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论坛(EC通行证)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QQ登录

QQ登录

下沙大学生网QQ群8(千人群)
群号:6490324 ,验证:下沙大学生网。
用手机发布本地信息严禁群发,各种宣传贴请发表在下沙信息版块有问必答,欢迎提问 提升会员等级,助你宣传
新会员必读 大学生的论坛下沙新生必读下沙币获得方法及使用
查看: 3937|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5年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审,浙江高校获批3个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0-16 02: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5年8月中旬,教育部发出《关于2005年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的通知》(教技函[2005]73号)。

6 Y& l; S1 c1 ]- K9 H

《通知》指出,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地方高校科技工作,提高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水平和学术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我部决定把推动并规范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作为高校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加快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今年4月,我部在对地方高校"十五"末和"十一五"期间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调研摸底的基础上,组织了2005年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工作。经专家评审,我部批准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实验室等62个实验室为2005年度立项建设的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K) _, w+ \% R$ P* U: X

《通知》说,按照《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立项建设的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建设期为一至两年,建设期满,我部将会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验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是实验室验收的重要依据之一。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我部为加强地方高校特色和优势学科建设,推动学科交叉,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6 H+ q; L2 `9 q3 l: o$ Y

《通知》希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高校严格按照《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切实落实各项建设措施与投入、加强机制建设和规范管理,努力为实验室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环境,努力把实验室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的基地。

3 z2 g$ I; I$ S. F' w

其中,浙江省属高校一共获得3个共建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已于9月中下旬开始陆续进入正式建设准备阶段。这3个实验室是:

; h1 M+ S8 P1 k8 ]) O( A' k

1,省部共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 [- m- _& ^7 f$ i

2,省部共建“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单位:宁波大学

% X- w% B8 _: A7 M

3,省部共建“有机硅化学及材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单位:杭州师范学院

5 E/ d* o' h3 o/ |: r

目前,加上2003年评审中已经通过并建设的浙江工程学院(当时名)省部共建“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目前浙江省一共拥有4个(待证实)省部共建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Z. _0 P4 I

* ]4 P% b6 u/ p7 K) ?" R& c

附注:中国具有全国性质的科研实验室一共有3级,由高到低分别是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其中前两类为科技部投资,最后一类由教育部投资。

0 {3 v7 q- o' K$ W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又分两类,一类是多年来一直仅面向部属高校开放评比和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另一类也就是和本文有关的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3年首创,由科技部和教育部共同评审,每两年评审一次,专门面向地方高校,由教育部和高校所属地方共同投资建设。

% p v8 p9 h8 Q( R5 C8 C: Z; r3 h0 N

这是衡量一所非部属高校科研实力的最重要象征之一,批准建设的此类实验室如果在往后多年成绩斐然,获得科技部评审得优秀,即有机会进入科技部的立项投资,从而升级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6 A4 M/ u# O% ]7 W " D$ `( H" p) u, S8 B

借个地方说话:查至6楼,请勿灌水----oО柒

) L) L$ ~( b# g2 C2 w*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9 14:33:51编辑过]
# { a3 G) E/ C4 K' u9 Y4 U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转发到微博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05-10-22 13:20:00 | 只看该作者
樓主妳不相信麼來我們學校看看好暸,老子懶的騙妳。。。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05-10-19 22:45:00 | 只看该作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05-10-19 19:24:00 | 只看该作者
有什么用?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9 14:40:00 | 只看该作者
上面两位不好意思拉。。我浏览器以前不知道怎么搞的,字体大小设置成了“最大”,因此刚发的时候看到文章字很大就改成一般大小了;结果是在一般人的浏览器字体大小为“中”的情况下,文章看来就很小了。。。刚才又改了一下,现在好了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05-10-18 05:40:00 | 只看该作者
什么字啊,,看啊看不清楚。。。。。。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05-10-17 23:34:00 | 只看该作者

字好小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7 23:2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柒℃炭火在2005-10-17 11:33:23的发言:
) N* |+ b% ^5 K& D% e0 q1 v

有什么好希奇的啊.

- z. H0 C' R4 y @+ A* ~

我们浙江电力技术学院都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5 c+ n0 _, S# ?- y
你蛮搞笑的嘛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05-10-17 11:33:00 | 只看该作者

有什么好希奇的啊.

; R' ^" a6 x ~- E" Y, I- [) [

我们浙江电力技术学院都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9 q2 P4 M& w: I: [. q7 b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6 22:5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richardli在2005-10-16 13:12:02的发言:
; Z. v1 m# q$ }- ^

哈哈!

+ v" f7 A- V8 H

浙江理工大学、

8 U% E! m- x" j- F) ]

又一次拔了头酬!2003年就有了国家实验室!

2 ^& x: t$ m% D2 V( Y& N

省内第一!

S; D# M. j9 D( [) a/ ?. |9 E

你弄错了,教育部实验室和国家实验室不是同一个概念,两者有很大差异,根本不是一个级别上的。而且也先别太高兴了,这次的名单里没有理工上次评上的那个,所以关于以前评上的实验室这次如何评审与进一步发展,还要进一步证实。

# V7 n B" v# j* I

按照科技部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做法,每两年会做两套审核:一套是对已经评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做一次审核,结果分优良差,得差的会被摘牌;第二套是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评审,得优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可提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这种评审方式已经非常成熟,每两年一次,有上也有下,既保证了上届评上的实验室继续努力,也保证了未评上的实验室能够有机会上升。

1 y M0 Y- ]% ?9 H6 q' E e

而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一个新生事物,具体操作模式还在进一步完善中。所以这次只看到了新评上的3个,没看到上届榜单中实验室的操作。关于上届的实验室,有几种可能:一是这种形式的实验室教育部只资助两年,到期后自动结束,不续评、不进行二轮建设;二是省部共建实验室也有续评和二轮建设,故上届实验室已有另外评审结果,只是未公布,那么就有两种可能了:理工上届评上的那个要么获优良得以进入二轮建设,要么就是得差被摘牌(当然这是最坏的结果了)。但是不管如何,不经评审是不可能得到第二轮建设的。

5 q" i" J7 x, a& t) v8 J8 X;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6 23:12:22编辑过]
4 s% w' D) O. |- r7 A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05-10-16 17:5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I]richardli[/I]在2005-10-16 13:12:02的发言:[BR]

哈哈!

