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开始,作为全明星赛重头戏的扣篮大赛便逐渐失去了曾经的光彩:当乔丹、威尔金斯、卡特等人将各种扣篮技术发挥到极限之后,新生代的球员们发现自己已经很难通过模仿前辈的方式来吸引球迷的目光。而在动作创新几近枯竭的情况下,球员们不得不另辟蹊径,将思路转向了除扣篮以外的其他环节。于是,当杰拉德-格林的蛋糕、霍华德的电话亭与超人装扮、内特-罗宾逊的“氪星服”引起了球迷的兴趣之后,扣篮大赛也逐渐向着“游戏”而非“篮球”的角度发展。然而,尽管这种表演形式上的噱头可以在短时间内赢得好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球迷的热情也逐渐下降,扣篮大赛也失去了曾经的光彩。 幸运的是,格里芬的横空出世如同一支强心针,给陷入困境的全明星赛带来了起死回生的可能。仅仅用了半个赛季,格里芬便用自己的出色表现赢得了整个联盟的喜爱:超人的身体素质、敏捷的脚步移动以及对扣篮的无比热爱催生出了联盟目前最为恐怖的篮筐肆虐者,而他也用各种匪夷所思的扣篮动作迅速成为了最具观赏性的球员之一;更加可贵的是,不同于那些除扣篮外一无所长,很快便在联盟中泯然众人的扣将,格里芬已经在自己的新秀赛季展现出了成为联盟未来顶级内线的潜质,司空见惯的“20+10”已经成为了他的个人标签。因此,在极强的球风观赏性与个人能力的结合下,格里芬一跃成为联盟主推的招牌式球员,在整个全明星周末中担任重要角色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尽管从未来发展上看,格里芬很难成为勒布朗或者科比那样能够代表联盟出镜的超级明星,但是仅仅凭借那激情四溢的暴力扣篮,格里芬就已经成为了联盟中首屈一指的“目光聚焦者”。对于习惯了平淡局面的球迷而言,另类的格里芬就如同一勺浇入冷水之中的热油,唤起了自己心中的激情,让整个比赛呈现出了激烈乃至疯狂的意味。所以当格里芬的扣篮已经与“勒布朗和科比的较量”、“波士顿四巨头的出场”以及“罗斯的MVP之旅”等等并列成为本届全明星赛最大的看点时,球迷对于这名野兽派大前锋的喜爱便可见一般。在热烈的舆论要求下,联盟高层也自然不会错过这一吸引关注的大好机会,于是在格里芬成为了近年来第一位同时参加新秀赛、扣篮赛与全明星赛球员的情况下,关于格里芬的造势活动早已经在全明星周末前轰轰烈烈地展开。 联盟高层需要格里芬来充当吸引人气与利益的“摇钱树”,而其中的第一步自然就是要顺应球迷的需求,将尚不具备个人荣誉的格里芬推上明星的角度。这样一来,明天的扣篮大赛就将成为格里芬真正意义上的“上位之战”,从格里芬目前面对的几个对手上看,德罗赞、麦基与伊巴卡尽管都属于身体素质优异、弹跳能力惊人的“身体型”扣将,但是相比于在身体方面更胜一筹的格里芬,他们都很难在动作层面上撼动后者的地位;而更重要的是,早在扣篮大赛开始之前,格里芬已经被作为众望所归的冠军获得者获得了舆论的热捧,而正在极力主打“明星吸引力”这张王牌的联盟官方也自然不会对球迷的呼声视而不见。可以想象,在球迷心中已经对格里芬先入为主的情况下,联盟高层一定会对评委进行授意,以便在打分上进行照顾,从而实现“顺应球迷需要”与“聚拢比赛人气”的双赢局面。在内特-罗宾逊那个明显受到照顾的扣篮“三冠王”面前,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幕将再次出现在格里芬身上--换言之,只要格里芬能够在比赛中将球扣进篮筐,而其他三名竞争者又拿不出卡特当年惊世一扣的神迹,那么扣篮王的归属便已毫无悬念。 是的,联盟就是一个战场,而利益就是其中所有人为之争夺的对象,即使以娱乐作为主要目的的全明星赛也自然难逃利益的约束。尽管如果公平地进行比赛,格里芬也可以将冠军收入怀中,但是为保证联盟的利益,原本纯粹紧张的视觉盛宴还是被不可避免地掺杂进了操纵的因素。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格里芬的悲哀,也是联盟的悲哀o1vk9.pw &&7d&67^5435Fd0609! e+ e0 P. r( @2 j7 {
62wo7.pw &&7d&67^5435Fd0609. l. P/ l3 [( n! Q8 v
258vn.pw &&7d&67^5435Fd0609
8 X3 g% ]1 }8 y,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