美好的印象,因此拒绝汉武帝来探病。汉武帝忍不住来探视,李夫人却用锦被蒙住头脸,在锦被中说道:“身为妇人,容貌不修,装饰不整,不足以见君父,如今蓬头垢面,实在不敢与陛下见面。”汉武帝坚持想看一看,李夫人却始终不肯露出脸来,即使汉武帝以赏赐黄金及封赠李夫人的兄弟官爵作为交换条件,她仍执意不肯。 汉武帝离开后,李夫人的姐妹们都埋怨她,不该这样这么做。李夫人却说:“凡是以容貌取悦于人,色衰则爱弛;倘以憔悴的容貌与皇上见面,以前那些美好的印象,都会一扫而光,还能期望他念念不忘地照顾我的儿子和兄弟吗?” 她死后,汉武帝伤心欲绝,以皇后之礼营葬,并亲自督饬画工绘制他印象中的李夫人形象,悬挂在甘泉宫里,旦夕徘徊瞻顾,低徊嗟叹;对昌邑王钟爱有加,将李延年推引为协律都尉,对李广利更是纵容关爱兼而有之。 汉武帝思念李夫人,请来一位名叫少翁的方士,召神唤魂,希望能够再见李夫人一面。少翁作法,汉武帝坐在纱帐重帷中,遥见另一纱帐中,隐约有一美人,模样神态与魂牵梦索的李夫人一样,汉武帝连忙趋前审视,可惜芳踪已沓。 汉武帝为李夫人作了歌: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奈何姗姗其来迟!! {/ M. {$ z) {" E+ D$ F1 }汉宣帝皇后霍成君# v F1 m; s9 {; _1 w/ O! V9 c 汉武帝死后,即位的是小儿子——只有8岁的昭帝刘弗陵。由大将军霍光辅政。霍家因此权倾朝野。昭帝的皇后上官氏,又是霍光的外孙女。. C" w$ P0 z4 [, s- o. m6 T" p 昭帝只活了24岁,没有孩子。他死后,由一个宗室子弟即位。但是新皇帝太荒淫,才当了100多天皇帝,霍光就用上官太后的懿旨废了他。于是皇位又落空了。这次,霍光去民间找来了汉武帝时被废的太子刘据的曾孙刘病已。当年的太子一家都被杀害,惟有刘病已刚出生,躲过了这次灾害,大难不死。他一直生活在民间,因此深知百姓的疾苦。
刘病已改名为刘询,就是汉宣帝。在他即位前,他在民间已经有了共患难的妻子许平君。但是,大臣却要求他立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为皇后。 @* S* e6 G: k+ v- { 汉宣帝是个聪明的人。他写了一份诏书,说是要访求他未当皇帝时在民间用过的配剑。他用这份诏书来暗示他是个念旧的人。于是,他不顾众臣的反对,将许平君立为皇后。 此举惹怒了霍成君的母亲霍显,也就是霍光的继配夫人。她买通了御医,在许皇后分娩时下药毒死了她。汉宣帝原想彻查此事,但是碍于霍光的权势,只好忍了下来。 不久,汉宣帝立了霍成君为皇后,但是并不宠她。霍成君几次想毒杀许皇后留下的儿子,只是每次,汉宣帝都吩咐了保姆为太子试菜,霍成君的阴谋才没有得逞。 霍光死后,汉宣帝开始逐步削弱霍家的权势。霍显和霍光的儿子霍禹等人意图谋反,被汉宣帝预先得知。于是霍家全家被杀,霍成君被废。至此,宣帝终于摆脱了牵制,为许皇后报仇了。 汉宣帝可以称得上是个好皇帝,他统治的时间和汉昭帝统治的时间被称为“昭宣中兴”。 霍光也可以说得上是一个好的大臣,一生都为国家社稷。只是,他的妻子和儿子太贪婪,野心太大了。 j* C; p2 ^' U% Q汉元帝皇后王政君8 p6 r0 S% s% ~2 ^5 D. I 王政君曾许配两次,但两次都是许配后对方便亡故了。算命先生说她”贵不可言“,由此她父亲便不再将她许配别人,而是让她接受特别的教育。
她十八岁被选入宫,入宫的那一年,正巧皇太子最宠爱的董良娣死了,从此不再理会姬妾,皇后便在宫女中选了五人让太子挑选,太子拗不过皇后的好意,勉強說:其中有一个还不错。刚巧王政君坐在太子身边,而且服色又与其他几人不同,皇后以为是她,就命人将她送到太子的寝宫。 太子虽然有十数个姬妾,然而从来没有人生过孩子,而王政君却一下子就怀了孕,并且生下了一个男孩。宣帝死后,太子即位,既元帝,她的儿子被立为太子,她也被册为皇后。使得王氏外戚登上了西汉的政治舞台,为日后的王莽篡汉,埋下了伏笔。4 G J. F5 j+ X* K$ G7 b+ S7 E 元帝驾崩,成帝即位,她被尊为皇太后,从此王氏家族靠着太后的庇护,把持朝政,逐渐架空了皇帝。 成帝无子,先立侄子定陶王为嗣。成帝驾崩,定陶王嗣立(漢哀帝)。哀帝崩,再立九岁的中山王(平帝)为皇帝。 平帝年幼,身体又不好,太皇太后临朝,政权全部交给王莽。为了当皇帝,王莽毒死了平帝,又命人制造舆论,逼太皇太后交出玉玺,改国号为周。太皇太后虽大骂王莽,却也无可奈何。自此,王政君在愧恨中度过了她的余生。- n7 I* A( O- H! D& `# C8 [" ^汉昭帝皇后上官氏! R! \, ]+ U' _1 z% `) f1 z; | 她与汉武帝晚年托孤时的两位大人物都有密切的关系.她是上官桀的孙女,同时也是霍光的外孙女.因此关系,她被嫁给汉昭帝,那一年,她6岁,昭帝11岁.据说为了让她尽早生育出皇位继承人,霍光规定宫女都必须穿紧身内裤(汉制宫女都不穿内裤,以便于皇帝的临时召幸),后来昭帝病死时,她才15岁,就开始了近40年的守寡历程,直到去世.有趣的是,汉宣帝即位之后,因辈分比昭帝小两辈,竟要叫她太皇太后,而她才15岁。
后蜀后主妃花蕊夫人
五代十国时蜀后主孟昶妃,词人。姓费,都江堰市徐渡乡古城村人。约于后蜀广政六年(943)入宫。因其知音律,善诗词,更兼聪慧,善解人意,深得孟昶喜爱。不久封为贵妃,赐号"慧",又叫"慧妃"。又因其娇美明艳,赐号"花蕊夫人"。所作《宫词》百首,词调音韵华美,从生活琐事入手,从各个侧面展现出后蜀宫廷生活的闲适、宫室池苑的华美、饮宴歌舞的骄奢,宫人、内监、近臣的人情笑貌及宫廷规模,是后蜀宫廷生活的绚丽画卷。其诗词短小、平易、细腻、传神,多数近似白描。对人物的描写擅长以动状人,往往在寥寥数十字中,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形象。965年,宋太祖起兵伐蜀,花蕊夫人被掳入宋。行至葭萌关,因国破家亡悲愤难忍,援笔填词于驿壁:"初离蜀道心将碎,遗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才写4句,宋军催行,不得已掷笔而去。到了宋宫,太祖召见,责以君荒臣嬉,以致败亡。又责及夫人,夫人不屈,即席口占一绝:"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都江才女花蕊夫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她的宫词、葭萌驿题词、宋宫赋《国亡》诗,是她一生几个重要阶段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比较有名的作品。 花蕊夫人还是一位巾帼英雄,后蜀亡国之时,蜀主孟昶战死,花蕊夫人仍率几十万蜀国妇女组成娘子军进行不屈的抵抗,后人有诗赞曰:3 m. V5 B+ ^8 x8 a! g3 b8 t) D/ { 四十万人齐解甲,. U/ p2 h: _: V S: w" F 更无一个是男儿。$ u5 m3 i7 Z4 F9 y" {8 ~ p后唐庄宗皇后刘玉娘4 ^$ G$ R6 F% O 后唐庄宗的皇后刘玉娘原是名歌女,因长得漂亮又工于心计,慢慢做了晋王夫人。
一天,一老翁来到行宫前,口口声声称前几天在这里看到的晋王夫人是他早年失散的女儿,要见女儿。 庄宗请老臣辨认,确信老翁正是刘玉娘的父亲。但刘玉娘却称其父早亡,此人必是贪图富贵、假冒皇亲的市井无赖,令人将老翁打二十军棍,立即轰走。其实,刘玉娘也知老翁是她的父亲,只是为了争夺皇后宝座,不得不下此狠心。因为她不想暴露微贱的出身,以免给反对她立后的大臣以口实。所以她宁可受天理良心的谴责,也不认父亲。 \& ^8 {& V& X/ q8 w) B 此后刘玉娘虽然当上了正宫皇后,但却是“恶妇令夫败”。两年后,李存勖被判军流矢射中时,急忙把箭拔出,口渴得要命。这时刘玉娘一看大势已去,在夫妻之情跟利害之间,再加选择,于是她又有聪明的决定,不但不去看庄宗一眼,反而教宦官送去一碗酪浆。拔箭之后,喝水还有活的希望,喝酪浆是非死不可。刘玉娘收拾收拾金银财宝,跟皇弟李存渥双宿双飞,率领七百人的骑兵卫队,逃到太原。被新皇帝李嗣源逮住,被赐自戕。黄帝正妃嫘祖+ v& D) _1 {# g2 }% x 传说为轩辕黄帝正妃的嫘祖,是中国5000年前养蚕缫丝的发明者,由“中国圣母”之称
金朝海陵王皇后徒单氏7 i A; H' Z2 T0 O 金朝海陵王皇后,是斜也的女儿,性柔顺,颇宽厚,不问政事,从而在海陵王荒淫无度的情况下,保住了地位和性命。但是这位小心翼翼的夫人最后还是在后一个皇帝手中死于非命。9 W5 v) Q$ R* f
夏禹妃女娇* ~; t8 e& V, }( { 女娇:随着近年地下文物考古的进展,华夏的历史似乎有了更清晰的轮廓,大禹王国在中华民族中的地位也有了进一步的确立,大禹的精神几成华夏民族精神之发端,但我们在歌颂大禹、赞美大禹的时候.似乎忽略了他妻子女娇的作用和贡献。
《吴越春秋》载:“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关于禹的婚娶还有《涂山歌》为证。0 p, f( T7 }# D( S# i “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我们伟大的大禹的妻子是一位多么美丽的姑娘呀。她不但美貌,更兼贤惠。作为伟人的妻子,等待她的是幸福与牺牲的自双重考验。) ~- _" d y( ~- j) H, p. m' @( N, {+ D* } 最美丽的姑娘也栓不住大禹治水的心。果然,婚后的第四天,我们的大禹就要告别新婚燕尔的娇妻,踏上治水的征程。这一去竟也是“十年八载不回还",10月怀胎的艰辛,女人最难熬的苦难都降临女娇的身上。儿子出世了,不见自己的父亲,就哇哇啼哭,“儿呀儿,你不要哭不要闹,待到洪水退去时,你爸爸就......"- l* D$ v0 Q+ K; L ^; Y5 s/ Y/ ]9 _ 这样苦闷的心情反映在女娇的《候人兮猗》歌里,《吕氏春秋》载:“禹行水,窃见涂山之女,禹末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日:‘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兮”“猗”是虚词,相当于“啊啊",充分表达了女娇盼丈夫早日归来的迫切心情。( V0 n4 w8 u# Y# S' _ 正所谓“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大禹治水的成功,有女娇这位贤内助作出的牺牲。这样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真是中国妇女传统美德之始。 7 o6 B; Y1 E# ]0 G- l* J1 s1 Z0 {1 [7 W 终于盼来了夫君,这时的大禹,正忙着计功呢。水已退,功巳毕,但百业待兴。有人见大禹工作劳累,就献上了新发明的加饭酒,大禹喝了果然解乏通气,但也同时发现这美好的饮料,还能乱性,便即刻下令禁止滥饮加饭。在这样的字里行间,难道读不出女娇贤惠的影子来吗? + u8 `+ t2 ]; e$ q/ t4 Q4 x 试想,如果女娇不这么“贤惠”,我们的大禹还能成为英雄吗?)夏桀妃妹喜& e& z, ^7 ^5 T9 ? 中国历史上,第二位死于非命的皇后是施妹喜女士,夏王朝第十九任帝姒履癸先生的妻子。 9 v% M6 F3 H! G* W0 H 姒履癸是前文所述的姒文命先生第十四代后裔,夏王朝在姒文命先生手中建立,历时四百余年,到了公元前十九世纪八O年代前一八一九年,姒履努先生登极。他登权时几岁?史书上没有记载,不管年龄多么小,他在宝座上一坐就是五十四年——五十四年足够他成长啦。五十四年中他干了些啥事,一片空白,只知道三十四年后,公元前十八世纪一O年代前一七八六年,他发动大军,攻击位于山东省蒙阴县境的有施部落。在信史时代之前,部落名称上往往冠以“有”字,我们推测,这个“有”字应该是一个语助词,限后世的“阿”字一样,没有实质上的意义。“有施都落”者,“施部落”也。施部落显然抵挡不住夏政府的军队,在灭亡和屈膝之间,施部落酋长选择了屈膝,他向夏政府求和,献出他们的牛羊、马匹、美女——包括酋长的妹妹,她的名字只一个“喜”字,所以她应称为“施喜”。当时人把它简化,称为“妹喜”,这就跟后来人们称“皇姑”、“皇妹”一样。盖酋长属于贵族阶层,贵族的姓,小民是叫不得的也。; y# Y5 M; ` f) b5 S$ V
