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要说《大明》这剧里,胡宗宪谋的是国,海瑞谋的是正,严嵩谋的是晚节,杨金水和吕芳谋的是忠,严世藩谋的是利,赵贞吉谋的是官(权),沈一石谋的就只是他自个儿,他用了一辈子,才把他自个儿给整明白。 <br/> <br/> 说沈一石用“个性复杂”这词儿就轻了,他是典型的双重人格:从商时满腹心机和谋略,够奸够狠也够冷,具有商人突出的“凡事利为先”的特质。决策、设局时又无比镇定、从容,“权谋”之妙,令人赞叹。在奸商这个圈里,也属于最牛的。<br/> <br/> 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了深具文人逸士清雅之风的沈一石,无论是评茗抚琴,还是屈原之歌,无论是举手投足间素衣也藏不住的高雅之气,还是击鼓自焚的壮烈归去。骨子里,他是个雅士文人。<br/> <br/> 沈一石对芸娘的爱,其实是对自己身上艺术性的那个沈一石的爱,芸娘是沈一石的投射。荣格认为,人在本质上是双性的。男性潜意识之中具有的女性特质叫阿尼玛,女性潜意识之中具有的男性特质叫阿尼姆斯。爱情,其实就是遇见了一个恰好符合你的阿尼玛原型或者阿尼姆斯原型的一个人。安妮宝贝在《莲花》也说,到最后,她会爱上任何人,那其实就是爱上她自己。芸娘就是沈一石的阿尼玛。<br/> <br/> 对高瀚文的照顾和成全,也是同样的道理。为什么把芸娘托付给高瀚文?因为高瀚文是沈一石的单行体,把沈一石身上的物质欲望、追命逐利的欲望剥离掉,沈一石就是高瀚文。所以,他不仅托付芸娘,还赠以无价之宝——张三丰血经以助高瀚文、保高瀚文。<br/> <br/> 沈一石之所以暴戾,屡屡呵斥吓人,之所以压抑愤怒,比如摔琴焚琴,羞辱芸娘,是他双重人格在内心激烈冲突所致。外在越愤怒,越说明他内心的自卑和失意。作为一个清雅之士,他肯定内心深为不耻自己的商人行径,于是,琴被毁。琴是雅士节操的象征,他觉得自己已经不配抚琴了。<br/> <br/> 那么沈一石是怎么变成双重人格的呢?就像练祁河所说,沈一石干吗要做商人?干吗要追名逐利?这里必须要解决一个问题。沈一石真的淡泊名利吗?不是的,如果没有欲望,沈一石不会走上追名逐利这条路的。他身上有两个“我”,物质或名利欲望控制的那个“我”使得他不顾一切追求锦绣繁荣(有几个假定,沈一石童年不幸,缺乏关爱,出身布衣,常经磨难)。为了繁荣,他不得不杀死艺术控制的那个洁净“我”(这也是万恶的旧社会造成的,吃人的社会啊。哈!)。等他繁华了,他也邪恶了,等他邪恶了,他也悔恨了,等他悔恨了,他也思归了。<br/> <br/> 古琴、广陵散、芸娘、高瀚文、邙山,心之所向,情之所依,繁华过后方知一生所求为何。于是,一只鼓,一个人,一袭白衣,一把大火,当身躯和着庭院化为灰烬,灵魂袅袅升起,纠缠一生的沈一石终于找到了自己。质本洁来还洁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