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论坛(EC通行证)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QQ登录

QQ登录

下沙大学生网QQ群8(千人群)
群号:6490324 ,验证:下沙大学生网。
用手机发布本地信息严禁群发,各种宣传贴请发表在下沙信息版块有问必答,欢迎提问 提升会员等级,助你宣传
新会员必读 大学生的论坛下沙新生必读下沙币获得方法及使用
查看: 336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杭二中:今年敲章要出国的学生213人 占学生人数15%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5-6 08:48
  • 签到天数: 14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8 11:4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G: @, V% c' F5 L$ G杭二中校长叶翠微说:. s* L- V9 M# f1 B3 q; X
      今年从我这里敲章要出国的学生有213人. V  u# J: c2 N0 K7 U
      占学校学生人数的15%
    ; V5 [& j+ V. g: J" C% H" W+ [- Z$ X5 W/ \
      6月6日高考前,央视新闻“1+1”做了一档新闻调查节目“谁,缺席了高考”,公布一组数字,耐人寻味——与2008年相比,三年时间,中国的高考报名人数减少了117万,高考录取率2008年是57%,今年则会突破72%,包括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在内的全国八个省市,录取比例都已经超过了80%。
    - d3 I* P5 M, ]) q  S# u: E  浙江、杭州又是怎样的情形?2 h% m* X* L* X1 q( Y' p
      先看浙江。今年浙江普通高校招生报考人数近30万人,与去年基本持平,2010年浙江共有30.08万名考生报考,比上一年度约减少7%。
    1 K6 z+ C" R  U# i. z6 d  再说杭州,今年杭州全市报考总数与去年基本持平,考生总数50499人,比去年增加500余人,主要是单招单考高职报考人数比去年增加1600余人,增幅达到26.95%(记者注,业内人士解释,这跟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规模扩大有关联,今年比去年增60%)。业内人士说,职高毕业生参加的单招单考,是单列的,高考人数下降其实不包括这类考生。今年杭州普通高考减少1100余人,其中市区(不包括萧山、余杭)普通高考减少300余人。2010年的报考总数比上一年度下降3.33%。
    ; e4 r1 @/ d8 ^* _/ ~1 l  杭州市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说,杭州高考人数逐年减少,没有像全国总体情况那么明显,是因为杭州的高复考生比较多。如果没有高复大军,减少人数还是相当明显的。
    / ^# v2 I* u1 I; @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高考报名人数的连续下降?高考人数的减少,对浙江学生意味着什么?对现行不断扩张的高校,又有哪些提示?2 x8 w' S" u5 e# l8 k5 y( Q+ _: |
      昨天快报记者多方采访,得到的说法比较集中:人口减少,出国留学人数增多等是造成高考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 D! {5 Y- T0 i2 Y1 d$ u( Q

    1 d' f8 _3 v, a( p% p  i9 a  杭州的高考人数0 E. T0 s) o) H) H- [' r0 f
      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4 l' A! E, A9 H, E4 d# z- V. t0 {# d
      钱国良(杭州市教育考试院办公室副主任)
    ! ^+ v9 R8 `8 v' W; s. `- f5 n5 ]  杭州高考人数从去年开始明显下降$ C: f5 T" E+ G! O4 G  M! }6 ~
      高考人数的下降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是人口基数的变化,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的数据,年龄小的人数减少了,比如,杭州14岁以下的小孩子,比10年前少了14.02万。4 b6 k: d$ {: t( S2 B2 D
      其次高考不再是唯一选择。昨天我在杭州一所重高巡视,有个考生模拟成绩应该上一本的,但就是不想参加高考,直接出国了。
    , J/ _1 D. t4 @  杭州考生从去年开始有所下降,但没有全国或是全省那么明显,因为杭州的高复班考生比较多,今年在杭参加高考的高复生有约3000多人,扣除高复班人数,杭州参加高考的人数下降就会比较明显了。新高考以来,高复人数还是基本稳定的。
    , Y1 G6 |9 B9 L$ x" l+ _+ }# o% f$ G" j# j5 ]4 C- R, X
      全省只有约10%的考生能上一本