浙江理工大学、

又一次拔了头酬!2003年就有了国家实验室!

省内第一!

$ y" t; ^5 \! i2 |0 v7 T2 L- l% X* k + J% I# U2 g% D* t7 l* b4 S1 m" J3 z+ ?- c) Q) R. e$ y/ R# G8 r4 j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实验室可是有很大很大的差距,浙江大学也只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没有国家实验室.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05-10-16 17:46:00 | 只看该作者
浙江理工大学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省内第一个]
( J5 j3 W7 D) K4 w浙江工业大学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应该在2003年这个时候,省内第一个)& I& H$ i( A- v4 R6 B7 z
目前: N0 u5 q- \4 n- W- p7 s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  h, }" I# s" e) V8 h6 v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杭州师范学院
- y5 e, z( Q2 S2 z" |6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6 17:55:32编辑过]
0 c+ ?. @  l: ]  \% G$ y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1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28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4
    发表于 2005-10-16 13:1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richardli在2005-10-16 13:12:02的发言:
    Z4 r2 [/ ~- ~* o

    哈哈!

    5 j3 v1 N6 l( Q2 y! v% i

    浙江理工大学、

    , D- Z) X* h6 H; @7 H" I

    又一次拔了头酬!2003年就有了国家实验室!

    ; |% Z8 x/ B" t- w

    省内第一!

    , l" C) ^9 z3 q9 @2 S

    你的话就这么几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05-10-16 13:12:0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

    6 U- [1 A/ F C5 d" G2 v7 S

    浙江理工大学、

    ) S' n1 h. {% [: n y) u$ b T

    又一次拔了头酬!2003年就有了国家实验室!

    0 h) U( u" j8 S

    省内第一!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6 02:36:00 | 只看该作者

    附:教育部科技司关于组织申报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通知

    2 l; G- a* A" {# R6 Z+ E% \" E

    教技司[2005]71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我部探索的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模式,得到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也受到地方高校的普遍欢迎。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地方高校科技工作,加快国家创新体系(高校)建设,我司将进一步密切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联系与合作,把推动并规范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今年开始,我司将在对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调研摸底的基础上,依托地方高校逐年开展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现将2005年度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1.结合"211工程"和重点学科建设,加强在地方高校的特色、优势学科领域以及与区域(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进行部署,提高为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
    ??2.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和环境建设,发挥高校综合优势,切实加强科技资源的整合和学科交叉融合,提高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承担重大科研任务能力和竞争力;
    ??3.引导和汇集地方和高校资源,突出重点,强化对地方高校特色和优势学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支持。
    ??二、基本条件
    ??1.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原则上所申报实验室至少依托一个二级学科建设,主体学科为国家或地方重点学科,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
    ??2.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较强的科研实力。所申报实验室原则上是已运行并对外开放2年以上的地方或高校重点实验室,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在本学科领域具有明显特色和良好影响,具有承担国家科研任务或重要工程研发项目的基础和能力,有较充足的科研经费。
    ??3.具有高水平的研究队伍。有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和团结协作、管理能力强的领导班子;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敢于创新的优秀研究群体;有良好的科研传统和学术氛围。
    ??4.具有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实验室科研用房集中,实验室面积应在3000平方米左右;具有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1000万元;有稳定的管理、技术人员队伍,管理制度比较健全。
    ??5.具有良好的建设与运行条件支撑。依托高校和地方政府保证建设期间匹配投入仪器设备购置经费不低于1000万元;保证实验室建设期间和建成后,每年提供不低于50万元的运行经费,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和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条件。
    ??三、申报方式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统一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向我司申报。接通知后请择优组织具备条件的高校实验室,参照《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填报《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报告》(格式见附件),审核后报我司。我司不受理地方高校的直接申报。
    ??四、注意事项
    ??1、申报时应充分研究实验室研究方向、人才队伍的整合和融合,并对原管理体制做必要调整,使实验室成为集中依托高校精华力量、代表依托高校相关领域最高学术水平的科研基地。
    ??2、实行严格限额申报,请你厅(委)在今年3月组织的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对照申报条件,优先组织条件成熟的实验室申报。今年请你厅(委)申报个实验室参加评审。
    ??3、同等条件下,向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地区高校倾斜。
    ??4、申请报告一式10份,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统一行文报送我司。
    ??5、申报截止日期:2005年4月30日(以收到时间为准),逾期和不符合条件的申请报告将不予受理。
    ??我司将在对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审查的基础上,采取专家集中评审的形式进行立项论证,重点论证拟建实验室研究方向与内容、研究工作的基础和水平、人才队伍状况、实验条件和运行管理机制以及依托高校和地方政府的支持等。
    ??五、联系方式:
    ??教育部科技司基础研究处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
    ??邮政编码:100816
    ??联系人:赫运涛、雷忠良、李渝红
    ??电话:010-66096519,66096301
    ?????????????????????????????????????????????? 教育部科技司
    ???????????????????????????????????????????? 二OO五年四月七日

    3 s8 {/ ]- j* s1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9 14:35:56编辑过]
    ) e5 u/ L. U( O
    关闭

    下沙大学生网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