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论坛(EC通行证)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QQ登录

QQ登录

下沙大学生网QQ群8(千人群)
群号:6490324 ,验证:下沙大学生网。
用手机发布本地信息严禁群发,各种宣传贴请发表在下沙信息版块有问必答,欢迎提问 提升会员等级,助你宣传
新会员必读 大学生的论坛下沙新生必读下沙币获得方法及使用
查看: 320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浙大教授:中国“短命建筑”严重浪费资源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5-6 08:48
  • 签到天数: 14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19 09:5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非质量原因的新建筑‘短命’现象,必须引起重视。”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范柏乃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在中国各地愈演愈烈的“短命工程”,不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社会财富损失,而且严重损害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y" b6 J4 a1 Z3 {0 L/ [! G; M1 ~
    # R6 B2 r- {) ~

    * ^3 M9 @1 ?* h6 j0 A1 p! G  @  范柏乃说,中国已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工程量最大的国家,但是中国的建筑却呈现出“短命”态势,平均寿命仅为25-30年。而在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为132年,美国为74年。造成“短命”原因并非工程质量,而是由于城市建设规划缺乏严肃性,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使然。
    4 c' V$ d3 C! z6 W+ s- M( N" T9 v
    $ H4 A7 f# o* D/ _$ n

    0 o  g& {* M0 C. p  范柏乃列举了近年来各地频现“短命工程”的典型案例。2007年2月,投资2.5亿兴建的沈阳五里河体育场在使用了18年后拆除;2010年3月,落成不满10年、耗资3000多万元的海南省海口“千年塔”沦为了“短命塔”;2010年7月交付使用的杭州萧山区鸿达新路,由于该道路被认为影响杭州的整体形象,在同年8月又被彻底重新改造。8 c' l) L$ Q* e+ I

    % a9 r% v- A1 {5 W; b  W% ~' `# S) N$ k  L4 o# {0 T9 t% d9 \# ]
      “中国人均可利用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紧张。但是每年却消费了世界总量40%的水泥和钢材,大大透支中国资源,有悖中国国情。”范柏乃说,不断拆新建新,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大量的建筑垃圾。“目前,我国生产出全球最多的建筑垃圾——每年高达4亿吨。”) q2 b% @1 B5 }
    - B5 c6 @& h6 S. L; B

    1 T+ `( y/ R/ H  q8 C) K. E  范柏乃说,“短命工程”事关国家**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有效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必须重视规划,严格执行已批准的规划,防止朝令夕改。必须建立责任追究机制,惩戒失范行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转发到微博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11-5-27 16:08:00 | 只看该作者
    顶顶,哈哈哈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11-5-28 14:18:25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有道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下沙大学生网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