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论坛(EC通行证)

QQ登录

QQ登录

下沙大学生网QQ群8(千人群)
群号:6490324 ,验证:下沙大学生网。
用手机发布本地信息严禁群发,各种宣传贴请发表在下沙信息版块有问必答,欢迎提问 提升会员等级,助你宣传
新会员必读 大学生的论坛下沙新生必读下沙币获得方法及使用
查看: 48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杭州38岁的男青年小王剖析自己是怎样变成“糖友”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5-1-24 09:05
  • 签到天数: 240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5-23 10:13: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7 l$ r/ g2 N. K/ p% e3 K0 V2 L
    我们办公室里女同事多,零食种类也特别多…… * G# X( M0 X  P# f1 D% t
    * J% t( S* w/ W0 g  I" g
    朋友圈小调查:三十出头的“糖友”不少
    7 o3 a" U* Z- l& }! }% f( r
      R, A% Z6 F0 b他们爱吃的食物中有一款出现的频率最高# g; l+ {6 G& ]7 {) E
    ( r8 m2 f2 t1 a+ U" G1 D2 G$ [
    都市快报报道 橙友圈“健康快报”,有位橙友发帖求助:2型糖尿病,我应该是三十出头的时候检查出来的,记得头年单位体检是高血脂,那年没重视,第二年就确诊了,我父亲有这个病,但他始终控制得很好,空腹在6点多。近期我空腹有16点多,知道自己一直没控制好,药也经常忘,总之不重视。朋友圈一发,发现也有好多糖友,年纪差不多。快报能不能讲讲这个?
    $ X. O" j. K' W- K. S
    0 V3 R# Q; d- r! s6 H# }大二就查出脂肪肝 我是这样变成“糖友”的
    ) q( Y3 o7 d7 E, S* B$ {  z& \% u5 s- C2 ~
    这位橙友姓王,38岁,萧山人。他说,自己身高167cm,体重132斤,看着不算胖,但血糖测出来,比身边很多胖的朋友都要高。
    $ D! P, Y- U! Y& }! P- s0 A" P" k- f' X4 k
    小王是怎么变成“糖友”的?以下是他的自述——" r5 o  N% @7 }& [5 y8 Q% B& e
    : J, N4 C4 ?- G( d5 A7 \
    我爸爸、伯伯都有“三高”。我2002年刚上大学的时候,可能是环境一下子自由了,经常跟室友一起在外面吃饭、熬夜打游戏,大二那年体检,发现竟然有脂肪肝了!不过那时候年纪轻,有毅力,为了减脂肪肝,每天学校操场上跑十圈,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 G1 O+ L8 g4 U

    , Q) j: N) D" x因为平时感觉影响不大,我也就顺其自然,没去管了,直到现在还是有轻度脂肪肝。8 j4 p  k" u9 N: Z# z1 D
      P5 p  i% t0 K5 ?8 ?: A- j
    2006年毕业工作以后,我进了一家自媒体公司,主要负责做文案策划。一天24个小时,我估计有十几个小时坐在电脑前面。有时候懒得去吃饭,就点外卖,有时候外卖也不高兴去拿,干脆就吃点零食、喝点饮料。, z4 S+ W7 r" f& g% N) v0 C- K
    9 [# q2 d0 `3 g  _# K; f' `
    我们办公室里女同事多,零食种类也特别多,什么薯片、饼干、蛋糕,都会拿来分享,不知不觉就吃多了。大概工作半年吧,我人明显胖了一圈,加上运动少了(其实是基本没有运动了),体重一下子涨了近20斤。
    , K4 I* \0 S" Y1 p8 q! ?1 ~7 J5 ?: V' t
    再加上那个时候单身,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我过得相当“随心所欲”,三餐不定是常事。1 I6 F8 p2 H5 K5 b: e% a& c( _7 \( x
    % ^, g: T: w( ?0 @" m! m
    单位每年都有体检,我的体脂率是年年上升,30岁那年,体检报告上就提示高血脂了,血糖也在临界线上。当时我结婚没多久,朋友还打趣我说男人婚后都会胖,这是“幸福肥”,我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吃吃喝喝一切照常。: i1 D/ d; ^) g% l  f
    2 b/ s$ E  v: r. x. Q2 H" N# e
    结婚以后,老婆做饭,三餐是规律了,但我们家里人都喜欢吃肉,属于“无肉不欢”的类型,有时候一桌子全是鱼肉,没有蔬菜。菜吃多了口味重,所以我每餐都要配一瓶饮料,特别是可乐,那种大瓶装的,我一天能喝掉两三瓶。1 z5 l4 T( z' m! ]