西楚霸王姬虞姬 4 e% Y% a" Y3 g9 k) b 虞姬(?—公元前202),秦末人,史称名虞,一说姓虞,今沭阳县颜集乡人。该乡境内有虞姬沟蜿蜒半境,此沟因人得名,沟畔有胭脂井、霸王桥、九龙口、点将台、项宅等史迹。
虞姬为西楚霸王项羽爱姬,常随项羽出征。楚汉相争后期,项羽趋于败局,于公元前202年,被汉军围困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南),兵少粮尽,夜闻四面楚歌,哀大势已去,面对虞姬,在营帐中酌酒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词苍凉悲壮,情思缱绻悱恻,史称《垓下歌》。此际,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竟也流露出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哀叹。随侍在侧的虞姬,怆然拔剑起舞,并以歌和之:“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自刎,以断项羽后顾之私情,激项羽奋战之斗志,希冀胜利突围。虞姬如此大义凛然、忠于爱情,人民至今传颂不已。明崇祯年间,虞姬故乡人民在颜集镇西首建立虞姬庙,以祭祀这位巾帼英烈。清乾隆年间,乡人吴九龄、叶祥麟等又为该庙建中殿、后殿,庙貌巍峨,正殿供奉虞姬戎装塑像,显示家乡人民对虞姬的高度崇敬之情。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袁枚,曾任沭阳知县,离任43年后重游沭阳时,特地再到颜集乡凭吊虞姬,作有“过虞沟游虞姬庙”诗,并自注:“相传虞故沭人也。”其诗云: 8 o9 r4 X" D- {% Y$ Y5 v 为欠虞姬一首诗,白头重到古灵祠。 三军已散佳人在,六国空亡烈女谁? ( z. W' ^' V0 h) W$ g* d 死竟成神重桑梓,魂犹舞草湿胭脂。 ' R% Q* }# v- O: V! W 座旁合塑乌骓像,好访君王月下骑。4 y% \8 z9 A: U 民国期间,曾对虞姬庙进行修建。抗战期间,因兵燹失修而圮毁。& q9 l- ]; o2 W' D' l% X 历史悠悠,千百年来,沭阳民间关于虞姬的传说佳话颇多;京剧中也有一出震人心弦的历史悲剧——《霸王别姬》。 虞姬墓在今安徽省灵璧县境内,即当时垓下战场的一隅。9 p' O& ^. N# `5 G- p这帖子可以加精
唐玄宗贵妃杨贵妃
唐代蒲州永樂人(陜西華陰縣人)。通曉音律,能歌善舞。最初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壽王的王妃,唐玄宗見楊玉環的姿色後,欲納入宮中,著為女道士,號太真。天寶四年(745)入宮,得唐玄宗寵幸,封為貴妃,(時玄宗年六十一,貴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勢傾天下。貴妃每次乘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親至執鞭,貴妃的織繡工就有七百人,更有爭獻珍玩者。嶺南經略史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因所獻精美,二人均被升官。於是,百官竟相仿效。楊貴妃喜愛嶺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計急運新鮮荔枝到長安。 後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離長安,途至馬嵬坡,六軍不肯前行,說是因為楊國忠(貴妃之堂兄)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祿山之反,玄宗為息軍心,乃殺楊國忠。六軍又不肯前行,謂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安史治亂與楊貴妃無關,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 i$ y1 U# V: X1 ` 楊貴妃與西施、王昭君、貂嬋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图片不适合贴出)" }, Q( U* y0 b, A0 i
唐玄宗妃梅妃
梅妃,原名江采苹,黄石江东人。唐玄宗开元年间,高力士出使闽粤,大选秀女,采苹被选入宫。她自幼聪明灵巧,九岁即通诗书,擅长文学。被选入宫后,深得玄宗皇帝宠幸,被封为妃子。她生来酷爱梅花,深慕梅之高洁,故在所居四周遍植梅树,并建一亭,名“梅亭”。玄宗因其爱梅,而昵称她梅妃,又戏称为“梅精”。杨玉环入宫后,献媚取宠,对梅妃深怀妒忌之心,想方设法陷害梅妃,梅妃终于被迫迁于上阳东宫,苦熬日子不得幸。有次唐明皇尝荔枝时,忆起梅妃,就派人送去一串珍珠,梅妃见珍珠,触景生情,无限伤感,即写了一首诗,夹在珍珠里退还玄宗。诗云:“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自 2 @7 n# w! Z8 H# v2 {6 ^ 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此诗人称《一斛珠》。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还将这首诗译为德文:“承君相爱赠珠翠,奈我妆台久未复临。自去君旁久不相见,你曾知怎样梳妆斗艳辉!”0 i- [" {9 }# S2 f# J 安禄山造反时,玄宗出奔巴蜀。平乱后,回长安,才又忆起梅妃。玄宗派人回去查访,方知她已投井尽节,玄宗便以妃礼葬之。并在梅妃图象上题诗:“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一千多年过去了,家乡的人们仍然怀念她,称为“祖姑皇妃”,并修宫造像以供祀,宫名就叫“浦口宫”。该宫雄伟壮观,八根大石柱支撑着巨大的顶棚斗拱结构,神龛护栏镂空木雕,极为精美。吸引了不少游人前往瞻仰。旧时兴化府衙门口的联对写有:“荔子甲天下,梅妃是部民。”(图片不适合贴出)
唐太宗皇后长孙氏
长孙皇后是鲜卑族人,自幼精通文史,父亲在隋朝当过官。唐朝初年,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为争夺皇位,发生了激烈的争斗。李建成一伙常在唐高祖李渊面前陷害李世民,企图借刀杀人。高祖听信了他们、疑忌甚至僧恶李世民。长孙氏“孝事高祖,谨承诸妃”。在险恶的形势下勉力排解高祖对李世民的嫌猜。到了李世民决定发动”玄武门之变”除掉李建成的紧急关头,长孙氏又挺身而出,亲自激励士气,促成了事变成功,李世民由此登上帝位。 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又是功臣元勋,太宗打算委之以显官要职。长孙皇后坚决不允。并让长孙无忌“苦求逊职”,直到大宗改授权限不大的官职为止。在一人荣耀、满门生辉的封建社会里,长孙氏贵为皇后,却“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实在难能可贵。唐太宗善于纳谏的政举,也得益于长孙皇后的良言劝导。直言敢谏的魏征经常触犯“龙颜”,一次太宗退朝,回到后宫恨声地说要杀掉魏征。长孙皇后悄然退下,一会儿又穿着参加隆重礼仪的朝服走上,太宗十分惊讶。她说;我听说君主圣明,臣下才敢直言。现在魏征直谏,正说明陛下圣明啊,我怎么能不庆贺呢?太宗听了转怒为喜,从此对魏征等忠臣更 加倚重。封建社会后妃之间争宠竞幸,互相残害的劣迹屡见不鲜,而长孙皇后却能体恤、爱护妃嫔。她对妃嫔生的子女“慈爱逾于己生”,妃嫔害了病,她甚至把自己正在服用的药送去,因而“宫中无不爱戴”。长孙氏虽然位尊皇后,但生活仍比较俭朴,平日衣物仅够穿而已。636年(贞观十年),长孙皇后三十六岁时染病不起,临终留下遗嘱:依山而葬,不用造坟,也不用棺椁(guo果,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以木器瓦器俭薄送终。同时规劝太宗纳忠容谏,不受谗言,节制游乐打猎和役使百姓。长孙皇后去世时,唐太宗非常悲痛,感到从此“失一良佐”!金章宗妃李师儿
李师儿虽然出身卑微,但“性聪慧,善迎圣意”,颇得章宗宠爱。章宗继位,臻于鼎盛,但在宠妃李师儿、宰相胥持国及其朋党的推波助澜下,为争权又开杀戒:世宗二子永蹈、永中被杀,一批文臣武将多受牵连被诛,或“坐除名”。章宗死后,卫绍王不满李师儿干政,赐其自尽,同时将其党羽铲除。
晋武帝皇后杨艳8 V& l6 q! t4 k/ v 楊皇后出身貴族,父親楊文宗曾為曹魏大臣,惜母親趙氏早死,楊文宗另娶他人,楊艷只好寄居舅父趙俊家。後來司馬昭聽說楊文宗有個賢淑的女兒,於是為長子司馬炎聘楊艷為正室。楊艷嫁予司馬炎後,為他誕下三子三女,其中長子司馬軌早亡,次子司馬衷為實際上的嫡長子。
