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杂思 . v: ~ g2 r8 c6 K
秋深了,叶更稀了,大地日渐萧瑟……
/ I! s3 q! s, p2 I* ^" Q+ f& ]. O$ o* K6 H; C
冷空气不时向人们传达着冬的讯息,厚厚的外衣又被人们披在了身上。太阳懒洋洋地照着,却给不了人一丝的温暖,带着几分寒意的秋风把仅有的一丝阳光又吹淡了几分。
& g6 h! W; W% V }$ h" b) h/ s% d: G: G/ U" g0 ]2 e2 Q2 c; y" k
我踏着枯叶漫步在街头,忽然看见街边呆坐着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他木刻似的,目光呆滞地望着地面,手在机械地晃动着一个破铁罐,几枚硬币在铁罐中跳跃着,不停地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可这响声似乎很难被匆匆路过的人听到,即使听到了也只是加快了他们的步伐,唤不起丝毫的同情之心。4 ` E* O5 z: i& v! E( _* {, Q
我忽然觉得自己来到了曼哈顿,看到了丁玲笔下的那个佝偻着身子的老人。虽说下沙远不及曼哈顿繁荣,可这一幕情形是何其的相似啊!我们在批评美国社会人情淡薄,可我分明看见中国社会正向美国社会一步步靠拢。
) v. x( Z1 o0 Y 我有时在想这个乞丐如果在农村或许能吃上美美的一顿,至少是饱饱的一顿。但在这繁华的大街上他只能呆坐在那儿看着行色匆匆的人们,晃动着那几个少得可怜的硬币(或许还是他自己放下去的)。+ k4 ~! S( o/ J* [% \( W
农村的人情味的确要比城里浓厚的多。农村人是穷,可那土里土气的衣服里包着的却是一个朴实的友善的心灵,而城里人高贵华丽的服饰内掩藏着的竟是一颗冷漠的私利的心。农村人爱串门,有时在哪一家聊开了,便能天南地北地聊上一整个下午,其间不时爆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城里人也爱串门,不过他们串的是商家的门,一进店门便传出讨价还价的嘈杂声。一瓜一菜那都是乡里人的情,一针一线那都是城里人的利。
x+ p) T; h, d0 D0 w* s 城里人的家叫单元,一进门就关门。虽说住对面,但似乎永远也见不着。即使在某次开门时不经意间撞上对门主人的眼神,心里想着的还是提防着对方。贾平凹先生也曾感慨:虽然街巷里的人很多,你呼出的气我吸进来,我呼出的气你吸进去,但都大眼瞪小眼谁也不认识谁,如同一堆沙子,抓起来是一把,放开了便粒粒分散,用水搅和反倒越散得开!1 X. A) b, |/ ?- l P$ Z
但现在即使农村这块人情的沃土也出现了沙化的现象。有些可恶的骗子把目光投向老实巴交的农民身上,这当中当然也包括一些假乞丐。这帮人最可恶,他们不仅害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更主要的是让人们失去了宝贵的同情心。现在一个乞丐来到农村或许再也吃不上香喷喷的红薯了。" N# _. B S3 ?0 ?2 U- a
秋风依然吹着,淡淡的阳光在几乎掉光叶子的树梢间摇晃……
K: x' B" h# X 人情的太阳是否也正被势力之风吹得越来越淡呢?在城市、在农村,在中国、在世界的每个角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