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论坛(EC通行证)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QQ登录

QQ登录

下沙大学生网QQ群8(千人群)
群号:6490324 ,验证:下沙大学生网。
用手机发布本地信息严禁群发,各种宣传贴请发表在下沙信息版块有问必答,欢迎提问 提升会员等级,助你宣传
新会员必读 大学生的论坛下沙新生必读下沙币获得方法及使用
查看: 204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女孩就不能继承香火?香火是个啥玩意?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昨天 08:55
  • 签到天数: 227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8 16:4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都说是21世纪了,但某些传统文化的毒瘤依旧深深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
      比如说这个男人继承姓氏香火的文化,其实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姓氏不过是一种名号,女孩身体里留的也是你的血脉。很多思想上还未开化的人,总要生个男孩来继承所谓的很表面的“香火”,而不去关注实质上的血缘的传承。
      某些更愚顽不灵的人甚至因此还闹出了家庭悲剧,相关的新闻报道随处可见,真是可悲!
      
      那就来个简单的寻根问底,看看这个姓氏“香火”文化从何而来。
      
      大约在5000年前的伏羲时期,“姓”被定为世袭,且由父亲传递。今天我们所说的姓氏与常见的“以姓氏笔划为序”,是把姓氏当成一个统一的概念,然而在古代“姓”和“氏”是有严格区别的。“姓”代表氏族的血统,起源于母系社会,称为族姓,是为了区分血缘,防止血缘婚配而发明的相应识别标志;而“氏”是古代贵族标志与宗族系统的称号。
      
      到了先秦时期,女子称姓,男子称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姓氏便开始合而为一,由于形式固定下来,子孙可以永久使用,便于形成一脉相传的家族,血统源流线索从此变得更为清晰。
      
      然而随着社会变迁和历史的发展,姓氏的两个作用(防止血缘婚配,和便于追溯血统源流线索)已经渐渐淡化,只剩下便于称呼的名号识别作用。
      
      为何这么说?前者可以靠婚检就能查出是否有近亲血缘关系,后者由于姓氏的频繁更改变迁,以及现代人基本不做家庭族谱的习惯而淡化,很少人能查出自己的祖先是谁出自哪里。
      
      举个例子,就拿人数比较多的“王”姓来说。
      据《中华姓氏来源》记载:
      【王】
        1、出自姬姓。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使王上大怒,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王家”,就延用成姓。还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姓。后世沿袭未改,渐成大姓。
        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源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3、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殷末,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兄长,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改姓王氏。
        4、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被秦所灭,其子孙被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
        5、出自春秋时魏献子之后。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为王。后业魏亡于秦,其王族避难于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孙为魏国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无忌,避难于泰山,至西汉入朝,被封为兰陵君。其后自谓出自王公显贵之家,易姓王氏。
        6、出自燕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与帝王同姓。历史上因封赐姓王的人还多,其子孙也以王为氏。
        7、出自少数民族。据《通志.氏族略》称:王姓“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诩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柯史布。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8、出于自改姓为王氏的。举如南朝梁将王僧辩,本为鲜卑族,姓乌丸氏,后自改姓王;隋代有个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后,也自改姓王;五代时人刘去非,自己改名换姓叫王保义,其子孙延袭姓王;满族完颜氏,有的改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为王姓。
      
      
      所以说,现在姓“王”的人,来自很多不同的姓氏家族,经历了无数次姓氏更改,以后也会继续更改变迁。非要生个男孩来继承这个“王”姓,意义有多大?
      
      现在流行讲传统文化,但并不是所有文化都值得继承并发扬。
      中国的姓氏文化很有特色很不错,但其衍生的“香火”文化,到现在只能是精神上的毒瘤,让人不假思索盲目跟从而不思进取。
      
      那些想尽办法非要生男孩的人,你们看了这篇文章后,除了无端的谩骂以外,是否能以一个独立的人格来反思一下这种糟粕文化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转发到微博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09-1-18 18:52:13 | 只看该作者
    请LZ割小JJ以示明志而以身为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09-1-19 01:11:05 | 只看该作者
    国家严打低俗内容
    % X# d# ~4 r+ a. `: v
    % x( p6 _/ i7 O) T9 M

    ! Z/ a$ E2 w0 d3 d8 ]$ t+ @- d! P
    % V  Q2 a; C# N+ G8 ^
    斑竹 快来删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09-1-19 01:11:53 | 只看该作者
    举报吉靶  人人有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1-4 10:02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偶尔看看II

    5
    发表于 2009-1-19 07:42:28 | 只看该作者
    生女儿也还好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下沙大学生网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