司馬衷天性痴呆,可謂人盡皆知。武帝司馬炎即位後要立太子,卻一直猶豫未決──司馬衷雖為長子,可是愚笨至此,實不足以繼承晉家天下。不少大臣如開國名臣衛瓘也表示憂慮,可是楊皇后卻堅持己見,認為太子應立嫡立長,其賢與否實不足為慮。結果,司馬衷仍為太子,造就後來西晉的亂局。! ?/ d4 g) d: U& k1 | 後來,太子司馬衷年屆十三。武帝本欲以衛瓘女為太子妃,卻因楊皇后收受賈充妻郭槐不少禮物而主張以賈充女為妃。司馬炎雖認為賈充女性妒、貌醜、少生兒子,可是卻經不住楊皇后苦苦相求而最終以賈充女賈南風為太子妃。 只是,楊艷在後宮並不算一帆風順。由於武帝廣納後宮,又在滅吳後把吳後主孫皓宮中五千美女收進宮中,致使每每流連,冷待了楊皇后。有一次,武帝詔令天下送名門之女進宮以作挑選,楊皇后因不欲美女進宮奪寵,於是只取其中皮膚白晰的,美艷絕倫的一概不選。其中有卞氏女,武帝一見傾心,可是楊皇后卻令其歸家。武帝懇求楊皇后讓卞氏留下,楊皇后卻以「卞氏女三代為魏后,如今只為妃嬪可是委屈了」而拒絕。結果,武帝大怒,決定親自挑選,因而納了不少美女為妃嬪,其中有一位胡貴嬪很受武帝寵愛。 楊皇后眼見武帝多內寵,竟然抑鬱成疾,武帝聞言趕來探望,楊皇后枕在武帝腿上,恐怕自己一旦死後,胡貴嬪會成為皇后,於是懇請武帝在她死後聘其族妹楊芷為后,結果楊皇后在武帝陪伴下去世,終年三十七歲。) \! A0 H8 a: g: ~; d; L0 e晋献公妃骊姬1 G, X9 `) F3 I# O# x 春秋时骊戎(居今陕西临潼一带)之女。前672年,晋献公攻打骊戎,灭其君而抢其女,立为夫人,称为骊姬。骊姬因其美艳不可万物而宠冠后宫,骊姬想把自己生的儿子奚齐立为太子,以便将来继任为国君,于是设下阴谋,陷害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夷吾。献公听信骊姬的谗言,先逼死了申生,又要逮捕重耳和夷吾,两人只得先后逃奔出国。当时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宫都有很高的声望,骊姬的作风早就引起贵族的愤怒,献公一死,靠山顿失,大臣里克发动了两次政变,先杀了奚齐,再把骊姬用鞭活活打死。这就是有名“骊姬倾晋”。
辽道宗皇后萧观音
辽国是由契丹族建立的,欧洲人把它叫震旦,并认为就是中国。辽国主要由两大部落组成,一是皇帝族的耶律部落,一是皇后族的萧部落,这两大部落仍保留着上古初民互婚的习惯,世代相配。 辽国虽然自开国君主耶律阿保机开始,命大臣制出契丹文字,但相对中原来说还是比较野蛮。辽帝国宫廷内,一向严禁读书,他们认为读书不但浪费时间,还会把一个人的脑筋弄得太复杂,所以皇后也大都温柔不足,英爽有余。辽国萧皇后多能指挥千军万马冲锋陷阵,过一种“马作的卢飞,弓如霹雳弦惊”的生活。 辽道宗的皇后叫萧观音,是辽国萧后系列中的一个例外。契丹人都保持着尚武的习俗,喜欢打猎,但总的来讲萧观音还是属于哪种颖慧透逸,娇艳动人的女性,她的才华主要表现在诗词,书法,音律方面。”她弹得一手好琵琶,称为当时第一。这种才华与辽国的风俗习惯便格格不入,再加上她个性内向纤柔,对于驰马射箭,动辄鲜血淋漓的场面无法适应,便注定了她的人生悲剧。 萧观音对辽道宗不顾死活的狩猎活动十分担扰,常常谏劝辽道宗停止田猎活动,辽道宗正是乐此不疲,那里听得进妇道人家的唠唠叨叨,为了眼不见心不烦,渐渐疏远了萧观音,萧观音从此深宫孤寂。在百无聊赖中,她希望以一曲《回心院词》打动丈夫的心,重拾往日的欢乐。《回心院词》情致缠绵,萧观音叫宫廷乐师赵惟一谱上音乐。赵惟一殚精虑智,把《回心院词》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支玉笛,一曲琵琶,萧观音与赵惟一丝竹相合,每每使听的人怦然心动,后宫盛传她两人情投意合,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又利用那纷纷谣琢,恶意中伤,有意陷害萧观音。% W3 S. P% N5 ]2 }, C 先是,辽国皇太叔造反作乱,皇族耶律乙辛平乱有功而加封太子太傅,辽道宗长期打猎,耶律乙辛渐渐地大权独揽,朝臣无不阿附,野心便日益增大,萧观音的儿子即太子耶律睿颇为英明,耶律乙辛对他有些忌惮。于是就想利用萧观音与赵惟一之间出现的谣传予以打击,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在帐中狗头军师的参赞下,暗中派人作《十香词》,进一步构陷。 《十香词》作好之后,耶律乙辛又暗中嘱咐与他相好的教坊伶官朱鹤顶的妻子清子,再由清子拜托善弹琵琶的宫人单登,要单登相机行事,把《十香词》献给皇后,就说是宋国皇后所作,皇后若能把它抄下来并为它谱曲,便可称为二绝,也好为后世留一段佳话。 《十香同》遣词用语都十分暖昧,多少有些儿难登大雅之堂,但这正合孤寂中萧皇后的心态,萧观音读后,深爱《十香词》,觉得它雅丽有致,到此,萧观音完全堕入了耶律乙辛所设的陷饼之中,耶律乙辛立即拿着萧观音亲手誊写的《十香词》到辽道宗那里如此这般的大放厥词,有了这一个“物证”,又有了过去的一些谣传,头脑简单,专喜打猎的辽道宗不由得不有些相信,这时耶律乙辛的走狗,辽国宰相张孝杰乘机就《怀古》诗进行曲解,说道:“诗中‘宫中只数赵家妆’,‘惟有知情一片月”,正包含了‘赵惟一’三字,此正是皇后思念赵惟一的表现。”至此辽道宗醋劲大发,勃然大怒。认定萧观音与伶官赵惟一私通,敕令萧观音自尽,赵惟一凌迟处死。萧观音请求再见道宗一面竞不获准,她对道宗的一片思念落得个三十六岁自尽而死。年刚十八岁的太子耶律植也在耶律乙辛的构陷下废为庶人,不久之后也被害死。 后来耶律乙辛的夺权野心终为辽道宗知道,他逐步削夺耶律乙辛的权力,最后以耶律乙辛妄图逃亡到宋朝为由,把耶律乙辛杀死。辽道宗死后,皇太孙耶律延德继位,就是天祚帝,为了他祖母的含冤莫白,更为了他父亲的被杀,首先将已死去的宰相张孝杰剖棺戮尸,再搜捕耶律乙辛的子孙及亲旧,尽行诛戮。 天祚帝当然仍是以萧族部落的女子为皇后,可萧族女子中再没有一个长得象萧观音这样漂亮、文采才华又这样高的人了。, }# z4 K4 A( w8 A辽太祖皇后述律平
述律皇后(公元879——953年),名平,小字月里朵,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之妻。史载,述律皇后“简重果断,有雄略”。皇后曾率兵迎战黄头、臭泊二室韦的进攻,指挥若定,由此“名震诸夷”。幽州人韩延徽初见阿保机时不下拜,阿保机大怒,把他扣留下来放马,述律皇后得知韩延徽“有智略,颇知属文”后,面奏阿保机“延徽能守节不屈,此今之贤者”,建议“礼而用之”。阿保机“遂以为谋主,举动访焉。”韩延徽辅佐阿保机仿行汉制,建牙开府,置属官、筑城廓、立市里、知、制婚嫁,“弭兵轻赋,专意于农”,使国家逐渐强盛起来。 公元926年7月,阿保机病逝,述律皇后临朝称制,摄军国事,稳定了统治。在永康王耶律兀欲与皇后爱子李胡争权夺利的内战中,述律皇后不计较个人得失,接受了贵族耶律屋质的建议,承认兀欲即位,维护了契丹族的统一。% `2 ]+ A/ X2 Y; R 述律皇后虽然积极支持并协助阿保机统一了长城以北的许多落后民族,开发了祖国东北和蒙古的广大地区,但她却坚决反对侵入汉族政治统治区域,主张与汉族人民友好相处。在定州王处直的诱惑下,阿保机下令倾国出动,与晋王李存勖争夺“金帛山积”用有“燕姬赵女”的镇州。述律皇后极力劝戒,她说:“我有牛马之富,西楼足以娱乐,今舍此而远赴人之急,我闻晋兵强天下,且战有胜败,后悔何追?”阿保机利令智昏,不听劝阻终于大败而归,后悔莫及。 述律皇后在其朝称制期间,曾遣使和后唐修好。之后,在皇后的积极促成下,耶律德光又派梅老等三十多名使者到后唐,“自是山北安静,藩汉不相侵扰。”长期遭受战乱的各族人民有了暂时的安宁。明光宗妃李氏
明光宗时,一个姓李的选侍得宠,想谋取皇后位。泰昌元年光宗死后,她住在乾清宫不想搬出,企图勾结结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朝臣杨涟、左光斗等多次上疏,力促移宫,李选侍不得不搬出乾清宫,移居仁寿殿。此即“移宫案”。3 i( l; U; x# m# N) B5 p明神宗妃郑氏
明神宗是个沉湎酒色、错愦糊涂的皇帝。其皇后无子,恭妃王氏原为慈圣皇太后的宫女,神宗偶尔临幸后,王氏于万历十年生皇长子朱常洛,四年后,皇帝宠爱的郑贵妃生下儿子(福王朱常洵),神宗视若掌上明珠,便有废长立幼的想法。他先是违反了古制册封郑氏为贵妃,而没有册封长子的母亲。不久又提出了三王并封的主意,将众皇子都封为王以降低长子的地位,为朝臣所阻没有成功。在朱常洛和朱常洵两人择一而立的问题上,因双方争夺激烈,拖延了10余年,直至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在朝臣的极力谏争和慈圣皇太后的支持下,朱常洛才被册立为皇太子。这一事件,史称为“国本之争”。$ u$ l2 d- O/ m+ S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男子张差持梃闯入太子居住的慈庆宫,准备行刺,被宫门太监抓住后,他先是装疯,后又供认是郑贵妃手下的太监庞保、刘成所指使并引入太子寝宫。时人怀疑是郑贵妃为了要让其子登上太子位子而欲谋害朱常洛,朝议沸腾。神宗和太子都不愿追究,仅以疯癫奸徒的罪名杀了张差,杖死了庞保、刘成。将此案草草了结。不过究竟此案是否为郑贵妃指使,没有定论。这就是明宫三大案之一的“梃击案”。明世宗妃王氏
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发生了十多名宫女参与谋害嘉靖皇帝的壬寅宫变。事后,这些宫女尽数被捕,在严刑拷问之下,很快查出弑逆主谋是宁嫔王氏。王宁嫔妒嫉端妃受皇帝宠幸,心想自己横竖是死,便把平日痛恨的人都扯了进去,硬说端妃是同谋。宫变事发后,由于嘉靖帝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不能言语,宫中之事全由方皇后处置,她便代出帝令,将素来与己不和的端妃及王宁嫔、杨金英等二十余人全部凌迟处死。临刑前,端妃大呼冤枉,骂王宁嫔血口喷人,王宁嫔冷然说道:“当初你在皇帝面前凌辱我,今天你也得到了报应,我总算出了这口气,让你也不得好死!”明思宗皇后周氏0 {9 X4 ^7 |- p! O0 Z. x: I+ @0 b 周皇后是嘉定娄塘周奎的女儿,被选为当时还是信王的王妃,崇祯即位后,立为皇后。皇帝最宠爱貌美无双,且琴棋书画,刺绣烹调,弓马骑射无一不能的田贵妃。周皇后当然对此深感不满,时时在田面前端出皇后的架子故意使其难堪。3 R1 m! y- h2 \. j$ _ 一年除夕田贵妃按例赴周宫中朝贺,周有意拖延不及时召见,使田在寒冬腊月里于门外苦冻了许久。待其入内参拜毕,周又久久不发一言,态度冷淡,事后田向崇祯哭诉了此事。后来帝后在闲话中“偶然”谈及,言语间起了冲撞,皇帝将皇后一下子推倒在地,拂袖而去。几日后,崇祯忽然觉得自己当日对皇后的态度有些粗暴,叫人送一件貂皮褥子给皇后并代致问候起居,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歉意。不久,田终因恃宠失礼,一连几个月都没有见到皇帝。一日帝后观花时,周提出是否可以请田来共赏?崇祯听后只是笑笑没有回答,算是默许。于是周将田以宫车接到,帝后,后妃,帝妃间遂和好如初。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都城,崇祯命其自裁。隋文帝皇后独孤氏
