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报告”昨出炉 团省委等建议实施“大学生就业保底计划” 7 l7 y6 ?+ K+ P; {% c% v( y M& ~" L
M; D* K' `( w% ~$ L
( ^8 ^$ D+ \/ D& d4 p$ z" S& C! ]3 {% z, o. Z
; Q& Z8 h' h# e" G1 R4 |- t* [% C1 X8 L! _: G
: B: U0 e* D: |7 A) `6 f" |
& u9 s2 u9 L0 k“今年工作太难找。”各类招聘会上,时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
T$ d$ _* H- V; z! m& b
: d' N! u7 ~5 u9 ?, t0 o F3 n6 ~( Z+ X* A& g+ I
M$ V) U# {7 U S5 s
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23.26万,比去年同期增加8.2%。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
0 ]7 j! q8 Q4 E4 t4 g% J" W8 N0 |4 P7 P6 H
% G+ [4 M. V/ b, N& [1 R
4 P+ n: ^; E8 c
今年2月,团省委专门成立了课题组,联合浙江工业大学,在全省高校中开展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研究工作,历时两个多月,形成了《2009年浙江省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报告》。 0 _5 Y7 S4 @6 c: s$ v- o% r
0 x3 M& ? i7 Y0 d
5 I* N' @! n' i8 t$ G" O x
$ r. L+ Y/ b6 f
昨天,这份报告出炉。 3 [7 T& }( ^& Z6 E& o
4 c5 o, {$ c4 T9 v: I2 y
% D0 k" N: ~0 n( D/ Q# I5 B% v. j9 @- F" t
-调查背景 + Z7 q1 }, ]) Z( }. B
4 x" c; g: b# I) l" H4 F" G6 @! d
* w X! ?6 }5 Y8 G( g# I0 [
* x' t+ L# K- o0 }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 \) j2 n# y- G4 t. n: r6 G
+ y3 W" I2 y( F
# n# Y' _/ [, {; x. E
$ `5 ~& u0 W( j1 x' V* e' X3 R3 H
出现大学生双困群体
. u( h6 h* ?6 E9 G, G
, D/ s+ T5 v) i% I+ C, p# o/ N) ]; z6 x" f" D: A
! u3 S9 E; {; i% [ w1 Y$ D* r 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网上调查、访谈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向毕业生、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以及用人单位,共发放问卷9472份,回收有效问卷8197份。
, C5 u, V K" M2 y7 A0 _7 @1 p8 U! j l; T/ _2 O5 R" k' \
9 p& s* P9 T7 E$ }- D8 p5 [/ D. n6 ~0 z. R1 i9 f' q- d
范围包括杭州、温州、金华、嘉兴、丽水等地,涵盖了普通高等院校、民办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学校等各类学校。 ; U/ ?2 H/ b. w
$ p+ I& i% d$ ]$ Q4 a8 M% z
8 }' ~6 q. G) U$ o6 I
% H( b r; J7 Y+ `2 ]3 M& V, p* {, d
课题对目前我省大学生就业工作进展情况做了简要分析,对已签约的学生群体和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分别做了典型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全面剖析了应届毕业生就业观念与就业行为。 ! G' C$ p! U6 ? H) m
0 J8 ]$ Z, h+ ^4 }8 z
, B4 C4 V; v6 q( {& v$ C/ \% C* B2 V( c
调查显示,我省大学生就业工作机遇与困难并存,各项政策已显示调控成效,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大学生就业心态积极,就业观念与就业行为没有显著性变化,但已出现一定数量大学生双困群体:家庭经济困难群体、就业困难群体。
( H4 H& k0 D$ r, [9 L8 I* k; \1 U/ O* g+ T
. }0 z% F4 z' x2 i) W+ K9 `6 h
. Q. K6 ^3 ^) M% F -调查解读
6 _; l5 Z5 z1 k9 M% c6 a1 C0 y6 {8 l3 Q6 f
0 O: ?6 c9 L# e9 c! r
n5 |5 r8 R( t6 ]% \1 B' _ E 数字:43.5% $ |6 B1 z4 u6 I$ s1 w9 B5 p
5 [* A8 S' @+ X8 B8 Y G9 S& s* ~
1 P4 P/ Y3 u- N B
