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论坛(EC通行证)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QQ登录

QQ登录

下沙大学生网QQ群8(千人群)
群号:6490324 ,验证:下沙大学生网。
用手机发布本地信息严禁群发,各种宣传贴请发表在下沙信息版块有问必答,欢迎提问 提升会员等级,助你宣传
新会员必读 大学生的论坛下沙新生必读下沙币获得方法及使用
查看: 41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关于“独钓寒江雪”的对话

[复制链接]
时代的步伐 该用户已被删除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2-5 23: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8 q4 q$ p+ z3 c关于“独钓寒江雪”的对话1 s( u( C& u" N# c" {# \$ B7 H
孤舟、绿竹、巴桑、香茗 于[绿竹幽径]/ H8 _! |( c6 A' p  r
孤舟的礼物
' i+ \% X1 |/ ?/ a9 j: M# n/ `【孤舟】 2001年6月07日15:52:56 ) q! J4 `2 b! g1 O1 F- y$ q. l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 E& [9 C% X# c3 a 
7 Q( b7 [) x% N3 o这个境界太凄寒! ! p/ S; O5 P% c5 B
【绿竹】 2001年6月07日18:20:56
0 n& N/ O% b4 j; o3 W3 j  这个境界太凄寒!不可久呆。我还是喜欢自然有生气的世界,鸢飞鱼跃,鹏翔九天,上下与天地同游,领略宇宙生命的活泼泼的无穷趣味,不亦乐乎? 3 l; u: l& D" H* j
 
4 F5 W) A0 o* @8 @" SYou've comprehend the poem wrong. # {( @4 ]6 W. _+ W. K% w) v
【巴桑】 2001年6月07日20:11:03 ( x* Q2 y! M3 @
  诗品见人品,不愧被称之为千古绝唱。诗人枊宗元写一位在雪野江畔独自垂钓的老渔翁,实则是作者自我形象的写照。其真实用意是以老渔翁的不怕严寒、不怕孤独的高傲品性,比喻作者自己高洁不俗、傲岸独立的人格形象。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色就是是把环境气氛的烘托写得十分出色。作者将写景转换到景中的人,写一位正在垂钓的老渔公,但句首用了一个“孤”字,下面四句句首又用一个“独”字,两字相连便成为“孤独”,加上“寒江雪”三字既为直接点题,又是前四句环境气氛描写的总汇。至此这位老渔翁身边的氛围可谓已被烘染尽致,即是天寒又地冻,一片肃杀、冷清的孤寂的景象包围着他。然而这位老人却如此镇定自若、不畏严寒,可见他有着那么坚强的毅力和战胜困难的信念,所有这一切精神力量又尽在诗人所落笔的“独钓”两字中被体现出来了。“寒江雪”三字用的极妙,内涵容量极大,所谓“寒江雪”,即除了这一条流淌着寒水的大江之外,四周的田野、山峦和堤岸一片银白,均是积雪。然而诗人只用三字就能予以综合概括,这不能不说是高手所为。
& l. P' m3 q6 {: [1 K8 o7 A  我作为一个法律人,以现代的思维方式,将这首诗用来理解法律人,就是:无论多么“天气”多么严寒,环境多么险恶,法律人都应当镇定自若,不畏艰险,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排除千难万险的信心。法律人研究法律问题时,应当笑傲孤独! $ \6 e- g: s, _6 l8 p* _
  7 o9 i3 D/ C% c8 L. d7 M: Q1 A
我的第二种理解 " L2 J' {( l) s# `; t2 V
【孤舟】 2001年6月08日17:32:25
, x- e8 b+ b& Y* v* h$ n4 @  你认为诗人以老翁自喻,我深为赞同;你以现代人的思维来解读该诗,并以此自勉处浊流而洁身自好,也深得我心;尤其是你对诗的意境的描绘让我击节而叹。在此,我只是以我的理解,提出读该诗的另一种视角,与你交流。 # `( R" w+ N- L4 a/ q; l
  我认为该诗也可以读成一种做学问甚至是人生的境界。全诗由近及远,先由千山,再到万径,再把读者的视线集中到千山万径中的河中的孤舟及舟中的老翁,最后竟是一根钓鱼线。短短的四句诗,二十个字,就完成了这样一个由近及远的景物描写,真让人佩服作者的功力。更为叫绝的是,作者对景物的渲染功夫:“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一句,突出了天地的空旷,意境悠远、开阔,又很好的为以后突出孤舟独钓做了铺垫——试想,在这样一个孤独宁静的世界中间,一条小河里的一条小船里的一个老翁在孤独的垂钓,我们甚至能看清他垂钓的钓线,这是一个何等的意境!
$ u8 F; x& b7 G5 L' n0 d3 P2 k, M  所谓的学问的最高境界即是一种不求于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一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境界。不求外人,那么就只有孤独的与天地交流,孤舟独钓寒江雪了。这又是一种何等的意境啊! 9 _% B, y' {  Z& o+ I) [  R
  其实这样一种境界也可以形容人生境界。所有伟大的心灵总是在极为孤寂的环境下,站在人类理性的边缘,追问人生的终极意义,最终大澈大悟的,老子、耶酥、佛陀莫不如此。 . |" Q% P1 i& |9 m" a
  后生晚辈不敢如此斗胆,以此伟大的意境自喻,自勉自励而已。 ( ^8 R% y+ B2 h
  * W! H4 O! t4 j! k$ R
你给绿竹的礼物是恰当的。 5 Q+ N, ]2 r! A$ x6 L# K' P
【巴桑】 2001年6月09日10:36:22 2 k( d; R" v% N1 M: N
  你给绿竹的礼物是恰当的。只是顽固的绿竹理解有误,以为“这个境界太凄寒”。实际上,这个境界不凄凉。舟与翁共荡,雪与翁共舞,只是天地间增添了几多纯静罢了。诗中“动”与“静”的关系是昭然若揭的。 & V, O# o! i7 R2 j/ `* P
  如孤舟所言:“伟大的心灵总是在极为孤寂的环境下,站在人类理性的边缘,追问人生的终极意义,最终大澈大悟。”这是我极为赞同的。当然,冬天自然的寒冷的,但寒冷更能磨练人的心性和意志。冬天过去是什么?用西方人的说法就是:If winter con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6 T! p( E. j2 A0 C' N+ W# q' p+ T  / g" S1 ]: A9 }# R
我来到、我看到 8 g- {0 ~1 t' n/ ~! z' r' H
【孤舟】 2001年6月09日10:45:30
+ s; l3 b& j2 A2 q0 `+ s  谢谢你的理解,其实,柳宗元可能也不是刻意在追求这样一种境界,而是他已到了这种境界,很平实的把他说出来而已。我想起了剀撒的一句话——我来到、我看到、我征服(我在这里去掉我征服) # B/ T4 G! p+ t% }* |. _
 