    2 {  H9 J" R  ]7 a& \  还有一个现象要说明一下,高考录取率看上去是很高了,比如浙江超过80%,但一本,也就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仍然很稀缺。能够进入一本院校就读的普通文理科考生不过3万余人,只占到全部考生总数的约一成。这其中,省内院校占到一本招生计划的近六成。换句话说,有近六成高分考生留在省内高校就读。
    % \) X+ w4 E% ~  l$ R+ S4 M  有一组数据还可以说明,今年从报考类别(一、二、三大类)情况看,杭州全市兼报一二三类的考生最多,占到37.81%,其次是二、三类兼报的考生占到35.79%。再次是兼报一、二类的考生占18.4%。只报考一类和二类院校的考生不足千人,比去年有所减少。仅报考三类院校的考生继续下降,今年占比为5.91%(去年为7.67%、前年12.34%)。这表明杭州考生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要越来越强烈,选择也趋于理性。' \, f( J0 R' C' [$ k6 w
    / v  d2 Q' L# N' y; J' m) |
      考上清华了也有学生不去报到# Q( j& R! B0 E0 J# X& j$ o
      高考报名人数减少,高考录取率提高,这个其实是同步的,因为分母小了,分子不变,自然提高了录取率。这些年“一本”院校的招生计划基本没有变化。& _) q3 [5 t( k* x, y) A
      即使参加国内高考,还有相当一部分考生还会“弃权”,不到录取院校报到。
    6 c( r6 T& [1 |2 A. C8 N  2007年杭州做过统计,这类学生多达809人,其中还有被保送清华大学但没有前往报到的。
    6 l& }! n5 Z  s4 F% i* q+ D! p8 g* y( y1 I3 m$ b
      激烈竞争的一本名校文理科到底有哪几所?3 |. i. {- S& v: f# _
      录取率看似很高,但是高考名校竞争的激烈程度从未减退,这几年国内一批名校都被定格,相当稳定。这几年我们做过相关分析,可以提供给今年的考生看看,比较有参考价值。+ Y' C' X( n1 y. Z# H9 n
      比如2009年普通文科一本投档名次在全省前1000名的院校有16所,这16所院校公布的招生计划(不考虑追加,下同)总数是645人,其中浙江大学最多,达到276人,其次是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 s8 f, ~/ r& Z/ a3 H- m! f3 Y% {
      投档名次在全省文科前1000名的院校,2007年—2009年,比较稳定的有9所院校,分别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和浙江大学等。# Q/ Y. V6 |& q, z; S
      2009年普通理科一本投档名次要求在全省前4000名的招生院校有20所,招生计划是2622人,其中浙江大学招生1698人,其次是同济大学和厦门大学,另外招生计划比较多的还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 J  u  e* ?' ?9 ]* S% h4 y
      投档名次在全省理科要求在全省前4000名的招生院校,2007年—2009年,比较稳定的有10所院校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等。' v1 F- R: U0 k
      从一本院校的投档情况来看,分数线名列前茅的院校多为进入国家“211工程”的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也就是社会公认度很高的重点院校。院校的地域分布也较为广泛,北京、上海、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最为集中,西北、东北的老牌重点大学受到部分考生青睐。
    : h: Y( O; |7 ?7 m* k8 r- T, J- E
      今年杭二中有213位学生要求盖章出国# L) q0 t3 V; G: Y. n
      叶翠微(杭二中校长)0 |2 P0 f/ c& _. r  P& x; \5 y, q) b
      这几年不参加国内高考,到国外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多,趋势逐年上升。2 E' G. b: s% Z$ q# C! V
      今年从我这儿敲章要出国的学生有213人,大概占到学校学生人数的15%,这批学生打算到国外读书,美国是主要方向,英国也有,有的是世界非常知名的大学,比如美国杜兰大学、英国牛津大学,高三学生占绝大多数,高二学生其次,高一少些。2 ^# y3 P& p, e8 P7 B* w6 E
      选择到国外读大学的学生,很多人成绩都非常不错,有的学生曾是年级第二名。
    0 E& R- j- j( v) ~1 b$ H# v7 \" X# [( o  优秀的学生走向世界是迟早的事情,但是这里有几个前提很关键,学生有没准备好,比如个人的语言基础、独立生活能力、个人艺术情趣爱好等,当然家庭经济实力也很要紧。选择出国留学还是要慎重。+ f! t2 B9 Z2 H9 `1 O! q
      如果准备都相当充分,那么迟出去还不如早去。这是我个人观点。
    , k6 B7 L- ?- w& @0 ?
    2 c4 B3 U2 }5 t& @" e  社会到底需要哪些人才?