$ k1 G, B2 H5 h; X6 N 就业心态迷茫 ' x: t8 F2 D. l4 _0 s& m- j! T+ S3 B
) K+ u# K$ O( _# b
i" I, d/ f7 [2 v0 I
7 b' o+ f& c I* T “能考的都去考” $ T: b) j; ^$ f) ~/ W
* I! ~/ w: s+ E. u) C
: b7 N2 N" {5 p
( F8 x) ^1 |9 M2 Y3 I( G0 X 调查显示,2009届毕业生就业心态迷茫群体为43.5%。
; [ a0 \8 h1 ^" h0 o# F% a9 p7 F: I( _! l
: o$ J R% t" a$ L
; i! Z$ l8 d7 F7 t* W! r$ b
“真的找不到,站柜台的工作总有的。”杭州师范学院法学院2009届毕业生李丽,刚参加完省公务员面试。岗位招两人,她总分第三名。
7 H" e5 w( t6 h, P4 ?; x0 r* P5 g) I% ^0 D3 K, w- ~
' M1 n# @: q6 o" ?( H: m
$ R, l+ H& W4 l0 F* K! [4 y 同一天,李丽还有一场南京大学法律专业研究生面试,但因为与公务员考试冲突,她放弃了。“我从大三就开始准备了,反正能考的都去考了。就跟撒网一样,我想总能网着点吧。”
- S7 G5 d# _9 a
9 E, P+ C- j8 I9 g3 ?* ~4 L! e; Y" `% \" G4 u9 h5 b# C- X1 q, J
Z4 _* I/ P4 a% J9 B, A' B
“这个问题,其实很多大学生都有,对自我兴趣、自我认识都不清晰,对职业世界也不够了解,所以对就业择业很迷茫,很盲目。”浙江工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黄胜说。 $ n! E# S; U' K, m9 B
2 X9 x* Y# q: O
9 G }$ M; h ~5 A! T8 g% y- t# f4 C: _0 Y$ y
数字:21.3% ' a, I6 K# A; m# p( w& T7 U
- i1 x5 \' F6 h5 G& X9 ]
4 Y% N& M( P8 }$ N# e2 G0 F7 o: E' n- x# W
找不到好工作
" \+ h4 t) ^; X* p9 i
1 m, j A* l/ h8 H7 q* Q+ |
% F3 J5 ]* p6 G8 X* f, p( S0 T g
% h9 p! n! K# R9 ` 不如选择创业 4 k8 g3 y2 l8 n: l, Q! \
. m$ c% T4 s% o0 @* M- g8 ?' g9 Q
0 { @7 b- ]9 J8 V4 X0 L6 E( M
7 a% ]0 r! H+ U- }+ Q) J. j 近几年,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势头很强,政府也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 " l8 H2 z; d1 Q, `, K# T
" N0 a! `3 ~+ e) S% H5 C- R7 [6 N% {4 r$ ?/ t, ~2 [% l" I" _1 o
L) s# k- s. d T+ i
调查显示,8.4%的应届毕业生非常乐意创业,且一部分已经开始创业;认为“创业形势不好”的比例为16.4%,比往届毕业生降低了1.9个百分点,选择“先找份工作,条件成熟了再创业”的占40.7%,比往届降低了19.2个百分点。
^( K2 z" m' ~9 y
( w1 t6 g5 \8 {5 V! V
" g% Q) Y3 W9 F% |
4 S% G; _/ X3 n( y 也有一部分人这样想的:找不到好工作还不如选择创业。选择这一项的毕业生占21.3%,比往届增加12.5个百分点。 9 e! e6 A% N1 ~) V5 g7 Z8 H+ s7 v8 X
2 c8 z6 Q1 W* M3 F# Q, @
# p1 y. [- \) i
* w: c) n! n$ W7 n/ w# d* ]3 ` “规模小的企业,自己不满意;好一点的,如中国电信,又难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应届生商超鹏,目前的想法就是选择创业。“还只是个想法,没有具体的行动计划。在寝室聊天,很多同学都有这个想法。” $ G* t- D. a( G) b9 A
% \. p/ P: K, h! e7 P9 o6 b/ s& N
8 V9 l# {6 v" ~9 W* [( B4 t
- Q7 e% w9 S7 v, R$ b) w- y 课题组分析认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意识逐渐增强,选择创业时机更趋理性。但更多的毕业生仅把创业作为就业的救济途径对待,而不是首选的个人价值实现方式。 3 z p+ O j0 G# r
3 Q/ U" @' Q1 k0 f; d7 a
* U: V- N) ~6 G6 r3 v# M9 X4 s0 S. H. B6 _, z
数字:27% * G3 _- i# M, Z
. W! |* L: n4 y' T3 b* @" R) G; ~
3 t7 H7 i# L* R) y* V1 {, d
* c' _0 ]" T" P/ h( Z0 N) w4 k" \ 就业指导缺乏专业师资
, h6 E5 o4 o5 ~) R2 t# a* v! ?# ^
4 G' ~6 |' N5 I/ v# P/ o. ]+ d4 Z% u* r6 [/ U# P
: o& C4 \8 L# V: ^3 b 目前,我省40余家高校中,还有27%的高校没有单独设立就业指导部门。 0 ]/ J& o" e. ~0 z
' l! v! K4 T1 E4 ?
