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视点:杭州网络条例里的“罗生门”
! c1 _4 D0 r8 d% W% B; Q
3 C4 G( L' r9 T0 [
' r* G+ [ Y- T j: ~1 n" ?/ p. X2 n
% C- r3 y* H3 ^- V9 f6 H. b
, v- Z+ s) b1 w 据京华时报报道,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杭州市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条例》规定:从今年5月1日起,发帖、写博、网游要提供有效身份证明。杭州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地方立法实施“网络实名制”的城市。但社会各界争议不断,当地多家网站称执行困难。
2 k' C" w3 v/ W. R$ O; \) x+ H& z8 Y& n! y
2 p0 G4 j7 T7 w% I k3 g. d/ Z! Q8 I
7 e& C& q- G) E- ?, `& P: N 实际操作太困难 真实身份无规可查
5 [) h, R* i3 P4 L' G3 k: T5 Y( i' E5 Q# R( g- u/ O3 P f* L
+ q; k+ W# Q: k- P/ i: q3 K1 U% h
; v, l8 @6 `4 Z
在杭州网的论坛,点击注册后所显示的必填信息中,全然没有身份证明的踪影。记者注册了一个账号,10秒钟左右搞定,就可以自由发帖了。 # R6 g- e7 ?6 w$ @ j
3 R+ Q! G, n7 Z* O, n+ z
1 F& L+ S" S: |( T3 s; x# G5 J/ t8 J' ^3 \3 \+ r
多个当地网站论坛客服人员接受采访时说,目前他们所在的网站还没有要求注册用户必须提供有效身份证明。浙江在线的论坛客服人员称,真的实行恐怕要等待有关部门的具体通知。19楼的客服人员则表示,“这个事情我们是知道的,但是怎么操作还不是很清楚。”
6 O9 H! |1 C: t2 D5 b- {- |. t6 ~1 _* S
S/ m! x" ~$ K9 C& B$ ^
! ~, g2 F( s& ~, l “准确核实网民信息,很难做到。”杭州当地一家网站的负责人表示,是让网民来我们网站当面验证,还是在注册时要求网民真实填写相关信息?目前还没有细化的规定。
2 [/ E; {6 e2 n' Z8 D) \) i/ f4 @1 E- \
$ V* Y N0 f+ e+ M I
& P) ?: d+ N$ {: C 无法界定恶意攻击
& E1 z9 l, E t. z9 ?& u- i+ u/ g# t! ]! j9 j9 K2 |7 N9 z3 V
" Y" a+ \) U# l/ c0 s$ C
5 g$ f& {. f9 g3 r3 ~" L7 \# t
上海市信息法律协会副秘书长李立律师提出,法律规章贵在“明确”,明确的规定,才能让大家有明确的行为预期。而杭州这项“新规”,有不少概念诸如“恶意”“人身攻击”“谣言”“扰乱社会秩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可能危害”等,并没有相对明细的界定。这些概念直接涉及到处罚或处理的内容,如无明细的界定,就等于给相关行政部门极大的自由裁量空间,这不符合现代法治约束政府权力的精神。 / t* |" k7 K) m; S
$ F8 W9 s C( Q( X+ E4 s2 a3 w9 m
" ?, K* b* y# @- m) ~
* s' n" z E$ M4 y; w0 I" |3 |9 c 还有专家指出,散布谣言、影射他人、人身攻击等条款,在实际操作时也有难度,比如部分失实的传言算不算谣言?如何保证执法部门的判断公允?判断“扰乱社会秩序”等行为要不要经过公开讨论和辩论?最终由哪个部门来裁定?关于“诽谤”的标准是什么?涉及官员丑闻包括贪腐案件,也算个人隐私吗?如此等等。
, C6 r# U F/ Y. r& _* t3 Q
9 M9 W! ~% v5 b0 |; z( A1 d; w. o) c# l
6 n. U( j5 L0 F$ O3 \
网络监督需鼓励 保障网民批评权 ; W6 @/ a$ G/ m7 S) v; m
$ ?4 q1 j" j- {
" k" ~. i( d! z( C3 \4 K8 I/ B3 Y+ u# A) J; I
社会各界人士最为关注的是《条例》第19条: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提供电子公告、网络游戏和其他即时通信服务的,具有用户注册信息和发布信息审核功能,并如实登记向其申请开设上述服务的用户的有效身份证明。电子公告服务是指在互联网上以论坛、聊天室、留言板、博客等交互形式为上网用户提供信息发布条件的行为。 0 Q/ Z4 [+ P+ o) p; U3 d6 m# J
8 H, k- f, k1 S2 k/ P" i
5 m2 {3 O3 z7 x; Q! u+ a* P/ K( b5 ^( r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认为,随着网上交流方式的增多,网民、网吧数量快速增长,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有必要制定地方性法规,以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9 q0 F& z2 X+ h- d2 M; o$ h
" M& D* }/ e' O' b$ u3 V
8 Q% q" [+ `) S9 B1 P0 M0 n
\' u2 `; T3 E- k4 V “新规”一出,让杭州市500多万网民一下子“跳”了起来,许多网民认为,上网发表言论必须“实名”,这会带来一个很大的负效应——“过滤”方兴未艾的“网络监督”,当前,有关部门更需要研究的是“如何进一步保障网民批评个别不良官员的权利!”
