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统计显示,在我国,意外伤害占儿童死亡原因总数的26%以上,溺水事故已成为14岁以下儿童因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黄荣平研究发现,儿童安全事故多发生在农村地区,安全隐患点多,儿童自我安全意识不强,及社会监管体系存在漏洞是造成当前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统计显示,近几年来,儿童溺水死亡事故多发生在脱离家长监护和学校管理时段,其中双休日、节假日、放学后为孩子溺水事故最为集中时段。5月6日发生在宜春市的5名学生溺亡事件,均为留守儿童,这暴露出新的社会问题。在我省,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屡屡发生的儿童安全事故暴露出当前学校相关教育和社会监管仍显滞后。 黄教授认为,防止儿童溺亡事件发生,首先家长应该肩负起安全教育责任;其次是学校应该强化安全教育。比如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安全教育讲座,并定期举办演练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逃生技能。此外,就是野外游泳场所,比如赣江、象湖和艾溪湖内湖等应当设立警示标志,加强安全设施保障。 南昌市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郭洪则从救援角度为防止溺亡事件支招。他说,溺亡是由于水充满人体呼吸道和肺泡所引起的窒息死亡。所以,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单独在水边玩耍,没有大人的监护,不要和伙伴们玩水。小学生参加游泳应结伴集体活动,不可单独游泳。下水前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即使在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游泳前也要做好预防抽筋等各项准备工作,游泳技术一般者不要进入深水区。严禁在没有熟练掌握游泳技能的情况下盲目下水。发现需要救助的落水者,施救者应及时呼救并报警,同时结合现实情况“见义巧为”。将溺水者抬出水面后,应该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然后,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通畅。对没有停止呼吸和心跳的,应立即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