独孤氏的父亲是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独孤信育有两女,长女儿嫁与北周明帝作皇后,二女儿便嫁给了杨坚。当时的杨坚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人物,他的先祖杨震曾作过东汉太尉,父亲杨忠是北周的柱国大司空,杨坚生就一副与众不同的身材,上身长下身短,比例严重失调,而且面有威严之态,王侯们见了他,常不由自主地感到手足无措,北周太祖曾预言:“此儿风骨,不似世间人。”因此,杨坚虽然受到先辈荫庇而少年出仕,却常常遭皇室猜忌,为避嫌疑,他处处收藏锋芒,韬光养晦,轻易不与人争斗”。这样一个怪人,却被独孤家二小姐慧眼看中,通过媒妁撮合,不满二十岁就嫁进了杨家。 . P: e, q; {: d! T z( a 二十年过去了,杨坚虽然极力谦让,但因功勋卓著而被封为北周上柱国,掌握全国兵马,在朝中威望日重。独孤氏为杨坚生有一女五子,他们的女儿长大后作了宣帝的皇后,杨坚成了国老,然而皇室对他的猜忌仍未因之减轻,宣帝曾经多次对皇后示言:“你父若惹火了我,必定诛杀你全家!”" Q' |* n- v0 T g 杨家似乎一直生活在皇室的压力之下,但却并不因此而减弱杨坚发展的势头,这时他已重兵在握,羽毛丰满,若动起真格的,恐怕皇帝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哩! " ?( F% d' [. x/ a, i. n& M, e$ z 不久,正值华年的宣帝因病崩逝,由年幼势弱的静帝继位。杨坚以静帝年幼需辅为名,入朝总揽一切国政,虽不称帝,实已掌握了国家的大权。为此,相州总管尉迟迴不服气,举兵反叛,倡言讨伐杨坚,不料是拿着鸡蛋碰石头,不几天时间就被杨坚全部剿灭。杨坚风闻尉迟迴起兵与宇文氏清王的怂恿有关,剿灭叛军后,他立即软禁了宇文氏请王,从此杨坚便独霸朝政,无人敢于过问了。 静帝迫于形势,封杨坚为隋王,并为他破了不少朝廷礼节,允许他带剑上殿,入朝不趋,备九锡之礼,待遇均在其他侯王之上;后来,在杨坚的要求下,又赐给他原本只有皇帝才能戴的十二旒王冕和天子旌旗,超过了臣子所能享受的最高礼节极限;最后,年幼的静帝自知不是杨坚的对手,自动让位给他,号称隋文帝。顺理成章,王妃独孤氏成了皇后,长子杨勇立为太子,并尽杀了宇文氏诸王,以绝后患。/ h# }, Q' y$ t 这时隋文帝是四十岁,母仪天下的独孤皇后也已三十七岁,而她的女儿早已先于她做过一朝皇后了。建立隋朝后,隋文帝认清了前朝没落的原因在于浮夸不实,卓具远见的他力图改革官仪,整顿朝纲,一心建立一个圣明朝代。独孤皇后也不是一个目光短浅、囿于家事的女性,在杨坚取得王位的过程中,她就曾相帮着出谋划策,极为周旋;当了皇后之后,她也决不愿闲坐下来享受荣华富贵,她早已在心中酝酿了一个严治后官的宠大计划。 “小怜玉体横陈夜,忽报周师入晋阳”,前朝亡国的故事,独孤皇后记忆犹新,南朝的张丽华秀发轻拂,搅得陈氏王朝天翻地覆,自古红颜多祸国,独孤皇后为了保住杨家朝廷的长治久安,首先想到的就是帮助皇夫杜绝后宫内讧。她从皇夫那里要来大权,整饬了宫内体制,废除三妃六嫔之惯例,提倡简朴,禁止宫中女子浓妆华服,并对他们的言行举止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允许嫔妃随意亲近皇帝。整个后宫在独孤皇后的把持之下,形成一片静谧肃穆的气氛,因为独孤皇后至高的地位和强硬的手腕,后宫中众嫔妃虽然心中不满,表面上也不得不服从。 除管理好嫔妃外,独孤皇后还十分注意保持与皇大的感情,她深知必须以自己的柔情和体贴笼住皇夫,才能使他不致于被其他女人所迷惑。每当黎明钟鸣之际,独孤皇后小心翼翼地侍候皇夫洗漱穿戴,然后与他同坐一辇,把他一直送到朝阁,皇帝上朝,自己则在殿下静静地等候,待散朝之后,又同辇返回内宫,这样的行动,她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坚持着,使杨坚从不敢怠慢上早朝。在内宫,她对皇夫的生活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皇帝每餐的食谱,每日的装束等事她都亲自过问,妥善安置,让文帝能毫不分心地专理朝政。每至深夜同寝的时候,她常在文帝耳旁回忆往事的情谊,细述夫妻的恩爱,用柔情蜜意来牵系住文帝的心。, A, [% R/ e" w' N6 p+ V7 m. Y 好在隋文帝正在致力于国家大事,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在后宫脂粉堆中取乐;而贤慧干练的妻子所推行的种种措施,正是与他的朝政改革可以密切配合,他自然是极力支持的。 一次,独孤皇后与隋文帝约定:“此生永矢相爱,海枯石烂,贞情不移,誓不愿有异生之子。”想到妻子与自己患难与共数十年,总是一心一意辅助自己,惠心可嘉,文帝心中一热,当即答应了皇后誓约。事后,文帝还颇为自豪地对大臣夸耀道;“朕旁无姬侍,五子同母,可谓真兄弟也!岂若前代,多诸内宠。”其实,独孤皇后之所以限制文帝有同父异母之子,也是出于提防异母之子夺位争权的考虑。# v! q1 U# K; w 独孤皇后不只是管住皇夫不近二色,为了国家利益,她还强力干涉儿子和大臣们的感情生活。独孤皇后为太子杨勇选定了元氏之女为太子妃,按照仪制另立云氏之女为昭训。元妃生性温婉贤淑,端庄有礼,独孤皇后认为她十分适合将来母仪天下,因而对她颇为器重;云昭训却是一个活泼乖巧的女子,相貌俏丽,楚楚动人,相比之下,独孤皇后嫌她失于轻优,立她为昭训本有些勉强,按她的意思是让太子尽量少接近云氏。然而,太子的情感与母亲的心意不同,他对元妃更多的是敬重,而对云昭训却十分宠爱,因此,平时多半是与云氏缠绵一处。对此,独孤皇后听到风声后,心中大为不悦。 这里,杨勇的弟弟晋王杨广正好乘虚而入,他故意装出一副节俭仁孝、不好声色的样子,广泛结交大臣,处处讨好母后。独孤皇后见杨广努力按自己的要求行事,心中自然十分喜欢,她对隋文帝说:“广儿大孝,每听到我们派遣的使节到他的守地,他必定出城恭迎;每次谈到远离朝廷、父母,他都悲泣伤感;他的新婚王妃也可怜得很,广儿忙于政务根本无暇顾及她,我派使婢前在探视。王妃萧氏常常只能和她们同寝共食,哪里象勇儿与云氏,终日设宴取乐。勇儿真是亲近了小人啊!”由于杨广的有意图谋和独孤皇后的评价,杨勇的太子地位变得岌岌可危了。3 W! H( v$ \8 U 事情不凑巧,由于太子处境困窘,心存大志的元妃为他担心焦虑,偏偏太子自己却不把这事放在心上,终于导致元氏悒郁成疾,抱憾离开了人世。昭训云氏是一个不甚操心政事的女子,她醉心于儿女之情,这种性格很讨杨勇的欢心,两人卿卿我我,形影不离,就在元妃死后不久,云昭训生下了他们爱情的结晶——小王子。本来元妃的死就让独孤皇后耿耿于怀,如今太子又违反了她所订下的规矩——“后庭有之,皆不育之,示无私宠”。因此,偏妃生子成了太子杨勇的罪孽,使皇后对他大为不满。; A5 J! e3 T! {, s- k* v8 U 这时,正好晋王杨广由他的守地杨州入京晋见母后。心怀叵测的他在独孤皇后面前暗暗挑拨道:“太子对儿存有异心,屡次派人刺杀为儿,让儿十分惊恐。”独孤皇后本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稍微理智些就不可能轻信杨广的惑言,但因为她已对杨勇产生了很深的成见,所以不加思索地就听信了杨广的一面之辞。怜爱和气愤的情绪一齐涌上她的心头,于是坦白地对杨广说明了她的心意:“勇儿已不成器,抛开正室,专宠云氏,有我在他尚且敢欺负你们兄弟,倘若他成天子之后,太子竞是庶出,你们兄弟还得向云氏俯首称臣,讨得生路啊!”# b/ w* T |+ k+ K 事情到了这种田地,废除太子一事已毋庸置疑了,因此,在开皇二十年十月,隋文帝在独孤皇后主张下,以太子“情溺宠爱,失于至理,仁孝无闻,呢近小人”的罪名而将他废为庶人。一个月后,在独孤皇后的授意下,晋王杨广被立为太子。 管了儿子,独孤皇后还要管大臣。高踞是隋国的开国元老,而且与独孤皇后娘家有深厚的交情,本是德高望重,皇后的制度仍然也要对他生效。高照的原配夫人去世之后,身为相国的高踞心伤欲碎,曾忧伤地对独孤皇后说:“瑟弦骤断,唯斋居诵经而已。”此言曾深受皇后的赞叹。谁知不久之后,相国府中锣鼓喧天,传出相国庆祝爱妾生子的消息。隋文帝尚祝贺相国晚年得子,独孤皇后却火冒三丈,认为高照表里不一,表面上痛念亡妻,暗地里却宠爱小妾,竟致小妾生子。于是独孤皇后天天在枕边向文帝絮叨高赔的不是,文帝终于架不住皇后软硬兼施的请求,将当政二十年,功绩显赫的相国高明以“表里不一,不堪信任”之名,罢免了丞相之职,让他回乡养老去了。6 \) |* {' J6 H. d. D/ S* n. b 过于严厉的压抑就容易造成逆反心理,虽然文帝出于国政之需的考虑,对独孤皇后严治内宫的种种制度表示认可和服从,但从他内心感受来说,对于这些清规戒律他早已苦恼和厌烦了。开皇二十一年秋天,独孤皇后偶染微疾,卧病中宫,隋文帝带了一个小太监散步来到宫中后花园纳凉。绕过鸩鹊楼,穿过临芳殿,信步走到了仁寿宫,忽然听到长廊的尽头响起了清脆的歌声,歌声唱道:“金井落梧桐,茱萸烧殿红;君王爱秋色,徘徊仁寿宫。”歌词分明是即兴创作的,有景有事,既符合眼前的情形,“君王爱秋色”一句又暗含文帝专意于已近秋岁之年的独孤皇后,无复他顾之意。文帝听了很来兴致,循声寻去,只见一个十七八岁的美貌少女,着一身鲜艳秋装,斜依在廊边边唱边随意地卷弄珠帘,好一副闲雅生趣的秋艳图啊!这个少女是旧时叛官尉迟遇的孙女,尉迟迴叛乱被镇压之后,他家的女眷被收在后宫作宫女。文帝一下子被她的灵秀活泼吸引住了,长年埋头于枯燥繁重的国事中,身边又时时守着一位严谨的妻子,文帝多少有些乏味,这里猛一见到活泼可人的尉迟氏,他久已混灭的春心不禁开始复苏,当天夜里就留宿在仁寿宫,与尉迟氏颠鸾倒凤,度过了一个醉人的良宵。第二天清晨,隋文帝猛然惊醒,发觉天已大亮,超过了平时上朝的时间,他不忘自己的责任,匆匆起身赶往朝阁。 尉迟氏这里还沉浸在昨夜的幸福之中,斜靠在床头细细回味,也不起身梳妆。那边宫中的独孤皇后见皇夫整夜未归,心生疑窦,派了心腹侍女探明了究竟,一早便抱病带着一群宫女蜂拥而至仁寿宫。仁寿宫宫女谁也不敢阻拦,任皇后和众宫女风一般地卷入内室,皇后命手下宫女一把拖起衣衫不整的尉迟氏,丢在自己的脚下,大声叱责:“小妖精施展孤媚伎俩,胆敢蛊惑君心,乱我宫中雅化,绝不能容你偷生!”于是一声令下,纤弱的尉迟氏霎时丧命于乱棍之下。 武德殿上的隋文帝正在回味昨夜的快活滋味,突然传来仁寿宫中的噩耗,他顿觉伤心失意之极,心想:“这皇后管得太宽,我堂堂一朝天子竟然就保护不了一个心爱的女子,真太窝囊了!”于是他拂袖而起,骑上一匹骏马,负气出走,跑到深山中一所寺庙中躲了起来。