    6 _- a) q( R, g: d& w& d2 C  吴晓波(财经作家、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k& S0 Z. \$ b* @* F# C' \
      今年3月底,我在微博上发过这个帖子,“渣打的王志浩(记者注: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在演讲,他的中文跟老乡胡润有得一拼,夸张的样子也挺像,说到去字音时身体会抖一下。他对劳动力优势不乐观,有一个数据:过去两年,上海的十七至十八岁高考生少了百分之三十。不过我觉得这个数据过于戏剧化,综合来看人口红利在十年内不会迅速消失。”王志浩提到了高考人数的减少。$ m; T- E4 F8 d- q+ N& ^  A
      现在已经是个全球化人才培养的时代,亚洲地区,比如日本,早些年,国内的香港、台湾年轻人到海外去读书深造的,占到绝对的比例,大环境如此,现在内地学生有机会出去深造肯定是个好事。/ P2 w7 V1 w8 k3 i
      现在大学80%多的升学率,其实不算高。境外很多发达地区,高校升学率甚至达到90%。+ u! D- G1 _* V1 o' r/ A, V
      是不是只有高考这条路才能成才,社会到底需要哪些人才,这也是一个很值得探究的问题。新加坡、德国、日本等职业教育做得比较好,在这些国家,培养的模式多样化,并非人人都要上大学,很多人通过职业教育,走上社会就是应用型人才。
    0 q) Q5 c! u& o  相反,国内有这么多学校连年扩招,大学毕业生很多,很多单位还找不到人,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 i/ D% R6 g+ S' K
    4 A% h1 T# P8 h9 N# ~0 h5 i  到国外读大学,该如何择校?
    * n9 Q4 ~4 [% _, B. \  滕文峥(新通留学浙江分公司总经理)
    7 m' Y8 H) h, z+ X( S& J8 [  现在海外升学的信息越来越透明,这几年出国读大学的学生的确越来越多。杭州从2006年开始留学高潮涌现,主要是美国放宽签证政策,一路走高的留学行情一直持续到现在,如果市场供求关系不变,这样的行情还会持续。8 j" U: h8 f4 p" M' K+ q( x
      这两年留学市场有个新现象,很多家长为了确保孩子留学安全,先让孩子在国内读国际课程,一般途径是通过读A-LAVEL课程,或是读一些国际合作项目,其中A-level课程有全日制和业余班,全日制一般适合初三和高一学生,这些学生完全是为申请海外高校准备。业余班适合高一学业结束,语言底子非常好的学生。其实在初中末或高中阶段,学生是在国内考大学,还是申请国外名校,已经出现明显分流。
    1 F# k9 p' m, x  事先在国内读国际课程,有利有弊,好的方面是为留学提前做准备,有个缓冲,不利的是融合程度不够。& B, Y  e# l2 Z6 Y, T$ R. L) l
      到海外读大学,家长、学生都有名校情结,名校这个词是很大的,世界级名校和国家级名校,区别还是很大的,可以肯定一点,那些能进牛津、耶鲁的学生,在国内肯定是出类拔萃的学生,不仅成绩优异,其他综合实力也很强大。
    * F  A9 X6 ^0 [9 n  当然,学生、家长也不要一味去看排名,有的海外高校,在全球排名不高,但是在本土影响力非常大,毕业生都很受认可。家长为孩子海外择校,也要多了解学校办学特点,可以找业内人士分析,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联系海外学校的中国留学生,听听他们的说法,会更全面。
    % F% x8 @& B7 ^  这几年到国内香港读大学的学生也比较多,有的在内地也能上顶尖的高校。他们奔香港高校去,最主要考虑的是就业及再深造,这几年在香港读书的学生,我们有跟踪数据,毕业生就业情况非常好,很多进入了国际性大公司。
    # I: u8 L) ?8 T. o2 w# U0 b: s3 z$ l( T8 n! K3 ]; J; W* S
      国内高校该怎么留住学生. ?( l3 a1 A  S
      阿宝(浙江电台交通之声名嘴,曾在杭州学军中学当过语文老师). Z  _. w- ^$ H- g
      现在这个多元化的选择,正好是在削减高考一次定终身的比例,越来越多的学生能有自己主动选择,从学生个体来解读,这是个好现象。" [3 w! ^/ Y2 h
      对于高考,现在学生、家长已经非常理性地在做选择,但是某些高校办学未必很理性,一些大学求大求全,学院升格为大学,有的地级市也在盲目投资,搞大学城。我个人对这些现象很忧虑。6 V& }6 m( h- x& O
      这几年高考人数在减少,其实对相关部门是一个警醒,在生源缩减的情况下,大学的盲目扩招,很有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果未来国内有一所高校出现破产,那么这会让更多的办学者重新审视——我们该办怎样的学校,才能留住学生。1 g3 {& l8 w& l5 P8 y5 j
      据都市快报 记者 邹滢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转发到微博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11-6-8 11:50:28 | 只看该作者
    留学   都要去留学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下沙大学生网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