" ^6 `' Z+ |7 B v8 @' d6 H o1 y3 S5 a# e' u0 K$ t
( e" ]% x; Q1 x" ^& q
/ O. K1 o2 m$ n2 D; B: R7 e
让举报无后顾之忧 % A4 f- ?: Q& @ I2 V
5 D6 p6 Y* m# n' E$ C0 A! J9 l/ G' c& _7 p
( Z1 j' U& E+ O7 h1 ^; D
近年来,网络监督发挥了越来越大的社会作用,尤其在舆论监督方面已成为传统舆论监督的重要补充。比如陕西周老虎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南京周久耕事件、温州“购房门”事件等,皆是借助匿名网友的爆料,引起社会的关注,最终才得以还原真相、惩恶扬善。
" ^& w& V2 h3 Z
: P" Y+ m: I, {7 Y. s0 [
. C4 |; G% p: M( i( [/ o' d4 X
" \0 ]+ B# r4 X( I0 R3 q, a/ ? 一些网民担心,“如实登记用户有效身份证明”后会对网络监督造成致命打击。经常在网站论坛间流连忘返的杭州市民徐小姐说,要实名才能发帖、写博客,谁还敢举报?“我是不敢了”。 ) C- g! T: [( o7 ~8 C' }, K) ]
) j# W( k! |! Q) O$ V$ \. r/ o4 C& H1 A6 ]
s% m! l I2 ]# {9 J4 `, X 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杨建华表示,实名举报是要承担很多风险的。就目前而言,政府方面对于网络监督应当“鼓励”而不是“过滤”,及时解疑释惑,引导网上舆论。如果一味地堵塞言论,其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 . }4 Y; h3 H9 `# E, b5 `
& h! f* w& Z- x0 w4 F1 E( O* ?2 b G2 {
& W' K! V4 m2 [8 V& D0 @
“要保护网络安全,首先要保护网络说话者权益。互联网是疏导社会矛盾的有效‘排气阀’,而‘网络实名制’将堵塞这个‘排气阀’。”浙江大学传媒和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邵志择认为,不能因为网络言论存在一些问题而“因噎废食”。 ( z5 p ^* H, l8 I( z" W+ n, y6 o O
0 t4 V$ L( t, {9 N
3 {4 d6 \: E2 C+ ]$ O! w+ {0 Q2 m3 Q
, k' I3 j2 L6 V ■拓宽诉求渠道 实名制提倡易强推难 8 R& c9 D+ N4 N: j
8 ^* \6 v: E/ t( k/ X
7 `0 b" o( E- K9 J, M+ B; ^$ i- D' Y2 R, Z
引发争议的另一个焦点是:“网络实名制”将会“收缩”公民诉求表达的渠道。 6 o6 j6 A& h i( b: t: {
* m" _1 w2 X) J9 Z3 d V$ C* m0 T* D, f4 ^# E1 }2 g0 I9 l' b( u
6 I6 W2 d+ ?0 o
近年来,党和政府各级领导与普通民众通过网络交流日益频繁,互联网已成为当前公民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公布了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在新增的举报渠道中,网络就是其中之一。 ! @+ n+ j8 F& [$ E+ v6 ]
$ M: b1 e$ d: f- B# V# @
# b, x$ _. N* j r% a& j
* D/ |' e8 C' ]8 E0 F. I4 l 杨建华说:“互联网之所以成为公民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源自于网络发帖举报的匿名性和放大效应,这既能保护举报人的安全,也可以避免石沉大海。” : T3 k) e! n. N9 Q
+ s% c5 l, d, A4 K' o7 d1 v
: _& J6 o4 |7 h( B1 j. \5 \/ {% x- r$ d" [6 F) D
杨建华认为,有关部门应该考虑如何拓宽和畅通网民诉求渠道,要通过成功案例总结引导网民合理、有序地发表言论的经验,并非所有网民都是“愤青”,没有必要“一棍子”打死。 R% A' p \* W. E+ K1 T
' p( j; z; H. o8 F& K# S2 [, Z* J
. W, e8 @% G; @8 F7 ]6 i1 o 邵志择认为,网民发表的意见,也有一些谣言、语言暴力等问题,但毕竟是极少一部分,守法的网民是占绝大多数的;对于喜欢造谣生事的网民,可以通过刑法等法律追究其责任,如果为防范极少数人的不良行为,而让全体网民“收缩空间”,这样做会不会“矫枉过正”呢?
: p2 ^, [5 P% \0 Z0 Z% a& [
( Q0 r2 G2 y5 A- l
" v: [* @: F# G P* L0 d% v. i
) s. f6 ^( N5 ~% h9 L; s “实名制只能是提倡,不能用立法来强制推行。”浙江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信息化管理处处长吴君青告诉记者:“在征求意见时,我们向省人大常委会书面意见反映了两次,希望再斟酌斟酌,暂缓出台该条例,里面很多内容不是很成熟,也不是很好操作,现在还没到立法阶段”。
$ w! O+ _, R: c+ c- w. Y$ t. A
% t0 B& a) x% b; D7 c
5 P6 Y: _! _" f4 g h3 X& l# [7 Y
+ a" q. n- t/ t4 X5 z0 k( O3 t 媒体专家认为,对于互联网的管理,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有利于拓宽公民诉求渠道;二是有利于促进积极有效的网络监督;三是有利于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0 Q1 _7 e6 R* e- t8 L6 e7 r$ M: p I
3 s2 Z5 E+ J& o" {$ O* m, w$ S0 H: p. |2 z/ d( l ~1 S
4 g5 }. M& U4 x& S0 w, ~: n/ ]- _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博士杨吉说:“难道我们只有通过实行实名制,才能营造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从目前情况看,凭有关部门的技术手段,没实行网络实名,一些利用互联网犯罪的人不也是被‘揪’出来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