众大臣闻讯急忙寻到寺中,恳请文帝回宫,隋文帝感叹地说:“朕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国不能一日无君,文帝无奈地随大臣返回宫中。 隋文帝盛怒之下,本想下诏废斥独孤皇后,但念及夫妻患难之情,又想妻子之举也是为了辅助自己治国,也就不了了之。而心高气盛的独孤皇后,因病中气恼又加上皇帝出走而受惊,小疾酿成了大病,数月之后,快快而卒。9 w* s& A% Y. _2 _- T& Z9 C4 j 独孤皇后一死,隋文帝虽然感到失去了一条得力的臂膀,但也觉得是解脱了一种束缚,功成名就,贵拥天下的他,开始尽情享受声色之娱。这时他封了两个宠妃,封陈氏为“宣华夫人”,蔡氏为“容华夫人”。“宣华夫人”是南朝陈宫留下的美女,丰姿华容,肌肤润腻,温柔可人;“容华夫人”来自北方,风流娇媚,善解人意。两位夫人各具风韵,迷得文帝神魂颠倒,日日欢宴,夜夜春宵,欣快地对人夸道:“朕老矣!情无所适,今得二卿,足为晚景之娱。” 1 ~+ P( ]5 r# N8 b2 Y “酒是穿肠毒药,色是伤身利斧”,隋文帝毕竟已是六十开外的人了,哪里经得起这种极情纵欲的煎熬,不久他就患上了重病,身体虚弱,难以医治。躺在床榻上,他感慨万千地对左右道:“假使皇后在,吾不及此!”有感念,有懊悔,更有辛酸,到这里他才真正领悟了贤明的独孤皇后的一片苦心。0 \ O; O" w+ m: m/ M* m 独孤皇后铁腕严治后宫之事,被后世广为传颂,独孤皇后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妻管严”。虽然有人评说她的制度和手段太过于严厉,有伤他人感情,简直是一个冷血女人。然而,处于她那种位子,她苦不使出些手段,哪能治理出一个秩序谨严的后宫,从而让文帝专心致力于朝政呢!当然,独孤皇后也有她的失误,像她所选中的太子杨广,文帝死后即位成了隋炀帝,乃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庸好色之君。但独孤皇后推举他时用心并不坏,纯粹出于朝廷利益的考虑,只是杨广使出的迷惑手段把她骗住了而已。宋哲宗皇后孟氏
皇后既有统辖六宫之责,其余众妃嫔必须维护她的尊严。倘若妃嫔僭越于皇后,是为封建礼法所不容的。宋哲宗皇后孟氏禀性娴雅,深明大义,富仁太后对哲宗说:“得贤内助,非细事也。”(“贤内助”一词就是这么来的)但孟皇后却为宫内刘婕妤所妒。绍圣三年(1096年)的一天,孟皇后率后宫众妃嫔去景灵宫朝拜祖先,事后在偏殿稍坐,诸嫔御立侍,独刘婕妤背身而立,不把皇后放在眼里,宫内的人都认为刘婕妤不道,致使刘在后宫很孤立。还有一次,孟皇后率妃嫔去隆祐宫,孟皇后坐在一把朱漆金饰的椅子上,这是宫中唯有皇后才能坐的椅子,其余嫔御都坐在普通的椅子,惟有刘婕妤不坐,面带愠色。她的内侍为她找了一把朱漆金饰的椅子,她才一屁股坐下,众妃嫔和中宫侍从皆对刘婕妤怒目相视,正史中对此亦多有贬斥。孟氏是温文的皇后,刘婕妤对皇后不恭未遭杀伐,算是万幸。宋真宗皇后刘娥
萧太后、武则天和慈嬉太后,是人们相当熟悉的中国女皇。宋朝初期的皇后刘娥,也许比较“冷门”,甚至几乎被史学界遗忘了,许多说史作品和资料宁可记录拱手相让大宋江山的谢太后和高太后,也不肯说说很有戏剧性经历的中国古代女性和颇有积极历史贡献的宋后刘娥。 【双凤戏龙,借腹上台】; @6 m9 \8 o4 N0 C# s2 ^* C# b 刘娥出身卑微,进宫后,当了真宗妃子,赐姓刘。她不能生育。那个时候,皇妃没有生育能力,特别是没有男孩,是很难保住地位的,更不要说当皇后。刘娥把侍从李氏召来,软硬兼施,搞了个双凤戏龙,李氏怀孕了。刘娥借口怀子,不见皇帝,直到孩子降生。很走运,是个儿子。刘娥安置了李氏,自己作了“母亲”,寥寥无几的知情者服从了刘娥,为刘娥保密。有了“儿子”(仁宗),刘娥当了北宋真宗皇后,不久,开始垂帘听政。 为了保住皇帝对自己的欢心,武则天等都要经常守在皇帝身边。刘娥没有那么做,是如何控制了皇帝的心的呢?她怎么知道双凤戏龙会有男孩而敢于冒险离开一年、让别的妃子去戏龙的呢?别的妃子也有儿子,刘娥如何取胜?可能的回答有二:(一)北宋盛行黄白术,也许,刘娥深谙此术的吧。妩媚不足以成事,刘娥必须是很诱人的。她能满足皇帝的需要,还能掌握播下龙种的时机,更能得到皇帝发自内心的爱情,实现了“此时无人胜有人”。(二)刘娥坚持对内对外都要稳定发展的基本方针。寇准等著名功臣仍然习惯于大宋建国时期的方针,借口刘娥出身寒微,反对刘娥登台,上谏不成,就计划让太子监国,推翻或谋杀刘娥。刘娥很机警,识破和粉碎了这个计谋。她的主张符合当时的历史需要,得到了皇上的支持和信赖。不记得史料说明了寇准等大臣和哪个太子共谋,不管如何,他们的失败,是刘娥的机会。9 T) z# u' h. F5 E$ i9 \ 刘娥借腹上台,当了皇后,可以说,手段比萧太后和武则天更“阴”,也可以说是更“合法”和更“高明”。* L8 I. V9 x( q$ B; C! W 【不记前仇,任人唯贤】 武则天上台,宫内外大臣结成联盟,企图推翻武氏天下。阴谋失败,武则天几乎把所有的人都投入监狱或处死,只留下了才女上官婉儿。跟武则天以恶治恶不同,刘娥是以善治恶。她没有处死密谋的人,而是贬斥了主要首领,量才起用其他的人(例如李迪等参与密谋的大臣),做到君臣释疑,共事宋室。宋太祖防止别人“黄袍加身”的削权政策巩固了新政权,同时埋下了咸口不言和言必伤人的危机。刘娥的人事政策感动了很多人,消除了这个危机。9 D1 d& k' S2 U0 A4 W 武则天重用亲友,有“酒色财气”四关保护裙带。刘娥反其道行之。在一次封赏仪式上,刘娥让大臣们把自己的子女亲朋的名单报上,大家以为是要择优提拔,纷纷上报,名单列的长长的,能包括的全包括了。刘娥把名单挂在自己的卧室,名为“百官公卿亲族表”。有人推荐某某当官,刘娥就查看那张表,除非证明有奇才,列入者基本不用。刘娥还搞了“约束子弟诏”,要大臣百官带头教训子女亲朋,奉公守法;违反了子弟诏,刘娥严惩不贷。不少大臣对此耿耿于怀,但刘娥的政策深得人心,取得了天下的信任,没人敢随意篡改旨意和搞土皇帝政策。刘娥时期,“政出宫闱”,却“号令严明”,当时的各级政府基本做到了有令必行、有行必果。 4 E1 u7 w; c& W, i- t- p 【廉政有方,皇室带头】 6 R- ~& x6 o! ~% `3 s9 ]2 ~5 m 武则天显耀自己的势力和财势,讲究富丽堂皇;刘娥却保持自己在宫中最穷的地位,带头保持清廉。她的衣着打扮简朴,要的是神质高贵。她请自己的亲朋吃饭,从不使用皇家器皿。刘娥让皇帝和大臣们的宫女侍从个个都是华丽衣着和精心打扮,以此向邻国显示大宋帝国的繁荣昌盛,而自己的宫女和侍从却是个个素装淡抹。刘娥送给长公主等上了年纪的皇家女子珠宝帕首,以便她们在临朝和外出的时候不必为假发和容颜而发愁。一次,她的亲朋也要求珠宝帕首,刘娥回绝了。为了满足自己性要求,武则天不惜打破自己订立的号令,为那些雄子重赏封大官,甚至有时候让他们议论朝政。刘娥也是人,也会有自己的雄子,然而,正史野史几乎都没有相关记载。- j: w9 Q2 q* L 在刘娥的影响下,丈夫真宗和“儿子”仁宗都不敢图享受,而是兢兢业业地做好治理天下的事情。例如,真宗能宽仁慈爱和抵御北方外族入侵,保证了天下太平和经济发展。仁宗能恭俭仁恕,有了旱灾水灾,他立在殿下,为全国百姓祈祷。有一次,他晚上不能睡觉,饿了,很想吃羊肉。侍臣建议降旨破例索取。仁宗拒绝了,他说:我那样做,大家仿效,夜夜杀羊,天下还得了吗?有北方外族犯边,他能御之出境。 【鱼头参政,战胜自己】 一次外出,刘娥得意洋洋,想在皇帝前面先行。一些大臣出来规劝,刘娥很不以为然。参事鲁宗道再次规劝,刘娥终于醒悟,再不许自己和车夫胡来,史称“鱼头参政”。 李氏去世,刘娥准备按照宫人(李氏是刘娥的侍从)等级送葬。知情老臣力谏说,李氏为真母,当用一品厚礼。刘娥大怒,吼道:“休想拆散我们母子!”老臣表示,不用一品厚礼,愿以死说明真相。一时间,双方剑拔弩张,宫闱风云几乎酿成宫廷政变。经过反复心理斗争,刘娥终于觉悟,同意一品厚礼送葬,自己能否继续当皇后,任凭发落。老臣们看见刘娥能以大局为重和战胜自己的权欲,深受感动,对她敬重起来,不但支持她继续当皇后和垂帘听政,而且甘心为她保密。宫里有些人挑衅议论:“李氏不过是个宫人,为何享有一品厚礼?如何要我等守法清廉?”那些老臣帮助刘娥说:“李氏为皇上立过大功,你等有何功劳?”刘娥终于平安地渡过了这场危机,地位愈加巩固了,跟仁宗一直保持了母子无间的亲密关系。" o3 z% |5 {/ b. S* k# n 刘娥好象也动过称帝的念头。一次,她问参事鲁宗道:“唐武后如何主?”回答是:“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刘娥听了,沉默不语。有些庸臣试图向刘娥献媚取宠,例如,方仲弓奏表上疏,请刘娥象武则天那样建立刘氏宗庙。一开始,刘娥飘飘然,却有些犹豫不决,跟老臣商量,才放弃了这个念头,又一次战胜了自己。后来,程琳献上武后临朝图,称刘娥为当代武则天。刘娥立刻把图抛在地上,呵斥道:“我不能对不起前辈!我不是、也不想作武则天第二!”武则天为自己立了无字碑,不管后人如何评论,还是希望后人记住自己曾经是个号令天下的女人。史籍没有刘娥要为自己立碑的记载。看来,她是走了就走了,吃透了人生真谛。 : y, j/ t: @: p3 G) v. m 【没有圣后,哪来圣主】 萧太后和武则天去世后,一切“颠倒颠”,旧制恢复。刘娥去世后,她在位时期的政策得到延续,以至于继承者仁宗被史书称为“圣主”。 7 l( z8 _* Z& R1 W+ z 刘娥去世前,仁宗一直在左右守候,驾崩的时候,仁宗痛不欲生。仁宗刚刚摆脱了悲痛,一些旧臣把全部真相告诉了仁宗,仁宗才知道自己的母亲是侍从李氏、自己是个出身卑贱的人。他痛哭数日,下诏自谴,追认李氏为太皇后,欲罢刘娥皇后位。然而,当他想到刘娥对自己的培养、对父亲的爱、以及刘娥对大宋帝国的贡献的时候,仁宗不但理解和原谅了刘娥,而且从心里把刘娥当作亲生母亲看待,对刘娥的家人象对自己的一样。他同时重新安葬了两个母亲,把“双凤戏龙”化为“双母育子”,史称“明肃(刘娥)庄懿(李氏)之事”。8 E8 M8 S+ M" V) @+ [/ Z 仁宗继承了刘娥的政策和作风,在位期间始终如一,被称作圣主。他能做到这些,也多亏了刘娥时期起用的大臣。比如,仁宗曾经想册立娇艳妩媚的张美人为皇后,废除郭氏,刘娥阻止了他。刘娥以后,仁宗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了,甚至默许张美人派奸医借看病毒死了郭氏,弄得朝廷顿时腐败衍生。这时候,刘娥时期起用的大臣范仲淹出来陈述利害,仁宗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罢了张美人,厚葬郭氏,追认为后,按照刘娥的做法,重用范仲淹等人,从此再没有犯过大错,政府保持了清廉和号令严明。8 b- c- B0 [; p8 [7 f 没有圣后刘娥,哪有圣主仁宗!刘娥不是完人,也有利欲薰心和听不进忠言的时候,有爱也有嫉妒、有善也有恶,但史籍对她的评语是“恩威皆浩荡”。 & w! H$ s* s$ T 【多才多艺,集大成者】1 k8 ?$ Z8 Z# Q$ S1 p8 U! J' {' N 刘娥通晓书史,皇帝批阅奏折起问,刘娥都能道出本末。也许正因为刘娥小家庭很喜欢文学艺术,真宗和仁宗重用的文武大臣及其往来友朋,几乎个个都是文学大匠,他们的诗句至今广为流传: 9 | C& p- M+ j/ r: i# s ·范仲淹(副宰相):“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和“酒未到,先成泪”;·晏殊(宰相):“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张升(副宰相):“多少六朝兴亡事,尽入渔樵闲话”;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宋祁(皇帝诏书起草人):“红杏枝头春意闹”和“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欧阳修(副宰相):“庭园深深深几许”和“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柳永(进士):“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等等,都是当时的流行名句和文学史上的千古绝唱,至今还被经常引用。 武则天称帝虽是女性天下,可女性守寡的文化习惯并没有改变,“妇人一丧失,终身守孤孑”(白居易)。刘娥听政时期,女性守寡的文化习惯有所改变,“从二夫”的现象遍及皇室民间。皇帝一方面表扬“节妇”,一方面准许再醮;范仲淹和王安石等著名大臣的媳妇,都是公开“从二夫”,不再以守寡为“忠孝”。可以说,近代史人文主义的思想萌芽,在中国的宋代就开始滋长了。 9 K+ H1 c2 @) j" O 刘娥时期,宋室萌发过变法念头,起用的大臣大都有变法倾向,可惜,旧臣的嫡系把持了通讯渠道,扣押了范仲淹等人的革新奏折,结果,刘娥时期在革新变法方面没有特别作为。后来,他们重用的大臣的嫡系控制了宋室通讯渠道,使王安石的变法上通下达,形成了一个局面。 在刘娥实际执政期间,是宋朝政权从开国的第一第二代向建国的第三第四代转换的关键时期,如何保证天下太平、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政府清廉和法令有效,是中心课题。刘娥紧紧地抓住了这个课题,作出了积极贡献。刘娥的方针和作风一直持续到第七第八代,打破了中国历史上“五世而斩”的惯例。在长期稳定发展的条件下,宋代中国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文学艺术有宋词和国画,科学技术有印刷术发明、新天文学和数学,工程技术有大型船舶制造业和火枪火炮,思想学术有集大成者的理学,等等。这些成就不但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 v* Z0 ^( U# r( a' V2 T 从更深角度看,从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开始,经过秦汉的儒道两家、唐朝的佛家和宋代的理学,历时一千来年,今日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大厦的建设,全部完成;在宋以前,统治思想非儒即道、非道即佛,宋以后到本世纪初的一千来年,基本没有发生过哪代政权侧重哪一家说的现象,而是儒道佛三家合为一体的中国文化。如果说秦汉是中国国土政治的大统一,宋代则是中国文化思想的大统一。宋以后有两个外族统治朝代(元朝和清朝),中国文化不但延续发展,而且同化了这两个民族。可见,宋代起到了集大成者和文化思想大厦建设完成者的作用,不管哪个外来者成为这个大厦的统治者,都会被溶合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为了这个大厦建设的最后完成,刘娥前后连续八代的稳定发展,是个非常重要的贡献。 【明肃庄懿,千古佳话】 / B4 [2 ^' X( M. q 刘娥也许是个“冷门”人物,她的历史作用却不是冷门。且不说上面已经提到的故事,就是历时二百年左右的宋和金辽的对抗也跟她有关。在刘娥之前之后,宋军攻打契丹失利,军心民心沮丧;在刘娥的时候,宋军没有失败反而有所胜利,基本和平,军心民心颇为振作。刘娥听政前,辽国也是皇后当政,几乎是双雌争雄。刘娥抓住了辽国皇后去世和朝廷未定的时机,在听政中总结失败教训,根据时势调整战略,使大宋占了上风。为了这个局面,刘娥通过驾御大臣来实现不同战略目标的能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刘娥以后多年,她听政时期的战略一分为二,变成了失去控制的主战主和两派,直到宋末的岳飞和秦侩。: v0 O' r! {2 z1 q8 w 有些说法把真宗和仁宗描绘成不敢抗敌、但求苟安的两个帝王。历史不是非白即黑。真宗晚期和仁宗的时候,刘娥听政,把契丹搞得几乎亡国,苟安政策能做到吗?真宗亲征,军心民心大振,人民高呼“万岁”的声音传遍大宋江山、震动了大辽旷野。大胜之际,真宗突然力求和谈,半途而返,不少人认为他总想南迁;和谈以后,辽国皇后贪得无厌,真宗一让再让,为此,许多人把真宗看作是为了苟安而没有原则的帝王,说真宗是“畏敌约和,开创用岁币求苟安的恶例。”其实,仔细算算,那时,真宗已经年纪不轻,还没有确立继承人。主战的寇准、主和的王钦若,都不能理解真宗当时最关心的事情:谁来继承帝位?当时,理解他的只有刘娥一个人。真宗获得和谈,立即返回京城立太子,没有南迁,对辽国是宁让万金而不让寸土。没几年,真宗去世了。真宗没有能趁热打铁来彻底断绝北方威胁,可是,他保证了宋室平安延续。刘娥垂帘听政和仁宗接班,重用范仲淹等人,采取了安辽御夏的方针,也没有动摇过。此外,到真宗的时候,大宋江山仅三十年左右,五代十国将近50年的分裂和战争状况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动荡,还没有完全过去。在那种条件下,同时跟东北的辽和西北的西夏打仗,国力不足,是很容易理解的。再说,开国时期的被削权者们没有死心,若他们趁战争之际掀起的内乱,那么,辽和西夏同时南下,内外夹攻,宋朝可能早就灭亡了。身临其境,真宗做选择的时候,很孤独痛苦,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遗憾担忧;刘娥对真宗的理解、支持和爱情,以及对仁宗的真正母爱,为大宋帝国的平安延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史称“恩威皆浩荡”,一点也不过分。 - n! r; t: q& x. P. M( L0 ?+ Z2 a& w 对武则天和慈嬉太后等等历史女性,各种探讨作品多得不行,而对宋后刘娥却几乎没有探讨。刘娥被遗忘在历史冷宫里了。让更多的人知道刘娥一代圣后、八代风行的故事,对今天也许也很有参考价值。胜于武则天,不作武则天。明肃庄懿之事,应是千古佳话。商王武丁妃妇好 , ?% ~% e, Z3 A/ C/ Q4 u" m0 f 妇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即祖庚、祖甲的母辈“母辛”,生活于公元前12世纪的前半叶武丁重整商王朝时期,是我国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 F, H. }: F* [2 R/ G 据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记载,妇好曾多次主持各种类型和名目的祭祀活动,利用神权为商王朝统治服务。此外,妇好还多次受武丁派遣带兵打仗,北讨土方族,东南攻伐夷国,西南打败巴军,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马功劳。武丁对她十分宠爱,授予她独立的封邑,并经常向鬼神祈祷她健康长寿。然而,妇好还是先于武丁辞世。 7 Z, j1 t9 _/ @" f8 |1 P1 h 武丁十分痛心,把她葬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约100米处。墓葬被发掘,保存完好。除发掘出大量青铜器外,其中所出玉器共755件,是商代玉器出土最多、最集中的墓,另有63件石器、47件宝石器及象牙雕刻等物。
秦庄王后赵姬
赵姬:战国时赵国美女。本是富商吕不韦之姬,在赵作人质的秦公子楚去吕家做客时,对她一见倾心,吕不韦就把她送给了子楚。后来子楚登上王位,封赵姬为王后,赢政为太子,吕不韦为丞相。庄襄王子楚不久去世,赢政年幼,赵姬为太后听政。庄襄王死后,赵姬与吕不韦旧情复燃,后来吕不韦怕奸情败露招祸,把醪毒送进王宫,以宦官的身份作掩护,与赵姬私通。前238年,赢政正式举行了加冕礼,立即处决了醪毒和那两个私生子,又把赵姬幽禁在雍都。南越三主后樛氏 8 |- \# x! h& y+ m% G 赵陀原是先秦的都尉,与任嚣一起最先率兵进入岭南。任嚣任南海尉,赵陀任龙川(今南海)令。秦二世时群雄并起,天下大乱。病危中的任嚣急召好友赵陀商议,认为岭南地广物丰,有险可守,完全可以自立为王,以保一方百姓。赵陀采纳了任嚣的意见,发兵扼守横浦、阳山、湟溪三关,自立为王。汉高帝一统天下之后,赵陀接受汉“南越王”的封号,为汉的外藩。 8 E8 N$ u. q1 @ 第五代南越王赵兴的母亲樛氏是他父亲婴齐在长安为人质时娶的。赵兴接位后,樛氏为母后,即上书朝廷,要求将南越为内诸侯国。汉武帝接受了赵的要求,改南越为内诸侯国。! P; p! K; y- j- a+ _# m0 E5 k
南宋光宗皇后李凤娘
南宋光宗皇后李凤娘善妒,光宗摸了一个宫女的手赞其香软白皙,李凤娘将之斩下放在食盒里献给光宗,光宗当场吓晕
舜帝二妃娥皇、女英 & K5 @7 |% m) L B1 ? 四千多年前,尧见舜德才兼备,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刻苦耐劳,深得人心,便将其首领的位置禅让给舜,并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为妻。后来舜帝巡视南方,娥皇、女英追踪至洞庭湖,闻舜帝死于苍梧之野,二女便在君山泣血而死,从此君山的青竹浸染了斑斑血泪。楚人哀之,将洞庭山改名为君山,并在山上为她俩筑墓安葬,造庙祭祀。其实墓也简陋,墓前立有大书“虞帝二妃之墓”的墓碑。墓前有石级,石级下一条用麻石铺砌的甬道,两旁石碑上刻二妃画像和历代诗人的佳作:北面是屈原《离骚》中的《湘君》、《湘夫人》篇,南面则是唐宋乃至近人的咏叹诗词,盛唐之李白、常建、刘禹锡,清代的赵嘏,直至近人鲁迅也有“不知何处吊湘君”之句。墓前一对望柱,高近3米,上面刻舒绍亮题写的一副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湘妃墓周围多斑竹,竹上有斑斑点点,仿若泪滴、据说是二妃投湘水前哭舜帝洒上的泪滴。唐高骈有诗咏“虞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云水间。当时血泪知多少?直到而今竹尚斑。”- ~" c' C+ J9 ^2 }) z
