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16-4-20 13:28 |
---|
签到天数: 23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p>
, n* a7 z& v3 z/ L9 ?4 c$ S. x
0 d6 [5 K2 m1 s" e
$ j. D9 K+ N# C# M) F' g- ^( ~) [4 [! X/ H" S' V4 a- K' Q4 W
“我刚刚问你的时候,你说是12000元/平方米,现在温州的客户问你,怎么又变成10400元/平方米了呢?”在售楼处,常常可听见购房者这样的抱怨声。</p><br />
1 c" A3 w( w7 m4 J/ l/ U3 r% {! T$ s, X# K6 m$ d
& w" M( z {0 y: ^, ?) I8 |9 U
! r6 C1 C- i* ?/ [- a<p> 时下的楼市,价格是决定成交的关键。但正因为很多开发商还不愿意公开打折,于是,价格的底线就成了普通购房者难已触摸到的隐秘之处。记者近日以购房者身份走访了杭州多个售楼部,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看人报价”:因为客户不同,即使同套房子,能享受的价格都不一样,价格幅度可高达五个点。</p><br />
: b' f# B+ @* @8 u5 }" T$ M3 |- U/ a
I8 h# M9 J3 [! I, D! M1 r: ~( p0 T- p$ F: P
<p> 记者发现,散户自己去是一个价,多个客户团购又是一个价,价格随着人数增多而递减;第一次去是一个价,去多次又是一个价,价格随着次数增加而递减;本地购房客一个价,实力雄厚的外地购房客又是一个价。在楼市打折优惠不断的行情下,购房者对房价更是摸不着北。但如果你擅长砍价,眼下的楼市倒可以让你好好体会一番商场砍价的感觉。</p><br />: q) J: N& p. m, D( y5 n4 B
% R* w9 l( F2 ^' w5 H X/ s$ i% A a* p4 p" D- r% g& k. `9 k2 i
/ ]6 T4 k- v" e, y4 M5 l- }! Q<p> <strong>散户和团购:价差有五个点</strong></p><br />
: h4 w) i; J! @ [8 t* ?* d( X5 S* R8 t1 D- D9 Q3 r
( l+ g* F! t' b, K9 o( g) ~. X6 v+ H1 o. I4 L' p5 `8 J/ Q0 i9 y
<p> “你要加入团购吗?”近日,记者走访多家售楼部,一些看房客常常挨过来询问。“团购”成了现在楼市行情下的一个流行词,一个人势单力薄往往很难砍下价来,多个人声势浩大可以和开发商谈折扣,于是乎,团购开始热热闹闹地开展起来。</p><br />
* A+ U1 z" I) }3 @$ V+ I/ U& A0 G6 j6 z4 b
$ x2 u4 ?0 r4 e3 S6 ^
. g- P2 b# n% u# j; k( L3 ?& A; J<p> 记者以散户的名义致电拱墅区一个楼盘售楼部,89平方米的三房户型,工作人员的报价是12800元/平方米;当记者自己前去售楼部谈的时候,价格变为12000元/平方米左右;当记者再次以义乌购房团的名义致电询问时,工作人员表示,可以去和经理谈,应该能再让四五个点。</p><br />
- ^$ }9 a1 q. ]: l1 @1 _" |! L+ K
# L+ {& W( Y, W- I/ x" t; ~
7 K2 k7 k7 @7 l
<p> 小李碰到了相同的情况,他在滨江一家IT公司工作。“以前一个人去看房的时候,优惠不太谈得下来。上次和同事三个人一起去,谈下了两个点。我准备参加一家网站的大型团购,优惠幅度应该会更大。”</p><br />
7 w$ K' U7 h1 }0 F. v1 d, \ m! V% T8 f3 C9 X7 {
) F7 s! _( V5 p
2 _4 {8 ^ p! D+ h7 ?% s<p> 正是因为“人多力量大”,团购开始走俏。今年的团购与以往不同,除了散户组织的团购外,以一个单位或团体组织的团购成了主力;并且开发商也会主动地寻求团购单位。</p><br />
' v# n, S; k+ U8 K4 G+ A
3 g. `0 b0 b8 Y$ K
$ b6 |0 m+ s! N
' K( R! d# |7 g. ^5 x<p> 上周六,记者参加了某网站组织的一个看房活动,走访了4家楼盘。记者发现一个普遍现象,对于散户而言,价格除了销售部统一的折扣外很难再谈下来。但是对于团购客户,价格在原先优惠的基础上还可以再让利。</p><br />
1 n& j0 T8 V/ Q, n
# m* {3 q. r9 I4 i% b, O% ^- o* p6 p$ f0 y
* {/ X. K9 G7 U* Q# e" c<p> 像记者这次参加的4个楼盘,针对团购客户,让利折扣都不一样。有的在销售部统一折扣的基础上可再让一个点,多的则可再让5个点。据记者现场观察,如果下单意向比较强,先登记,折扣还有进一步下探的空间,“价格还是有的商量的,具体和领导谈。”成了售楼小姐的“暗语”。</p><br />9 }) S: R1 {; N& t7 `4 X
: w/ ~3 V: g* j" ]4 ^# f
& \$ ^1 M9 @" x- P/ [) v
, S1 N; b& Z q<p> <strong>新客户和老客户:态度、价格都不一</strong></p><br />
: T% b' _* E( [
# K# s7 n5 r. z8 d0 Z$ J) j: U. J
* y8 @' I* j' U& {9 c0 M( ^7 |<p> 记者在自行踩盘时,发现在一些售楼部存在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如果是第一次光临,售楼人员“看人”服务的现象很严重,有的不来招待你,有的就潦草地报个价,也不再搭理。初次去售楼部看房的人很多都有同样的感慨。但如果去的次数多了,售楼人员才会慢慢透露给你真实的价格。</p><br />
/ t! ^, i% S+ H+ _8 a9 y ?* M9 i# G* P3 N% i% ~2 Y0 ?
4 E; }& ?! ^# }/ R( o
" K. U' ~; X, S<p> 上周日,记者在城北一楼盘的售楼部碰到了来看房的王小姐和男朋友。他们关注这个楼盘很久了,来了很多次,和售楼小姐都很熟络。“我们第一次来的时候,售楼小姐就告诉我们13000元/平方米左右的均价;第二次来,她看我们购房意向比较强烈,打了9.1折;今天想再和他们经理谈谈,听朋友说再谈下三四个点是完全有可能的。”</p><br />, B3 H- _+ w8 z4 ]9 a
8 ]2 k; c v; C K- Q$ w
3 _4 ?% o4 m& |" n K0 j$ D
) v F6 ]1 [& t: M+ N
<p> “第一次上门客户成交率较低,直接将价格底线报给他们也不合适。”一些房产公司的营销负责人透露。</p><br />
0 Y8 a8 S5 c! U o6 A( |9 O4 }; l% v& G. N1 r- _ b
+ ?$ O( \+ n2 O# E' T D8 s( G
* j- b- g7 h' a- n# W A) o
<p> 事实上,现在的成交一定程度上也要看你的砍价功夫和韧劲。某开发商销售部经理透露,有的客户去得多了,磨得多了,也能在原先的优惠上再谈下两三个点。但是对于一些第一次去的新客户,没有经验,在“价格谈判”上明显没有优势。</p><br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