5 N' W5 x8 L1 A# L) K
3 }$ l* F* F% j$ e: I+ P, X. ? 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老师有570人,与毕业生人数比为1∶178。19.5%的老师所学专业与就业指导相关,学历以本科为主(占65%),20至30岁的占51.9%。其中不少老师都是辅导员,毕业生就业工作,只是他们的其中一项工作内容。
: {- s4 Q+ G2 Q3 l
: a8 e9 B- W9 k0 Y
2 ^" y& M5 ~8 A E: ~
3 @1 `( V6 v. W. o9 d0 c “找到工作大部分还是靠自己。我觉得学校就业指导的帮助,主要还是发布一些招聘信息,职业规划这方面很少。”工商管理专业应届生胡圆东,已在宁波银行顺利找到工作。
3 a, u" H. c- i$ A, j$ {
, p- B- t! R5 w3 u) ?. h
) d- S, K+ r2 U% n8 I& |
2 F9 Z/ }* m) z# l “就业指导是一项很系统的工程,但就目前来看,我们国家很多高校,包括我们学校,都很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黄胜坦言。 8 J1 T0 {- L- p3 e8 W9 h0 i$ b
' M* `0 z2 B1 L7 B
6 ]$ A9 ?3 U& {1 S
! a, j* [, y& j* \$ } -调查建议 9 O2 Y, o/ j6 L0 D9 D: e: r ]
# Y2 C, d' X5 T7 X8 `8 Z
! e- ?" o1 {. f" u
6 M$ _, n- e+ D8 Z* J 建就业工作信息发布平台
% S2 [. ~* S7 L W
% g8 j, p7 q. V9 X5 ]& c% Z/ N" I3 A7 @0 s% l7 z2 N
; y' Z3 W. c( |4 L+ v
“杭州竞争激烈,工作难找,大家体会都差不多,还好建德有家企业到我们学校招人。”浙江工业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应届生周广旸,已经在这家建德的橡胶企业找到工作。“我是从校园BBS上发的招聘信息里看到的,那里信息比较全,而且大部分都适合应届生。” A7 h/ n1 E. ?( `1 M. @; q; V
- G+ v% H N- G9 Y) S! ]+ w
% r# E1 Z; L$ K- h# X
1 k7 m1 b/ }, i0 b! j7 I6 l, x% T 他得到信息的途径还有很多,许多相关部门都有信息平台,发布各自的招聘信息。“太多了,如果能发布到一起就方便了。” % E k; y$ a0 l& U3 p! y8 n. D
; e9 S* \. m% L6 Z# @; R1 ?
$ a* j0 ^! ^* |; f
. w) k0 \# @5 x) J! h 课题组建议:在全省层面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信息发布平台,并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建立两大机制。 : E8 v5 v5 j9 Z5 {
1 J* L j! s$ B# K
/ I. P' q' _' r5 l3 g" {: B v8 a5 `
0 v/ i) o' F' w& a) b* u4 Y 一是全省就业工作信息的统一发布机制,全面反映政府与高校有效服务大学生就业的相关举措信息,全面跟踪大学生就业的动态信息,全方位公布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
, _ k! O8 B6 \7 |2 P+ [
+ e9 f; [; `6 t& S& P l* Z& |( e
- W. m& k, Y9 ~+ J2 G, X, l' y5 h, Z( D$ V# P' c
二是权威信息的定期发布机制。通过定期举办新闻发布会、信息通报会,介绍促进就业的各项工作,及时通报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澄清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各种猜测。 7 m! u; o8 `/ B* y8 [, _
. U8 e- e7 g: ]1 B
% B& } x3 W; M6 o) {
! _. [3 S* \% t0 d" L 发放大学生就业消费券
# L2 M8 e$ d8 f( l* g: `8 }# o/ \- @% ^1 `7 b
- @- F7 D9 X: ?; Q& ?2 a. `; _! v+ H/ m" a
“在本地,花费还可以承受,但去外地应聘压力还是满大的。路费和住宿就要几百元,往往花了钱还没找到工作,所以一般不去。”浙江财经学院的小陈说。
8 v2 {! K w1 M" m1 [6 j
4 W, B0 w" F @, @5 u" s% n( ]7 C+ u6 w$ `- a( p2 k
# q& y4 X' r; R/ `6 w. S
调查结果显示,64.7%的学生认为用于找工作的花费一般,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之内;8.6%的学生觉得在找工作上的花费太高。
4 p) ?% y# o v1 W9 h3 E7 P6 l: [, f6 H
% j7 M0 \0 Y" l2 R( w