宋英宗皇后高氏; L6 P: O- u/ B, }6 T 英宗的皇后高后,曾祖是宋将高琼,她也是曹彬的外曾孙女(仁宗后曹氏,是宋大将曹彬的孙女)。1085年,高后的儿子宋神宗病危,群臣奏请高太后垂帘听政。神宗十岁的儿子赵煦继位,是为哲宗,因其年幼,高氏以太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4 X8 N9 Y2 W* y( T 高太后政绩平平,主要是支持司马光废除宋神宗的新政,在她的幕后推动下,新政尽废;但高太后自觉抑制外戚高家的举动却是值得称道的。
宋仁宗皇后曹氏
曹氏(1016-1070),真定(河北正定县)人。宋仁宗赵祯的皇后。性慈俭,重稼穑。0 W5 d- b9 W2 t4 d& j5 e 仁宗第一位皇后郭氏,公元1033年,刘太后死后,仁宗以郭氏无子为借口,废郭后为尼,幽居长宁宫。十八岁的曹氏奉诏入宫,第二年九月,册为皇后。 曹皇后出身将门 熟读经史,善飞白书(书体之一),谦谨节俭。她亲自带领宫嫔们在苑内种植谷物,采桑养蚕。 5 H+ w- W2 S& k5 m# s 公元1048年间正月,仁宗宿于曹皇后宫中。至半夜,一阵杂乱的响声将他们惊醒,仁宗要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曹皇后,劝不可轻动,免遭毒手。曹皇后把内监宫人集中起来,分别把守宫门。并亲手为每人剪下一绺头发,叛乱平息之后,以发为记,论功行赏取水防火。杀退了叛逆者临危不惧,应变有方,指挥若定,不愧为将门之后,仁宗大为佩服。 / @2 r4 z- d ?' t8 i1 m 仁宗生三子,均已早夭。后因急于生子,以致纵欲过度 身体衰弱。早些年,曹皇后将濮安懿王赵允让第十三子赵宗实接进宫中抚养。当时宗实四岁,但始终没有立为太子。公元1O62年八月,三十一岁的宗实为皇太子,赐名曙。次年三月,仁宗驾崩。赵曙进宫即位,是为英宗,尊曹皇后为皇太后。 ( x2 Z, ^7 M0 |0 R) S 英宗即位不久生病,无法料理朝政。皇太后于内东门小殿垂帘听政。 英宗病情好转后,曹大后即撤帘归政。 公元1067年,英宗病逝,其长子赵顼(xu须)即位,是为神宗。尊曹太后为太皇太后。神宗重用王安石变法,革除许多弊政。曹太后认为"祖宗法度不宜轻改。"予以反对,但神宗没有采纳。公元1079年,苏东坡以"乌台诗案"下狱,由于曹太后出面求情,苏东坡方才免于一死。同年冬,曹太后病逝,终年六十四岁。谥号为"慈圣光献皇后",葬永昭陵。唐肃宗皇后张氏
唐高宗皇后王氏
王皇后(628?——655年),并州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罗山令王仁佑的女儿,母柳氏。唐高宗李治的皇后。' j# `/ K6 R4 X! s% r4 ~# z 王氏出身名门望族,祖母同安长公主,为唐高祖的妹妹。李治封晋王时,纳王氏为晋王妃,约在公元642年,李治年15岁,王氏年约15岁。643年,李治立为太子,封王氏为太子妃。649年,太宗死,李治继位为高宗,立王氏为皇后。 王皇后没有生育,宫中只有宫女刘氏生皇子李忠和萧淑妃生皇子李素节,刘氏位微而无宠,萧氏位较高而得宠。王皇后经过一番衡量,拟收李忠为养子,并立为太子,以巩固皇后的尊位。萧淑妃则想立李素节为太子,为自己争宠增加政治资本。王氏怕萧氏争宠,知道高宗正缱绻已出家的武媚,暗中令武氏蓄发,召之人宫,献给高宗。这位武媚就是后来的武则天。. M/ Y8 H( {. P* x0 @& d9 d 武氏入宫后,得到高宗的重宠,使萧淑妃失宠,王皇后自以为目的已经达到了。她真没有想到,武氏是王皇后更大的竞争者。先是以巫蛊案逼高宗废去王氏后位,被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谏止;复以诬王皇后杀死武氏所生的小女儿为罪名,于655年(唐高宗永徽六年)废去王氏后位及萧氏妃位,皆贬为庶人,打入冷宫囚禁起来。武氏仍不解恨,改王氏为蟒氏,萧氏为枭氏。& v. O, v' {/ n. |- R, @+ e 过了不久,高宗因思念与王氏和萧氏的旧情,行经所囚禁的地方,只见留下一个送饭的小洞,看不到人,便大呼说:“皇后、淑妃安在?”王氏泣答:“妾等得罪,废弃为宫婢,何得更有尊称,名为皇后?”只向高宗提出将此冷宫改为“迥心院”。(《旧唐书·后妃传》)武氏知道了,大怒,令对王、萧二人各杖一百,截去手足,浸于酒中,名曰“骨醉”,数日后,王氏被折磨死,时年约28岁。史称“废后”。辽景宗皇后萧燕燕 $ q1 ^ z: ~ R' I& A! Z+ \7 y 萧燕燕,汉名绰。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 , w! R% p. C% u; x( O8 t8 K& x 公元969年,耶律贤即位为景宗,封萧燕燕为贵妃,旋册立为皇后。景宗因长期患病,由萧皇后代理军国大事。979年,宋太宗赵光义攻打辽南京(今北京),辽南院枢密使韩匡嗣子韩德让代父守南京,他坚守待援。萧皇后命名将耶律休哥、耶律钭轸救援。于高梁河(北京西直门外)大败宋军,史称高梁河之战。
982年,景宗死,长子耶律隆绪即位,是为圣宗,尊生母萧皇后为"承天皇太后"(即京剧《四郎探母》中杨四郎岳母的原型)。因圣宗年仅十二岁,萧太后奉景宗遗诏摄行国政。. L6 X/ E# W& I+ R( S0 d 986年,宋朝遣曹彬、潘美、杨继业将兵分三路伐辽。萧太后带圣宗亲至前线督战,于歧沟大败曹彬,死者数万,西路军乘胜击败潘美,并于朔州俘获宋骁将杨继业。继业拒不降辽,绝食三日而死,后人以其事迹编演成(杨家将)故事。 1004年,萧太后和圣宗率军南下,直逼澶州城(河南濮阳市),威胁宋的都城。经过和谈,辽来订立"澶渊之盟",此后,两国之间不再有大的战事,萧太后原有个情人叫韩德让,当上皇后以后萧燕燕始终不忘旧情。景宗死后,她二人同帷同车,如同夫妻,这在当时契丹族的风俗是不奇怪的。但她为了得到韩德让的专宠,毒死了韩德让的妻子李氏。0 y/ ^$ n3 _9 v; G+ ^ 公元1009年,萧太后病死,终年五十七岁唐太宗皇后长孙氏
喜欢这个女人
南朝梁元帝妃徐昭佩
徐昭佩是南朝梁武帝第七个儿子萧绎的偏妃,萧绎当时为湘东王,手握重兵镇守江陵。徐昭佩在素蝶向林飞,红花逐风散,花蝶俱不息,红素还相乱的江陵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女人。“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典故就出在她的身上南朝宋孝武帝皇后王宪姬' F% C; ~" W, c0 n
南宋度宗妃杨氏
南宋高宗皇后吴氏4 B; R; n# n9 @, o
南宋理宗皇后谢道清
谢道清(1210~1283)南宋女政治家。临海人。宰相谢深甫孙女。17岁入宫为通义郡夫人,19岁册立为皇后,57岁尊为太后,65岁又尊为太皇太后。时恭宗5岁,经"大臣屡请",随恭宗垂帘听政。谢道清胸怀豁达,顾全大局,50年间后宫一直和睦稳定。开庆元年(1259)忽必烈首次渡江攻打鄂州(今武昌),理宗准备迁都南逃,皇后首次参与朝政,以"恐动摇民心"劝谏皇上,说服众大臣,并率先尽力俭省,以资军需。咸淳十年(1274)忽必烈第二次进犯,京城官员怕死,太后命令朝堂告示:凡坚守岗位的,尚书省记上一功;叛国逃亡的,由御史查明情况上报。号召全国起兵勤王。后元军临城迫降,太后誓不出走避难,沉着安排宋室后嗣,升任文天祥为右丞相出城谈判,谈判未成文天祥被扣留,元军进入临安城,太后等被掳往大都,挂个寿春郡夫人虚衔,7年后病故,享年73岁。南唐后主皇后周娥皇 0 n* C/ Z4 A: C( q1 \2 ], _$ w+ f 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的儿子,从小聪悟好学,能诗能文,书画文章无所不精,琴棋歌舞也很在行。他在兄弟中排行第六,本不是皇位的法定继承人,但他一出世,就深得祖父唐烈祖的疼爱。后来,几个哥哥相继夭亡,他便以嫡长子的身分被立为太子。善于吟风弄月的李煜对政治一向没有兴趣,虽然他面临宋兵压境、山河破败的局面,他却只顾同周娥皇一起夜夜弹唱歌舞。皇城金陵绮靡成风,宫廷深院弥漫著亡国之音。 z* N5 d$ j1 D' J0 i# [ C 这位周娥皇本是李煜父亲唐元宗的宠姬,她不仅容貌美丽,能书善文,而且深谙音律,弹得一手好琵琶。中主李□觉得她与太子李煜很匹配,就把她赐给了儿子。李煜爱娥皇的娇美,更爱娥皇的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李煜登位之后,对她恩宠有加,册封她为国后。岂料他们婚后的第十年,这位国后突然卧病不起。开始时,李后主对她关心备至,亲侍汤药,盼望她早日病愈;随著周娥皇的病情日趋恶化,李煜的心也渐渐冷淡下来了。 , i/ I( h' V( p, Q0 H3 k" Y 李煜早把感情转移到了周娥皇的胞妹身上,两人卿卿我我,龙凤双飞,很快就册封为新国后,称之为小周后。
