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论坛(EC通行证)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QQ登录

QQ登录

下沙大学生网QQ群8(千人群)
群号:6490324 ,验证:下沙大学生网。
用手机发布本地信息严禁群发,各种宣传贴请发表在下沙信息版块有问必答,欢迎提问 提升会员等级,助你宣传
新会员必读 大学生的论坛下沙新生必读下沙币获得方法及使用
查看: 248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TM凭条和购物小票会致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6-4-20 13:28
  • 签到天数: 23 天

    [LV.4]偶尔看看I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6 14:51: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美国环保组织环境工作组(EWG)研究发现,购物收据或使用ATM时打印的单据都含有有毒化学物质双酚A,即使只是接触收据,双酚A也能经由皮肤进入人体,长期接触或严重扰乱人体激素分泌,甚至可能致癌。  此消息这两天传得沸沸扬扬,引起广泛关注。9 A( z5 V+ h4 K

    " f  h. j# {& V1 Q  各种感热纸小票中
    : \9 K0 {9 I; W  均广泛应用双酚A6 B5 _9 N  S: c. ~: w& p
      双酚A,也称BPA,用来生产防碎塑料,工业上又叫作聚碳酸酯。BPA无处不在,从矿泉水瓶、医疗器械到食品包装的内里,都有它的身影。
    " b8 h, H, M3 m% ?( {* g+ ?  近日,EWG进一步研究证明,这种有毒物质双酚A在感热纸中的使用,使其在零售商、杂货店、便利店、加油站、快餐店、邮局以及ATM中被人们广泛接触。
    , L) P! B, g2 a- f$ h8 M  “医学上已经明确证实有害,加拿大已经明令禁止,美国也在扩大禁止范围。”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对记者明确申明了双酚A的“致癌说”,“只是一般致癌效果都是隐性而且缓慢的,通过食物和血液进入人体而造成危害。”
    ' S* s( j8 p2 k3 h9 G( Z- p  记者查阅境外相关法规后发现,的确如董秘书长所说,一些国家和地区先后出台了双酚A限制法规。加拿大在2008年宣布双酚A为有毒化学物质。在美国,纽约州萨福克县禁止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婴儿奶瓶和杯子中含有双酚A。在伊利诺伊州,从2010年7月1日起,任何人不得销售、为销售提供、分销或为分销提供含有双酚A的运动水瓶,或适用于3岁或以下儿童的食品容器,不论该容器是否装有食品或饮料。! U: h9 {4 P( {8 \8 y; s0 Q8 F' s
      董金狮介绍说,由于银行和商场普遍习惯增加小票和收据的纸张透明度,因而在购物小票和银行凭条上广泛运用双酚A。0 N2 S& g# _' F3 j
      该物质在包装品上的含量标准是0.6毫克/千克。“含量是不是超标很难讲,毕竟国内的临床实验很少。”董金狮说。
    5 y+ k" F' @* [, j# Y: U: V8 I9 u6 ]! g+ I
      三种人群易受影响# D6 c6 V2 D; m; ^. J) A
      专家提醒增强防护意识4 S/ i! M1 T5 `& g* b# I
      “这种物质受害最大的就是孕妇和儿童。”董金狮对记者说。
    ! r3 W# k3 R: s+ x/ |* _  据他介绍,婴儿奶瓶也广泛使用了该物质。孕妇和儿童因为免疫力较弱,受到有害物质侵袭的可能性较大。“尤其是对在母体中的胎儿,严重的话可能造成影响胎儿性别的结果。”
    9 B' Q4 d5 Y! e' b- H5 W! l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外对双酚A的毒性研究主要为动物调查实验研究,有结果发现双酚A有模拟雌激素的效果,即使很低的剂量也能使动物产生雌性早熟、精子数下降、前列腺增长等作用。“双酚A也可能造成男性不育的结果。”董金狮称。
      @. H0 ~1 r( m0 f# L; V  因此,董秘书长呼吁广大市民,应该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改变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 c4 Z) |' O' x! M1 I6 ]2 v
      如很多人习惯开过发票用指甲刮开小票的兑奖区,这是“非常危险的”。尤其对于本身皮肤裸露处有伤口的人,一定要注意尽量缩短接触该类票据的时间。
      n1 x; P( \) z1 ]& K, n$ U  “超市收银员等职业,也应该做好自我防护。”/ ^* w" W0 @! N7 x
      在国内,相关报道显示,上海等地不少市民对此忧心忡忡,甚至有市民在超市购物时拒收收银条,使用ATM后也选择不打印凭条。
    6 e# `7 o1 W) l( m$ x2 ?  F9 q+ Z& r9 K; ]' e$ S: d' }& H$ s
      争议0 j9 z  t8 J7 S2 j' b3 q# g
      反对派认为“没那么夸张”, q) m; l7 N. }* X6 Z% @+ P3 _9 p
      目前国内并无成文规定证明双酚A是致癌物质。虽然有科研结果证明,塑料奶瓶等塑料制品中的双酚A可能会影响婴幼儿的成长发育,并对儿童大脑和性器官造成损伤,但是并无成文科学依据可致癌。8 Z% e! L1 d  J5 S- }# F. V8 s
      “双酚A是一种酚醛树脂,特点就是单体有毒,聚合以后就无毒了。”浙江大学材化学院化工系朱副教授对记者表示,“微量的双酚A不会致癌,没有那么夸张。最多是国内质量控制的指标问题。”
    0 @# }$ y$ w0 v, h2 C8 R  z% @2 Z  上海一位包装印刷业的权威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干脆称:“即使有毒性物质,一般也都在标准含量之内,毕竟没有成文的医学说法可以证实致癌。”
    ) R) l+ X" v. m$ t" F- H/ g  记者从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了解到,目前浙江省无法进行双酚A的官方检测,到底有没有致癌效果学术界尚无定论,还需要进一步证实。9 _1 J3 F* j- B) N5 d
      据了解,经过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和各大造纸企业联合进行的行业调查,目前国内双酚A的年产量大概在3万多吨,由于市场需求量至少5万吨,双酚A的产量还有可能进一步提升。
    ( i7 z: `8 c4 {, I% k/ [  “在此也要呼吁相关行业进一步加快替代品的研发,促使双酚A尽早离开我们的生活。”董金狮说。( _- D* p$ N4 p7 [; Q/ V( W: W$ g

    ) v" d( H# A) P: k  请避免以下行为5 u7 }6 @  ?" I* {& _
      用指甲刮开发票兑奖区
    / m8 |! `, N( V( W# ?/ t. }  小票触碰 外露伤口: a4 M+ j) V8 V) `( j
      触摸后未洗手直接接触食物8 r8 [+ }1 c4 }* q$ w
      孕妇和儿童接触
    4 O1 l8 m# }& G# {5 I+ X4 C) j7 D  长期随身放置,不及时清理钱包0 L+ h9 U( H2 N; @) |$ W
      见习记者 封晔楠 文 骆晓磊 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转发到微博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下沙大学生网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