1 a6 X% \+ A) @. V- C: w$ `两种境界 5 T5 A0 u' q( d- U3 G8 ^' o
【香茗】 2001年6月08日18:14:22
: T: |1 K6 m& q+ t1 a3 w" h  “静”只一个字,就已经很复杂了,其中可以区分很多种不同的境界,这种境界当然是人感受或者表达出来才会被人或者别人所感知,因此不妨叫做“心境”更为妥帖。 9 Q# f! R5 Z# m4 P; ]
  我喜欢的“静”,是那种闲静,有点“观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的超然意味,如果修为的得道,我也喜欢如绿竹所爱“静”——幽静。
3 c- B$ d! |8 X9 R) n, h  “静”和天籁相通,天籁之音的反衬才有了“通天下之所感”的静,正所谓“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孤舟之静是类似于绝对的“静”,这种“静”失去了静的意义,成为了“死”,我不喜欢这种孤寂或者死寂般的“静”。这种“静”显的颓废,没有生气,与我们追求“静”的目的背道而驰,也与我们所追求的“静”大不相宜。
2 T) i. J0 }3 a) @: U  我所追求的“静”大抵和绿竹无异,当是超然的,闲适的,静睿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静,至于目的嘛,我想大概也不过是欲洞穿瑞士河底,通天下之所感,感“静”之其静,亦感其静之静。
5 l# u* A6 R1 h% g  任何事情的终极都会走向极端,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相信大家都知道,所以终极的“静”,你是不可能感受的到的,当然也就没有这种万物之声皆无的“静”。
" P8 y1 Y- x3 m* W/ N' |. c  绿竹给这里加上音乐,大概也是如此吧,我没有问他,只当作猜测吧! 8 B) @* M6 Q8 O2 R1 _+ o
  : \2 M: h  ?0 d+ \1 U2 B
孤舟是静的,天地似乎也是静的,但是……
; w5 ?3 T; Z. q" T* X【孤舟】 2001年6月08日18:34:18
6 R6 F0 ~( Q; W& H7 z' v% k  孤舟是静的,天地似乎也是静的,但是你能说孤舟中的老翁也是静的吗?一根小小的钓线,事实上已把老翁和天地相连起来了,这时,天地宇宙万物都通过这根钓线连起来了,老翁也通过这根钓线和天地宇宙万物相吞吐,这时,天地万物也和老翁一样动起来了!蝉燥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动中显静;但是孤舟独钓是静中显动。
' ~8 X3 r+ D4 z, n' F& A  - x) }6 }  X; x4 Q4 @5 P: z' [& r  p! }) @
静中之动,着意在动而不在静。 6 F% e& [4 q8 ^. d; K* @- I( D
【香茗】 2001年6月08日18:40:33
8 [7 G4 E% E" |/ m/ G! A 
2 y5 J. M) x2 y6 Z% d别忘了诗中的“钓”字
  p# c) |8 X* n【巴桑】 2001年6月09日10:55:02   S- {5 I# r) j+ c; t: u
  香茗以为诗中“这种‘静’显的颓废,没有生气”,实则忘记了还有“钓”字。可以说,枊宗元没有将一付诗的画面凝固,而是赋予一个极为丰富的“动与静”的内涵。诗中固然没有言明“钓”何物(这是我的理解,因为“独钓寒江雪”中的“寒江雪”是倒装句),但“钓”字表明了翁的一种期待和愿望,一种外景与人内心世界的结合。翁的注意力已经集中在“钓”上,翁的思想难道是“颓废”吗?
" |4 @4 x* o& }! i0 h  & q  x" h% C) p' K  @& H7 X7 t
如果“钓”的就是满江寒雪呢? 9 E) w& l( J1 X4 c+ c9 Z1 E- Q
【绿竹】 2001年6月09日17:33:15 " H" q, ]! F' c6 q1 D
  从这个角度看,我理解到一种力量和担当。 9 i; Q- |4 E" Q; Y& z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转发到微博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下沙大学生网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