小周后比之周娥皇,虽然更加年轻漂亮,但才艺却相差一大截。李煜和她谈书画,她心不在焉;李煜邀她共歌舞,她又跟不上节拍。好在她擅长下棋,李煜便丢开自己的爱好,同她终日消磨在棋局上。大臣们再三苦苦劝谏,他表面上接受,也装模作样地召集大臣们进宫议事,但不出三天,又照旧躲进小周后的寝宫。经常通宵达旦地歌舞宴乐,而不以治国守边为意。平时还常动用国库,大量招募僧人,大兴佛事,他自己也穿上僧衣,诵经拜佛,祈求佛灵的保护。他还替自己取了一个「莲峰居士」的佛号,并在皇城里修建佛堂,请了不少的僧人尼姑居住,每天都要和小周后去佛堂里朝拜。雍正生母--孝恭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生于顺治十七年,满洲正黄旗人,为护军参领威武之女。初入宫侍康熙帝,于康熙十七年(1679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即雍正皇帝。十八年十月十三日册为德嫔,时年二十岁。十九年生皇六子胤祚。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封为德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九女;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恂郡王胤禵。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雍正帝即位,德妃晋为皇太后。诸臣为皇太后上徽号,她执意不允。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二日皇太后病,雍正帝亲至永和宫,昼夜侍奉汤药。二十三日丑刻(深夜一点至三点)孝恭仁皇后崩。皇后梓宫奉安于宁寿宫,雍正帝于苍震门内设倚庐缟素居丧。倚庐为古代遭丧者所居,倚木为庐,于中门外东墙下起庐,先将一根木头放在离墙五尺的地上,上立五根橡木斜倚在东墙,以草苫盖之,南北两出口也以草帘屏之,向北开口,里外不涂抹灰泥,即草棚。雍正帝时年四十五岁,每日赴母后梓宫前上食品三次,哀号不止,群臣莫不感泣。皇太后死于康熙帝大丧期内,五月二十六日恭移皇太后梓宫,安奉在寿皇殿。六月二十日总理大臣等官会议,恭请四后同祔圣祖庙,尊谥并加"仁"字。雍正帝谕旨:"朕惟母后升祔太庙,大典攸关,欲伸臣子之孝恩,必准前代之成宪,务得情理允协,乃可昭示万年。"诸王大臣等引据宋朝太宗、真宗四后祔庙之礼,雍正帝以此为例,谕旨:"恭惟孝诚仁皇后元配,宸极,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继位中宫。孝恭仁皇后诞育联躬,母仪天下。按先儒耐庙之仪:一元后、一继立、一本生,以次并列。今母后升祔位次,当首奉孝诚仁皇后,次奉孝昭仁皇后,次奉孝懿仁皇后,次奉孝恭仁皇后。如此庶于古礼符合,而朕心亦安矣。" g; q1 t, B7 Z- W/ g 雍正元年九月初一日,葬孝恭仁皇后于景陵。孝恭仁皇后终年六十四岁。全部谥号为: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清光绪帝珍妃他他拉氏 9 Q( E2 X4 \( L' n. K, U. F* y 珍妃——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礼部侍郎长叙的女儿,清光绪帝载的妃子,性贤德,有才貌。
他他拉氏出身名门,少时拜翰林院编修文廷式为师,粗通文史。公元一八八八年(清光绪十四年)与姐姐同时应选入宫,姐姐封瑾嫔,后晋封为瑾妃;她封珍嫔,后封为珍妃。' G d( l3 X) j9 K2 y# r6 g. L 珍妃姐妹是西太后授意入选的,初入宫时西太后对她俩尚不错,珍妃喜欢书画,西太后派内廷供奉缪嘉惠教以书法和国画,她才思敏捷,书画有长进,尤擅於画梅和篆书。 - L% y" _+ [3 @% n( M# [ 光绪帝由於与皇后关系不好,而珍妃的思想、爱好与他很接近,很快地便得到光绪帝的眷宠。珍妃本应居於景仁宫,常与光绪帝住於养心殿,这当然引起皇后的嫉妒。珍妃喜欢拍照又喜欢女扮男装,西太后认为太轻浮,皇后乘机进谗言,有一次,她通过太监把一只男人的鞋子放入景仁宫,妄图诬陷珍妃有奸情,珍妃有一件衣料与经常入宫演戏的名伶的衣料相同,皇后也从中诬陷,使珍妃受『廷杖』。在皇后的搬弄是非之下,珍妃与西太后的关系日渐恶化。 & t7 n9 c7 E/ { 公元一八九四年(清光绪二十年)中日战争爆发,珍妃的堂兄弟志锐与文廷式上书,弹劾李鸿章妥协投降,他们通过珍妃影向光绪帝,促使帝党主战,李鸿章通过后史杨崇伊进谗言,诬称文廷式支持珍妃夺嫡取代皇后,反对西太后听政,支持光绪自主朝。结果,珍妃姐妹以『交通宫闱、扰乱朝纲』的罪名,降为贵人,一年后才恢复妃号。 9 I) S& v) f3 D 公元一八九八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珍妃通晓大义,支持维新派,力促光绪帝变法维新。西太后对她更恨之入禺,后来西太后发动政变,再次垂簾听政,捕杀维新党,把光绪帝囚禁於瀛台,把珍妃幽禁於皇宫景祺阁的冷宫中。 ' d3 ]* V, I% r3 F 公元一九○○年(清光绪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西太后挟光绪帝准备西逃,称要把珍妃同时带去。珍妃表示说:『国难当头,我不走,皇上也不应该离开京师。』西太恶狠狠地说:『你死在眼前,还捐说什麽!』令太监把珍妃推下院内一口八角琉璃井中。光绪帝下跪求情,西太后骂光绪帝受她狐媚,强令太监执行。 ' A' K, }- F, E 公元一九○二年,西太后挟光绪帝回京,为了洗脱自已逼死珍妃的罪名,竟说珍妃为了免遭洋人奸污,投井自尽,给珍妃恢复名举并晋封为皇贵妃,令人收葬於西直门外田村。公元一九一五年,迁葬於光绪帝陵寝崇陵旁的崇妃圆寝,溥仪追她为『恪顺皇贵妃』。
宋徽宗妃韦氏
宋徽宗在位二十七年,是北宋政治最败坏的时期。正值此时,金人崛起,灭辽破宋,宋朝百姓固然生灵涂炭,宋朝的后妃,命运也极悲惨。 1125年,金兵大举攻宋,宋徽宗匆忙传位给儿子钦宗。1126年末,金兵攻入开封,次年四月,徽钦二帝和皇室后妃及臣众十余万人被金兵押解北上。 徽钦二帝被押到位于今黑龙江的极北苦寒之地五国城,徽宗死于1135年,钦宗死于1156年,那已是金主完颜亮在位时期了。 北宋亡国,宋朝的后妃们遭到了非人的凌辱,据说被金人强迫做了金人的慰安妇。宋徽宗的韦妃,也就是高宗赵构的生母,被俘时三十八岁,在金朝被金人凌辱十五年,绍兴和议后才被放回南宋,成为高宗的韦太后。她在金朝,还留下了两个宋高宗的有金人血缘的混血兄弟。 韦太后尽管受尽凌辱,总算还回到南方安度晚年,而且在南宋还颇有权势,其他的后妃可就没那么幸运了。隋炀帝皇后萧氏 ! s) r+ Z `3 g' e 隋炀帝萧皇后是后梁孝文帝萧岿之女,约生于天宝五年(公元566年)。因为生日是在阴历二月,江南习俗认为不祥,寄养在六叔萧岌家里。不久,萧岌夫妻均故去,她又被贫穷的舅舅张轲收养,在民间长大,并亲身劳作。 / [7 M* }8 B& Q5 ]1 r0 d; H 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文帝杨坚为14岁的晋王杨广向后梁求选晋王妃。但宫中几位公主的八字全都与杨广不合,于是萧岿将萧皇后从舅舅家接回来,一合八字,竟然大吉,于是选为晋王妃。萧皇后美貌有德行,很得杨坚和独孤皇后的喜爱。杨广对大他3岁的萧氏也十分宠爱和尊重。
隋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杨广被立为太子,萧氏为太子妃。仁寿四年(公元604年),杨广弑父篡位,即皇帝位,册封萧氏为皇后。 杨广骄奢淫逸,萧皇后曾作《述志赋》劝谏,杨广不为所动,萧皇后从此对杨广的行为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杨广游江都时,有宫人告诉萧皇后说外面大家都要谋反,萧皇后却无动于衷,只是说:“你自己去报告皇上吧。”杨广听了宫人的报告却大怒而斩之。后来,又有人告诉萧皇后说,宫廷的禁卫们也要造反。萧皇后却说:“事已至此,无可救药。不用报告了,否则也只不过让皇上更烦恼而已。”3 x- b) O! F3 v9 }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宇文化及杀杨广于江都,船载萧皇后、宫人和珠宝西归。不久,宇文化及又被王薄所杀,萧皇后被窦建德接入军中。同年,李渊称帝,建立唐王朝,封萧皇后八弟萧瑀内史省内史令。 3 f4 j, l3 L) r) n" S- c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八月,嫁入突厥的隋义成公主从突厥派使者接萧皇后入突厥。萧皇后携孙杨政道、侄孙萧嗣业共赴大漠,寄居突厥长达10年。 公元627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萧瑀任左仆射,后迁晋州都督、太常卿,长子萧锐尚李世民长女襄城公主。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李靖破突厥,迎萧皇后、杨政道回唐,时萧皇后已64岁。李世民对这位表婶颇礼遇,赐良宅,留居京城。' j; C9 i/ M( x0 r6 {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萧皇后以82岁高龄病逝于长安。李世民下诏恢复她皇后封号,以皇后礼仪出殡,送到江都与杨广合葬。唐穆宗皇后萧氏
元世祖大皇后察必' j. Z% A t. Q' \4 b
元太祖大皇后孛儿台旭真 # `; y8 x0 c% e3 B0 ~. F 孛儿台蒙古弘吉刺部人。特薛禅之女,元太祖铁木真的皇后。端庄健美,聪慧贤德。 ) f2 ^) P8 Y- O' A$ q1 E# o, k& K 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在俘获塔塔儿人的首领铁木真时,正值儿子出生,便用俘虏的名字为婴儿命名,以纪念胜利。铁木真九岁时,父亲带他 弘吉刺部到与孛儿台订了婚。铁木真暂留在岳父家,也速该在回家的途中,被塔塔儿人毒死。
铁木真长大后,与孛儿台结了婚。孛儿台带来一件黑貂袭,送给婆婆作为见面礼。铁木真曾被泰赤乌贵族掳去,逃回后,决心投靠蒙古最强大的克烈部,他把这件珍贵的黑貂裘送给克烈部首领汪罕,并认他为义父,汪罕答应帮助他收复先父的旧部。$ U9 ~' a- z6 ] 孛儿台与铁木真婚后十分恩爱,度过一段愉悦的新婚生活。有一天,蔑里乞人突袭铁木真的营地,孛儿台被蔑里乞人掳去,配给赤勒格儿为妻。铁木真和扎木合共同出兵,夺回了已经怀孕的妻于孛儿台。不久,孛儿台生下赤勒格儿血统的儿子,所以铁木真为他取名"术赤"(蒙语"客"之意)。此后,孛儿台又生三个儿子。 12O6年,铁木真被推举为全蒙古大汗,是为太祖。上尊号为成吉思汗("成吉思"谓"海洋"或"强大"之意,"汗"意为王者),建立蒙古汗国。元朝的后妃制度,汗妻称大皇后,贵妾也可称皇后。孛几台即为大皇后。她为太祖统一蒙古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成为蒙元时期首屈一指的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v! c% E3 Z/ Q2 I 太祖死后,她的三子窝阔台即位为太宗,进一步扩展了蒙古帝国的势力。孛儿台死后,她的孙子(拖雷子)忽必烈建立元朝,追谥她为"光献翼圣皇后","翼"指羽翼,"圣"指太祖,即为辅助的意思。忽必烈对祖母给予很高的评价,并号召后入学习她崇高的品德。 孛儿台死后的灵柩,随太祖铁木真安放于成吉思汗陵。终于贴完了~~~~~
累死了
哈哈
我很担心没人来看呢
这个自己收藏都是不错的资料啊
哈哈
是啊
很辛苦的
多谢兄弟拉
呵呵,被你谢的不好意思了
自己还没有仔细看过呢……实在太多了
呵呵,已经好多了
有好多都八认西~
欢迎光临 下沙论坛 (http://bbs.xiasha.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