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钦佩标哥的慈善义举,也肯定他能把大笔款项用在帮助弱势群体的举动,在老巴比来华做慈善倡导之前,我也专门撰文肯定陈光标的裸捐模式。在那个时候,虽然我也不太赞同标哥某些公益行为模式,但是我在总体上肯定他为我们企业家的公益带了个好头,而且即使有些做法上的争议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在此之后的一路发展说明,标哥对于公益的理解由开始的有限的偏颇而走向了偏颇的极端,而最为大家争议的就是最近的在云南盈江灾区让大家举起200块钱人民币与他一起各照的举动。
9 d2 l5 O2 ^: W4 S
6 V- m/ R1 D I! Q 一直以来,大家把两件事情不能分开来说:一是标哥能舍财从事公益的行为,这一行为比较很多人只说不练,或者假装捐钱建立基金会,其实还是钱从左口袋转到自己的右口袋的行为比,还是真实爽快得多;二是标哥的慈善方式以直接撒钱为特色,这个做法很粗糙,但因为他也不是专业做慈善的大家也能谅解,但谅解是大家对于一个不当行为的容忍,尤其是考虑中国很多公募慈善基金的非透明性,因此大家不苛刻责备于标哥。但这两者之间有个非常重要的界线,就是标哥是在做得不合适的道路上不断改善呢,还是不断极端化。实际的情况是,标哥的做法更加极端化了。公益自己在长期的发展中总结出了一些自己的专业道德,比如不要简单地给受益人群公开贴标签,更别说一定要陪你公开拍照片了;公益工作中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避免损害受益人的人格,专业社会工作者都要签署专门调查伦理保证书以确保自己的社会干预行为不能损害受益者的人格与社会感受;受益人在很多时候不是简单需要钱的问题,因此社会帮助应该谨慎地考虑受益者的多方面需要,而设计出合适的社会援助方案。所有这些做法都是不接受简单地拍出钱就能想怎么的就怎么的做法的。其实企业家做公益的已经不少,南都基金会的捐赠就来自于南都企业;阿拉善协会的公益活动来自于许多企业的工作推动;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来自于泰康等多个企业的捐助。所有这些企业与企业家都在捐助的同时,努力把公益当成一个专业的服务来学习与提升。一些人认为企业家个人愿意捐钱他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个想法是不合适的,因为公益是一种公共服务,涉及对于公众生活的干预,它必须也应该遵循公益的基本规则,标哥也不能例外。" l. j( k& q! J1 O$ d/ Z
; t$ L; Q4 d! y9 o: c0 k0 A
在对待陈光标的问题上,有三个问题往往导致似是而非的意见:一是有人总说,你不喜欢陈光标的做法那你也拿一样的钱出来做——错的做法并不因为拿出钱来做而变成正确,而且错的做法钱拿得越多可能后果越严重,而且引导社会以为钱拿得多就可以破坏合理的规则,就可以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是一种错误的魔咒;二是以境内公益基金不透明而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事实上标哥在台湾地区与日本这样的地方的行为表明,即使行为规范明确的地方,他也想表现自己的模式,关键是标哥想表现自己想做的样子,而不是公益应该做的样子;三是标哥的行为到底带来了什么?是的,我们知道标哥喜欢做慈善,喜欢得到奖状,也喜欢把奖状给大家看,问题在于标哥的慈善模式改变了什么?又塑造了什么?如果标哥的捐献就是为了给他最后得到的奖状与主角感做的表演支持的话,那么这点分到个人身上的钱似乎比一般支付给群众演员的钱还少了许多。1 I4 ]1 c! C7 G. G) f" h
. P& q' k1 \/ q4 j/ |9 X: n3 W! y2 l$ j9 n
昨日场景:从台北经香港回上海。与朋友们餐叙。% f/ K) \; R8 {6 \% C
. m) s$ D3 H" g w& v
今日小诗:
& ]" `3 M! V# e: v1 C/ A花梦
6 _3 N5 J7 J" x3 J 0 r- u" u1 U: \9 W
那么多艳丽的花儿,4 z# ?% l) {. W" x
最接近死亡的门口。8 `0 u& C) I. c) n
美好的冠冕是瞬时的面子,
. w! k9 n. |( Z. a2 n! K鲜嫣只带来一息安慰。- b5 L' T; f/ l2 x6 d
明天,
) m2 m ^/ @$ [5 \2 p& G我搭乘一辆昆虫们的交通工具,4 ~3 ?, I- A; n& z
飞离花博的现场。8 y. }) N0 A: P9 m+ G6 S1 [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牛肉粉汤 卤牛肉切片十片。起热水汤锅,放入牛肉片,三分后,再加食盐、黄咖啡、橄榄油,放入五到六棵香菜叶段,起锅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