    3 A7 N! m! G& F7 G& O9 g2 ^- k现在想想看,这些可能都是导致我患糖尿病的原因。
    " x! v! a0 U0 _8 x, K9 ]. }( C7 F0 i* M2 Z  B' K) }* a+ G
    我觉得我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自制力。我爸爸也是2型糖尿病,已经三十多年了,他一直严格忌口,每天早晚还出去走路运动,所以血糖控制得还是蛮好的。
    # H* l# G3 j3 Q3 l) U% t. L+ Y
    " c5 N1 Y; z/ l  Y2 f( O我刚确诊的时候也紧张了一阵子,吃得很注意,周末还会去健身房跑跑步,但是时间久了,又慢慢回到了以前的状态,看到喜欢的肉和甜食,也会抱着“少吃一点没关系”的心态,放纵自己尝一尝。说是只吃一点,实际上根本熬不牢,吃了一口就想吃第二口,很容易就吃多。: m" w' K% O+ C7 j) ~6 U% e

    " d- o3 t& \0 @# c% w三年前我开始长期服药,但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事情一多就容易忘记,血糖也是时高时低。前段时间正好又是体检季,我拿到体检报告的时候吓了一跳,空腹血糖竟然有16点多(正常值是3.9~6.1mmol/L),网上查了一下说算是非常严重了,可能出现并发症,还可能酮症酸中毒……
    7 R) i" J& Q0 b  `& |. \3 l0 `# x# D% J3 u! @8 b
    目前我还没有什么不适症状,但是也有点担心,继续这样下去会不会越来越严重。) B9 o, O  r4 X6 [4 i* E& e
    # R# w4 F2 w0 [3 g; {7 M: f

    + d% l; O# s. X! b0 ]
      E, H- |3 E" O5 G  t8 E空腹血糖值高要及时就诊
    4 p! E  f1 h# P1 @6 n. L! X& H! A( F* c* f
    不配合治疗后果可能很严重
    ( w0 y$ b3 O# q# y) P7 A) y6 f5 e! Y% p, u& P% L# Q* l
    浙江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邢玉波说,像小王这样的空腹血糖值,已经算是比较严重的情况了,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测尿常规、血酮体,观察是否存在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等。
      z9 }3 G, r/ m" }/ F, ~. I0 Z/ B' G
    另外,还可以通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观察最近三个月的平均血糖状态。如果提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达到9.0%以上,就可能需要使用胰岛素降糖治疗。6 W, f* Z! O5 X6 b9 k7 k
    ' K/ l+ t9 [" j# G/ A% B
    同时还要考虑血糖升高的原因,比如饮食不当、运动过少、降糖药物剂量不够或漏服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一般来说,患者可以口服药物来降低血糖,但千万不可自行服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也有部分患者口服药物无效的,就要在医生指导下注射胰岛素治疗。7 Q7 f# j. Z9 b

    5 F: Q1 D4 ~, x$ V% s* m“糖尿病如果不配合治疗,后果还是比较严重的。”邢医生说,糖尿病可能引起各种并发症,急性并发症比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病变(如中风、心梗、糖尿病足等)和微血管病变(如眼病、肾病、神经病变等)。4 n) A2 o) D/ ~

    7 w$ R& G( Z: p对于糖尿病,邢医生建议:预防重于治疗。最简单和常规的预防方法就是:规律健康饮食、定期运动,不要让自己超重、肥胖。如果有家族病史的,要定期体检,关注血糖变化。( ~( k  a) U, a5 ^6 x9 W& d6 F
    1 D& e. z( x3 F+ n, d: W
    “特别要提醒的是,已经在服药的患者,一定要坚持吃,因为药物都有半衰期,只有规律服用,才能控制好血糖。”邢医生说,像小王这样吃两天停两天,是不可取的,这样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
    * i& E5 G$ ?6 n; D
    3 I* t1 c/ G. ~) U" i1 r& d" c7 X朋友圈小调查:三十出头的糖友不少
    ' l. ?, A& _% e0 J1 O
    6 F; D! R& r$ W( X: F5 N( {" \+ E“奶茶”出现频率最高0 ?: S5 x# }6 j, J% U/ K# _
    # P5 |. g% E! s5 Y3 W8 C1 R
    小王说,自己身边有不少年龄相仿的“糖友”。为此,我也做了个朋友圈小调查,有些意外的是,发来消息的12位“糖友”里,有9位都是三十出头的职场人,两位40岁以上,最年轻的一位26岁。男女比例5∶7。, |" I8 u8 g8 n4 n$ v9 R4 Z