$ H- o2 R3 L( L$ |- V 尽管为了找到工作可以承受相应的经济成本,但在没有完全落实工作单位之前,这笔支出对大学生还是形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 ?. H% C& n4 A x7 b& A! R, a+ @
* ^' B0 T( Q2 z
, ]0 f6 N! v$ ~9 j7 K, b
# T6 \- j. H8 o. R, L 报告建议,发放就业消费券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成本问题,另一方面表明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高度关注,带动社会其他力量来支持、帮助大学生就业。 ; M% P7 e3 y- i$ }* y7 Y
: M5 `' K: ?: L+ g& ]+ x" Y
% I2 ?3 e, v \7 [/ d
# x* `- H0 T! U4 `. F v
比较关键的是增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公益属性,在全社会确立把大学生就业工作作为公益事业来关注,优化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氛围。
/ b, ]7 W: Z' Y! V; h7 w5 ?9 [9 m1 `. B4 O+ w' j% B$ Z
9 Z0 [; ~4 N2 k2 @+ {0 O9 f3 W" ^2 I/ t( m% ]( _# m
实施“大学生就业保底计划”
/ v! Y. E, W# H0 U: L/ r0 {& O, Y# p# k, G/ C
3 Q: M4 k' ^3 K: q& J) _9 T" }! i& m; i
课题组预测,截至2009年底,全省将有10%左右的应届毕业生无法顺利就业,这些毕业生怎么办?
" D# g( d$ f, _) ~
) \ m- A2 u J( y+ L' }, J) x; w3 L# d. p9 w
2 H1 j) C# p) M 课题组提出,对这部分大学生审慎实施“就业保底计划”,确保“不挑不捡就一定实现就业”。
7 H0 u( D$ `' l0 I$ K9 Q2 d" _8 y
4 d) g0 F$ @# ^9 Q
7 D4 K$ @2 A O8 O, }& Z! Q& s
, q f! w3 P' P 开辟大量的就业见习岗位,完善保障大学生就业见习的相关政策与制度,以满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底线。
2 B% H J& [8 h
5 T% p" V7 F% g/ k& H+ i: r3 l5 n* a) D9 o" {$ Y
' G0 q3 a6 |0 Z 具体建议是:
# t; w% v6 n" ]
9 y" B5 Z6 `. @! u( }
9 s( t) S6 k3 b: q
) U) D e* F% c1 d ^5 g* t5 R 各级政府大力推行大学生见习计划,为大学生积累就业能力和企业制度化选人创造条件;团省委将积极争取企事业单位的支持,计划今年建设各级“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1000个,累计提供各类见习岗位2万个; 7 e$ [) h1 I9 y6 u3 b; [
. O+ l8 @7 M+ d7 ]& [0 h: z
) K$ D! c8 ?; M8 E' H$ b: m
/ t, G( m2 C9 _" q) K 合理安排购买“双社”岗位(社区工作者岗位和农村社会事业服务岗位)的实施时间表,预留一定数量岗位用于安排2009年底未就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尤其是零就业家庭的应届大学毕业生;
! n2 {7 Y; { I" n3 U" L2 w9 @) Y
+ y J7 c( u8 G, B# ~ N$ y5 {* i% \5 }* K' V
' {/ C: w$ \, x1 z6 o5 M3 x5 f. l3 w
参照企业设立公益性岗位接纳残疾人的政策,通过财政直补、减免税收等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设立公益性岗位,接纳就业困难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 y6 H* Z7 X: i- y
0 D" o& q7 g5 A* e) @* m! C2 j K) w3 `2 H# S4 w& t4 }/ r/ [& I8 h
# C% i0 Y3 x/ c9 j. {- O% P 同时,课题组建议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指导,从新生开始进行全过程的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将学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树立科学、理性的就业观和成才观。加大基层就业激励与支持政策的力度,进一步结合“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我国西部计划和我省欠发达地区计划以及浙江省“三支一扶”计划等项目的实施,通过实行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多级地方财政直补、个人所得税优惠、购房贷款优惠和社会保险优先保障等举措,提高基层就业激励与支持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