    + c# @" k+ L, J2 \# @至于成为“糖友”的可能原因,大家一致认定的首要因素都是——吃。其中有一样食品出现的频率最高,除了两位40岁以上的糖友,其他人都提到了“奶茶”。
    " ?% {1 e! o) H, O6 B8 B3 [; q/ ~2 |( L5 }. l, n- @* r1 F7 j) g0 o: H
    作为高糖分高热量的代表,奶茶受欢迎的程度和“甜蜜度”几乎成正比。
    8 a7 u" l. B; h6 G) F5 e" z( H7 n4 Z
    32岁的“糖友”小张说,自己以前每天至少喝一杯,持续了大概两年时间,确诊糖尿病以后,她曾无数次下决心要“戒奶茶”,但直到现在还没完全成功,“现在一周喝个两次,点的都是无糖或者少糖的。”
    " o9 F4 d$ K* J/ J3 ^3 G9 I  N" F; X
    8 A% t* d  P$ |" r# T, X26岁的小周也是重度奶茶爱好者,曾经为了买某网红奶茶排队3小时。她说,自己刚怀孕的那段时间,每天恶心干呕,什么东西都不想吃,就想喝奶茶,老公也很宠她,经常是早上一杯、下午一杯,有时候晚上还给她点外卖。结果孕中期血糖检测,她空腹血糖值高达11.6mmol/L,再一检查,确诊妊娠糖尿病。
    ' _  P8 W6 |" r1 T0 l
    0 t' M& `+ {5 X7 b& _因为这,小周整个孕期被严格要求不能吃米饭,水果只能吃柚子,孕后期还需要每天打胰岛素。她说,这个教训太惨痛了,所以现在身边的朋友怀孕,自己都会反复叮嘱:少喝奶茶!
    : {6 X7 _+ M: Z& Y4 v. j4 w
    ! V5 G: j/ J7 s% N除了奶茶,炸鸡和烧烤也“榜上有名”,荣列“糖友”最常吃食物TOP3。虽然糖尿病不一定完全是饮食导致的,但在“糖友”们看来,饮食不规律、不健康,尤其是长期高油高糖高热量的饮食,显然是重要原因之一。
    4 K4 F2 l9 K: O1 k: q# i9 i% }* Q. }$ b, n6 D7 d2 p) n
    此外,缺乏运动、熬夜,也是大家自认为与糖尿病相关的两个重要原因。
    3 E# n* u. R4 B5 |
    3 h5 L, k, Z7 ^3 s+ B: S; c9 s6 n* V2 q+ v
    糖尿病呈年轻化趋势
    ' \1 n# V: M" g# h: R" y0 N; h; E2 A( a' s3 a
    治疗中还是年纪大的患者更听医生的话
    9 f, O- G8 t5 {: V' W2 H8 J) P' [$ ]4 u" J; X7 A0 F% K
    邢玉波医生说,近些年来,糖尿病患者确实有年轻化的趋势,尤其是40岁以下的患者数量,一直在增多,而且男女都有。6 M1 d* T$ X# W0 V$ v
    3 v3 F. b; M5 ~5 p+ V1 k; s
    而糖尿病患者群体中,2型糖尿病又是最多的,占比九成以上。
    9 A5 f( `! e9 {& u
    % L! E: d/ `5 b3 ]% {8 D“临床来看,年轻人得糖尿病,跟他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还是有很大关系的。”邢医生说,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比较快,生活条件比较好,年轻人偏爱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经常熬夜,这些都是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因素。
    ! t6 `3 s% ~1 D" @+ N$ M) n, K& C2 B! b  H/ m# G( @
    他接诊过一个14岁的小患者,从小就爱吃薯条、炸鸡、可乐,刚上小学的时候就比同龄孩子要重,爸妈起初还觉得孩子胖胖的身体好,后来发现孩子总是嚷着口渴,带他到医院一检查,空腹血糖8.9mmol/L。. ~7 D! t/ B: b/ `7 `7 _+ S0 H

    + |, r9 K3 @4 h, K0 a3 R邢医生说,糖尿病患者早期是没有什么明显感觉的,如果经常口干想喝水,或是忽然之间体重莫名其妙下降,这种情况下,血糖可能已经比较高了。
    $ J8 h( K" D: Y9 c
    6 C3 }- f: d2 N/ W9 Y0 L* G所以,要早发现糖尿病,定期体检非常重要。
    3 S/ [: C1 T$ v" j0 Z% W* C
    ! q$ A; d: r3 e; \) A# P“有些人对糖尿病很恐惧,觉得得了糖尿病就要终身服药,但实际上如果能早发现,还是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进行控制的。”& o7 |5 ]5 _2 v# r$ i1 i# Q

    7 I/ W: R; p6 }+ p- g% m邢医生接诊过一位26岁的姑娘,确诊2型糖尿病后,在医院接受了强化治疗,同时谨遵医嘱,控制饮食、定期运动,经过2个月左右的治疗,血糖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还停了药。9 Q5 ?4 Y; A' H' z, g
    % E5 _1 d+ j2 O
    “其实糖尿病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可怕,有一定比例的初发2型糖尿病,经过强化治疗,控制好饮食、体重,配合运动,是可以停药的。”4 y' Z" @9 j) C8 _$ x
    8 o0 P) Z: d+ ]" q6 E) o! N" T1 ~5 @2 Q
    不过,邢医生也表示,还是有相当比例的病人“不够配合”,管不住嘴、迈不开腿。相比较之下,还是年纪大的患者更听医生的话,而很多年轻患者可能是工作原因,或是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过于自信,往往不太能够遵照医生的话,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d  A, r6 n) W) N

    - I. A0 A+ l" R& O/ i& N邢医生提醒:年轻人更要有健康意识,不要“盲目自信”,关注每年体检报告的数据,如果血糖异常,尽早就诊。
    8 ]' O0 f: S3 Q( e6 V+ @# r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下沙大学生网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